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世界名校

《世界著名大學》——北京大學

央視國際 2003年05月04日 11:03

  它是中國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  

  它擁有全國高校中最多的兩院院士  

  它的圖書館是亞洲高校中規模最大的一座  

  它擁有全國最優秀的學生和最多的高考狀元  

  它擁有全國高校中最多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和重點學科

  它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中心,是五四愛國運動的發祥地

  魯迅、胡適、周作人等無數中國文壇巨匠曾在這裡任教

  100多個學生社團和每年上千次的各類講座使它的校園生活極富特色

  世界上第一例人工牛胰島素的合成和世界上直徑最小的單壁碳納米管在這裡産生

  對於許多遊客來説,博雅塔和未名湖即便是初遊,也有舊夢重溫的味道。因為湖光塔影早已經被歸為中國文化中的一個常用意象,但凡對中國文化、特別是對近百年中國歷史有所了解的人,心中都會有這一面湖水。它象徵著中國近現代文化人無法回避的人文地標——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的建築群落依照未名湖的氣韻敷衍開去,盡顯明清皇家園林的風範。但是它北面的圓明園卻早已是斷壁殘垣,而西面的頤和園雖然風韻依舊,不過伴隨它婀娜多姿的身影浮出水面的,是當時世界上排名第六的帝國海軍的沉沒。在當時,誰也沒有想到據這兩座行苑咫尺之遙的一隅,會在半個世紀後成為中國學術思想的匯聚之地。

  1898年6月11日,27歲的光緒皇帝一紙“明定國是”詔書為維新變法揭開了序幕,作為廢八股、興西學的舉措,北京大學的前身京師大學堂開堂授課,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隨後而來的一場宮廷政變讓這個不滿百日的新生兒經受了第一次洗禮。

  京師大學堂在1912年更名為國立北京大學,著名的啟蒙思想家、教育家嚴復被任命為第一任校長。1917年,蔡元培的接任為北京大學開啟了為期十年的黃金時代。他“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並包之義”,為思想的解放和學術的繁榮開闢了一片廣闊的天地。

  侯仁之説:“真正把北京大學提升為具有國際地位的大學的人是蔡元培先生。1917年年初來到北大,他有一個很重要的教育思想,開展學術研究的前景,就是兼容並包,你只要自成一家,你的學術自成一家,你就可以到北京大學來講學,所以北京大學的學術思想是極其活躍的。”

  季羨林説:“他一方面請陳獨秀,請胡適,請李大釗,另一方面他請辜鴻鳴、請林損,這種空氣對學術有好處。”

  那時候,北京大學以它海納百川的胸襟形成了巨大的精神感召力,在“兼容並包”的旗幟下,不斷聚集著一個又一個在中國近現代史上熠熠生輝的名字。再沒有哪一個時代和哪一所學校能夠同時擁有這麼多的大師和巨匠。每一次對北大童年的注視都會讓人怦然心動。

  1915年9月15日,陳獨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深情地説道,“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于硎。”造天下輿論的《新青年》雜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精神旗艦,它使北京大學校園裏的思想異常活躍起來。而不久後的“五四”運動是北京大學永久性的精神財富,從此以後開天下之風氣,創時代之潮流成了北大不變的傳統。

  1981年,當中國男排第一次衝出亞洲時,北大學生喊出了“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口號;1984年國慶遊行典禮上,北大學生那句發自內心的樸實問候,卻一語道盡了一個時代中國人的情感,成為了承載歷史的不朽經典。

  林毅夫説:“北大學生最大的特點就是,當今天下舍我其誰,希望是以天下為己任,然後也確實有這種自信心,是全國最優秀的一群人,對社會有很大的責任,只要自己內心的反省是正確的事情,敢走在時代的前面。”

  承載著百年輝煌和傳統的北京大學如今已是國最著名的大學之一。這個佔地97萬多平方米,有著三萬九千多名各類學生的學府已經發展成為一所擁有自然科學、技術科學、人文科學、醫藥科學等多種學科的新型綜合性大學。

  早在一百年前,北大的人文學科就已經在中國獨樹一幟,如今北大依然繼承和發揚著這一優勢。它的課程設置和對學生的要求總是處在最寬鬆的狀態。教授們並不在意學生上課與否和分數的高下,他們更為看重的是學生的獨立性與自由性,他們知道獨立思考能力對一個學生究竟意味著什麼。

  葉郎説:“北京大學從歷史上講,它有很優良的人文傳統。歷史上一直到現在,北大擁有一大批人文學科的一些大師,比如像過去的唐榮桐先生、馮友蘭先生、翦伯讚先生、朱光潛還有我們現在健在的張岱年先生和季羨林先生,那麼這些大師就是構成我們北大的人文氛圍,所以很多外面來的學生或者一些老師,一進北大就感到感覺不一樣,她有人文的氛圍,這個在很多大學沒有。”

