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 兩會即時新聞

從報告的數字解讀科學的發展觀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06日 14:36

  2003年3月6號上午的人大會議上,有兩個和你我的生活密切相關的報告。一個是《關於200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另一個是《關於200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及2004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老百姓居家過日子,每到年關的時候,你可能需要盤算一下去年的收入到底怎麼樣?規劃一下來年的錢究竟該怎麼花。而為我們國家撥動這個大算盤的,就是今天做預算報告的財政部部長金人慶。要想把日子過得更好,我們不光要算好花錢的事兒,還應該給我們的生活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目標。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國家發改委主任馬凱所作的《發展計劃報告》,就為我們所有的中國人制定了一個共同的目標。今天上午聽這兩個報告的時候,我做了一個粗略的統計:兩份報告使用的數字超過了200個。今天,大家面對的這些數字,每一個都非同尋常,而且呢,都和你我息息相關。正是這200多個數字,描繪和規劃了我們正在經歷的生活和將要感受的變化。

  代表看經濟冷熱

  去年,中國經濟在前所未有的考驗面前,仍然保持了高速增長。但是,就在同時,一些行業出現了不同尋常的現象:2003年,水泥、鋼鐵、電解鋁等行業低水平重復建設再次抬頭;煤炭、電力、交通運輸供應緊張,原材料和部分消費品價格普遍上漲。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中國經濟是否出現過熱跡象,成為一個各方都關注的焦點。

  記者李德:現在是上午10點,國家發改委主任馬凱,剛剛做完了今年的計劃報告。此前圍繞這份報告一直有一個很大的爭論。那就是當前我國的宏觀經濟到底是熱還是冷,針對某些行業的膨脹,到底應該採取什麼樣的對策。我注意到馬凱在今天的報告當中就解決這一難題,提出了與以往宏觀調控相比不同的思路。那就是他雖然強調要堅決遏制部分行業的盲目投資和低水平重復建設之外,但另一方面在具體的手段運用上,卻堅持主要運用經濟和法律的手段,只是輔之於必要的行政手段。有代表認為,這個思路體現了我國的宏觀經濟調控正在走向成熟。

  馬凱:調整和優化工業結構,保持經濟平穩增長。當前適當控制固定資産投資規模,堅決部分行業和地區盲目投資、低水平重復建設,主要運用經濟和法律手段,輔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人大代表于偉:尤其從西部來看,西部主要是發展不夠的問題。是發展不夠而不是過熱,個別行業當然要注意。

  人大代表于偉:現在過熱了,特別是水泥漲價得出奇了。

  記者李德:要用經濟和法律的手段輔之以行政手段,您覺得他這個提法跟以前有沒有不一樣?

  人大代表陳向群:我覺得這個提法是比較好的,因為市場經濟發展到這個階段,如果對宏觀層面的一些問題,用行政手段去解決後果很大,負面的影響,不良的作用都會很大。所以應該是用市場的辦法,用經濟法律的辦法,但是也要賦予一定的行政手段。

  代表評就業

  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有一個重要的指標就是就業率。去年,政府在這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新增城鎮就業和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都超過了預期目標。城鎮登記失業率穩定在4.7%。今天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報告》,對拓展就業空間,增加就業崗位,緩解今年的就業壓力,提出了一些新做法。

  記者宋雲天:今天我們繼續關注就業的問題。昨天溫總理在他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今年解決就業、再就業的崗位目標,具體地説就是今年要新增就業崗位是九百萬個,要新增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的崗位是五百萬個。今天上午馬凱在他的計劃報告中,對於實現這些目標措施進行了細劃,主要是六大方面的措施。其中包括有中央財政、信貸的支持,還有就是特別要鼓勵發展勞動密集型産業,還有中小企業以及非公經濟在擴大就業中的作用。另外還要鼓勵第三産業的發展,同時要鼓勵人們自主就業和靈活就業。從這份計劃報告中,我們看出政府在第二年的工作中,關於就業、再就業和社會保障是他們的重點工作之一。

  人大代表杜青林:如何把中央的政策落到實處,這個政策能得到細化和實化。

  人大代表朱繼民:在改制的問題上,國家對這方面還有特殊的政策,專門給以支持,所以我們還要利用好國家的政策,再吸引好外部的資金,整個進行系統的操作來解決這個問題。

  人大代表李進巔:隨著中國民企在國民經濟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所以他應該承擔社會更多的義務,解決社會的負擔問題。

  中央財政今年對“三農”投入增加300億元

  在今天的《財政預算報告》裏面,還有一組數字,非常引人注目,那就是中央財政用於支持農業發展的各項開支。今年,這組數字比去年增加了近300億元,超過了1500億元,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財政支出前所未有的向農業傾斜,代表們會怎麼看呢?

