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普通高校招生考試

語文試卷評析(2003全國卷)

央視國際 2003年06月12日 11:43

  (播出時間:2003年6月12日)

  嘉賓:遲加力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語文教研組組長

  周青 北京西城外語學校語文教研組組長

  主持人:勝春

  主持人:親愛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各位收看《高考大諮詢》節目。我是勝春。現在高考已經結束了,那麼對於我們那些考生們應該説可以暫時地放鬆一下,松一口氣了。不過這時候也不妨礙我們來回顧一下今年的考卷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可以説每年的高考在某種意義上,是下一年將要備考的學生的一種行動的指南了。那麼今天,我們首先來關注一下今年高考的語文試卷。首先讓我們認識一下演播室當中請到的兩位嘉賓。

  遲加力,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語文教研組組長;周青,北京西城外語學校語文教研組組長。

  兩位嘉賓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我們演播室。今年的高考已經結束了,我看兩位現在的心情也放鬆了。您們覺得當你們手裏拿到今年全國語文試卷之後,感受如何呢?

  遲老師:今年的全國語文試卷應該説感覺還是很不錯的。

  主持人:您為什麼會這麼説呢?

  遲老師:我覺得有一點:衡量一篇試卷的好壞優劣,應該説第一,是先導性,就是試卷有先導性。第二,是穩定性。從這兩點來講,今年因為考生面臨的是“非典”的這樣一個時期 ,所以這個穩定性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另外今年還是第一次在六月份高考 。

  遲老師:對。所以這份題呢,我覺得從穩定性來講出得不錯。它整體結構變化不大,基本上的框架沒有動,但是局部有調整、有變化、有新意。那麼作為先導性,我覺得首先表現在它的變化上。它的變化的題型,實際上對教學、教育改革來説是一種新的動向。我們老師應該是通過今年的試題感覺到它的變化以及變化中的規律,在我們今後的教學中有所體現。穩定性就是它的全局性。出題人要站在全局的角度來考慮。

  主持人:盡可能做到對每一個考生都是公平的。

  遲老師:對。

  主持人:周老師,您是怎麼看的?今年這個高考試卷你拿到之後是什麼樣的感受?

  周老師:今年這個高考語文全國卷它體現這麼兩個特點:一個是時代感比較強,貼近生活。很多文本,比如説現代文閱讀的第一個文本是有關環保的;第二個文本是相關鄉土情結,這就涉及到我們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民族感情,這和現在現實是貼得很近的。另外我覺得,這份試題裏面特別強調邏輯思維,強調思維的厚度。如果沒有思維的厚度和這種韌度,就不能夠很好地把這個作文題審清楚,也不可能很好地把裏面的某些題幹審清楚,也就不可能把題做好。

  主持人:比如説到穩定性的時候,我們考生的心裏還是有底的。但一説到變化,可能很多人就在想:這個變,變在哪兒呢?

  遲老師:這個變化還是不小的。比如第17題。17題它是詩歌鑒賞題。它這次鑒賞的是王維的《過香積寺》。從原來的選擇題變成主觀試題。就是有一部分題是選擇題,一部分是自己要做答的。那麼它現在不考現代詩歌了,直接考古詩。這首詩它切入的點是什麼呢?就是《過香積寺》裏面的第三聯的兩句中的詩眼是什麼?它問的是詩眼。然後你先把詩眼答出來。它問你為什麼這兩個字是詩眼。所以實際上這就是從唐詩鑒賞的角度,你能不能判別出來。其實這是鑒賞題中很一般的、很常識性的一類。就是説你閱讀一首詩,你鑒賞它,你應該知道這首詩它的煉字、它的精要在什麼地方,畫龍點睛的那兩個字是什麼,先選出來。但是還要答為什麼。所以我覺得這個題它的指向性非常明確、非常集中,學生就好答。第一我先找到詩眼;第二我答為什麼。它的思路不是説讓你到處去找,想很多的角度。我就給你一個角度,看你能不能説清楚、説透了。這個題也出得很不錯。

  周老師:比如説文言文的閱讀,五道題裏面有三道都有變化。

  主持人:這個文言文,每年可能是一些同學——尤其學古文比較吃力的同學——比較頭疼的地方。你覺得今年這個變化具體在哪兒?

