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金土地  >  新農村
專輯
鄉間趣事(五)

茶館老闆:刮打板上顯身手

    1969年插隊到月亮村的知青蔣力雲,在當地成家落戶,還開了一個小茶館。他利用當地類似于快板的“刮打板”,創作了一系列節目,豐富了農村的文化生活。

    蔣力雲創作的刮打板傳子,有《青蛙訴苦》、《忍無可忍》、《麻將百態》等等。

    在四川的茶館裏,大家喝茶或是擺龍門陣,還有很多人到那去賭麻將。但是蔣力雲茶社裏不允許打麻將。他還通過刮打板的形式把身邊的問題,比如農村的養老問題、環境保護問題,編成生動的段子,寓教于樂,把新的精神文明傳播給鄉親們。

    蔣力雲在農村生活多年,看到麻將風氣盛行,並且危害很大——有的打得傾家蕩産,有的打得夫妻吵嘴打架,有的打得去偷東西進班房。他創作了《麻將百態》這個節目,希望使大家能夠清醒地認識到麻將的危害。他認為,打麻將搞娛樂雖然可以,但是變相成一種賭博就不太好了,社會風氣也不好。

    要是像楊老闆這樣的茶館多起來,農村的風氣肯定會有很大變樣,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就會開創出新的氣象。

現代菜農:看著菜譜撒種子

    如果有人要到飯館去抄菜譜,多半會被認為“隔壁哪家賣貨的跑過來偷藝來了”。而如今,種菜的菜農也到飯館去抄起了菜譜。

    這兩位抄菜譜的菜農朋友,一個叫賴文軍,一個叫劉光復。記者曾跟他們倆送了一趟菜。那家菜館不大,要的菜不太多。 當時是下午三點多鐘,吃飯的人挺少,他們趁這個空和飯館的廚師聊起來。

    廚師:一般來我們這兒,水煮肥腸,回鍋肉。

    種植戶1:回鍋肉和什麼炒的?

    廚師:青椒,也喜歡用蒜苗。

    種植戶1:回鍋肉和青椒炒是吧?青椒還是大海椒了?

    廚師:大海椒,喜歡吃的就是,也有人要吃小海椒,小海椒也可以,小海椒炒回鍋肉也可以。

    種植戶1:茄子一般是買長的,還是短的?

    廚師:長的。

    種植戶1:黑茄子,白茄子,還是紅茄子?

    廚師:長的,就是長的那個。

    種植戶1:黑的那種顏色吧?

    ……

    廚師:這個海椒的皮色可以,炒韭黃、土豆絲這些可以用。

    種植戶2:這兩天,明天用不用,用我們給你們送來大的,長的。

    廚師:再説,再説,反正都是用的,只要你們菜好,其它問題不存在。

    這兩位抄菜譜是為了找市場,他們是看著菜譜撒種子,城裏人需要什麼,他們就種什麼,城裏人的胃口就是他們的市場。只要這個脈把準了,那他們就種什麼火什麼。

    種植戶1:8月份左右,8月中旬到9月份初,那段時間的菜怎麼樣,早秋蔬菜?

    老闆:那段時間呢,你看我們的菜單,蔬菜這些品種基本上都能買得到。我們過去買的都是外地調過來的菜,這幾年就比前幾年好多了。

    種植戶2:秋季的茄子基本上都是外縣運過來的,其實我們都種了。如果你們需要的話,我們可以經常給你們供應新鮮的秋茄子。

    老闆:可以。

    種植戶2:看來,我們還是多種點秋茄子。秋茄子做火鍋,做中餐也用得上。

    其實,這兩位菜農就是種茄子的。他們種的茄子在一個月前上市,當時的價錢是一塊錢一斤,現在茄子大量上市,也就兩三毛錢一斤。

    他們兩人春夏秋三季在當地種菜,冬天到海南去種菜。他們在海南包了100多畝地,種滿了辣椒。但那年種辣椒的人突然多起來,結果兩人賠了。

    不過他們今年還打算到海南去種菜。至於種什麼,正在菜譜上琢磨呢。

甘師傅做土陶:跟老祖先學藝

    這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家小院,它的迎墻十分特別,上面有魚,還有花。院裏的土陶作品完全模倣商周時期和漢唐時期的藝術造型風格。

    燒制這些土陶作品的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叫甘志友,曾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過中國民間藝術家的稱號。專家稱他的作品虎虎傳神,十分生動,具有濃郁的地域特色。

    甘師傅家有一件20世紀30年代著名工匠劉三的作品——石獅子。據説,當時劉三揣著陶泥跑到孫家陵上,趴在雪地上,幹了7天,仿製了那個石獅子。這件事全村都知道,已經傳了好幾代人。

    甘師傅的手藝是跟6000年前的祖先學的。他的家鄉原名叫做伏裏,是伏漆氏的故里。根據當地出土文物的考證,這個地方製造土陶的技藝有6000年的歷史。

    為了繼承和發揚這個傳統的技藝,甘師傅已經在小院裏琢磨20多年了。現在,連外國人都慕名前來想要購買他的作品,但甘師傅就是一件都不賣,他要把技藝傳給大家,讓更多的人受益。

老人與橋:連通走出大山的路

    山區的交通往往不太發達,有些地方可能因為一條溝,或者一條小河就把兩個村子分開了,在這些地方想要修一條路,造一座橋非常不容易。興文縣蓮花鎮老人李俊林,花了幾十年時間帶著大夥修了16座橋,為村民們連通了走出大山的路。

    1981年9月,李俊林&&集資、籌錢,用3個月時間在孩子們上學的路上建了一座橋。當時,他只有100多元錢,又去募捐了1500元錢,才修成了這座橋。修這座橋的時候,他已經60多歲了。

    興文縣是一個國家級的貧困地區,1500塊錢修一座橋,在蓮花鎮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大家你五塊,我十塊,連上學的孩子都把自己的壓歲錢捐出來了。

    蓮花鎮長嶺村村委會主任常嗣明也參加了修橋。他説,當時沒有工資,大家都是出資為人民辦實事,辦好事。

    村裏人説,大家都是又出錢,又出工,背著乾糧來修橋,沒有人得到過一分錢的回報。就是因為有這些橋,孩子們上學就方便了,就是因為有了這些橋,村民們才有了走出大山的路。

    現在,老人已經因故去世,只留下了生前唯一的一張照片。但在當地,老人和橋的故事一直都在流傳……(張 兵)
相關鏈結
石頭村小史: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