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布洛陀銅鼓麼經的翻譯與壯族崇拜銅鼓調查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7月18日 18:01 來源:CCTV.com

  

王明富

在青銅器時代,壯族先民創造了燦爛的銅鼓文化。筆者在雲南省文山州搶救翻譯布洛陀麼經《銅源、銅鼓經詩》過程中,有早期“乜弘”(母皇)制母系氏族社會,乜弘帶領氏族成員採銅礦冶煉銅鑄銅器的記載。在採銅礦冶煉鑄銅器過程中,碰到許多難以解決的技術問題,眾人向智慧神布洛陀求教,得到布洛陀的指點,冶煉出銅,鑄造出銅器及銅鼓。筆者再翻譯、整理和研究古籍的同時,還調查了壯族祭銅鼓、跳銅鼓舞的活動,銅鼓是壯族歷史文化的載體之一。雲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考古中心主任的李昆聲教授研究發現:“雲南全省現收藏在文博機構的銅鼓200面左右,保存在民間(主要是少數民族村寨中)也有數百面左右。而文山全州共發現銅鼓138面,位居雲南之首。而且,銅鼓分類中的8個類型,在文山州內均有發現,這不僅在雲南省,而且在全中國以及東南亞諸國都是絕無僅有的。全世界已知萬家壩型銅鼓已有40面,有6面是在文山出土的。雲南文山極有可能是世界銅鼓起源地之一。”

 

一、文山州少數民族有關銅鼓的記載  

文山州今生活著漢、壯、苗、彝、瑤、回、傣、白、布依、蒙古、仡佬11種世居民族,共有人口3295739人。各少數民族定居州境有先有後,其中,壯族現有人口986929人。在州境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有肩石器和青銅器時代的青銅器具等許多文物古跡證實,壯族先民是最早生活在文山州境的土著民族。苗族是明清時期遷居文山州境定居的,今有人口416596人。彝族先民大批進入文山地域的時間,可追溯到唐代,現有人口121361人。瑤族在元代以後,陸續遷入文山州境定居,今有人口81963人。傣族雖屬文山州境的土著民族,但人口少,今有14854人。今州境人口較少的少數民族:回族22987人;白族7128人;布依族6266人;蒙古族4263人;仡佬族1585 ,他們的先民是明、清時期遷入文山州境定居的。

文山州各少數民族的古籍是研究民族文化發展史不可多得的寶貴史料。筆者查閱文山州已搶救、翻譯古籍,按每篇(部)神話傳説、民間故事、史詩歌謠作一個條目計算,壯族有1500條,瑤族有1400字,苗族有360條,彝族有90條,傣族有30條,白族有20條,合計3400條,其中,壯族有關銅鼓的條目有46條,彝族有4條,以下將有關銅鼓的部份條目例表為:

 

表一、文山州與銅鼓有關的部分古籍條目

體裁

題目

            

流傳

地區

講唱或

承傳者

翻譯者

整理者

 

 

 

 

 

 

 

 

 

 

 

 

傳説 1

銅鼓舞的傳説

“厄妖常搶人及禽獸進深水潭。有位長老發現銅鍋能鎮妖。後來人們把銅鍋改鑄為銅鼓,按敲銅鼓節奏跳起銅鼓舞。

馬關縣

田陸氏

田陸氏

李德佩

2

銅鼓的傳説

蛇妖變美女引誘小夥子對歌,夥子不敢戀妖,妖便殘害人畜。天皇發怒,派銅鼓鎮妖。

麻栗坡縣

熊開林

熊開林

熊友武

儂友德

3

銅鼓的傳説

疇陽河多蛟龍、水怪,常殘害生靈,從天而降的銅鼓幫助百姓鎮邪惡。

西疇縣

田光開

田光開

沈湘漁

4

銅鼓的傳説

從前,壯族鑄出銅鼓,為收藏銅鼓而修建有12層樓高的塔。每年第一聲春雷響,由婦女們凈身著盛裝取泉水洗鼓祭鼓,祭後抬上一層樓,祭十二年後抬到第十二層,銅鼓顯靈能降妖。銅鼓鎮妖后龍潭水乾涸變成今稱的銅鼓田。