  周老師:我看到命題人把原來的第15題——就是對全文的一個把握題——調到了第14題,然後第15題,改成了是對作者的看法的一個評價。我覺得這樣就更強調了學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就是你不僅僅要知道文言文的詞法和句法,你還要看懂全文,還要知道作者寫這個文章的目的是什麼、意圖是什麼。因為那個文本是司馬光寫的,是給皇帝看的,《資治通鑒》裏面的一個文章。是要通過故事達到一個目的,説一個道理。這個道理到底是什麼意思?考生應該能夠看懂。這個地方設了一道題,我覺得挺好的,挺有意思。13題也挺新穎的。原來的考題有一道題也是類似——評價裏面的人物——文本裏面的那個人物。都是給你六個選項,然後排列組合。

  其實這樣就可以有一些招和法。我們就公開跟學生説:比如説那六個選項,你可以不全看懂,可能是有一個你看懂了,這個是肯定不符合那個人物性格的,那好,你把它畫出來,那個是不可以的,另外一個肯定是的,這樣最後排列組合之後,你可以排除其他項,你可以用排除法。這個其實不是特別公平。就是説招和法的作用太大了。這次考題是説,你要把那個題幹審清楚,就是對人物“佞與隋”、“忠於唐”這兩方面都要照顧到、都要理解之後,才能把題答好。你還要把題幹審清楚。就是説還是邏輯思維很強的同學,才能夠把這個題答得很好。

  遲老師:老師在很多的訓練中已經變成了一種定式了,就是我們可以跟學生講:試卷中閱讀的文本、測試文本一般都是這種情況,就是反映一個人,幾件事。這道題是個篩選題。那麼篩選的是什麼呢?篩選的是這幾件事中的一方面。就是比如他廉潔奉公,比如他奉養母親 、忠孝。那麼這道題我覺得應該是對這種思維定式,或者這種訓練方式、模式的一種衝擊。

  它表現為什麼呢?就是他是體現一個人品質的兩個方面。他“佞與隋”並且“忠於唐”。那麼出題人把這幾個選項配伍之後,讓你來選。

  主持人:您覺得這樣的一個題對於考察學生來講,更注重了哪些方面?

  遲老師:更注重基本能力。就是我們剛才説的先導性。這個先導性表現在我們現在新課標實施之後,課程改革強調是什麼呢?強調的是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其實在語文的學習中,整體素質我覺得是反映在各個層面上的。你的基礎知識、你的閱讀理解,你的鑒賞分析能力等等,都可以表現在這些方面。對這種有變化的題型,能不能迅速地捕捉這個信息,能不能把平常在教學中老師教給你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東西,臨場發揮、加以運用。這些其實都是考的是素質方面的內容。

  主持人:剛才我們還聊到説,今年的全國語文試卷當中有一道倣寫的題給兩位老師留下印象比較深。能不能説説這方面的情況?

  周老師:以往也都是肯定要考倣寫。前兩年倣的是一個詩歌,今年訪的是一段話。有一個提示語,説:倣照示例,改寫提示語,使之親切友善 ,生動而不失原意。

  比如説公園裏面,禁止攀折花木,不許亂扔垃圾。改成除了記憶什麼也不帶走,除了腳印什麼也不留下。我覺得這個題幹就出得特別好。它不僅是讓你倣,如果你僅僅是在文字上那種操練,那種倣,其實學生現在基本上練得已經比較好了。他們知道要保留什麼,要訪什麼樣的句式,或者用什麼樣的詞法。學生比較清楚。現在還是有一個難度,就是説你不僅要知道表達能力上要提高,還要知道這裡邊其實有一個得體的問題。你在強調文明的時候,跟別人講要怎麼保證文明的時候,你的話還應該很親切很得體,不要非常地生硬。這點很難做到。你在教化別人道德上提升的時候,還應該注意你的語言是很美的。這本身也是一個教育。所以這塊我覺得是挺難的,但是出得特別好。從表面上看,我們是換一種方式去説話。

  主持人:但是從另一種角度上,我們從另一個文明的角度,要更文明,更合理,更人性。

  周老師:我們先文明,我們先人性化。

  主持人:這道題也是給我們兩位老師留下印象比較深刻的。

  嘉賓: 對。

  主持人:除此以外呢?