  記者潘增旗: 財政部部長金人慶做的2004年預算報告中提出,中央財政支出將大力支持解決三農問題,支出總額超過300億元以上,比去年增加20%.此外,在科教文衛等方面增加的100億元資金主要向農村傾斜。

  財政部部長金人慶: 2004年中央擬安排農村稅費改革專項支付資金396億元,增加91億元。積極推進糧食流通體制市場化改革,2004年13個糧食生産省,從糧食風險基金拿出100億元安排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

  人大代表譚徽在: 全國農民都可以得到實惠,我們算了一筆賬,湖北神農架每名農民可以得到50元左右的實惠,減賦就是增收,農民可以拿這筆錢搞養殖,發展多种經營。

  人大代表曹志強: 國家投入300個億,還有地方的投入,我們吉林農業稅是十幾個億,平均每個農民能得實惠7、8十塊錢。

  代表評財政赤字

  今天的《財政預算報告》中,有一個數字,我比較注意。金人慶説:今年的政府預算赤字,仍然保持在去年的水平,3198億元左右。去年,全國財政收入增長了14.7%,第一次超過了兩萬億元。然而,在這個基礎上,今年政府的預算赤字卻沒有減少。對這個情況,審議報告的人大代表們會怎麼看?

  金人慶指出,目前我國一些社會發展領域欠賬依然較多,所以維持適當的財政赤字規模,有利於保持積極財政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

  據了解,我國2001年的財政赤字規模為2598億元,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為2.7%;2002年財政赤字3098億元,佔GDP的3.004%,2003年為3198億元,佔GDP比重為2.9%,2003年預算財政赤字為3198億元,戰GDP比重為2.5%。而國際通行的赤字警戒線為3%。

  記者竇岩:這裡是北京人民大會堂,現在是上午10點半。財政部部長金人慶正在這裡向全國人大代表做2004年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那麼在財政報告當中一個備受各界關注的數字就是財政赤字。我們注意到今年預算安排的財政赤字規模是3198億,與去年持平。但是我們同時也發現,今年預算安排的財政赤字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去年下降了0.4%。

  金人慶:2004年中央財政赤字規模維持上年的水平,主要是考慮目前國際經濟發展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我國經濟持續增長的基礎還不夠鞏固。再建國債項目需要後續的資金投入。

  記者竇岩:戴市長,今年的財政預算赤字是3198億,跟去年持平您怎麼看待這種預算安排?您認為這個規模合理嗎?

  天津市市長戴相龍:非常合理。

  竇岩:為什麼呢?

  戴相龍:因為GDP增長高了,實際比例也下降了,所以説明赤字佔GDP的比例是下降了。應該説繼續執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定的貨幣政策,保證了宏觀政策的連續性。但在某些方面也適當調整,適當減少一點國債,增加一點預算內的固定産投資,保持投資的一定力度,這樣調整是非常好的。

  竇岩:作為一般的老百姓應該怎麼樣理解國家的財政赤字呢?

  人大代表苗圩:過去我們有一種狹隘的理解,就是既無外債又無內債,赤字為零這是最好的。其實現在你作為一般的老百姓,我們用明天的錢來辦今天的事,不也是一種非常超前的概念嗎?一種觀念。比如説我們現在老百姓來説,你買房子、買車很多都是採取了負債的方式,這個也是一種赤字。

  代表反應

  今天的兩份報告,明確了今年政府會做哪些事,錢會怎麼花。那麼,對政府的這些安排,人大代表們怎麼看呢?

  記者羅宏進:每年兩會都會有計劃報告和預算報告,今年這兩個報告剛剛做完,我注意到有這樣一個顯著特點,在預算報告當中增加了名詞解釋部分,這顯然讓各行各業代表都能更好地理解這份報告。

  人大代表周建平:今年特別增加了名詞的解釋,讓我們代表覺得非常好理解。

  人大代表陳海波:總的這次資金使用上更具體,並且特別是對一些重點的像農村,還有一些就業和社會保障等等這些傾斜。

  記者羅宏進:您對今年的這兩份報告的總體評價是什麼?從經濟的角度來看?

  人大代表李東生:我覺得去年整個國民經濟實行一種快速增長,在報告中這個數字已經很詳細地有一個説明。現在代表比較關注的就是説這种經濟增長速度是一種適當的速度還是説過熱了。

  記者羅宏進:您對這兩份報告總體的,從經濟的角度來看是一種什麼樣的態度呢?