廣南縣

儂陸氏

 

陸治宗

5

木美銅鼓

今木美村收藏著一面銅鼓。相傳銅鼓會自行飛去與妖魔作戰,人們用紅氈包銅鼓進行收藏。

廣南縣八寶鎮

儂昌仁

黃昌禮

黃昌禮

1

銅鼓

敘述遠古乜弘(母系氏族社會的母皇、女首領)發現銅礦,帶領氏族成員採銅礦、冶煉銅、鑄銅器、禮器。

西疇縣達內村

田興山

王明富

王明富

2

故哥董

敘述乜弘(母皇、母王)發現銅礦,帶領氏族成員採銅冶煉銅、鑄銅鼓。

西疇縣革機村

陸遠培

何正廷

王明富

何正廷

王明富

3

戈音

敘述壯族先民發現銅、鑄銅器

馬關縣大三村

陸華清

王明富

王明富

4

果董

先民發現銅礦、挖爐、做風箱、煉銅鑄銅器。

西疇縣馬卡村

陸元龍

王金銀

王明富

王明富

5

谷董

乜弘(母皇)帶氏族成員冶煉銅礦。後期先民冶煉銅鑄銅鼓。

西疇縣大路邊村

王良吉

楊榮富

何正廷

王明富

何正廷

王明富

6

戈董

敘述先民發現銅礦、冶煉銅、鑄銅器

廣南縣貴馬村

梁正功

王明富

王明富

彝族

7

銅鼓歌

敘述“彝家先輩人,居住在崑崙,祖輩養牛馬,遊牧度光陰。”隨後遷徙到“六詔”、“都夢”、“特磨”、“普廳河”。到了普廳河,“可恨宋王朝,殘害我彝家”。最後決定往南遷去“交趾”。在南遷途中落居廣西、“戈造”、“普梅”、“木卓”。背鼓去逃生。

富寧縣

黃漢國

黃正祥

高廷芳

 

李貴恩

劉德榮

張鴻鑫

8

銅鼓王

漢族文人劉德榮、張鴻鑫根據李貴恩蒐集的《銅鼓歌》改編出版,將原《銅鼓歌》改編並增加編者充實的情節為20個部份。

富寧縣

黃漢國

黃正祥

高廷芳

 

劉德榮、

李世忠

李貴恩

    查閱壯族、彝族有關銅鼓的古籍,最有研究價值的為史詩。而彝族史詩原傳者沒有彝語記錄,沒有翻譯者,由漢族文人劉德榮、李貴恩等整理改編,同一部史詩曾改編兩次後出版,已失去原貌,失去了史料價值。就壯族承傳的史詩,大多數承傳者仍在民間傳授《銅源、銅鼓經詩》。繼續發掘、搶救、翻譯、整理,匯集有關壯族銅鼓史詩出版,對研究銅鼓文化是不可多得的史料。

 

二、有關“乜弘”(母皇)和布洛陀的麼經整理

文山州的壯族宗教儀式主持者,壯語稱其為“博摩”。博摩使用的《麼經》,大多數都有麼經布洛陀《銅源、銅鼓經詩》。博摩在祭祀活動中,要搖銅鈐、敲銅鼓,需唱誦《銅源、銅鼓經詩》。今承傳的《銅源、銅鼓經詩》,分為口碑師徒傳授和手抄本古籍承傳兩類,其中,口碑承傳變異較大,而手抄本的漢字記壯語音有讀不準原音的可能,給翻譯整理留下許多困難。如廣南縣貴馬村清朝手抄本《銅源、銅鼓經詩》,承傳者權安科是該古籍的第八代傳人,對古籍大體能吟誦,但讀音不準,僅能翻譯文獻古籍的三分之一。翻譯整理麼經,困難較大。下錄四段有關“乜弘”(母皇)和布洛陀記載的詩句供參考:

