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普通高校招生考試

2003年高考數學試卷評析(全國卷)

央視國際 2003年06月12日 17:02

  (播出時間:2003年6月13日)

  嘉賓:

  周沛耕:北京大學附屬中學 數學特級教師

  趙大悌:北京市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 數學特級教師

  主持人:勝春

  主持人:親愛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各位收看《當代教育》的系列節目《高考大諮詢》,我是勝春。今天我們在節目當中,仍然為大家對今年全國高考的試捲進行分析,今天為大家分析的是數學試卷。

  兩位老師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我們演播室。兩位看到這個試卷之後,因為你們有多年的教學經驗,還有參加高考閱卷的這种經驗,你們看了試卷之後,第一感受是什麼樣的呢?

  趙老師:今年這個題從能力立意這個點上貫徹得還是很厲害,很好。為什麼這麼説?能力立意,至少我想是那麼幾個方面;一個是加強基礎。整個這份題我覺得,還是比較滿意的,我認為沒有超綱之處。

  主持人:你指的綱就是《考試説明》?

  趙老師:《考試説明》這個綱,都是基礎知識的綜合,這一點,我覺得還是比較滿意,就是基本上按照《考試説明》,沒有超綱,加強了基礎。另外一個就是它注意了綜合。包括第一個小題,它雖然考的是單一的東西,是複數,但是這裡面複數幾乎加、減、乘、除、乘方都包括進去了。它注意了知識的綜合,就是這種綜合滲透在每一個小題內,每一個小題當中都有。第三點,我覺得有些題是很有新意的。這種創新、探索,包括出題人和解答的這個人都需要有些個新的想法,才能夠足以應付這個題。

  主持人:周老師你覺得拿到這個數學卷的時候,今年的數學卷,您的一種體會是什麼?第一種體會,感覺是什麼樣的?

  周老師:第一,今年的數學卷是好幾種,有全國必修版本,也就是老教材的,有很多省市在用。還有一些實驗本,像天津、江西這樣也有十幾個省在用,此外還有一些省單獨出題,所以形成了今年出題很複雜的局面。但是作為全國範圍幾大塊的出題有共性,雖然實驗本的和老教材的,它的題目有些不同,但是主體思想是一樣的。剛才趙老師説得也挺好,最大一個特點就是突出了能力立意,強調了學科內的綜合。這兩條,我想對今後有指導意義。

  趙老師:另外一個,我覺得這個題不落俗套。

  主持人:不落俗套?

  趙老師:不落俗套。現在有些個考生可能覺得這個題比往年難一些,是,我也承認這點,是應該比往年難一些。但是呢,所有的這些題,都不是説你曾經見過這個題型,你死套你原來的東西,就可以解答。就是過去這種,死記硬背型的學習在這種題面前一定得打敗仗。

  主持人:在這種應試面前被淘汰了。

  趙老師:對、對、對,都不行了。

  周老師:那麼關於實驗教材部分的考題,我想先説幾句,因為明年全國大概有二十幾個省就要考實驗教材,今年是十一個省,那麼實驗教材呢,比往年改變最多的就是新增內容的比例上升了。新增就指的是對原來的必修本而言的,新增內容,像導數、向量、概率。在以前多年的實驗本新增內容佔大概是30%左右,今年升到50%,恐怕要突出純新內容的增加,所以説這一點,可能同學估計不足。還有很多省,今年第一次考實驗教材,像山東、遼寧,那麼他們又感覺到,怎麼樣把握這個度?我想舉點例子看。

  趙老師:我先插一句話,我倒覺得它今年新增的東西,難度不是很高。比如説統計,分層這個統計只要知道這個概念,這個題幾乎類似一個送分的題。概率的題,也是只要懂得概念,也問題不大。

  周老師:就是我們新增的東西,難度並不是很大,但是裏邊還有這麼一個東西,它有兩個檔次,新增內容有考的是基本的東西,也就是學過的、學懂的就會用。但是還有一些個呢,提出了能力要求。你比如説出了一個新內容,但馬上就用過去的分類討論的方法來對付,相當於一個綜合題,你比方我們看這麼一個題,我把它抄下來了。

