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金土地  >  新農村
人物
“花生大王”的洋貿易
  前兩天,我們給大家介紹了浙江和湖南兩位經濟能人在種植和養殖上的新做法,“入世”以後,國際市場競爭將會是全方位的,不少農民朋友不但要成為生産的能手,也要成為經營的行家,對國際貿易也要慢慢學會自己的一套。河北唐山一位叫齊李傑的農民朋友,在這方面就走在了前頭,他從身無分文、炒花生米做起一點點發展,1990年和外國人做起花生貿易,如今他在世界各地創辦了四個辦事機構,年貿易額都在2000萬美元以上,自己的資産也超過了一億元。趁眼下花生收購的季節,我們的記者見到了這位“花生大王”。
  齊李傑做花生生意已經二十三年了,當地人都知道,他的花生米生意做得十分紅火。1990年,他已經擁有2000多萬元的資産,也就是説在農村還提倡萬元戶、十萬戶的時候,齊李傑就已經是千萬富翁了。
  同年,一個叫喬治高的荷蘭人參觀了他的工廠,喬治高每年在荷蘭要做7萬噸的花生貿易,是世界花生貿易的三大巨頭之一。正是與外國人的接觸,使齊李傑看到了做國際貿易所産生的巨大的利潤,但由於他的企業還沒有進出口權,那時的外貿生意只能通過一些國有的糧油企業來進行,1993年,齊李傑的公司終於以私營企業的身份獲得了進出口權,於是齊李傑便以低價入世的策略開始了他進行國際貿易的第一戰。
  按照我們通常的經商經驗來説,商品要比別人的質量好,服務比別人的好,價格還要比別人的優惠,才能有更多的商機。可是外國人並不這麼認為,別人的花生賣960美元一噸,而齊李傑賣930美元一噸,於是外商就認為齊李傑的花生質量不行,得到齊李傑的否認後,他們又説發貨日期沒有保證,再次得到齊李傑的保證後,他們又找其它原因,當齊李傑解釋説為了競爭後,他們還是不相信。
  齊李傑低價進入市場的第一招受挫,使他在大使館一夜無眠。於是,第二天他再一次會見外商時換了一個新的説法:別人的花生是花生種植戶加工以後賣給其它公司,其它公司再賣,而他的花生是加工出來以後直接賣,少了中間商這一環節。這一説法得到了外商的認可,他們認為這樣的成本是最低的。
  初戰告捷,素有“齊大膽”之稱的齊李傑,對國際市場的行情有了更深的理解。巨大的利潤空間,讓齊李傑在沒有一張訂單的前提下,便備齊了7000噸的花生米再一次挑戰荷蘭市場,這一舉動立即迎來了荷蘭經銷商的群起攻擊。
  荷蘭有著世界上最大的花生米交易市場,有著100多年的花生米的交易歷史。俗話説:貨到船頭死。荷蘭商人正是看重了齊李傑作為個體企業難以承擔鉅額資金的壓力,想逼齊李傑就犯,這時,齊李傑在國內銀行的貸款即將到期,如果不能找到新的貸款,齊李傑也只能以低廉的價格與外商進行交易。在異國他鄉苦苦掙扎了兩個多月的齊李傑,真的走到了進退兩難的境地。但齊李傑畢竟是有著二十來年的經商經驗,就在他山窮水盡疑無路的時候,他又一次創造了奇跡。他以貨物抵押的方式在荷蘭銀行貸了款,重新掌握了主動權,在外商面前很快找到了自信。
  實戰中的經驗,讓齊李傑決定,要在荷蘭創辦自己的辦事機構,以加強國內與國際市場的聯絡。值得一提的是齊李傑把這家駐外機構交給了中國人和外國人的合作管理。他認為中國人比較保守,幹工作比較認真,出不了問題;外國人法律意識非常強,他工作時經常考慮:是否違犯了公司的制度?公司是不是要起訴我?我負責任了沒有?我做到我應該做的了沒有?齊李傑以這種合作管理的方式經營了五年。
  雖然只有小學六年級的文化,但現在外語和電腦成為了他的兩個朋友,在與齊李傑的交談中,他能很幽默地説兩句英語。一天中,他有相當一部分時間都在電腦旁度過。如今,他已經在國外創辦了四家自己的機構,每天的財務報表都可以在這裡一目了然。
  讓人佩服的是,雖然只有小學六年級的文化程度,但齊李傑出國卻總是一個人,語言不通,他就去大學找中國留學生做翻譯,目前,他已經走過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從炒花生米到賣花生米,從做國內貿易到做國際貿易,齊李傑靠著自己的膽識、智慧、誠實和守信,打出了今天的天下。但齊李傑並沒有滿足,他告訴記者,面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新機遇,他還要把自己的花生貿易做的更大。(張志民)
相關鏈結
善抓機遇的女村官——盧定華(2001.2.23)
會經營的場長——程宗明(2001.2.22)
單手撐起一片藍天 —— 黃天南(2001.2.15)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