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 證券市場

今日論壇:巨虧的背後(2003.06.03)

央視國際 2003年06月04日 13:30


  主持人:李 楠

  嘉 賓:陳小悅 國家會計學院副院長

  嘉 賓:李 敏 北京君澤君律師事務所律師

  主持人:以下的節目我們請來到了兩位嘉賓,一位是國家會計學院副院長陳小悅博士,你好,另外一位是北京君澤君律師事務所律師李敏女士,你好,歡迎兩位。在閱讀2001年、2002年年報的時候,一批上市公司出現鉅額虧損的現象引起了我們的關注,首先我們一起來看一組有關的數據。

  上市公司出現集體性巨虧的現象始自2001年度,2001年年報深市集中出現了ST中華、ST石化等11家虧損額分別超過5億元的公司,虧損額共計高達123億元,而深市43家虧損額超億元的公司虧損總額接近200億元,佔整個深市虧損總額的90%,這些巨虧公司的集體性虧損使當年深市公司業績整體出現大幅波動,並加劇了滬深兩市總體業績的滑坡。到了2002年年度巨虧之風從深市刮到滬市,滬市從ST輕騎、ST長控等5家虧損額分別超過5億元的公司,僅這5家公司虧損額總計已近60億元,佔到滬市77家虧損公司148.32億元的40%多,統計顯示2002年年報滬深兩市169家虧損公司總計虧損276.8億元,其中每股虧損在1元的24家公司,總計虧損120.9億元,而2002年滬深兩市1236家公司總計實現凈利潤850億元左右,鉅額的虧損大大吞噬了2002年度滬深上市公司的總體盈利水平。

  主持人:看完這組數據之後真的是讓人覺得挺震驚的,陳博士我們看到其中2001年出現了ST中華虧損22個億,2002ST輕騎是36個億,為什麼會出現這麼鉅額的虧損,你認為它虧損的根源空間是在哪?

  陳小悅:應該説首先還是這個企業自身的經營狀況,有的可能上市前它本身業績不好,包裝出來的,有的是上市之後經營出了問題,在它的整個過程裏面,那些虧損實際上就是它長期虧損的,只是這次大額計提一次性的把這些問題暴露出來了,所以説它引起比較大的震驚。我覺得這裡面有一些治理性的問題,但是從股市的角度來看,確實股民對它缺乏預期,在預期裏沒想到會有這麼大的虧損。所以對股市造成比較大的震蕩。

  主持人:就是説實際上它本身存在虧損這樣一個本質,所以不管它的方法是什麼樣的,終究會有這樣的結果。

  陳小悅:而且事實上這個計提之後,它裏面當然有一個做法,實際上是想使以後能夠創造利潤,就是這次計提實際上把以前的利潤也包含在裏面了。但是總體來説這種計提以後應該説它跟企業的實際更符合了,而不是更不符合了。

  主持人:我想問一下李女士,有一些虧損公司可能以往的做法就是它經常會每年來把虧損額度攤薄,每年虧一點,每年虧一點,為什麼這次會一下子計提這麼多,虧損的額度會這麼大,怎麼會出現這種現象?

  李 敏:應該説這種現象背後的原因是比較複雜的,説起來2001年上市公司的外部環境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原來上市公司在年底可以突擊包裝利潤的一些手段現在突然失靈了,為什麼呢?因為在2000年底2001年初推出了一些新的會計制度,原來的一些手段比如説資産重組,比如説債務重組可以創造利潤,現在都不能創造利潤了,2001年證監會對上市公司的監管力度很大,對仲介機構的監管力度也很大,那麼原來可以確認利潤現在不一定能確認了。還有像二級市場,2001年二級市場很低迷,有個別的上市公司原來是通過二級市場的利潤來補充回來作為公司的營業收入,現在這個渠道也斷了,很多上市公司到了年底發現扭虧根本無望,沒辦法,索性就一次虧個夠。這也跟當時的退市政策有關係,在2001年底這個退市政策修訂的時候,它有一個規定,它因為執行國家的會計政策追溯調整,追溯調整在當年全年都調整,調整造成3年連續虧損的,不適應有關退市的規定,這就是上市公司在計提準備的時候沒有後顧之憂了,怎麼提都沒事,不會退市。還有一種情況,因為控股股東要發生變化,新的股東不願意背原來的包袱,想把這個水分擠掉,還有他想把這個授讓價格壓下來,尤其是國有股股份轉讓的價格是以每股凈資産值為基準,所以他把這個凈資産降下來,每股的轉讓價格也可以降下來,到了2002年為什麼出現巨虧的這種現象,這也是一個制度為它創造了一個條件,就是原來關聯方之間,有關係的關聯方之間,他們之間的應收賬款是不能全額計提的,到了2002年政策部規定允許全額計提了,所以就出現了像ST輕騎非常令人震驚的計提現象。它是一個複雜的原因。