  人大代表賈治邦:我覺得兩份報告都是符合實際的,而且是積極可行的兩份報告。而且我覺得他們總結過去的工作也比較實事求是,安排今年的工作,他們都是根據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作出的安排,而且這些安排確保了總理的報告提出的各項任務能夠全面超額地完成。

  記者羅宏進:您對這兩份報告從經濟的角度來看評價是什麼呢?

  人大代表季允石:體現了科學發展觀這樣的要求,體現了五個統籌的這樣的要求。我相信這兩份報告作為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記者羅宏進:您對經濟的調整怎麼看呢?

  人大代表季允石:應該説他突出了三農是重中之重,突出了結構調整的主題,也突出了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這樣要求。提出了關心群眾的生産、生活,以人為本這樣一個本質的要求。所以我認為它應該是很好地體現了一個科學發展觀的這樣一個要求,也抓住了我們大局發展的機遇。也針對當前必須面對的矛盾和問題,採取了切實可行的有針對性的措施。

  成思危:從報告的數字中讀出科學的發展觀

  這幾天啊,有一個詞兒,迅速的隨著春風傳播開來。這個詞兒呢,就是“科學的發展觀”。今天上午,在聽完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的兩個報告之後,我們的記者孫嶺在第一時間採訪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

  記者:成委員長,您好!很高興您接受我們的採訪。上午我們聽了計劃報告和預算報告,您能不能用一兩句簡單的話給我們概括一下這個報告有什麼特點?

  成思危:我覺得整體來説大概是首先是體現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樣根本的要求,簡單地説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由市場經濟的手段來追求效益,用社會主義制度來保障公平,來取得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那麼從預算的分配來看,是更多的像農村、像三農問題方面傾斜。

  記者:那麼像解決城鄉收入之間的差異和東西之間這種地區發展不平衡,是不是也可以理解為科學發展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成思危:對,因為科學發展觀總體來説首先就是要全面,不能只講GDP。

  記者:您認為這種科學發展觀在我們計劃報告裏得到體現了嗎?

  成思危:不能用充分這個字,為認為是得到了體現。因為我們科學發展觀是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來的,那麼科學的發展觀的認識和我們政府職能的轉變和他工作重點的轉變,為認為都還有個過程,但是為認為應該是一個很好的開端,要真正落實貫徹科學的發展觀還有一個過程。

  記者:那能不能請您舉一個例子,在計劃報告裏面您認為哪一點他已經體現出科學的發展觀,也就是顯著的變化?

  成思危:這體現在對教育的投入,對科技的投入以及對公共衛生事業的投入,而我們更多重視了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這就體現在對低保對社會保障的投入,特別是對低保的投入,為記得翻了一番,從46億到92億,這是體現了這樣一個精神。

  記者:那麼您認為從這個計劃預算報告裏面能不能看出來我們政府調控手段也發生一些變化?

  成思危:對。政府財政調控手段應該説主要是一個叫做轉移支付,這個轉移支付現在很明確是向農村傾斜,向農業傾斜,向西部地區傾斜,這個是一個方面。另一個就是政策的引導,就是通過一些政策的引導來激發農村發展農業生産,調整工業結構的積極性,激發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積極性。

  連線世界銀行駐華代表處首席經濟學家迪帕克判斷2003年中國經濟

  對2003年中國經濟形勢,有一位世界著名的經濟學家,感受最為直接。他,就是世界銀行駐華代表處首席經濟學家迪帕克。他呢,已經在中國工作生活了四年半的時間,親眼目睹了中國經濟去年所經歷的風風雨雨。我們現在來聽聽他對中國經濟的看法。

  問:非常歡迎您參與我們的節目

  答:我非常高興接受您的採訪

  問:您認為中國經濟在2003年的表現如何?

  答:2003年中國經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特別是在發生了非典疫情之後,但是中國經濟的某些方面也出現了過熱的現象,

  問:您判斷一個國家經濟過熱的標準是什麼?