  遲老師:除此以外我覺得基本上這個試卷就比較穩定了。就是體現它穩定性了。

  主持人:那麼説到這語文試卷,可能很多電視機前的觀眾他們想説的是:你們是不是該説説作文題了?這也是全國不僅僅是考生,也是所有人都將會關注的。

  今年全國試卷考試作文題目是跟以往好像不太一樣。

  遲老師:對,出了一個寓言。它是從韓非子的《説難》裏面選的。

  主持人:那麼拿到這篇作文題的時候,兩位老師第一的感受就是説,這個作文我們應該從哪些角度去考慮,才可能寫得很好呢?

  遲老師:今年呢,給的其實我覺得是一個認識問題的一個角度。首先是對思維這個層面的一個考核。因為題目説到“感情的親疏遠近和對事物認知的正誤深淺有沒有關係?”這個肯定是有關係的。然後讓你就這個問題去談。所以我覺得考生他會聯絡實際。

  主持人:兩位作為語文老師你們看到這樣一個題目,假如説你們自己的學生去答的話,你們會有什麼擔心呢?

  周老師:我首先可能會擔心有的同學寓意把握不準。如果寓意把握準的話,我就進一步擔心有同學可能就滿足於回答那個提示裏面的兩個問題,就這個問題來回答,不能夠拓展到更深更廣。第三個我可能就擔心他們僅僅想到是感情這方面,他們是不是想到對應的理性那方面。其實這裡面談到的就是人情,或者説情緒,心理和法理和理性的一個關係。我是這麼考慮,是和公理的一個關係。如果把這個關係掌握了,我覺得寫得就有很大的一個開拓的點吧——一個切入點。如果僅僅是談感情、認知的一個深淺,他可能就忽略了其它的方面。這個如果把它上升到一個哲學的高度,就想到説我們認識事物應該避免,什麼誤區,應該正視事物的本質。這樣的話呢,就可以把這個事物認識得很好,處理得很好,最後解決得很好。我覺得這個作文題其實和咱們這次這個抗擊“非典”的過程,應該説也是暗合,有這個意思在裏面。但是不知道學生是不是能看出來。他們僅僅是回答問題,僅僅是説我的鄰居或者周圍有沒有人和這個情況相似或者相反,或者怎麼樣……

  那個層次就太淺了。

  遲老師:其實對於作文來講,我覺得作文有幾個關鍵。特別是高考作文。其實我們綜合一下看北京的和上海的、這次全國的作文,北京是考了一個《轉折》,它是命題作文。實際上前面也有一個提示語。上海的這個題也是,它的話題是叫“雜”。“雜”説起來很多,所以網上有些消息説這個“雜”,一開始考生可能拿到作文以後會沒有思路。但是你稍微靜一下心定一下神,你就有很多思路會給你。“雜”在生活中真的無處不在,無處不有。真的是這樣——命題者和考試者考生之間實際上也必須得有這樣一個互動才行,就是我出題的人一定不能讓你準備的人猜到我的思路。“雜”,這個題目我覺得一般人很難猜到。但是呢,又讓你有的可寫。這才公平。有生活。所以你看這三個地方的題,它們不謀而合的就是都有共同的提示語,或者是命題,或者是話題,總之是給你這麼一個角度、一個思路讓你去寫作文。那麼其實平常的一些材料都是可以用的。我覺得只要是你把這個問題考慮好,就是説第一、你要利用好提示語。提示語是什麼呢?就是它前面給你的這些話。人家不是講嘛,説好的提示語,就像給那個炮竹安的藥捻一樣,它是一個引線。那麼我們考生在提示語中你能夠得到什麼?得到動情點。你找到情緒感染你的地方。這個動情點,你能找到你的思路,你能找到你的切入點。我覺得要很好地利用提示語。第二個呢,我覺得應該用好你自己的積累。你的生活的積累,你的材料的積累,就像剛才周老師説到,“非典”它是一場災難,但是它帶給我們很多的思考,也給我們很多正面和反面的一些材料。也給我們在不正常生活中的考生以很豐富的話題。我覺得他都可以把生活中的這些見聞用進去。第三點我覺得就是作文要想取得高分,尤其是我們現在全國的評分標準是有一個基礎分,還有一個提高分,是兩個層次。所以你要讓你的作文得高分,有提高分,我覺得還有一點把握就是你要有具體理性的思考。什麼是理性的思考呢?你比如説我舉個例子。我們平常説我們寫作文:《我的童年》、《童年的回憶》、《童年的往事》,這都可以説是一個層面上的東西。但是如果我把它加一句,我説童年是我生命鏈條中的第一個環節。這個其實就是一個理性的思考,理性的提升。比如説還有一材料説,畫眉。畫眉如果一旦被關到籠子中以後,它要喂它的幼小的生命——小的畫眉——它喂它毒莓,把它毒死。為什麼呢?因為它認為進了籠子了,你的生命就完結了,就是説失去自由比什麼都可貴。你加上一句,就是“任何一種生命它都有它生命的骨氣和豪情”,這就是理性的思考。

