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濟頻道 > 2005 經濟視角 關注兩會 > 正文

馬斌讀兩會之二:關注個人所得稅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04日 22:55)


  人大代表姜德明的話説的直截了當:《個人收入所得稅800元的起徵點25年不變,應該改改了》。姜德明舉了自己的例子:1980年他一個月掙33塊錢,現在他的月工資是1600,工資漲了50多倍,可是,個稅起徵點還是25年前的800塊。個稅起徵點過低帶來的後果是什麼?看看這副漫畫你就明白了,個人所得稅對於高收入階層來説,就是手裏這一小袋兒,頂多每個月少打兩次高爾夫,可對於這邊幾位工薪階層兄弟來説,簡直就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根據姜代表掌握的數字,目前個人所得稅稅收65%左右都來自工薪階層,而另一位人大代表程法光甚至説,由於高收入人群的主要收入來源較多,稅務部門難以掌握,在有些地方,工薪階層繳納的個稅竟佔當地個稅總額的80%以上。昨天我們説過,在《人民日報》群眾最關心的十大熱點調查中,“關注社會公平,縮小貧富差距”排在第一。所以,《華夏時報》的評論説,《調高個稅起徵點是和諧社會的要求》。

  那麼,起徵點怎麼調,調多少?實際上,許多大城市在這個問題上已經先行一步。看看這個圖版,上海是1100,北京、南京、廣州等是1200左右,珠海1400,深圳最高,是1700元。政協委員黃景鈞給出了具體的建議:全國個人所得稅統一提高到1500,並加大對高收入人群納稅的監控制度。當然,稅收的改革牽一髮而動全身,需要科學分析,統籌考慮。要考慮社會公平,也要考慮激勵機制,還要考慮國家財政的承受能力、不同地區之間平衡等等許多問題。正像《工人日報》説的,《需兼顧多方平衡》。不管怎麼説,現在個稅起徵點已列入人大審議了,這對廣大工薪階層可是一個好消息,確實是《值得期待》。

  其實,縮小貧富差距的方法,也不只是個人所得稅這麼一條。厲無畏、蕭灼基兩位重量級經濟學家就在《北京青年報》上開出了不同的藥方。厲認為,應該建立完善的法規體系,鼓勵富人捐資建立公益性或慈善性基金;而蕭提出,可以對購置豪華住宅等奢侈性高消費行為徵收特別稅,把這部分稅收作為扶貧專項基金。你看題目挺有意思“厲無畏vs蕭灼基”,但我看,兩位雖然藥方不同,出發點都是一個:通過政府的制度性安排,也就是動動“有形的手”,使集中在少數人手中的財富回饋到社會,資助更多的貧困群體。正所謂“殊途同歸”。


  好,今天馬斌讀兩會這一站就到這裡。兩會接力站,站站精彩。下一站,我的同事計渝和將和權威媒體總編一起,為您深入剖析兩會熱點。總編説兩會,廣告之後就到站,不要錯過。

責編:劉瓊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