  答:如果你看去年11月到今年1月的數據,就會發現消費價格,在不斷上漲,從最先的1.9%、3.2%到一月的5.7%,有些人認為是糧食價格上漲,帶動了整個價格的上漲,在中國糧食價格的上漲確是通貨膨脹的一個重要因素,但是把糧食價格這一因素除外,我們可以發現許多工業品價格也在上漲,這些也加劇了經濟過熱,投資也是一個判斷經濟過熱的標準,去年中國投資額上漲了47%,中國政府的修正數字是45%,這是自1993年以來,數字最高的一次。

  2003年農民增收和糧食安全問題

  今天上午,國家發改委主任馬凱在報告中説:今年,國家將要做的一項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採取綜合措施促進農民增收、促進糧食增産。我們的記者特別選取了福建省建陽縣這個全國商品糧基地進行了調研。來看看農民增收和糧食增産究竟存在哪些問題。

  時間:2003年4月

  地點:福建“糧倉”--建陽縣

  事件:土地拋荒

  福建省建陽縣村民: 不是不種田,我們也是很勤奮,就是不掙錢。

  種糧不掙錢,增收成了農民難解的心結。

  福建省建陽縣村民: 魚啊肉啊經常吃嗎?很少,我們不會賺錢的,很少吃。

  谷賤傷農,糧食産量下滑。圖板,我國糧食産量走時圖。

  2003年我國糧食播種面積創建國以來最低,産量也創20多年來最低水平。

   2003年的農業問題

  主持人芮成鋼芮成鋼:曹先生您好,歡迎來到我們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兩會特別報道的直播演播室,在今年的發改委的報告中,有一個跟溫總理的報告中既相同又不同的一點,相同的一點就是説,都把農民問題作為重中之重,提到日程上來。但是不同的是在發改委的報告中,把糧食安全加上去了,這是為什麼?

  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曹玉書:之所以我們很強調農民增收,主要是考慮農民如果不增收,農村的消費市場就很難起動,那麼城鄉之間的差別也會更進一步地擴大。而且也很實現工農這兩大産業的循環。從我們計劃報告來講,就是使政府工作報告能夠更具體化,對它形成一個很好的補充。2003年我們的糧食只有860多億公斤,在從九十年代以來這十年中是比較低的,如果我們再繼續遇到自然災害,如果糧食再繼續減産,這樣糧食問題就會使我們遇到麻煩,因為我們目前庫存比較充裕,可以彌補糧食減産所造成的虧空。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特別是如果再遇到一年或者兩年的自然災害,隨著庫存的減少,糧食要再進一步減少,那麼我們的糧食安全就會突出出來。

  就業是個大問題

  主持人芮成鋼:今天在報告中也提到,要新增加城鎮的就業機會是九百萬個,可是有一種説法,説經濟增長率每增加一個百分之幾,大概能夠創造七十到八十萬的就業機會,可是今年溫總理的報告中明確指出,今年的預期增長目標是7%左右,等於這個增長率反而下降了2.1個百分之,那麼這樣一來我們怎麼來創造這些就業機會呢?

  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曹玉書:因為我們現在新增的,需要提供就業崗位的一年大約有一千萬,我們下崗和失業的還有一千四百萬,應該説這個數量是兩千多萬,我們真正能夠創造的新的就業崗位,按照剛才你説的比例關係,也就是七八百萬,或者是更多一些。那麼這中間就有一個差別,這就是我們將來會出現的失業率。所以今年我們就把登記失業率的指標提高了,過去前些年是4%,去年是4.5%,那麼今年是4.7%,雖然看起來變化不是很大,但是從宏觀調控的目標預測來看,就是説我們政府還得承認我們的就業問題還是很突出的。

  主持人芮成鋼:在發改委的思路裏,這個九百萬的新增的城鎮就業機會怎麼樣能實現呢?

  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曹玉書:我們要加快發展,這是解決就業問題的一個根本出路。比如説一些第三産業,比如一些中小企業吸納就業也比較多,還有一些勞動密集型的産業吸納就業崗位也比較多,那麼我們在發展過程中也鼓勵這些産業發展。

  到底是多了還是少了 熱了還是不夠熱

  主持人芮成鋼:還有一個有趣的話題就是關於中國經濟冷熱的問題,這個也是中國很多經濟學家爭論了很長時間的話題。但是我想在今年的這幾份報告裏,都提到了在中國的局部産業可能出現了經濟過熱的勢頭。

  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曹玉書:最突出的就是幾個行業,比如鋼鐵、電解鋁,還有水泥發展速度很快,都是80%,甚至是一倍。這個增長率從目前本身是很好的,它對於經濟增長是有貢獻的,但是它是有代價的,比如説有些企業就犧牲了環境。

  主持人芮成鋼:在發改委的報告中就明確説了,要引導和促進這幾個行業的健康發展,您剛才説的這些,環境代價太大。

  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曹玉書:我認為我們國家全國上下,全黨內外都是認可了市場經濟,那麼我們就必須來引導,使這幾個行業的積極性得到保護,得到很好的發揮。千萬不能夠發現了一些問題就因噎廢食,就一刀切。我們的基本政策就是既不踩剎車也不加大油門,該緊就緊,該松則松,適度適當。

  主持人芮成鋼:曹先生發改委的報告目的是希望代表們能夠明白國家經濟發展的思路,可是我們注意到財政部的今年報告裏面,後面附了一個名詞解釋,他目的就是讓兩會的代表們更好地去理解政府財政的收支情況,為什麼發改委的報告沒有名詞解釋了?我覺得發改委的報告也不是那麼好懂?

