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金土地  >  新農村
人物
朱漢成奏響“漁業大合唱”
    這兩年在被人們稱作“塞外江南”的寧夏地區,一家叫靈漢漁業聯合社的龍頭企業走出了一條新路子,在當地和周邊的漁業市場上風風火火。這家龍頭企業的&&人是一位普通的農民,他叫朱漢成。
    緊鄰著名的毛烏素大沙漠的一片魚塘,是朱漢成創建寧夏靈漢漁業聯合社起步的地方。3年前,他懷揣著這些年賺下的2千多萬元來到了這裡。
    通過聯合帶動寧夏水産業的發展,利用沒有污染的水質,以及當地獨有的氣候、土質方面的條件,創出一個屬於寧夏自己的綠色水産品品牌,以統一的形象走出寧夏,走向市場,這是朱漢成的理想。
    朱漢成説,也許是命中註定他這輩子搞漁業。從小就喜歡在河溝裏捉魚的他,從1984年開始養魚後,只用了短短一年的時間就實現了10萬元利潤的目標,接著又僅用了三年達到了掙100萬元的目標。在寧夏水産行業已經很有名氣的朱漢成覺得企業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很難再有大的發展,也希望自己能帶動一方百姓致富。於是,在1993年、1994、1996年他分別三次以打工者的身份去廣東一家大的産業化龍頭企業學習取經,又于1998年對歐洲的農業産業進行了比較系統地實地考察。
    通過考察,使朱漢成對聯合求發展有了高層次的認識,於是他在1999年把企業從老家靈武市搬到了銀川,並聯合全自治區的69戶養漁戶成立了寧夏第一家水産品養殖聯合社,決心走出一條寧夏農業發展的成功路子。
    聯合社採用公司加農戶的經營機制,走“四統一分”的路子,就是利用寧夏靈漢實業公司的養殖規模,帶動小規模養魚戶,統一供苗,統一購配飼料,統一提供技術服務,統一銷售,由一家一戶分散養殖,這樣,養殖戶既降低了養殖成本,又增加了效益。
    朱漢成認為,聯合社要發展,必須站在市場和科技的前沿。到目前,寧夏的所有新品種,都是由朱漢成引進成功的。淡水白鯧就是我們常説的食人魚,是他1997年投資100多萬元引進的,目前在整個西北地區只有朱漢成的聯合社內部養殖。
    另外,一般養殖戶每畝水面一年要投入3000塊錢,而聯合社成員只需60%的資金,就可以採用賒欠魚苗和飼料、年終結算的方式順利完成全年生産。為了讓養殖戶安心生産,在漁業市場風險大的情況下,朱漢成又大膽提出養殖戶每畝水面1000元的最低收入保障線。
    朱漢成説,寧夏是我國西北部水資源比較豐富的地區,有得天獨厚的漁業資源優勢。西北地區有9000多萬人口,人均魚的佔有量還不足1公斤,寧夏漁業市場發展空間很大,他有信心也有能力來提高聯合社的效益、增加養殖戶的收入。
    近兩年天津、湖北等地水産品也逐漸進入西北市場,為了提高聯合社的信譽,擴大它的影響,鞏固老客戶發展新客戶,朱漢成還成立了配送服務中心,建了一個1.4萬平方米,可容納50萬公斤魚的溫棚,無論客戶需要什麼品種,朱漢成都想辦法調入再發出,這樣,大大促進了聯合社內部水産品的銷售,同時,利用自身的地域優勢。目前,朱漢成已基本控制了銀川、蘭州、西寧、拉薩等一些城市的水産品市場,這就是朱漢成常説的市場運作。
    今年,靈漢漁業聯合社被評為寧夏十大龍頭企業之一,這給朱漢成以很大的鼓舞,聯合給寧夏的漁業帶來了希望,也給漁民帶來了效益。
    隨著與國際市場的全面接軌,今後機會增加,但市場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行業産業化是提高我國農産品競爭力的一個努力方向。象朱漢成這樣的能人,象他的漁業聯合社這樣的龍頭企業,將會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陸秀麗)
相關鏈結
善抓機遇的女村官——盧定華(2001.2.23)
會經營的場長——程宗明(2001.2.22)
單手撐起一片藍天 —— 黃天南(2001.2.15)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