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民俗頻道 > 風俗細説 > 正文

[探索發現]風箏探源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17日 15:13)

  (探索發現2004-123)

  2001年,美國軟體顧問莫琳•克萊門斯在翻看有關古埃及建築物的書籍時,發現了一幅圖:這些人手裏拿的東密西好像是繩子,並通過機械裝置和空中的鳥狀物相連。

  莫琳•克萊門斯推斷,這是一幅象形圖,鳥狀物有可能是個巨大的風箏,人們正在用它提升重物。由此她提出了古埃及人利用風箏搬運大塊石料修建了金字塔的假想。

  在聽説了這個假想之後,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莫爾塔扎加裏卜教授和他的學生將其投入了試驗。整個過程僅用了40秒鐘。試驗獲得了成功。

  然而,曾經參與埃及吉薩高原測繪的美國工程地質學家科林裏德卻表示質疑,她説:“克萊門斯假想的最大問題,就是古埃及的史料中從未提及風箏。”她還強調,“根據古文獻記載,公元前1250年,中國人曾經用風箏傳遞信息或向敵人投擲燃燒物。”

  那麼,中國最早的風箏究竟出現在什麼時間、又究竟是誰發明的呢?

  1977年,中國湖北隨縣戰國曾侯乙墓的發掘,引起了世人廣泛的關注。

  從這裡出土的青銅編鐘轟動了世界。然而,當人們沉浸在編鐘帶來的驚喜時,幾乎忽略了漆箱蓋上的一幅圖。

  畫面上,一個人站在兩棵樹中間,手持弓箭,從樹上射下一隻大鳥。


弋射圖拓片

  專家説,這叫“弋射圖”,反映了一種古老的狩獵方式。通俗地講,弋射就是用綁著線繩的箭射擊飛鳥。

  山東大學的劉敦願教授,1990提出了讓人意想不到的新見解。他的假設是根據一幅漢畫,漢畫上有一組人,在用一個帶著牽引線的弓箭去射那個大雁,大雁被射中以後,還沒有死,繼續往前飛,帶著帶有牽引線的這個弓箭就一塊往前飛,一直到飛得掉下來,所以劉先生認為這個也有可能是風箏的起源。

  從曾侯乙墓的發掘情況看,“弋射圖”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而劉敦願提出假想依據的弋射圖卻是漢代的。


考古發掘的晚宋瓷州窯係風箏瓷枕

  因此,如果把“弋射”看成風箏的雛形,風箏出現的時間就不應該是漢代,而是更早的戰國時期。

  可惜劉敦願在1996年就去世了,留下的文字沒有詳細論述,因此我們無從查考他的假想。

  而且,除了這些青銅器拓片和漆畫以外,很難找到佐證這一假想的更多資料。

  那麼,關於風箏起源,還有沒有其它可以追尋的蛛絲馬跡呢?

  2003年夏天,我們來到了承辦過20屆世界風箏會的山東濰坊。

  這尊造型奇特的魯班雕像首先引起了我們的好奇。

  通常,魯班像手拿的多數是鋸子斧頭之類的木工工具。


魯班製造的木鳥是風箏的早期形態

  這裡的卻與眾不同,拿的既不是鋸子,也不是斧頭,而是像鳥一樣的器物。

  在這裡還經常看到這麼個字(鳶)。

  第一次看到它的人們往往為其讀音和含義困惑不已。其他地方難得一見的這個字,濰坊市卻使用得非常普遍。


1988年中國濰坊被推選為惟一的"世界風箏都"

  1988年,來自13個國家和地區的風箏代表團齊聚山東濰坊,舉辦盛大的世界風箏會。代表們肩負著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從法國迪埃普、美國西雅圖、中國濰坊等城市中推選出惟一的“世界風箏都”。

