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人民幣”的故事


    1948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正式成立,中國人民銀行貨幣(人民幣)開始發行,我們的記者在採訪過程中,聽到了一些有關“第一套人民幣”不為人知的故事。

    在中國錢幣學會理事、河北省錢幣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張馳的家裏,我們見到了“第一套人民幣”,面額從一元到五萬元共63種,正面設計均為解放區工農業生産建設圖案。據了解,按當時國內外紙幣設計的慣例,往往把執政黨領袖和國家元首的頭像作為券面主圖,人民幣的第一版設計時,欲將毛澤東的頭像作為主圖繪製在票版上,當票版報請中央審查時,被毛澤東拒絕。

    毛主席當時説:“我現在是黨的主席,不是政府主席,怎麼能把我的頭像設計在人民幣上呢?”後來,根據這一思想,董必武又召集有關人員開會決定,在人民幣圖案設計以解放區生産勞動為主圖,此後又由王益久、沈乃鏞二位同志重新設計第二稿。

    據介紹,當時一些解放區的貨幣上,已有以毛澤東頭像作主圖的,但這些都沒有經過毛澤東主席的審閱,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毛澤東任中央政府主席後,有關人士也曾請示用毛澤東頭像作人民幣主圖,又一次被毛主席拒絕。有人説,這是因為毛主席當時非常反對搞個人崇拜和平生最不愛摸鈔票,所以這就是毛主席生前,人民幣主圖設計上一直沒有毛主席頭象的原因。這也打破了當時國內外貨幣票版上執政黨領袖和國家元首頭像風靡的傳統習慣,而“第一套人民幣”的防偽設置也與其它紙幣有著很特別的地方,普通放大鏡是發現不了任何跡象的,只有專業人士用30倍放大鏡才能辨別出來。

    中國錢幣學會理事、學術委員張馳告訴記者説,防偽技術當時主要採用加暗設計亮度和微縮文字隱藏在圖案裏面,特點就是融在圖案裏,不讓你看清。比如,百元券上有“勝利”倆字,是分散在整個圖案裏,而且根據筆畫走向很巧妙地融在裏面,其他字樣如“工人”“農民”甚至還有“解放全中國”。

    據張馳介紹,中國人民銀行第一批發行的人民幣是50元券和10元券,第一套人民幣作為戰時貨幣,存在著版別過多,紙張、油墨不能嚴格統一,面額過大等問題。


責編:劉瓊 來源:央視國際網絡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