  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曹玉書:我們發改委也有很多的相關的解釋資料,只是我們沒有和這個報告一起裝訂,我們也有很多的名詞解釋以及其他相關的補充資料。

  主持人芮成鋼:再次感謝曹先生今天能和我們一起來解讀發改委的報告。謝謝。

  高增長為什麼不會帶來高就業

  按照一般的經濟規律,經濟增長會拉動就業。可是,最近幾年,一方面呢,咱們國家的經濟,保持著高速的增長,而另一方面,我們的失業率卻也在不斷攀升。

  1999年我國GDP增長率為7.1%,失業率為3.1%;2000年GDP增長率為8.0%,失業率為3.1%;2001年GDP增長率為7.3%,失業率為3.6%;2002年GDP增長率為7.9%,失業率為4.5%;2003年我國經濟增長率為9.1%,失業率為4.3%。據國家統計局測算,在20世紀80年代,經濟增長率每增加1個百分點,就能增加240萬個就業崗位,而從20世紀90年代至今,卻只能增加不足100萬個崗位。這主要是由於目前GDP的增長很大程度上,是依賴高技術和大規模的投資造就的,對勞動力的吸納能力有限。今年我國城鎮新增勞動力1000萬人,加上現存的600多萬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下崗職工、近800萬登記失業人員,城鎮需要就業的勞動力達到2400萬人。今年預計新增就業崗位900萬個,那麼缺口將是1500萬。

  鋼材、水泥、電解鋁多了, 水、電、煤運少了

  去年下半年開始,接二連三的停電,成了一個讓很多城市居民頭疼的問題。全國有21個省市區出現了多年不見的拉閘限電。而去年出現緊張的,還不僅僅是電力。煤炭、石油、交通都供不應求。與此相對應的是,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今天,我的同事徐揚,在北京市規模最大的一個金屬材料市場採訪時發現,從去年到今年,鋼材的市場價格,每噸已經漲了一千多元錢。

  記者徐揚: 這是建築業最常用的羅紋鋼,2002年年底一噸只賣2400多元,到去年年底漲到了3600多元,今天每噸已經是4250元。

  據統計,去年我國能源類的原材料價格普遍上揚,其中,鋼鐵上漲幅度在50%;煤炭19%;電解鋁40%。這些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並不是因為産量的不足,相反去年我國鋼鐵、煤炭、電解鋁、水泥的産量都大幅度增長,均創歷史最高記錄,鋼材從2002年的2.1億噸增加到2003年的2.7億噸;煤炭從14億噸增加到17億噸;電解鋁從430萬噸增加到550萬噸,水泥從7億噸增加到8.1億噸。

  由於這些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利潤空間不斷加大,使得許多資金紛紛流向這些産業。據調查,目前全國鋼鐵在建項目3000多個,總投資3200多億元,比上年增長72%;鋁工業在建項目280個,計劃總投資720億元,同比增長56%;水泥在建項目1050個,計劃總投資780億元,同比增長133%。

  國家能源局局長徐錠明: 目前,在局部地區和部分行業出現過熱現象,從長遠看,我國的能源資源(煤炭、水等)和環境容量,難以支撐粗放的經濟結構和能源消費的超常增長。

  據了解,今年煤炭社會需求量可能達到19億噸,但是由於目前全國許多重點礦井都已經是超設計能力生産,未來兩年又沒有大型礦井新投産,煤炭的可供量明顯低於需求量。另據電監會預測,2004年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嚴峻的是華東電網和南方電網,浙江、江蘇、上海將是缺電最嚴重地區,拉閘限電將伴隨全年,夏季京津唐地區也可能出現拉閘限電現象,電力緊張形勢到2006年才有緩解的可能。

  吳敬璉 厲以寧:經濟冷熱之爭

  關於近期我國經濟增長的狀況,經濟界中,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説法。經濟學家吳敬璉認為:在我們的經濟高速增長當中,已經有過熱的成分,而經濟學家厲以寧則認為:我國目前經濟的冷熱程度屬於正常範圍。為此,兩位經濟學家分別闡明了自己的觀點。

