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金土地  >  新農村
專輯
鄉間趣事13(2001.8.31)

    習慣上,人們把我國的版圖形容成一隻報曉的雄雞,雞頭部位正是我國東北的黑龍江省。如果用攝像機將這部分放大,你就會發現雞頭的左角是大家熟悉的漠河,而雞頭的右角,一個叫“同江”的地名佔據了其中的大部分。同江是一個富饒而又神奇的北江城市,大自然在給予它豐富饋贈的同時,也造就了這方水土雄奇壯美的自然景觀。有一首歌常被人們傳唱:“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樂”,同江便是這樣一個總面積6300多平方公里,17萬人口的小城,今天我們就帶大家聽聽那裏的故事。
    同江,我國東北部的一個邊陲小城市。這個地方早晨日出的時間非常早。據説在夏季,早晨1點鐘的時候,太陽就升起來了。現在是秋季,早晨3點多鐘的時候,太陽就升得老高了。一到這兒,就有朋友説,早晨起來一定要出來呼吸一下新鮮空氣,他們把這裡稱作天然大氧吧。他們説,每天你呼吸上20分鐘,在一天的時間裏你都會感到心曠神怡。是啊,看這碧藍的天空,晴朗得沒有一絲雲彩。不過有一個現象讓人覺得很奇怪。在那兒,您瞧,太陽已經升得老高了,月亮還高高地挂在那兒,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現象呢?
    遊客們的説法是:
    ——“什麼現象?説不明白。”
    ——“還真沒注意這事。”
    ——“説不清。”
    ——“讓天文學家研究去吧。”
    一些朋友告訴記者説,每到秋季的時候,這種現象常見。但是,在他們這裡沒有天文學家,這個現象到底是怎麼回事,沒有人能解釋得清楚。那麼,我們既然見到了,也想通過這個節目,問一問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您有沒有見過?特別是一些搞天文的專家們,這種現象到底是怎麼回事,希望您給我們《金土地》的觀眾朋友們講一講。
    不知道你注意到沒有,地圖上的同江界內除了標有紅色的同江字樣以外,唯一另外標出的地名是同江東北部的一個叫“八岔”的地方。八岔是國家級保護區,是我國尚存的最大的、保存最為完整的森林沼澤地帶。
    八岔島和街津口還居住著我國六小民族之一赫哲族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赫哲族是一個世挖以漁獵為生的民族,因此不論是他們的生産生活方式還是民俗風情,都滲透著強烈的漁獵文化氣息。好了,讓我們一起去赫哲風情園看一看。
    一起看看赫哲族的民間藝術表演吧。舞臺上那些青年小夥子穿著他們的民族服裝,盡情地展示著他們的服飾美。從他們的服裝面料上來看,跟我們現在穿的服裝面料差不多,只是款式不一樣罷了,好像都是絲綢的。有一套衣服非常特別,在台下看不清是什麼質地的,但一定是那種最傳統的衣服,因為演員在拉弓,表現過去的漁獵生活的方式,服裝一定跟那個時候有關係了。我們到後臺,到演員跟前去親眼看一看。
    原來,這件衣服是純魚皮做的,也就是魚皮衣,衣服上的花紋都是自然的魚皮的顏色。那麼,這一件衣服要用多少條魚呢?蒙是蒙不對的。製作魚皮衣的吳大哥説,縫這樣的一套衣服,不管男式女式的,包括鞋在內,都需要4公斤重的魚48條左右。
    做這樣一套衣服,從買或打魚回來,自己扒皮,陰幹5-7天后,還需要砸熟皮子,之後還必須把皮子搓軟、把肉層全部刮掉,然後才可以縫製,最後還得滾花邊。這一套衣服現在賣5000多元錢,去掉2000多元本錢,剩3000多元錢手工。吳大哥去年做了三四套,掙的錢足夠他的兩個孩子上高中。
    三套魚皮衣可以供兩個孩子念高中,看來這魚皮衣真是物以稀為貴了。過去的赫哲人穿的是魚皮衣,吃的自然就是魚了,否則怎麼能扒出那麼多魚皮做衣服呢。吃魚在赫哲人那裏的花樣可多了,什麼炒魚松、曬魚幹、刨魚花等等,生魚製作讓外人看來,簡直就是一種表演,你看一條十來斤重的活魚被放到了案子上。注意看,一刀下去,鮮嫩的肥魚肉片讓人垂涎,絕活還在後面。他在幹什麼?切魚嗎?赫哲人管這叫剎生魚,看,切完的這塊魚肉切而不斷,這手藝不比星級飯店的廚師差吧。