 

1、銅礦在什麼地方

    原文:      (懂)茹        三散      

    直譯:(根?源)(銅)(在)(山坡)(三峰)(四)(柱形)

    意譯:銅根在三座高峰如四棵柱形的大山上

    原文:    (懂)               

    直譯:(根蒂)(銅)(在、住)(山坡)(頂)(天)

    意譯:銅的根蒂連到那座矗立頂天的山梁

2、銅礦墜落在“乜弘”(母皇)家的院落

壯語記音: 畔           

    譯:(雨)(下)(土)(會)(垮)

    譯:下雨水衝土會崩垮

壯語記音: 南           

    譯:(土)(垮)(銅)(才)(落)

    譯:土崩垮銅礦才脫落

壯語記音: 地           

    譯:(這)(落)(這)(不)(落)

    譯:落這不落那

壯語記音: 墮   峒宏       

    譯:(落)(院落)(家)(皇或首領)

    譯:墜落在首領家院落

壯語記音: 乜         汝納

    譯:(母)(皇)(不)(認識)

    譯:母皇不認識(它)是銅

3、煉銅不熔化去問布洛陀

壯語記音:              

    譯:(風箱)(拉)(去)(拉)(來)

    譯:煉銅用的風箱,推去又拉來

壯語記音:            漓澇

    譯:(銅礦)(不)(熔化)(沸騰)

    譯:煉銅不會熔化流淌

壯語記音:貝      布洛朵

    譯:(去)(問)(布洛陀)

    譯:去向布洛陀求教

4、鑄成口形薄的銅鼓

原文: 倒      (音)       

直譯:(鑄)(製作)(銅鼓)(邊口)(薄)

意譯:鑄成口形圓薄的銅鼓

原文:         (音)       

直譯:(就會)(成形)(銅鼓)(口形)(薄)

意譯:就成口形圓薄的銅鼓

    壯族各地各支系的麼經《銅源、銅鼓經詩》,大同小異,差異是在承傳中,沒有固定的壯文記錄,造成繼世減少原傳內容。筆者正在搶救、翻譯12位博摩的《銅源、銅鼓經詩》,就其經詩記載的內容,選部分例表作異同對比。

表二、《銅源、銅鼓經詩》有關“乜弘”(母皇)的記載

經詩內容

麼經承傳方式與流傳地區

怎樣發現銅

發現銅礦時代

發現人

承傳方式

承傳者

流傳地區

水衝銅礦露,土跨銅礦出

母皇(母系氏族時期)

“紅媽”(母皇)

清朝手抄古籍

權安科

廣南貴馬村

下雨沖刷露銅礦,土跨銅礦脫落

母皇(母系氏族時期)

“乜弘”(母皇)

師徒口傳

田興山

西疇縣達內村

水衝露銅礦,土跨銅礦脫落

母皇(母系氏族時期)

“咪弘”(母皇)

清朝手抄古籍

陸遠培

西疇縣革機村

水衝銅礦露,土跨見銅礦

遠古

先民

清朝手抄古籍

王安元

西疇縣古漁村

路經竹林發現銅礦

母系氏族社會“乜皇”時期

乜弘(母皇)

清朝手抄古籍

梁正功

廣南縣貴馬村

地熱銅水淌

布洛陀神話時代

先民

師徒口傳

陸華清

馬關縣大三家村

 

布洛陀神話時代

先民

師徒口傳

陸元龍

西疇縣馬卡村

水衝銅礦露,土跨見銅礦

母皇(母系氏族時期)

“乜弘”(母皇)

清朝手抄古籍

王良吉

西疇縣大路邊村

 

 

