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金土地  >  新農村
人物
香茶出北方(2002.8.14)

    大家知道咱們國家是世界的茶葉生産大國,種茶的歷史很長。但由於氣候的原因,産茶區大都集中在南方,北方不但種植的難度大,好容易種出來了消費者還不一定認你的,畢竟龍井、烏龍這些叫的響的好茶葉都是南方出産的。不過,在山東青島,一位叫江崇煥的農民在嶗山同樣紅紅火火辦起了自己的茶場。您看,他現在可忙活了。

    當夏季的又一場雨籠罩在青島上空時,所有的景物在雨霧中都顯得模糊起來。不過,這樣的天氣似乎對江崇煥的生意影響並不大,他所經營的萬里江茶場依然顯得熱熱鬧鬧。一輛又一輛旅遊車接踵而至,江崇煥和員工們只好打著傘跑前跑後地招呼客人。

    這麼多遊客光顧茶場,雖然覺得有些忙亂,江崇煥卻打心眼裏感到高興。要知道,為了招來客人,老江可費了不少心思。説起來,老江所經營的茶場産的是在國內還沒有什麼名氣的嶗山茶。為了提高嶗山茶的知名度,使自己的産品比較好銷,老江就利用自己的茶場地處嶗山旅遊沿線上的優勢,專門在茶場設立了個茶藝中心來吸引遊客。

    不光請客人們品茶,還配合著茶道表演和茶文化知識講解,江崇煥説要讓客人們在茶藝中心,多感受些文化的氣息。

    尋常的一杯茶在這裡顯得複雜起來,許多來到江崇煥茶場的客人都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當客人們免費品完茶,看過茶道表演,茶藝小姐們又會不失時機地帶著茶走到客人中間,向人們進一步介紹萬里江茶場所産的各種茶的特點及售價。這個環節對老江來説應當是最重要的。好在遊客們似乎都有點受吸引,紛紛當場購茶。

    老江賣茶是讓客人們自己挑,自己裝,茶葉的價格是按筒來算,不過,像這種裝法多少會讓人覺得老江有點虧,對此,老江也有自己的看法。

    靠旅遊,江崇煥所銷出去的茶葉佔到他茶場總産量的30%以上,同時提高了自己茶場的知名度。熟悉江崇煥的人都説,他是個富有經營頭腦,又善於接受新鮮事物的人。説起來,老江辦茶場的時間並不長。以前,出身農民的江崇煥主要靠在外跑運輸掙錢。積讚下一些資金後,老江于97年決定轉行辦茶場。青島嶗山獨特的氣候條件讓老江感到發展茶業前景廣闊。

    1997年那年,一斤嶗山茶的價格可以賣到300元左右。也正是在那年,江崇煥承包了村裏即將荒蕪的10畝茶園。他已經盤算過,如果自己經營管理得好,效益將會比較可觀。

    不過,事情並不像江崇煥想的那樣簡單。由於我國種植茶葉的區域歷來在南方,青島市搞“南茶北引”也只有40來年,許多技術還尚在摸索中。茶葉的種植推廣面積及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在這種背景下沒有一點茶葉生産經驗的江崇煥卻轉行辦茶場,遇到的麻煩自然不少。

    提起當初所遭遇的艱辛,江崇煥的妻子也依然記憶猶新。那時,接二連三的挫折終於使妻子灰了心,每天勸説江崇煥別再搞茶業了,可老江從來沒有動搖的意思。

    憑著一股不服輸的勁頭,江崇煥到處拜師,苦心琢磨,終於掌握了茶葉種植,加工過程中的技術要領,生産出了優質的茶葉。針對北方地區光照強,氣候乾燥的特點,江崇煥還摸索出了茶葉、玉米套種,茶樹上運用遮蔭網等新辦法。

    老江説,他的茶葉最好的一斤已賣到1600多元,而且還供不應求。去年,江崇煥的茶場在北方茶行業中率先通過了ISO9002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取得了進入國際市場的通行證。為增強企業發展後勁,老江還成立了個茶葉研究所,聘請專家專門研究開發適合在北方生長的茶葉新品種。現在,老江的茶園面積已擴大到100多畝,年産幹茶20噸,形成了集種植、加工、銷售、旅遊服務、科研培訓于一體的現代化格局。

    現在,經常為周圍的老百姓傳授技術也是江崇煥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看到老江的茶葉種得好,效益又可觀,附近的農民紛紛效倣老江種起了茶葉,而老江也毫不吝嗇地將技術傳給鄉親們。在他的指導帶動下,周圍發展起了10000多畝茶園,佔到現在青島市茶園總面積的一半以上。為此,不少人説老江這麼做是自己給自己製造競爭對手,勢必影響自己的發展,可老江卻不這麼看。

    江崇煥覺得,只有靠大夥的力量,才會把嶗山茶的名氣搞得更大,他的茶場也才能發展得更快。從內心來説,江崇煥認為,好茶也怕不出名。他想等嶗山茶的規模上去了,知名度也提高了,再辦兩個大型的茶葉加工廠,那時,他相信自己的生意又會實現一次大的飛躍。

    如今先進的技術不斷出現,使一些傳統農産品的跨區域種植成為了可能。像江崇煥這樣,瞄準地方上的種植空白打出自己的特色産品,就找到了一條新財路。

    記者:師曉嵐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