    再看這位吳大哥,手指粗的柳條穿過魚排,穿而不透,肥得流油的魚肉在旺火上燎烤,達到三、四分熟就可以吃了,知道這道魚叫什麼名嗎?叫“烤塔拉哈”。有機會你就去旅遊一趟,親自吃上一回吧,與熱情好客的赫哲人一起彈起口弦琴,跳起薩滿舞,烤起塔拉哈,斟滿美酒,該是多麼快樂的事呀。知道什麼是口弦琴嗎?它可是至今只有語言沒有文字的赫哲族特有的樂器,讓我們去見識一下。
    赫哲族主要的樂器之一就是口弦琴,用赫哲族話説就是mu mu ken ge。目前赫哲族會吹這種樂器的人只有一位77歲高齡的老大爺了。他説,這種樂器也有旋律,吹奏者的牙齒要很整齊。
    同江被人們稱作是我國的北江門戶,從地圖上可以看到,在同江的最北端,隔江相望的是俄羅斯的下列寧斯闊耶,邊境長達166公里。作為通商口岸,同江已有近百年的歷史,過境經商、勞務合作、冬季過貨、江海聯運都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俄羅斯人在同江市穿梭採購,早已成為這個國際港口城市一道獨特的風景。
    不知您注意到沒有,畫面中裝有木材的船隻停靠的岸邊就是俄羅斯了,距同江的碼頭不過幾百米遠。作為通商口岸,同江已有百餘年的歷史了,現在是國家一類口岸和國際港口。前幾年,一些與俄羅斯商人打交道、做買賣的人都戲稱他們為“俄羅斯倒爺”。其實他們心裏最清楚,與俄羅斯人做生意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就説這砍價吧,不要説是四、五十歲的俄老哥,就是十幾歲的小姑娘砍起價來也毫不手軟。
    據在這裡做買賣的人説,來這兒的客人一般都是離這兒140公里的俄羅斯比羅比詹市的。來這兒交易的客人往往要討價還價,老闆學過俄語,但客人説得太快,就有點聽不懂。一位俄國客人説,來跟中國人交易的時候也會説中國話——“謝謝、你好、我愛你”。
    到過同江的人都知道,三江口可以説是同江的像徵,為什麼這麼説呢?因為三江口顧名思義是三江之口,同江是三江混同之江,又稱混同江。這裡的水不僅養育了世代捕魚為生的赫哲族人民,也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同江兒女。
    “千條江河歸大海”,這艘長城號客輪,就行進在兩條江的一個交匯處。在這裡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在鏡頭左面江是黑色的,在右側的江是黃色的。那這兩條江到底叫什麼江呢?現在,我們請出一位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老朋友郭頌老師,讓他來親口跟大家説説。郭老師介紹,這個地方是兩江口的匯合之處,是黑龍江和松花江的匯合之處,黑色的水就是黑龍江,黃色的水就是松花江。
    郭老師的名片上,照片非常光彩,還有一行字叫“赫哲族漁民郭頌”。郭老師是瀋陽人,但是在黑龍江工作了幾十年,經常到這裡來體驗生活,創作歌曲。最重要的原因還是當年他的那首《烏蘇裏船歌》,唱的就是赫哲族人。
    在1996年,同江市委市政府舉辦了一個赫哲族鄉政權成立40週年的大會,在這個大會上市政府給郭老師頒發了一個 “榮譽赫哲族漁民” 證書,郭老師説:“我認為我作為一個赫哲族漁民很光彩、很光榮。”
    郭老師1963年首唱《烏蘇裏船歌》,距今已經38年了,那個時候他30歲, 現在已經70歲了。他説:“郭頌老了,可是因為趕上了好年月,過上了好日子,所以我的心情特別歡樂,所以現在我還能唱。”“烏蘇裏江來長又長,藍藍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開千張網,船兒滿江魚滿倉……”
    在船上聽著這首《烏蘇裏船歌》真是別有一番感受。長城號上的魏船長已經在這船上生活28年了。他説,這兩條江各行其道,黑水黑龍江就走黑龍江的道,黃水松花江就走松花江的道,它們不相融的原因是松花江流速比較緩和,黑龍江流速比較急,在兩江交界處匯合時,一個速度快,一個速度慢,這樣兩江就各走各的道,得要有幾百公里才能匯合在一起,它們將從三江口流到撫遠,在俄羅斯入海。(劉 賽)
相關鏈結
石頭村小史: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