  經濟學家吳敬璉:我在去年的第三季度開始,我認為我們出現了過熱,所謂過熱就是説它的總需求超過了總供給。

  經濟學家厲以寧:我認為不能説經濟過熱,頂多説投資有結構性的問題,投資有局部的過熱,但投資整體不是過熱。

  吳敬璉認為目前有關部門控制銀行貸款規模,限制鋼鐵、電解鋁等五大行業的擴張等措施,目的是為當前過熱的經濟降降溫。

  經濟學家吳敬璉:如果投入過量,或者説經濟過熱,那麼大上就必有大下,所以就不能讓它熱的太厲害了。

  對這樣的説法,厲以寧卻有不同的見解,他認為目前的一些措施主要是預防過熱。

  經濟學家厲以寧:預防火災不等於就有火災了,有火災了你要去滅火,我們時刻要警惕過熱,預防過熱,但是現在還沒有過熱。

  連線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蒙代爾

  關於中國經濟現在是否過熱,讓我們再來聽聽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蒙代爾的看法:

  芮:感謝你再次接受我們的採訪

  蒙:非常高興再次接受你的採訪

  芮:很多人認為中國經濟存在經濟過熱問題,至少有一些部門是這樣,您怎麼看這個問題?

  蒙:世界上其他的大國都寧願處在中國的位置上,也就是存在經濟過熱的問題。因為許多國家包括美國,他們的經濟都不夠熱,他們只能是羨慕中國目前的狀況。我不是説中國不會出現過熱問題,但是中國在過去四五年內都是零通貨膨脹,甚至是負通貨膨脹,通貨緊縮,中國好不容易走出了通貨緊縮,物價出現了一些上漲。物價輕微上漲還有很大的空間,而且不會對經濟造成什麼影響,所以我不認為中國應該為此減緩經濟發展的速度。我不認為有很大的經濟過熱風險。

  連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駐中國代表處的首席代表IMF布魯克斯的建議

  然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駐中國代表處的首席代表布魯克斯,卻認為,中國經濟存在著過熱的可能,而且呢,他還提出了一些預防經濟過熱的建議。

  記者:非常歡迎您參與我們的節目

  布魯克斯:我非常高興接受您的採訪

  芮成鋼:在中國越來越開放的經濟環境中,中國政府應該採取怎樣一些有效的宏觀調控措施避免經濟過熱?您可以為我們提出一些建議嗎?

  布魯克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相信,中國可以通過採取一系列措施將發生經濟過熱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最重要的一點是中國人民銀行信貸增長的速度要適中。我們已經看到去年中國人民銀行放慢信貸增長速度後取得的成效,但是仍然要進一步實行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另一方面,中國的預算需要進行一些輕微的調整,在一些投資增長速度已經很快的領域要放慢投資的腳步。

  國家發改委主任馬凱今天的報告,勾勒了政府未來一年的政策框架。最終需要政府調動各種手段來落實,這中間財政是一個最重要的手段。今年,政府要花錢的地方還有很多,那麼,今年,政府怎麼才能把財政的錢真正用在刀刃上呢?

  經濟頻道兩會特別節目將請中國社科院財貿所副所長高培勇,與我們一起解讀財政部部長金人慶做的《財政預算報告》。

  部分收入未列入財政預算報告

  主持人芮成鋼:您能不能給我們用一個非常簡單的語言解釋一下,解釋一下今年整個財政報告的整體思路?

  中國社科院財貿所副所長高培勇:如果一個人要想了解,要想把握,要想審議政府收入與支出的情況,那麼你最好就看一看政府的預算,政府預算就是政府收入與支出的一覽表,它是最簡潔地反映了政府收支全貌的。

  主持人芮成鋼:您怎麼用更簡單的語言給我們講一講今年的預算報告最大的特點和整體的思路?

  中國社科院財貿所副所長高培勇:前半部分反映的是2003年中央預算和地方預算的執行情況,就是説你要想了解過去的一年中政府都幹了哪些事情,政府都收了多少錢,政府為此又花了多少錢,這麼這部分是一個重點。第二部分是關於2004年中央預算和地方預算的安排,也就是説你要想了解在即將到來的一年,也就是我們現在的2004年政府即將幹什麼,要收多少錢要花多少錢,花得值不值,收的對不對,那麼你要把重點放到這方面上。

  主持人芮成鋼:您覺得今天上午的財政報告還有沒有可以進一步完善的可能呢?

  中國社科院財貿所副所長高培勇:目前財政部提交的這份預算報告,還不是那麼完整的預算報告。

  主持人芮成鋼:為什麼這麼説呢?

