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神遊六千歲古村落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2月21日 17:30 來源:人民日報

  對於許多旅遊者來説,河南安陽縣漁洋村實在是太陌生了。而事實上,這是一個肯定會讓無數遊人癡迷忘返的小村莊。要想了解這個6000歲的古村,你一定得知道古村裏的這個農民龍振山。與一般古董愛好者比起來,河南安陽縣漁洋村農民龍振山十分幸運,他收藏的古物竟然有3000多件,並且分別歸屬於6000年來各個歷史時期!這些古物是他用30年的時間,在漁洋村附近的田間地頭一件件拾來的。

  1974年春的一天,27歲的龍振山甩去棉衣、揮動鐵鍬,和村裏人一起挖坑種蘋果樹。漁洋村坐落在漳河岸邊,這裡是太行山向平原的過渡帶,典型的黃土垣地貌,村外深溝縱橫,相傳為西門豹引漳河之渠的遺跡。

  無意間,鐵鍬在細密的黃土中碰到了硬物,是一些陶片和陶坯,滿是土銹,上面刻的花紋簡單別致。龍振山上過初中,是村裏的“秀才”,也是個有心人。他彎腰把陶片和陶坯一一收了起來,當時可能他自己也沒想到,這一彎腰,數十年來,收集這些東西成了他極大的樂趣。

  漁洋村附近怎麼會有這麼多的古物?這個村子在古代是啥樣?龍振山對自己從小生長的村子的過去産生了濃厚興趣。他收集的文物種類多起來,還在日記中註明某年某月某日于某處獲某物,細緻具體得令人驚訝。

  龍振山的舉動讓一個人大感興趣,他就是留英博士唐際根。唐際根在殷墟發掘、洹北商城發現上做出過重大的貢獻,在國內外都有一定知名度。

  唐際根到漁洋村考察,每一次都覺得仿佛是穿越歷史隧道。唐博士描述了那種感覺,剛走到村外的一條小路上,司機“咔嚓”一聲就踩住了一塊瓷片,拾起來一看,宋朝的!再往前走沒多遠,在一處長滿荊棘的斷崖,用鐵鍬捅了兩下,就掉下來兩塊黑瓦片,這裡曾經是東魏北齊時期的一個窯場。一路走去,又輕而易舉地採集到了巨大的漢代印紋陶缸殘片。在一條路旁,他們撿到兩件典型的戰國帶把豆盤。僅僅幾步之遙,他們又從斷崖上找到兩件典型的袋足鬲殘片,證明3000年前的漁洋村是商王朝轄地。“這是不折不扣的穿越歷史之旅。”他們的步履從當代開始,“途經”清、明、元、宋、北齊東魏、漢、戰國、商、下七垣、龍山時代,最終止步于仰韶時代。他們觸摸和感受了一部非文字形式的村落史。唐際根在一個高規格的國際會議上,隆重推出了漁洋村,引起與會中外專家的興趣。

  漁洋村不但地下文物豐富,地上古代遺存也非同小可。走進滄桑的古寨門,前行沒多遠,就出現一大片灰磚砌成的房子,雖然已經殘破了,但還能看出當年的不凡氣勢。村裏的老人説,這是明清時大戶的宅子,這個地方當年是九門相照,九個門一字排開,非常有氣勢。

  如今仍保存下來四五棟房屋,雕梁畫棟,飛檐翹角,門檻上甚至都刻著瑞獸,門楣上寫著“持忠恕”、“致中和”、“耕且讀”這樣的字牌,透著濃郁的傳統儒家文化氣息。路邊的墻上還有鑿了孔的拴馬石。當地人稱這些古建築為“龍家大院”、“韓家大院”。龍家大院殘存的西廂房上,至今清晰可見“竹苞”、“青瑣”四個字。

  清末民初,漁洋是個鎮,規模比現在大得多,旅店客棧林立,各種商號、運輸行遍佈。當時的繁華主要是由於地處要津。那些輝煌的古建築,就是那份富足的縮影。如今107國道和京廣鐵路都從漁洋以東七八公里的地方越過漳河,漁洋村就成了一個顯得偏遠的所在。但正因為偏僻,這個6000歲的小村才保留了更多安寧和古樸的氣息,這或許是漁洋村的幸事。(姚偉)

責編:郭翠瀟

相關視頻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