  主持人:就是平常我們在看文章的時候,常常能讓我們讚嘆不已的往往是作者的一種思考和一種思路,而並不是華麗的詞藻。其實我覺得,説到今年這個作文題的時候,很多考生也好,還有局外人士他們也在説,今年這個作文會不會全國的很多考生都會寫到非典——這場SARS疫情?但是於是每個人又都會想到——如果大家都往這個題上靠,會不會就會出現一種……結合得非常好,當然了肯定會得不錯的分數,有的就生搬硬套這種的結合,可能會對自己的作文反而不好。

  周老師:學生老有一個誤區,老覺得那我説這個事,正好現在材料很多。是不是我就能夠拿到高分?其實熱點一般都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它可能關涉到政治、民族性…… 非常敏感。你很難把它評論到一個非常準確的一個程度。評價不好就會産生正好相反的一個效果。所以不要有這方面的一種……怎麼講……妄想吧。最好看清自己的實力。

  主持人:甚至是有一點投機的心理。

  周老師:看清自己的實力,到底你適合什麼樣的話題,後你去怎麼寫。

  主持人:換一個角度説,別讓熱點打亂了你的正常思路。

  周老師:對,不要讓它干擾你。

  主持人:那對於今年的作文題來講,兩位看過了之後,剛才也跟我們聊了一些。假如分析一下的話,怎麼樣才可能答得更好?

  周老師:比如説我拿上海那個題來説,上海那題我跟遲老師意見一樣:乍一看非常難,不知道從什麼地方下手。

  其實你仔細想,還是要從自己身邊去取材。那個對於上海來説,是一個很好的題。因為上海正好是一個港,它那個文化一直都是在交融。他們的學生肯定也能夠感受到這種交融。尤其是最近他們在發展,世博會……他們寫這個題目,可以把他們的發展、他們的變化,周邊的那些變化全都寫進去。其實是一個很好的題。如果你想不到,總是大而空地去想,比如“轉折”一想就是SARS,一想就是什麼奧運會……大而空,最後反而得不到好的東西。全國卷也是一樣,你一想就是道德的教化,一想就是哲學的高度,當然要想,心裏要想,那個是指導你理性地去分析。分析完之後,還是從身邊的小事情來寫起。具體來寫。我覺得這樣會比較好。

  遲老師:實際上它是一個辯證關係。我覺得考生應該意識到這個。不好把握的是什麼呢?是這個辯證關係的把握。就是情感的遠近親疏影響你、妨礙你的思考和認識。

  主持人:其實説到這些呢,還是想給電視機前的來年的考生,老師一種提示。通過今年我們全國高考語文試卷,兩位作為有多年的教學經驗的語文老師來講,你們從中可以察覺到哪些信息呢?對我們來年的教學也好,還有考生也好,對他們的提示是什麼呢?

