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高考回眸”——藝術院校招生考試(上)

央視國際 (2003年04月28日 16:55)

  (播出日期:2003年4月12日)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藝術教育的重要作用,但直到上個世紀初,院校式的藝術教育才開始萌芽,而藝術教育院校大規模的建立和藝術考試方式的形成,則是新中國成立以後的事情了。

  1950年,不到二十歲的馬名群考入中國戲曲學院,幸運地成為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批藝術院校考生。

  建國初期,周恩來總理提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當時知名的藝術家幾乎全部投身到藝術教育的工作中。與此同時,在各級政府的支持下,國家級和省級的各類藝術院校紛紛成立,中央戲曲學院就在這期間三遷校址。

  在大規模校舍建設的同時,教材和考試等軟體體系的建立也全面展開。1954年,我國建立了第一所國家級的舞蹈學校,與傳統藝術教育不同的是,我國根本沒有在這方面的辦學經驗,唐滿城是當時舞蹈學校的首批教師中的一員,他為我們回憶起當時的情況。

  唐滿城等四十多名年輕教員,在前蘇聯專家的幫助下,在六個月的時間裏,初步建立起我國的高等舞蹈教育體系,其中就包括舞蹈專業的考試製度。

  其實,不只是舞蹈,當時戲劇,電影,油畫等從西方傳入的藝術門類,幾乎全部是借鑒前蘇聯的藝術教育理論和辦學模式。當時多數藝術院校把培養專業藝術人才作為主要教育目的。

  由於當時基礎教育階段的藝術教學體系也在同時建立,藝術院校的考生在專業技能上與現在的考生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我國的第一位美術教育學博士生導師常銳倫,在這期間參加了美術專業的考試。

  與當時多數藝術院校考生一樣,常銳倫也缺乏專業方面的基礎教育和訓練,但這並不影響他們懷著極高的熱情參加考試。

  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藝術院校創建初期,近70%考生的情況與常銳倫相似,文化課非常好,對專業的熱愛比專業技能水平要高得多,這個年代的一批批考生,入學後專業水平迅速提高,畢業後成為我國藝術教育事業的中堅力量。為奠定我國藝術教育的基礎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當藝術教育的發展看起來一片欣欣向榮的時候,一股危機慢慢降臨,隨著政治形式的變化,學校的招生越來越強調考生的政治面貌,專業和文化課的考試也不再顯得那麼重要表現。

  接下來,是讓中國人不堪回首的十年,藝術院校迅速前進的腳步在此也嘎然而止,這一停,就是十年。

  如果説歷史能改變很多人命運,閆平一定是其中的一個。閆平是國內油畫界頗有影響的一位畫家,而1977年,她正與當時的許多年輕人一樣在農村插隊。

  而此時的北京,恢復高考的會議正在緊張的召開,由鄧小平提出的放寬招生標準的提議已在許多院校的招生工作中得到落實。1977年,藝術院校的招生工作全面恢復,1977年,與許多藝術愛好者一樣,閆平迎來了生命中的一個重要轉折。趙玉琢是當時負責招生的教師,他的招生地點正是閆平插隊的地方。

  在那一年,有許許多多像閆平一樣的學子感受到了光明。在放寬招生標準後不久,1977年10月12日,國務院正式批准教育部意見。宣佈當年立即恢復高考。以此為契機,我國的教育事業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藝術教育也迎來了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迎來了它的春天。

責編:英子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