表三、《銅源、銅鼓經詩》裏“乜弘”帶領氏族成員採礦的記載

經詩內容

麼經承傳方式與流傳地區

銅礦産地

採礦方式

運礦及存放

承傳方式

承傳者

流傳地區

三座高峰的山上,頂天的大山梁

揀露天礦

馭運來放平地

清朝手抄古籍

權安科

廣南縣貴馬村

在母皇住地

揀露天礦

曾被母皇抬來砌雞圈

師徒口傳

田興山

西疇縣達內村

在三座高峰的山上,在頂天的山梁,在母皇住地

露天採集

牛馬馭運到平地

清朝手抄古籍

陸遠培

西疇縣革機村

三座高峰的山上,頂天的山梁

露天礦採集

抬來放院落

清朝手抄古籍

王安元

西疇縣古漁村

三座高峰的山上,頂天的山梁

露天礦採集

抬來放院落

清朝手抄古籍

梁正功

廣南縣貴馬村

三座高峰的山上,九個岩洞口的山崖

露天採集

竹籮抬

師徒口傳

陸華清

馬關大三家村

三座高峰的山上,頂天的山梁

 

運到稻穀田

師徒口傳

陸元龍

西疇縣馬卡村

三座高峰的山上,頂天的山梁

露天礦

運到院落

清朝手抄古籍

王良吉

西疇縣大路邊村

 

  

 表四、《銅源、銅鼓經詩》裏布洛陀教先民煉銅鑄銅器

布洛陀經詩內容

麼經承傳方式與流傳地區

做煉銅爐

制風箱

鑄造的産品

承傳方式

承傳者

流傳地區

在半坡挖爐

柳樹摳制風箱

鑄成各式銅鼓

清朝手抄本

權安科

廣南縣貴馬村

山梁中間挖洞做爐,黃泥做爐窩

柳樹制風箱,雞毛扎推風

鑄成銅人、銅鈴、銅鼓

師徒口傳

田興山

西疇縣達內村

半坡上挖爐洞,取本土做灶窩

柳樹制風箱,雞毛扎入箱推風

銅鈴、銅盃、銅鼓

清朝手抄本

陸遠培

西疇縣革機村

山樑上挖爐洞

圓木鑿風箱,雞毛扎入箱推風

鑄銅鈴、杯、銅鼓

清朝手抄本

王安元

西疇縣古漁村

 

吹風母柱風箱製作方法詳述

鑄銅盃、銅鈴

清朝手抄本

梁正功

廣南縣貴馬村

 

柳樹做風箱,扎雞毛推風

鑄喂狗盆、銅鼓

師徒口傳

陸華清

馬關縣大三家村

田埂上做爐灶,紅土灰土做灶窩

 

鑄薄刀具、尖口斧、劍、鈴

師徒口傳

陸元龍

西疇縣馬卡村

土坎挖爐灶

雞毛、柳樹製成風箱

鑄銅鈴、銅鑼

清朝手抄本

王良吉

西疇縣大路邊村

 

    從表一、表二、表三、表四上看,壯族先民早在“乜弘”制母系氏族社會就發現和冶煉銅礦了。後期布洛陀又教壯族先民冶煉銅並鑄成銅器。布洛陀麼經《銅源、銅鼓經詩》古籍,提供了一組先民採銅礦鑄造銅鼓的信息。

 

三、壯族祭銅鼓

壯族先民創造了銅鼓,千百年來,博大精深的壯族文化凝結在銅鼓上,為銅鼓鑄造了“靈魂”,銅鼓變成了賜福鎮邪的神聖器物。壯族人民每逢慶典、節慶都要舉行祭銅鼓儀式。本文以廣南縣貴馬村為重點調查對象,2002年2月11日(臘月三十晚),筆者深入遠離城鎮的貴馬村參加祭銅鼓儀式。

    1、貴馬村簡介

    廣南縣那灑鎮貴馬村,遠離城鎮。有264戶1148人。該村壯族屬古代句町國居民的西甌、駱越後裔,今仍保留古代壯族的民風民俗。

貴馬村今有儂、陸、沈、梁、戴、李姓氏壯族,傳統節慶以農曆推算:

