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金土地  >  新農村
專輯
鄉間趣事16(09.28)

    山東省齊河縣潘店鎮蜂王村村民手拉麵的歷史由來已久,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時候就專愛吃這種拉麵,後來一直流傳下來。全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會手拉麵,可是他們賣麵條時不是1公斤1公斤地賣,而是1公里1公里地賣,賣給張三5公里麵條,賣給李四10公里麵條等等,麵條為什麼叫公里而不叫公斤呢,看看他們拉麵的全過程您就知道了。
    首先是和面,和面得放水,水中得放鹽,張道昌今天拉7公里面,放鹽的份量剛好為7兩。他説:“我們的訣竅就在放鹽,份量不多也不少。”
    第一道工序叫和面,手拉麵質量好壞的關鍵就在這裡。7公斤麵粉通常要和上1個小時,面和得越充分,拉出來的麵條就越好吃。
    和好的麵粉進入第二道工序——盤面,把不規則的麵粉盤成規則的圓形,整個工序大約需要15分鐘。
    盤面之後是掛麵,掛麵最初是用菜刀,後來改用盤或碟,這樣既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挂出面的麵條粗細均勻。
    就這樣弄出來的麵條又短又粗,與公里扯不上什麼關係,要想知道該村村民賣麵條時為何叫公里而不叫公斤,還得接著往下看。
    現在開始分面,整個過程就是把麵條由短變長,由粗變細。分面之後的兩道工序叫晾面和拉麵,三道工序做法各異,目的相同,都是使麵條變細變長。這三道工序共耗時5個小時,而全套工序則需要7個小時。
    為什麼村民賣麵條時叫公里不叫公斤,因為經過這三道工序之後,麵條變得又細又長,細到可以從針眼裏穿過,長到1公斤麵粉做出來的麵條有1公里長,而重量恰好是1公斤。所以1公里麵條實質上就相當於1公斤麵條,叫法不同而已。鄉親們之所以稱公里是為了表明他們技高一籌,拉出來的麵條特別長。
    今年50多歲的張道昌16歲開始拉麵,已經拉了40年。他説,自己拉出來的面“可以繞中國(國界線)轉一兩圈”。
    蜂王村村民以拉麵作為第一副業,因其麵條做工精細,口味好而供不應求。僅此一項,每年的人均收入就能增加七、八千元。
    老祖宗傳下來的老方法原來並不是這樣,蜂王村村民不斷對工藝進行改良。比方説,最後的晾幹,他們放在陽光下邊拉邊晾,由於麵條內外受熱後膨脹系數不一樣,麵條中間出現空心,所以他們的麵條現在叫手拉空心面,許多城裏人吃了這種手拉空心面後都誇蜂王村的農民聰明能幹。
    説起聰明能幹,江蘇省南京市江心洲農民張志發比他們更厲害。洪澇災害不是什麼好事,洪水一來,給國家和人民造成巨大損失,1954年洪災如此,1991年洪災如此,1998年洪災同樣如此。可是農民張志發偏偏能獨闢蹊徑,變災難為財富,從洪澇災禍中發現商機。
    他説:“1998年的洪水是給農民帶來了不幸,但是給我們江心洲農民帶來了財富,體現在我們建立了全國最大的自然根藝館。”
    自然根藝館的樹根不是雕刻的,也不是從山上挖來的,而是從長江江面上撈上來的。1998年發洪水時,長江江面上有各種各樣的飄浮物,其中就不乏各種各樣的樹根。一位民間畫家指點張志發,何不把這些樹根打撈上來集中陳列在一起搞展覽。張志發當即拍板同意,組織幾十號青壯年農民歷時一個半月,打撈了1000多種形狀各異的樹根,開起了這家自然根藝館,其規模之大,樹根之奇,號稱全國第一。遊客可以根據樹根的形狀展開聯想,給樹根命名。
    張志發説,有的樹根奇特得連大學教授也搞不清它究竟是怎麼長的,還有有人出4萬元要買一個樹根,他都沒賣。
    根藝館的樹根在給遊客以藝術享受的同時,也從側面説明了洪水給人民帶來災害的深重,以喜劇的形式反映了自然災害給人民帶來的悲劇。有了根藝館的靈感,張志發又辦起了農趣館、民間作坊館、壽俗館、婚俗館等9個館,每一館一個主題,一個特色,每一館一個標誌物。
    在民間作坊館,學生遊客可以體驗他們以前從來沒有嘗試過的農村作坊生活。這些磨有的是用馬拉或者用驢拉的,學生們顧不上這些,先玩上一通再説。
    拉不動磨的孩子們可以到壽俗館拜壽。壽俗館再現江浙一帶民間祝壽習俗,晚輩向長輩磕頭祝壽,祝長輩“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長輩向晚輩發紅包表示感謝。
    婚俗館與其他館不同,館內的結婚不是鬧著玩的,表演結婚的男女必須是貨真價實的新郎新娘。不過眼前的這對男女真正的結婚日期是國慶節,現在是提前練練兵,所以新娘有點不配合。
    準新郎説:“新郎用稱桿揭新娘頭蓋,新郎新娘喝交杯酒,我是第一次來,心情比較激動。這裡比城裏辦酒席好,便宜,有氣氛。”十月一日國慶節那天,他們將在這個婚俗館舉行真正的婚禮。
    上上期《鄉間趣事》報道了農民發明遙控耕田機,許多觀眾打來電話要求我們繼續多報道對農民朋友有實用價值的發明創造。山西農民陳建剛用破銅爛鐵製造了一輛挖坑機。如果以挖1立方米見方的坑計算,一個勞動力一天只能挖4個,而挖坑機可以挖1500個,一輛挖坑機的工作效率能超出一個青壯年勞動力的工作效率的300多倍。
    陳建剛是一位聰明而拮據的農民,他還發明了挖溝機和自動施肥器,但因為經濟拮據,他連申請國家專利的錢都湊不齊,更別説把這些發明創造投入大規模批量生産了。陳建剛的地址是:山西省吉縣吉昌鎮林雨村,電話是:0357-7925485,對他的發明感興趣的觀眾朋友,可以隨時與他聯絡。(湯鶴松)
相關鏈結
石頭村小史: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