  主持人:周老師是有備而來的。

  周老師:這個題是向量題,你要是沒有學過當然不好答,大家看這麼一個向量的題,説有一個定點0,還有A、B、C不共線的另外三個點,那麼下面給了一些條件,特別是OP向量,等於OA向量加上λ,這兩個單位向量的和,λ又是零到正無窮的,這樣的變化的量,那麼這樣P就會動了,大家知道O A B C是定的,P在這上,由於λ的變動它就動了,他就問P點的軌跡是不是一定通過,這個三角形的哪個心,我覺得這個題,作為選擇題很好,首先你得知道,三角形的內心、重心、垂心、外心這些心。

  趙老師:對、它綜合的很好。

  周老師:第二個呢,那就是這個題用不著算,算多了呢反而很麻煩,一個選擇題,不值當,那麼現在大家看,作為這個選擇題來説,畫一個圖就行,我不知道這個圖,同學看得懂看不懂,比如説A點 B點 C點在這兒,O點在這兒這是固定的,那麼這兩個單位向量是指著這個方向和這個方向上,等速有兩個方向在走,那麼用並行四邊形法則,合在這兒,P點就在這兒跑過去了,也就是説這個向量會變,不管怎麼變,這個P點永遠是在這個角CAB的平分線上,那麼這條要抓住了。內心正好是平分線的公共點,所以説P點,一定早早晚晚要通過三角形ABC的內心,其實畫一個圖就能做好,如果説這五分用一分鐘拿下來,對有些同學是應該做得到的,像這樣的題出得就很好,而且這種題打破了大家愛做的什麼排除法、否定法、特指法,我倒覺得今後我們做選擇題,更多的是以正面做,但是不要過程,搶時間為主。

  趙老師:非常強調理解,非常強調,他得真會了,這導數會了這個題做就不難。排列會了,統計會了,概率會了,他做起來都不難,向量會了做起來不難,但是他得真懂,所以我覺得,對於今後的教學來講,非常強調理解。整個試卷當中還是強調了應用,比如説像颱風這樣的題,它這個聯絡實際比較強,我覺得這個從1993年開始,高考當中出現了應用題,逐漸逐漸增加分,增加份量,這還是比較突出,我覺得這個導向還是正確的。

  主持人:兩位從宏觀上給我們説了一下,就是今年試卷的一些你們的感受和特點,那趙老師,您的感覺上今年的哪些題還給您留下印象特別深刻,覺得挺新的、挺有特色呢?

  趙老師:比如我這兒看的是理工的新課程卷的第八題,就是剛才説的,兩個乘積,一個方程的四個根組成,我覺得很有新意。

  主持人:您覺得它新在哪兒呢?

  趙老師:它就是把方程的基礎知識,和等差數列的知識,非常有機地組合在一起了,而且這個題的解法,也可以不唯一。也可以適當地估算,另外一個好的試題,比如像這個卷子的第十題,它實際是把一個打檯球的問題,編到題上了,編得很新穎。我覺得這個題編得很有新意,這題比較綜合,把這個平面幾何的知識、把平面對稱的知識和估計的知識,都揉在一起了。

  主持人:同時在這道題當中,我們還可以看到數學的應用性。

  趙老師:對、對、對。

  主持人:它不僅僅是生活中的應用,而且在遊戲當中和體育當中,也有這個應用。

  趙老師:另外我對這個最後一題,也挺欣賞的。

  主持人:您説的是哪個試卷的最後一題?

  趙老師:我這個也是新課程標準的最後一題。這個題看起來很唬人。

  主持人:為什麼會看起來很唬人?

  趙老師:這個遞推關係給的都是指數。很有迷惑性,但實際上用數學歸納法一解,這個題非常地簡單。所以如果説這個題,比去年難度大一些的話,我也不反對,我覺得它每一個題都很有點味道。

  主持人:説到這兒我想插一句話,兩位老師,在今年高考結束之後我有一個好朋友,他是在吉林考學,他的妹妹參加今年的高考,當時我們在通電話,我説你的妹妹考得怎麼樣?他説別提了,她出來哭了,當時我就問為什麼會哭,她説她覺得這個題出得挺難的,比這個模擬考試要難一些,可能分數要答得比那個少不少,這是一個普遍現象嗎?