  所有參選城市的風箏製作水平都旗鼓相當,申報“世界風箏都”的競爭非常激烈。無論誰想勝出都不是件容易事。

  正當評委們舉棋不定的時候,濰坊市出人意料地推出了驚人之舉——亮出公輸般這張底牌,作了一篇漂亮的“文章”,最終脫穎而出,一舉奪得“世界風箏都”的稱號。

  濰坊圍繞西漢時期《鴻書》裏“公輸般制木鳶以窺宋城”這個耐人尋味的記載,別出心裁地設計了一尊魯班雕像。

  這個字讀作“鳶(yuan)”。本意是人們常説的老鷹。

  因此,“公輸般制木鳶”的意思是,魯班曾經用木頭製造了鷹一樣的器物。

  另外,《墨子》裏也記載到:“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

  不難想象,木鳶和木鵲,都是類似飛鳥的倣生器物,稱謂雖然有差異,形體卻和風箏非常相似。

  因此,濰坊的學者們認為:魯班製造的木鳥是風箏的早期形態。換句話説,魯班製造了中國最早的風箏。


莫琳克萊門斯推測鳥狀物有可能

  令人始料不及的是,濰坊學者的觀點,竟然使學術界一場曠日持久的爭論再次升溫。

  多年來致力於物質文化史研究的徐藝乙,最早對“魯班製造的木鳥就是風箏”的論斷提出了質疑。

  南京博物院民俗研究所所長徐藝乙認為它只是可能有自有動力的一種飛行器,不能把它作為風箏。

  濰坊學院的歷史教授吳存浩,從事風箏研究二十多年,傾向“木鳶是風箏源頭”的觀點。吳存浩認為,魯班製造的木鳶很可能就是風箏的雛形。

  正當這場爭論還處在“剪不斷,理還亂”的時候,新的疑問又擺在了面前。

  “木鳥能不能飛起來?”成為學者們探討的又一個焦點。

  《墨子》記載,“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

  也就是説:魯班製造的木鳥持續飛行了整整三天。

  用木頭做的大鳥,僅僅依靠風力而不借助機械動力就能在空中飛行。

  這樣離奇的事情,除了有文獻記載,至於其真實情形,還確實從未見過。

  為此,人們不止一次試圖從另外的文獻資料尋找突破口,卻都無功而返。

  爭論顯然於事無補,最好的途徑莫過於試驗,用事實加以驗證。

  正當學者們無處著手的時候——這幅被稱作古代“木鳶”的圖片,不知什麼時間悄悄出現了。

  這幅圖片最早見於英國風箏研究專家達維特•貝拉姆的《世界各國的風箏》一書,書中稱:這是由科學家們復原繪製的木鳶圖形。


科學家復原繪製的木鴛圖

  難道這就是學者們苦苦搜尋的“木鳶”圖形嗎?

  風箏研究專家孔祥澤:“風箏裏頭有一個最基本的道理,就是受風和瀉風,如果説它沒有達到停勻的這個程度,受風和瀉風沒有達到這個,它就不可能起來,他畫的這個東西呢,不是真正的會做風箏的人做的,這是他們想像著畫的這個。”

  既然參照這幅圖片製造的器物,連飛上天去都做不到,如果認定它就是古代木鳶的圖形,恐怕很難讓人相信。

  看來,要想確定試驗的相關數據,只能依據簡短的記載進行猜想和推測了。

  山東濰坊的孫繼和,幹過16年木工,從小就迷戀風箏。

  2003年,他查閱了許多史書,潛心研究,同時吸收前人的成果,依靠多年的木工經驗,費時三個月,全部採用竹木材料製造了一隻“木鳶”。

  這只木鳶,重約二斤半,兩翼展開將近3米寬,高七十公分。


人們把竹哨綁在鴿子身上,鴿子飛

  孫繼和準備做一個幾乎從未有人嘗試過的試驗,把竹木材料的木鳶放飛到天空去。

  第一次放飛,可能由於風向不穩,木鳶在空中停留的時間比較短暫,不足以説明問題。

  在人們的期待中,又一次試驗開始了。

  這一次,木鳶真的平穩升空了,並且持續了一刻鐘!

  這是迄今為止,我們所能見到的木鳶實物第一次成功飛行。

  它驗證了古老文獻具有較大的真實性,某種程度上回答了一個多年來懸而未決的謎題。

  因此可以推斷:魯班製作的木鳥,不僅能飛起來,在風力允許的情況下飛行三天不降落,也是很有可能的。

  而且不管飛行器使用的是紙張、皮革,還是採用木頭、竹子製造而成,只要依靠風力而不是外加的機械動力、在空中飛行,都可以統稱為風箏。木鳶應該屬於風箏。

  因此,魯班發明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風箏、風箏起源於春秋時期的魯國、也就是今天的山東境內是比較真實可信的。


南通板鷂

  由於時代的變遷和地域的差異,人們對於風箏的稱謂歷來就不盡相同。今天,南方還習慣上把風箏叫做鷂子。古書裏儘管有過紙鳶、紙鴟(音:chi)一類的不少記載,但是,直到唐代,風箏這樣的字眼在文獻中才開始出現。

  唐代詩人李商隱寫過“西樓一夜風箏急”的詩句。

  高駢也有《風箏》詩一首:

  夜靜弦聲響碧空,宮商信任往來風。依稀似曲方堪聽,又被風吹別調中。

  有人認為這就是現在意義上的風箏一詞的最早出處。

  然而,據考證,此風箏並非彼風箏。稱謂雖然相同,所指的卻不是一回事。

  這些唐詩中所謂的“風箏”,事實上指金屬片做的“鐵馬”。

  風吹鐵馬,發出古箏一樣的聲音。因此,那時的人們稱之為“風箏”。

  事實上,有別於“鐵馬”的“風箏”一詞,它的出現純屬偶然的巧合。

  如果把竹哨綁在鴿子身上,鴿子飛翔時會發出悅耳的哨音,人們稱其為“鴿哨”。

  明朝陳沂的《詢芻錄》記載: “五代漢李鄴于宮中做紙鳶,引線乘風為戲。後於鳶首以竹為笛,使風入,作聲如箏,俗呼風箏。”也就是説,象綁鴿哨那樣的奇思妙想,在五代時期,被李鄴用在了紙鳶上面。這段記載,不但最早印證了“風箏”就是“紙鳶”,也是現在意義上的風箏在文獻中最早的解釋。