  高培勇:因為按照政府收支的概念,目前我們的預算報告中所含蓋的政府收支,只是政府收入與支出的一部分,除了預算報告內部所列的政府收支之外,我們還有所謂的預算外的政府收支,還有制度外的政府收支,後面兩塊還沒有完全地進入到金融部長所提交的預算報告當中來。它還是一個支離破碎的預算報告,至於制度外的收支究竟有多少,我們沒法去統計它。因為它都是某個政府部門,某個政府官員一拍腦袋就可以收的錢,沒有納入到統一的制度範圍當中來。那麼,大體上有多少呢?可能到目前為止,也就在60%,或者多一點,至多70%。還有相當一塊資金是游離在政府預算報告之外的,我們之所以要預算是為了要審議政府的收入與支出,與其報假賬,不如不報賬,與其只報其中一塊,不如把全部的帳都拿出來。

  主持人芮成鋼:我們不能去怪罪財政部是吧?

  高培勇:不是,不完全是哪一個人或哪一個部門的責任,是在轉軌經濟過程中所出現的一個必然現象,但是我們相信隨著轉軌這一歷史進程的結束,這種特殊的矛盾現象會自然而然地消失。

  災情即是命令

  主持人芮成鋼:我們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的很多同事很多記者,特別是跑財經頻道的記者,跟我説在財政部流行一句話,叫災情就是命令,我想問問您這句話應該怎麼理解?

  高培勇:當發生災情的時候,如果政府的職能不能跟上,如果財政的資金不能到位,那麼我們整個社會的發展就會出現缺位,這是從歷史角度看。如果考慮近些年來看,中國的財政領域正在進行公共財政體制的建設,大家越來越清楚,説到底政府是幹什麼的,它就是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的,説到底財政是幹什麼的,它就是滿足公共需要當中所提出的一種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務的提供者,那麼哪些是公共的,其中一個非常特殊的項目就是一些自然災害,當災情到來的時候,市場是調整不了的,老百姓單個的個人和單個的企業也無力去解決的,這時候真正能夠履行這項職能,真正能夠擔負這項工作的,除了政府沒有別的。

  第一是赤字不變 但比重下降 第二是留出財力搞創新

  主持人芮成鋼:財政赤字是我們大家都非常關注的字眼,我們都注意到在今天的財政報告中明確表示,仍然保持了3198億元的財政赤字,可是咱們國家的財政收入是增長的,打個比方,比如一個家庭,收入的錢多了,可是借的錢還保持著一樣。那麼多出來的錢到底是幹什麼的呢?為什麼?

  高培勇:你重視三農問題,重視生態環境問題,都要以財政支出的撥付,特別是新增財政的撥付為前提的。做財政工作的人都知道,在政府收支的調整過程中,存量往往難以調動,調整不了的。所以真正可以動用的,可以調動的只能是新增財政資金那塊,而新增財政收入在相當一塊是要納入預算的。就已經形成了預算的盤子,我們説已經許了婆家,因此真正能夠動用的,在我們看來只是新增財政收入當中的超預算增長的部分,只有這塊能動用。

  主持人芮成鋼:是不是還有這樣一種考慮,就是國家需要留出一部分錢,用來進行財政體制的創新和建設,這樣才能持續地保持財政收入的提高?

  高培勇:是這樣的,當我們問到是什麼樣的原因保持了中國經濟長達二十多年的高速增長的時候,人們可能回答、分析不盡一致,但是有一條已經越來越成為共識了,那就是體制的變革,經濟學上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理,制度創新是支撐一個國家經濟增長的一個最根本的因素。所以這是我們看到的非常重要的一條,第二條,你也可以注意到,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改革在相當程度上,是依靠財政資金來鋪路搭橋的,改革開放之初我們搞是減稅讓利的改革,或者叫放權讓利的改革,放什麼權?放的就是財政上的管理權,讓的就是財政上的收入。所以以財政上的赤字開道來為整體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鋪平道路,或許是中國改革二十多年來可以總結的一條歷史經驗。

  農業投入是重中之重,只靠減稅難以增加農民收入

  主持人芮成鋼:在昨天溫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當他提到三農問題的時候,有一個時間特別長的掌聲,究竟怎麼樣讓公共財政普照農村大地,我想有一句話給我印象很深,就是少取、多給,我想這個對普通觀眾來説可能是最直觀的兩個詞,就是少拿多給,您在這四個詞上有沒有什麼特別感性的個人感想?