  趙老師:我覺得可能是,其實每年都有人哭,題目難、易都有人哭,這和心理承受能力有關係。當然題目難,哭得人更多一些。其實我倒是覺得大可不必哭。你覺得難的時候,在場的很多人都覺得難,就是水漲船高。

  主持人:難易程度,應該是一樣的。

  趙老師:難易程度差不太多。像我們看了以後,從第一題到最後一題,每個題,大多數題都很有點味道。

  主持人:就是説沒有人可以輕易拿到分的。

  趙老師:老師覺得有點味道的話,一般來講,這學生就覺得難。

  主持人:老師是不是看了題, 覺得有一些挑戰性。是這樣嗎?

  周老師: 也不都是,你説你這個親戚哭了,估計她是一個好的學校,或者重點中學,她期望值很大,過去做題比較順手,那麼這次做的呢,有個把題不順手。這個不順手有兩個原因:一個呢就是可能有一些新題,能力要求稍微大了一點,她不適應,過去在復習資料裏沒見過。第二個有些本來是應該會的題,她安靜下來能做得很好,可能在考場上也緊張,也沒做好。那麼這樣,就和她的期望值差得比較遠。像剛才講了,死記硬背已經很難應付,這樣的高考,對吧?所以我覺得,如果再搞題海戰術,做很多很多題。那這個題型很熟悉,這個題在原來基礎上,有所變化了,你不一定能拿得下來,所以這種變化的題型對於今後的考生怎麼樣復習,也應當有點兒指導意義。

  主持人:我不知道兩位老師,在數學考完之後,你們有沒有向你們學生問過一些問題,就是他們考完之後,反映是什麼樣的?

  周老師:昨天我聽到了幾個外地的,我的朋友,有的是中學校長,有的是數學老師來電話,告訴我他們同學做完了以後,覺得不順利,特別是本來會做的題也沒做好。那我也舉一個例子,你看看啊,就這個立體幾何題,我這兒畫了一個圖,這個立體幾何題同學都説沒做下來。

  趙老師:據説很多孩子沒做下來。

  周老師:其實這個題一點也不過分。立體幾何要我的觀點看,這樣出,出得非常好,它實際上出了一個相當於很特殊的直三棱柱,這三棱柱上下底,還是等腰直角三角形,那麼這個直三棱柱應該説是一個上下底是正方形的直三棱柱,中間劈開一半,扔掉,那麼一個簡單模型,由於這道題實際上是涉及到六個直角三角形,那麼同學在做這個直角三角形或那個直角三角形時,關係搞不清楚的時候,那麼我想,他可能一時做亂了。我沒有按它那樣數。我給了一般的方法。比如説這個邊長是a,這個邊長是a,這個邊長是b,那麼我給做出一般的結果,那麼第一個結果,就是所求的角是這個角,那麼這個角的正弦,第一問的角的正弦,是這麼樣一個結果,第二問的距離呢?多數同學都會用體積做,但是用體積做的時候,注意這樣做可能好一點。它問的是,這個點到畫斜線面的距離,這個畫斜線面積它給了半個,實際上平面是無限大的,我們把它延過去,那麼就是正好到了AB1這個地方,也就是算一算A1 A D B1,這個三棱錐的高就行,用體積反算。同學算得,應該説很清楚,那麼只要換一個頂點,用D做頂點,那麼做起來就很輕鬆了,這個答案呢,是這個答案,我這兒用AB表示,由於這道題呢,不管怎麼樣給A給B,第一問的角,也不可能是一個特殊角,所以説題目原題才給了數據,讓用反三角函數表示出來,像這麼一個題,應該説絕不過分。可是同學拿到它沒做好。

  趙老師:這個比如説求線面成角,你一連就出來了,這個概念很容易,但是概念背後他也得算,這個角是多少他得算。

  整個這份卷子,計算量應該是大的,計算量大,也包括剛才説的立體幾何題。涉及到五個直角三角形。

  周老師:六個直角三角形,還有這個圖,卷子上給了那麼一個圖,我後來想不如這樣畫,我這樣畫,考完的同學也好,或者將來參加高考的同學也好,你想想要是這樣畫,特別是把這個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頂點,放在這兒,那麼這個表現力就好多了,所以説同一個空間關係表現好,就好像我們看這個東西,看得就清楚一樣,當然這裡還有一個重心,重心是三條中線的交點,重心把每一個中線分為一比二兩段,有個別同學這點也不會,當然就做不好了,所以這道題表現好的話,圖形表現好,絕對不困難,應該説是一個很常規、很溫和的題目,而且這個題呢……