    正月初一子時祭銅鼓。初一和初五祭老人廳跳銅鼓舞。

    二月初二殺雞祭太陽神樹。

    三月最後一個辰日殺黃牛祭“布洛陀”神樹。

    六月最後一天到七月初一殺黃牛祭北宋壯族領袖儂智高。

    貴馬村戴氏家族收藏一面銅鼓,正月初一子時祭銅鼓,初一到十八每天都敲響銅鼓,全村各戶聽到鼓聲後開始在各家神臺上祭祖。正月初三和初五,戴氏家族抬銅鼓到村中的“皇廳索”(老人廳)前敲,村民圍著銅鼓跳傳統的銅鼓舞。

   2、戴氏家族祭銅鼓

   貴馬村壯族戴家原收藏有一公一母兩面銅鼓,距今第十代祖布經的兒子,帶著母鼓遷居今廣南縣者克村定居,至今公鼓和母鼓各藏一村。

   者克村戴家承傳的母鼓屬麻江型,面徑48厘米,身高31.5厘米,鼓面中央太陽紋12芒;無暈無弦,其餘飾網紋;身陰弦分暈,無紋。

    貴馬村戴家承傳的公鼓屬麻江型,面徑47.5厘米,身高32厘米,鼓面中央太陽紋12芒;有乳釘紋、十二生肖紋、雲紋、波浪紋;鼓身有葫蘆、水牛角,元寶、蟹、魚等紋飾;鼓面沿鑄青蛙四隻,頭朝太陽;耳條紋。此公鼓收藏在戴聯富家。貴馬村戴家定居該地區有記錄的已有十三代人:

    濮斐(第一代)──布煥──布山──布經──布天──布玉──戴天德──戴文楊──戴應忠──戴正朝──戴聯富(2002年有48歲)──戴高興──戴曾良(第十三代)

    貴馬村壯族稱銅鼓為“乜董寧發”(壯語),意為“銅之母天之鼓”,即:銅母天鼓。

   每年正月子時,戴氏家族都要聚集在戴聯富家舉行祭銅鼓儀式。大年三十晚9至10點,戴家各戶老小30余人,陸續匯集到收藏銅鼓的戴聯富家。婦女們蒸糯米,舂糯米粑,準備用來祭銅鼓。祭銅鼓分為以下過程:

1)、取洗銅鼓水

進入農曆正月初一子時,戴家拿香、紙錢、挑木桶、抬著點燃的火把照路,往村前的貴馬河去取水。此水壯語稱“南戛量”(原意待考)。  

2)、取銅鼓

戴家銅鼓收藏在木樓上的穀倉邊,平放在木板上。不用鼓時,用紅布包五穀挂在鼓耳上養鼓,鼓上用壯錦布蓋著,不讓鼓見日光。取鼓時先揭開壯錦布,由兩人提鼓耳下樓。

3)、洗銅鼓

藏鼓主人抬鼓置於堂屋門前的石坎上,舀木桶裏的水洗鼓面、鼓身,擦乾後又抬入屋,鼓面朝上,安放在神龕前的木桌上。

4)、祭銅鼓

    祭鼓時,戴氏家族老幼四代同堂,殺一隻公鴨祭銅鼓,殺鴨時將鴨血滴在鼓面上。

5)、吸銅鼓鴨血酒

   祭畢,戴家以最年長者開始,每人必須吸飲一口鴨血酒。

6)、挂鼓占卜

    吸了鴨血銅鼓酒,把銅鼓挂在堂屋門前,旋轉銅鼓占卜。

7)、敲響新春銅鼓

    挂鼓占卜後,由戴家男長老敲響第一聲銅鼓。敲響銅鼓的同時要放鞭炮。

8)、搶“南戛量”

    戴家敲第一聲銅鼓已進入初一寅時。這時,全村264戶人家,除戴氏人家外,各戶派一人拿火把照明,到河裏搶“南戛量”,壯語:“南”為“水”;“戛量”(待考),爭先恐後,先到河邊者為榮為吉。取水時各戶都先燒香、燒紙錢才舀水裝桶,放鞭炮。各家把水挑回家後開始煮米飯祭祖。正月初一寅時起到天亮,鞭炮響聲不斷。