  主持人:從你剛才的分析來看,就是説一個是外部監管環境的變化,包括一些政策的改變,再有上市公司本身可能要達到一些其它的目的,才會這樣做,一虧虧到底,剛才陳博士提到有些公司它是出於比如要想做大利潤,那麼這點具體是什麼樣的情況,你給我們分析一下?

  陳小悅:實際上相當於一個海綿一樣的東西,它這次把水分擠乾了,下一次又能夠吸水了,他這樣是因為它一次虧夠以後,實際上就預留了它將來把利潤做大(的空間),這是它的一個目的,但是還有其它目的,比如比較早的,因為在政策不計提這件事以前是四項計提,後來變成了八項計提,4項計提在98年只是對外資企業適用,但是沒有要求國內的A股上市公司也要用這個方法,但是有些公司比較聰明,當時就意識到這件事可能對他有利,所以那時候就已經開始有公司用這種大額計提的方式,這個目的主要有可能是改換董事長,或者是一些法人代表的更換,他是不想要承擔上一屆董事會應該承擔的責任,為了自己把業務做好。

  主持人:你剛才説的這個現象出現在98年,但是那個時候並不普遍,但實際上集體出現巨虧公司是在2001年、2002年,市場也有一種觀點,是不是新的會計政策出臺,才使得這些公司有機會或者有可能一次清理然後避免退市的風險,或者達到其它的一些目的。兩位這個觀點有什麼樣的看法?

  陳小悅:從表現上看,我覺得可以這麼説,因為會計政策,就是給了大家這麼一個政策,可以充分利用這個政策,我想從表現上看是這樣。但是從實質這些公司早就在虧損,所以我覺得從大額計提來説把它真實的虧損面目揭露出來,我覺得這應該説是有好處,只不過它要利用這個政策來達到保住他不退市的目的,但是因為中國有一個政策,就是3年連續虧損退市,所以當然這些人就博弈這個政策。所以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我覺得還不是要從會計這個制度上來解決,而是要從退市要求這個角度來解決這個問題可能會有好處。

  主持人:陳博士的觀點認為新的會計政策本身沒有什麼太大問題,實際上真正的問題出在退市制度上,李女士你同意陳博士的觀點嗎?

  李 敏:對,歷史的看待我國的退市制度,它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不完善到完善的過程,這個也是很客觀的,原來這個退市政策在2001年底有一些問題,在後來實踐中發現存在問題,所以在今年初,就是2003年4月份的時候,證監會又出了一個補充規定,在這個補充規定裏應該有一些更完善的政策,其中最主要的針對我們這個問題,明確説如果追溯調整導致最近現年連續虧損,在追溯調整的當年繼續虧損,這個繼續虧損可能是因為政策調整或會計政策調整的虧損,也可能本身發生了虧損,這樣的公司政策明確説要退市,這也可以一部分的解決一次計提或者多次計提的這個問題。

  主持人:你認為有關退市制度經過目前這樣一個更改之後,已經彌補上了原來出現的這種漏洞?

  李 敏:應該是部分的彌補,但是還有一些有待彌補的地方,不僅是退市制度,比如説信息披露制度,巨虧讓投資者覺得非常意外,是不是在預警制度上進一步完善,現在的預警制度它是根據凈利潤,凈利潤它是可以調節的,或者説受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很多影響,比如説把它擴展到主營業務收入或其它指標上來做預警,我覺得這些制度也可以完善一下。

  主持人:陳博士對這個問題你還有什麼補充嗎?

  陳小悅:我想説會計制度這件事跟國際慣例應該説現在是很接近了,國外它也會利用這個東西來做大額計提,術語叫cidamacibasi,所以我覺得要想防止這件事我還是同意她的意見,就是説首先要從退市的角度開始,而且我看咱們現在的退市制度其實跟國際慣例之間的差距大一些。

  主持人:感謝兩位嘉賓給我們進行的分析,我們的記者也了解到巨虧的行為已經引起了證監會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相關部門的負責人也表示對有明顯會計操縱行為的上市公司和仲介機構將會進行嚴厲的查處,決不允許侵吞股東利益的事情發生。

(編輯:水晶石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