  趙老師:用向量做也行。

  周老師:用傳統的必修本的立體幾何做線面關係的方法也行。

  趙老師:我覺得它這個整個卷子的結構,還是二十二個題跟往年一樣,選擇題還是十二個比如説這十二個選擇題,今年就沒有説用個特殊值,一眼就能夠把這個題猜出來的,很少,幾乎是沒有了,都得概念清楚,你都得算算。我們現在也不是太贊成一眼就看出來,看透這個題選擇C、選擇B,現在十二個題都得動動都得做一做,有的你做一遍還不一定做得出來。

  周老師:理科這壓軸的題,它是最後一題,還給個附加四分,去年有附加四分,今年給,就是給有能力的同學一個鼓勵,我覺得這個辦法非常好,這是個好的導向,這個題問得很不俗,表面上是一個數列問題,但是呢,又不能套用我們現成的,知道的數列公式,更多的是探索找規律,然後呢,它在第二問,給附加分的時候,提出來要求更高的一種探索,我覺得這四分拿到那可確實看得出來這個同學的能力了。所以説這樣看來,從十九號題往後可能對很多同造成一個比較大面積的失分的現象,那麼也難怪有些同學感覺到今年國必修卷的理科卷,做起來有點兒不順手。

  主持人:今年這樣的試卷這樣一個難易的程度,對於考察學生、選拔學生來講,它的好處在哪兒?

  趙老師:能拉差距。我覺得這個高考,高考應該是承認它是選拔性的考試,它有兩個有利於——有利於中學的數學教學,也有利於高校選拔學生,有這兩條才行,我覺得不利於拉不開檔次,區分度很差,這個好大學、壞大學,沒法挑人了也是個問題,

  主持人:剛才我們提到了這個試卷,全國高考的卷不同,一個是新課改的試卷,還有全國統一考試的試卷,它們區別在哪兒呢?

  周老師:新課改試卷最早是兩省一市,天津、江西、山西,從他們開始到現在,今年有十一個省又跟進,那麼到了明年將近二十個省,到後年全國就全都是實驗課本,叫作實驗教材考試了,那麼研究今年實驗教材的命題方向對明後年的指導性恐怕更強一點。拿北京來説,只在今年和明年有舊教材,到了後年全都是實驗教材,北京在全國進度還是最晚的,那麼做好實驗教材的備考工作,重點在把實驗教材新增部分,像導數、概率、向量,統計、語言,它的實質,它的應用,它與其它章節的聯絡,真正悟清楚、做到基礎好,理解深那麼你就能夠應付將來的考試了。

  主持人:剛才兩位老師提到這個新課改的試卷,和全國的這個試卷的區別。好像讓我們從這個新課改的試卷當中看到了一種方向,兩位覺得這個方向,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方向呢?

  周老師: 給我一個總的感覺,我覺得今年這個試題,突出了一個字:活。所以考生像你剛才説的,出來哭鼻子,有些招架不了,對吧?我覺得個“活”,代表了一種方向,如果有人説我們中國的教學強調跟隨性,強記憶,死記硬背多一些的話,那麼我覺得這個更突出了能力,更突出人的素質,又體現了活,除此之外,我覺得從這個新的考卷來講,非常突出了創造,非常突出了探索。題型你沒有見過,你得臨場綜合你的所有知識,得拿出點東西來。所以我覺得這種創造意識,這種探索意識在時的學習當中也應當有所意識,有所加強。

  主持人:每年考試都有對於數學考試都有文科試卷和理科試卷這種區別。那今年這個區別,主要體現在哪兒?