    戴家的銅鼓,從初一到十八,都懸挂在堂屋門前的屋檐梁下,時逢早、中、晚餐祭祖時,都要敲銅鼓,而全村各戶,聽到銅鼓聲後才能祭祖。初三和初五,戴家抬銅鼓到村中的“皇廳索”祭祀亭前敲,村民圍銅鼓跳傳統銅鼓舞。

    正月初一搶“南戛量”的習俗,今文山州境的各壯族村寨,藏有銅鼓或沒有銅鼓,都保留其俗。就其貴馬村祭銅鼓儀式,及壯族搶“南戛量”習俗,可以推論,遠古的壯族先民,每逢戰爭、慶典,都敲銅鼓為信號,全族圍繞銅鼓行動,銅鼓已成為壯族權力的代表器物。

 

 四、貴馬村銅鼓舞

每逢祭祀、慶典,貴馬村民都組織跳銅鼓舞,壯語稱“弄寧發”,“弄”意為“耍、舞蹈、表演”;“音發”意為“天鼓”。貴馬村傳統銅鼓舞,所表現的內容、主題分為12部分:

    第一部分壯語稱“當叩”,“當”為“站立”;“叩”為“膝”。舞蹈內容展示先民已立膝行走,漸漸脫離禽獸界的生活方式,開始向文明的人類行進。

    第二部分壯語稱“擺巴”,“擺”意為“祭祀”;“巴”為“刀具”。這部分在現遠古的祭祀舞,祭祀賴於生存的“刀具”。銅鼓舞“擺巴”(祭刀)應是人類進入狩獵、農耕的記錄。

    第三部分,壯語稱“老洛少考凡”,“老洛”意為“開闢道路”;“少考凡”指“撒稻穀種”。這部分應是先民開創稻作文化的記載,舞蹈動作以開闢道路、撒稻種的生産勞作為主。

    第四部分壯語稱“落咱旦那”,“落咱”為“拔稻秧”;“旦那”為“栽、插稻秧”。舞蹈動作以拔秧、挑秧、拋秧、插秧為基本動作。

    第五部分,壯語稱“帶那”,意指“薅秧”。稻作農業,“三分種,七分管”,薅除稻田雜草是稻穀豐收不可忽視的生産環節,銅鼓舞展示這一生産環節。

    第六部分,壯語稱“單派竄派”,意指“種棉薅棉”。壯族先民以“勤耕織”繼係生存。這部分是先民將紡織文化編成舞蹈承傳宣教後代。

第七部分,壯語稱“金吉”,“金”意為“年節、節慶”;“吉”指“七”。“金吉”為“七月節”。壯族傳統“七月節”,是全族聚集祭祀活動的節日。

 第八部分,壯語稱“調諾戛咱探考馬忍”,意譯為“象喜鵲似地跳躍著挑豐收的稻穀回家”。動作為割谷、打谷、挑谷回家,展現壯鄉豐收樂。

    第九部分,壯語稱“收派旦胖”,譯為“收棉花紡織”。舞蹈以收棉、抽線、紡線、織布動作為主,反映先民的紡織生産習俗。

    第十部分,壯語稱為“收考馬忍荷老艾”,意譯為“收稻糧回家制米酒”。從古至今,壯家喜愛糯米酒,以米酒待客為美食。年逢冬、臘月,壯鄉各戶必須製作糯米酒。  

第十一部分,壯語稱“拜桌考老”,意為“謝酒宴”,年逢冬、臘月,屬壯家農閒時節,走親竄戚、舉行婚禮、建蓋新房,多設酒宴。銅鼓舞反映這一習俗。

    第十二部分,壯語稱“解海散師荷金”,意譯為“擦鞋洗衣準備過春節”。年逢臘月,壯家舂粑粑、制米酒、殺豬腌臘肉,縫製新衣,擦鞋洗衣物,打掃村寨、民宅,準備過春節。舞蹈反映壯鄉忙碌備辦年節食品和準備過春節的熱鬧景象。