  高培勇:我想少取、多予只是就中國目前的現狀而言的,為什麼要少,因為歷史上農民拿得過多了,就是現實農民也比城市居民拿得多,為什麼這樣説呢?因為我們的稅收制度是二元化的,城市有城市的一條稅制,農村除了城市居民所擔負的稅收之外,還要多擔負一筆農業稅,農業特産水稅。不管從歷史上看還是從現實來看,應當讓農民休養生息,應當償還對農民欠下的這筆債,應當少取。為什麼要多予呢?也是基於歷史和現實的考慮來進行的,在歷史上我們對於農民的公共支出少了,要還歷史上所欠下的這筆賬。在現實來看,農民所享受的來自與公共財政的效益,也偏少了,我們也要還上這筆賬。

  主持人芮成鋼:農民每年交的稅並不多,既然不多,為什麼不能全部減實呢?為什麼還要逐年減免呢?

  高培勇:在今天我們看來説這幾百億,佔整個收入財政盤子的比例是比較小的,可是倒退若干年你會看到,比如説1993年,我們整個財政收入加起來四千多億元的時候,那時候農業稅的比例相對來説就會高一點。我有一個想法,就是説還不能走得太快,如果走得太快了,有可能就是不能保證它的可持續性。中國的改革是漸進性的改革,我想農民問題的解決,三農問題的解決也得要有一個漸進性的安排。

  財政報告加了名詞解釋

  今天的兩會上,還有一件新鮮事,人大代表們拿到的《財政預算報告》和往年相比,正文後面多加了幾頁紙。這是報告起草小組專門附上去的,裏面對報告中提到的一些專業名詞進行了簡要解釋,一共有20多條。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舉動,讓代表們切實感受到了政府的服務意識正在加強。

  公共財政就得讓公眾明白

  主持人芮成鋼:今年的財政報告上還有一個讓我們眼睛一亮的一個特點,那就是在財長的報告後面附了一個名詞解釋,我不知道這個非常新的舉動,背後體現了什麼樣的考慮和思路呢?

  高培勇:我覺得我們應該大説特説的一件事情。從前幾年我一直在寫東西,想喚起人大代表的注意,人大代表每年要開十幾天的會,每年都開,人大代表審議若干份和若干份政府工作報告,但是他最主要抓的是什麼東西?我推薦主要看政府的預算報告,為什麼呢?兩個原因。一個,預算報告反映的是政府的收入與支出的變化情況,而不管是政府的收入還是支出都連接著所有的社會成員的血脈,收入從老百姓那裏收來的,支出要用到和老百姓切身利益相關的公共項目當中去,所以錢上的連接是最密切的。

  主持人芮成鋼:一個家庭去年掙了多少錢,今年錢怎麼花?

  高培勇:對,所有的政府活動都是需要錢來支撐的,你只要從錢上來把握住政府的活動安排,你實際上就牢牢地把握住的政府的活動全貌,從預算可以透視整個政府活動的一種途徑。一位美國經濟學家這樣説過,你要想了解政府在過去的一年當中都幹了哪些事情,要知道政府在即將到來的一年中即將幹什麼事情,不要看別的,只要看一下政府預算報告就可以了。所以預算報告極其重要是需要大家給予格外關注的。可是因為中國公共財政的歷史非常短,大家對預算報告的重要性理解還不到位,因而對有關公共財政、公共預算、公共支出,公共收入方面的一些概念還相當生疏。所以財政部門能讓人大代表了解預算報告,能讓人大代表掌握有關政府財政的常識的角度,能夠提前把一些概念列在預算報告之後,我想這是一件好的事情。

  主持人芮成鋼:大説特説的事情。

  高培勇:應當值得幾年的一件事情。

  主持人芮成鋼:可不可以這麼理解,正是因為預算報告、財政報告如此重要,所以代表們對這個報告的理解也特別重要,所以要附加這麼一個名詞解釋幫助他們理解?

  高培勇:對,人大代表,我可能説得過於絕對了。他們可以不懂其他方面的事情,或者説其他方面的事情懂稍微少一點沒關係,但是如果他看不懂預算報告,那麼他對於政府的監督,本來意義的一種監督,是起碼要打折扣的。

  非常時期的非常財政

  也許,對很多老百姓來説,要完全理解金人慶和馬凱今天做的這兩份報告還有一些難度,但是我們在今後的生活中,會逐漸體會到報告給我們帶來的變化和實惠。實際上,我們再回頭看看2003年那個非同尋常春天,可以看到,政府的大預算、大政策,其實和我們老百姓離得並不遠。

(編輯:依寧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