  周老師:我覺得作為語文來説,肯定是首先要表情達意。傳達信息肯定要的。所以還是像之前那樣復習,就是能夠把握它文字裏面的信息,能夠抽選出來,能夠篩選。現在好像又強調語文是要能夠承載思想。你能夠通過你的分析理解,最後你把握對方的意圖。這點比較重要。還有我想提示大家就是説,應該從高三的第一天就開始有計劃地復習,由淺入深的。尤其是要進行思維的訓練。就是不要就事論事地只是弄字、詞、句、語法、修辭,那些肯定是要復習的,然後千萬別忘了還有一條線,就是要復習思維。把思維的訓練擺在一個比較高的位置上,然後學生應該配合老師。因為思維訓練肯定是最難的,它肯定是個系統工程。從第一天就要開始,如果你到最後才發現這點不夠,不如別人審題審得好,不如別人有深度,你再來臨時抱佛腳,其實就是沒有什麼可能性了。

  遲老師:我們強調高考試題它的穩定性。穩定性體現它的延續性,也就是它的全局性的思考。還有一個先導性,體現在變化上。那麼面對這樣的一份試卷,我覺得它其實給我們的信息肯定對來年的這個復習備考有很大的指導性的意義。但是老師和學生都務必要切記,就是不要因為看到變化而去做很多模倣,很多新的題型,因為這個變化是永遠的。還要看到它的穩定性和承繼性。另外就是説高考,是為高校選拔人才的一種考試,首先是素質教育的體現。所以高考的意義首先就是它對教學、教育的一個指導性的意義,那就是素質教育。這個要把握住。語文的素質體現在什麼上呢?就是工具性、人文性的體現。所以一定要注重基礎知識基本能力的把握。還是要抓這些東西,這是不可忘的,這是根本。

  主持人:對於我們學生來講,從自身的角度看到今年的試卷之後,在學習上還應該在哪些方面進一步加強?

  遲老師:通過今年的試卷,一個是基礎知識要紮實。第二個是基本能力一定要靈活。就是剛才我們説到語言的運用、語境的問題。你看這回全國考試的試卷,我覺得給我們一個很大的啟示,就是它考的題和我們生活實際的一種貼近和結合。那麼這就啟發我們,其實語言它是活的,那麼要在運用中掌握運用語言,在生活中用語言。所以要把握這一點,就是要注意觀察,要細心體會。然後在復習的時候,我覺得就是,一個是抓基本功,還一個抓思維訓練。這個應該説和這個題的指導性有關係。

  主持人:一説到這個高考,我們平時的習慣總願意用“難易”這樣的詞來衡量。對於今年全國的語文試卷,兩位老師你們覺得是難、還是易呢?

  周老師:我覺得是和以往考卷難度是相當。有的題可能是乍一看來是挺簡單的,比如説第六大項的第23題和24題。23題考句子的連貫,24題考變換句子,就是多變一,但是在具體做的時候呢,你要有一個邏輯思維能力,才能夠把這道題做好。還有的題也是。

  比如25題那個倣寫,我之前説過了,學生經過很長時間的訓練,應該説能夠做得比較好。但是它加上一個得體,加上一個生動和貼切,加上一個對文明的這麼一個關注,就有難度。你需要把這個題審得很清楚,才能夠答正確。所以這是它的難和易的這麼一個辯證的關係。

  主持人:好,在我們節目今天即將要結束的時候,我想請兩位老師對我們來年的考生和你們的同行説點什麼。

  遲老師:預祝大家在明年的考試中能夠發揮到最好,發揮到極致。爭取更大的勝利!

  主持人:好,您呢?

  周老師:走好每一步,從第一步開始,把高考復習做到最好!

  主持人:你看我們聽語文老師的話,都是那樣的耐人尋味。記得在上中學的時候,我們曾經學過這樣一個詞——溫故而知新。其實這個高考已經過去了。在經濟學當中有這樣一個概念——變化。永遠不變的東西就是不停的變化。我覺得高考當中可能也存在這樣一個問題,就是對我們考生來講,我們不要拿著今天的高考題反復地去琢磨、去模倣,像剛才遲老師説的那樣,去反復地模倣。可能更多的是要在平時我們加強基礎知識的這種學習之外,更多地參與閱讀和對社會更多的了解,對我們的語文學習才會有更多的幫助。總之,這段日子我們希望大家能夠真的放鬆一下自己的身心,讓自己的身心都快樂起來,這才是最重要的。好,在這裡我們感謝兩位嘉賓,也感謝電視機前的觀眾收看我們這一期的考卷評析。咱們下期節目再會。

(編輯:英子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