    壯族銅鼓舞,是先民將傳統的生産生活習俗編成舞蹈,並在祭祀、慶典活動中表演,宣教後人。

 

 五、銅鼓是壯族歷史文化的載體之一

銅鼓的生産、流傳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而生産出銅鼓,便有異族爭奪、交易和承傳使用的歷史過程,今仍有許多民族承傳使用銅鼓。破譯銅鼓紋飾上的每個符號,與某民族文化發展史有淵源關係,這是一項待研究的課題。筆者長期深入文山州境的壯族地區,考察壯族的傳統文化,從壯族傳統文化透視銅鼓紋飾,有許多值得研究和探討的課題:   

1、《銅源、銅鼓經詩》敘述的銅鼓造形問題。先民鑄銅鼓時,“要鑄成壇子口一樣的銅鼓,就成象壇子口一樣的銅鼓”。分明是先有陶壇原形,才有倣造樣式。“要鑄成白臉的小夥子,就成白臉的小夥子;要鑄成靚麗的姑娘,就成靚麗的姑娘。”説明在鑄銅鼓年代,先民的雕塑藝術水平很高。

    2、從《銅源、銅鼓經詩》的記載和壯族藏銅鼓、祭祀銅鼓、慶典活動敲響銅鼓、跳銅鼓舞等民俗活動分析,説明壯族與銅鼓的生産、使用有特殊的歷史淵源。

    3、從壯族的三界“上(天),中(地)、下(水)”宇宙觀,研究銅鼓的造形及紋飾,有先民的文化記載。

    4、壯族以“十二”為計算單位,如:早期先民認為天上有十二個太陽,人有十二個魂魄;壯族古代歷算,年分十二月,天分十二時;壯族古籍記載,先民的時空方位分為十二方;死者的靈魂歸祖時,要過十二條河、十二條路,十二個村落等;壯族對歌唱趕街調要趕十二條街,喝水要尋找十二井。壯族的十二概念跟銅鼓的12太陽芒紋、12個方位等紋飾有聯絡。

    5、壯族先民的太陽崇拜、蛙崇拜、鳥崇拜,“額”神崇拜、天地水崇拜、葫蘆崇拜、水牛崇拜、銅鼓崇拜等,在銅鼓上有紋飾記載。

    6、壯族最早哲學概念為父母、雌雄觀。古籍經詩記載,布洛陀大神率領眾人分天地時,將萬物過秤稱,輕的為公為雄在上,母的雌的重在下。天輕為公為陽上升,地重為母為陰下沉,各種動物也如此過稱。銅鼓分公鼓和母鼓應屬壯族的哲學父母觀。

 

從上述諸多記載分析,早至“乜弘”(母皇)制的母系氏族社會,乜弘就帶領氏族成員採銅礦冶煉鑄銅器了。在採銅礦冶煉鑄銅器過程中,碰到許多難以解決的技術問題,眾人向布洛陀求教,得到布洛陀的指,冶煉出銅,鑄造出銅器及銅鼓。

壯族先民鑄造了銅鼓。銅鼓在壯族發展史上顯示出許多功能,如擊鼓與神靈溝通,擊鼓傳遞信息,戰場上擊鼓指揮軍陣,祭祀儀式擊鼓驅邪降福等。在壯族社會發展史中,銅鼓伴隨先民戰勝自然、戰勝敵對勢力,戰勝邪魔。銅鼓在人們的心目中是附有靈魂,蘊藏有戰無不勝的力量,獲得壯族人民的崇拜。

壯族古籍記載了一組冶煉銅鑄銅鼓的信息;壯族祭祀銅鼓、跳銅鼓舞,展示壯族對銅鼓的崇拜;破譯銅鼓紋飾上的符號,與壯族文化發展史有淵源關係。銅鼓是壯族歷史文化的載體之一。(作者單位:雲南省文山州民宗委古籍辦)

責編:郭翠瀟

相關視頻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