  周老師:如果説理科試卷每個題,多數題都是新編的,像我們這些人看了之後,都覺得這個題挺新的。但是文科試卷相對講常規題多一些。應該説文科試卷還是適合於文科考生的,就是數學稍稍地弱一些的一些考生,文科學生要是想考好這樣的卷子的話,我覺得也還是應當重視基礎,這個試卷體現的基礎性比較強。另外應該説數學是一種關於思維的科學,你得邊學邊悟。只是把人家的東西拿過來,這個大概很難學好數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關於數學的一些獨到的體悟,當然這個過程當中呢,因為你悟到了我沒悟到,我要向你學習,所以學習的方式,要突出個人學習,同時要突出合作學習。你得想,個人得想。你不想,做思想的懶漢,永遠學不好數學。但是呢,你還得知道,別人可能有更好的想的地方,你要把它學過來。剛才我説了講基礎、講系統、講結構、講思維,還應該一個講實踐。學數學沒有看會的,數學都是做會的,有人説學數學最好的辦法,是三個字:“做數學”,你得做數學,做數學題。一般的小的科研得通過做才行,得通過實踐才行。

  周老師:數學又是有多個小分支,結合起來是一棵參天大樹,因此特別強調,學科內的綜合性。常常是一道題也包括一點點綜合成份,所以説同學今後要注意綜合性。

  趙老師:我接著他的話題説,剛才強調了非常要重視基礎,基礎不是説一個一個散的知識點,要把這個基礎織成網才行,要講知識的結構,要講知識系統,這個張三和李四之所以不同,用學名來説,就是他的認知結構有差異,要把自己的知識組織好,組織一個良好的科學的認知結構,這樣的話應付所有考試工作,那都應當問題不大。

  主持人:通過你們多年的這種教學積累這种經驗,看到我們今年全國這個高考的數學考卷之後,你們感覺對我們來年的你們的同行老師的教學會有哪些借鑒?是不是對今後的數學復習的路子,或者説是安排應該再重新做個反思?

  周老師:傳統的數學復習大概有一年左右的時間,第一輪花了幾個月,到了寒假左右就第二輪,然後就是模擬考試階段,就這麼幾大塊,那麼這樣做下來呢,同學和老師都非常緊張,是不是今後可以這樣試一試——復習總時間未必那麼長,第一輪,做和講和練要更多地結合起來,不要把第一輪和第二輪分得那麼清楚。那麼中間呢,會有些個同學討論、探索、發現,甚至於爭論,有的時候同學和同學爭,同學和老師爭,形成一種研究數學的復習模式。現在都強調研究式學習,那麼如果你高考總復習,又是個研究,那麼實際上就相當於把高中三年學習到的數學的東西,來一個升級。我想這樣做呢,大概我們就不怕,出題的老師再給我們出點不適應的題了。其實高考也不是考數學家,將來高考數學題還不會是大家都感覺不順手。

  趙老師:我同意他剛才説的要使知識達到悟的程度,得去悟。學知識我覺得有幾個層次,第一個層次要懂了,第二個層次會操作了,明白了還不行,第三個層次是要把這個知識融會貫通,融化成自己的東西才行。只有這樣的話,要能夠以不變應萬變才行。否則基礎不行,那你做了很多題型,題型一變你還是不行。所以我覺得教學當中第一重要的,還是要重視基礎,對基礎要達到“化”的程度。學基礎的最好辦法是悟,悟要達到化的程度才行。

  主持人:有人常説高考,往往是教學的一個風向標。那在我們節目即將結束的時候,兩位老師想對來年的考生説點什麼?對於怎樣復習、學習數學。

  周老師:希望2004年準備高考的同學們,還有應屆的、非應屆的同學們記住一點兒什麼東西?

  主持人:“你悟出了嗎”?這句話是挺耐人尋味的, “你悟出了嗎”?五個字,給我們2004年的考生。

  主持人:您呢?

  趙老師:我也送三個字吧,要“重理解”。

  主持人:還是要理解。

  趙老師:重理解,重理解。

  主持人:那好,帶著我們今天兩位資深的老師這樣的兩句話,總共是八個字,希望對我們來年的考生,甚至是對來年的教與學能夠有所啟發。那麼今天我們的節目就到這兒了,我們感謝兩位老師對我們今年全國數學試卷的分析,感謝觀眾朋友們的收看。明天的節目當中,我們還將繼續對全國高考試捲進行分析,歡迎繼續收看。咱們明天再會。

(編輯:英子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