  從那以後,紙鳶無論帶不帶響器、形狀如何,都擁有了一個共同的俗名——風箏。這一稱謂代代相傳,一直延續到今天。

  風箏一經産生似乎就與軍事結下了不解之緣。

  相傳,韓信曾經用風箏線繩測量叛亂地點到未央宮的距離,企圖挖地道襲擊皇宮。

  《北史》記載,唐朝將領張丕,被田悅率領的叛軍團團圍困在臨名城裏。情形十分危急。

  為搬取救兵,他絞盡了腦汁。思來想去,他終於有了主意。決定用風箏傳信告急。信裏非常急切地寫到:“三日不解,臨名士且為悅食”。言下之意,如果不趕快解圍,這裡的將士就會變成敵人的美味。風箏飛了一百多丈高,經過叛軍陣地,敵人亂箭齊發。

  幸運得很,風箏把求救信順利送到了援兵那裏,很快解了圍。被圍將士得以死裏逃生。


明朝的''''神火飛鴉''''被譽為現代火箭

  明朝的“神火飛鴉”被譽為現代火箭的雛形,其外形如同古代的木鳶,與火箭捆綁到一起,在作戰時大顯神威。神火飛鴉在軍事上的應用,可以算得上是人們對風箏外形的改進和功能的進一步延伸。

  《漢書》記載,當了皇帝的王莽,“網羅天下異能之士……或言能飛,一日千里,可窺匈奴。取大鳥翮(音he)為兩翼,頭與身皆著毛,通環引紐,飛數百步墜。”

  這個異能之士自稱能夠一日千里地飛行,可以去窺探匈奴。他用大鳥的羽毛做成了翅膀,頭和身體也沾著羽毛,並配置了機關。從高處一路衝飛而下,飛行幾百米後墜落。

  原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戴念祖:“王莽下面募集(的)那些很多能士,説他們能飛,而且的確做了飛行表演,從某一個高處往下面飛下來,那個也屬於風箏,但是它屬於比較大的風箏。應該説都是歷史上最早的載人的風箏。”

  19世紀之前,西方熱衷於撲翼飛行的人們才開始更多地關注固定翼。人們研究發現,在藍天上漂飛的風箏,借助人們拉動線繩的力量以及合適的風力,可以解決上升力和推動力的問題。也就是説,飛行器的撲翼完全可以用固定翼替代,並且效果更理想。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人們對利用固定翼解決飛行動力和升力的系統研究。也正因為如此,世界上許多專家學者認為,風箏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飛行器。


清代《白日飛升》圖

  由於條件的限制,古人沒有給我們留下類似西方國家早期飛行試驗的影像資料。他們記錄風箏更多的依靠文字。直到唐宋以後,能工巧匠和畫家們以風箏為題材的作品才逐漸多起來了。像這幅清代《白日飛升》一類的風箏帶人上天圖,在古代繪畫裏非常罕見。這些圖畫裏,風箏幾乎都是被象徵性地勾勒了幾筆。因此我們無法看到那時的真實情形。

  不過,今天的某些風箏負重嘗試,向人們展示了風箏的巨大力量。

  山東濰坊的風箏愛好者、在2003年夏天較為完整地進行了一次風箏負重表演。

  他們使用的龍風箏長70米、自身重量約5公斤。

  風箏將要負載的重物是一個“模特”和沙袋。

  沙袋的重量是34公斤,它和模特的重量之合為45公斤多一些。

  這裡就是濰北放飛揚,風力果然不出所料,大概三級半。

  表演共分兩步,首先把這個11公斤的時裝模特,拴在風箏的線繩上,看看能否把它帶上天空。

  在負載了模特的基礎上,增加一個34公斤的沙袋,是否還能帶起來呢?

  由於松手的一剎那,用力過猛,風箏失去了平衡,迅速墜落下來。

  再試一次看看,會不會成功呢?

  終於,在風力3級半的情況下,這只70米長的龍風箏把45公斤重物、平穩地攜帶了20多米高,持續時間大約有10分鐘!

  當然,以這些表演的成功,去印證風箏載人飛天的記載或許不夠嚴謹。

  但是,它至少給人們提供了直觀而又生動的參照,某種意義上證明了那些風箏帶人上天的古老記載是較為可信的。

  (CCTV《探索發現》供稿,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責編:郭翠瀟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