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濟頻道 > 2005 經濟視角 關注兩會 > 正文

兩會現場:委員關注經濟增長方式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07日 23:04)

  要想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必須轉變目前一些粗放和原始的經濟增長方式,這已成為與會代表和委員們的共識。但增長方式究竟如何轉變,則仁者見仁。今天下午,部分全國政協委員就這一問題談了自己的看法。

  記者:在今天下午全國政協委員的發言中,記者注意到有將近一半的委員都談到了,在“十一五”期間,我國要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走一條新型的工業化道路,那麼這條新型的工業化道路到底應該是怎樣的呢?

  吳敬璉:新型的工業化道路,是指經濟增長主要不靠資本和其他資源的投入,而是靠人力資本的積累和效率提高實現的。

  吳敬璉説,儘管我國“十五”計劃已經提出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但很多地方政府把産業結構優化理解為發展産值大、收入多的重化工業,而忽視知識積累、技術創新和提高附加值,實際上是走回了靠投資實現增長的老路,目前這種高投入、高耗能産業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已經開始顯現。

  馬培華:企業綜合素質不高、管理粗放、專門化程度低、産業聯絡鬆散、技術設備佔有少,甚至是高污染、高消耗、高排放。這固然有政策指向的外部原因。

  蘇立清:資源枯竭城市經濟結構、就業結構單一、主業凋敝引起大量失業,職工群眾生活面臨嚴重困難。

  委員們認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眼下已經十分緊迫了,特別是在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開發西北以及中部崛起戰略中,尤其要引以為戒。

  曹鴻鳴:中部地區能源和原材料産業的發展,一定要堅持合理開發、保護資源的原則,堅決執行礦産資源規劃,加強對重要礦種、礦産如煤、石油等的保護管理、嚴格執行採伐制度和環保監督措施。

責編:靖海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