  北京大學十分看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在教學中推行自由選課和學分制,提高了選修課的比例。加強基礎,淡化專業,鼓勵學生們文理交叉、跨專業選課。北京大學有81個全國重點學科,是全國擁有重點學科最多的大學。因此在北大學習,最大的感覺就是自由,想學什麼就可以學什麼,只要修滿學分就可以畢業。將學生培養成具有獨立思考和繼續學習能力的人是北大一貫秉承的宗旨。

  為了培養真正具有國際水準的管理人才,北京大學在光華管理學院和中國經濟研究中心開設了MBA和國際MBA課程。它的課程全部採用雙語教學,並聘請世界一流大學的教授前來授課,讓學生最快、最直接的學習先進的國際資訊。光華管理學院開設的國際MBA課程是世界上第一批同時提供英文和中文課程的項目之一。學生畢業後不僅能運用兩種語言,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夠同時學到東方與西方的商業知識,為最終成為國際商界精英奠定堅實的基礎。

  歷以寧説:“跟我們合作辦MBA的是美國的西北大學的“凱格”學院。今年被評為MBA是排第一位的,我的大學生的一部分其中半年課程是在國外上的,我的教員都有機會都輪流去國外半年或一年。現在我們可以毫不誇張的説我們光華管理學院是國內一流的商學院,但我們現在還不夠,我們要進入國際知名的商學院行列。”

  為了儘早與世界一流大學齊頭並進,北京大學不斷加大對科研經費的投入,在北大的許多實驗室裏都擁有全國最先進的設備,“九五”期間還將有5.32億人民幣投入學校的建設,改善學校的各類硬體設施。

  北京大學擁有17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國內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最多的高校。在這裡曾經産生過許多深刻影響著中國和世界的科技成果。世界上第一例人工牛胰島素的合成、我國第一台百萬次電子數字計算機的設計、第一個磁光阱的誕生以及成功誘發生長出世界上直徑最小的單壁碳納米管等等,這些成就使北大始終屹立在中國科學技術研究的最前沿。

  納米研究所主任説:“97年我們成立了納米科學與技術研究中心,那麼實際上這個科學中心是國內第一家專門做納米科技的交叉學科中心。我們這個科學中心關注比較多的是未來的電子學器件,像微電子器件,進一步發展會遇到一些原理上和技術上的問題。那麼就微電子器件以後,會是什麼樣的器件起主要作用,那麼這個實際上是我們關注的重點。你如果真正追求你的學問沒有任何束縛、沒有任何限制,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説,北大的這種自由的學術氛圍是我最喜歡的地方,也可以説是最吸引我的地方。”

  “百年蒐求,蔚為大觀”八個字是對北京大學圖書館最貼切的評價。現在的北大圖書館面積超過5萬1千平方米,閱覽座位4千多個,藏書容量可以達到650萬冊,在規模上雄居亞洲高校之首。館內採取國際圖書館界流行的模數式設計,通層不加隔斷,場地開闊,以方便進行超市式圖書開架借閱。

  圖書館館長説:“也就是説在1898年成立京師大學堂的時候,北京大學就成立了這個藏書樓,1912年國家圖書館成立之前,它是充當了國家圖書館的作用,從1920年代開始,北京大學圖書館的藏書一直居於中國高校圖書館之首。”

  藏書是一個圖書館的靈魂和核心。北大圖書館現有藏書561萬冊,並且每年以數十萬冊的速度遞增。尤其讓北大人感到自豪的是圖書館擁有150萬冊線裝古籍,其中20萬冊善本古籍是舉世罕見的珍品。許多在國家圖書館都查不到的珍本都能夠在這裡找到。

  網絡時代的到來,加快了北京大學數字化圖書館的建設,這一工程將給師生們帶來最大的方便與快捷。如今北大圖書館擁有先進的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系統,近百台工作站和大型塔式光盤驅動器,收藏近300種學術性光盤和網絡數據庫。校園網的開通更是使師生們在園內任何地方通過電腦便可調用圖書館的豐富資源。

  北大的學生説:“北大圖書館在學生的心目中我認為是比較神聖的,因為這個圖書館特別大,資料特別豐富,要是到北大感覺要是不到圖書館看一看,是很大的遺憾。”

  從1902年以來,北京大學就是精英雲集之地。一代又一代的學子們嚮往著北大,鍾情于北大。每年,全國各省有半數以上的高考狀元都會選擇進入北大。2002年,北大共錄取全國各地文理科第一名45人,其中包括全部31名文科狀元,各地文理科前10名有70%左右進入北大。單就北京市而言,在前50名文科生中有46人進入北京大學,由此可見北京大學在全國高校中的無與倫比的號召力。

  一位學生説:“實際上來北大的人都是很強的人,各地的都是學習的佼佼者,但來這以後,你會發現實際上就是很普通的人,比起很多人來講你真的沒有什麼優秀之處,所以你在這個環境中生活,然後你就會覺得我需要不斷的充實自己,然後去達到更高的目標。”

  每年新生入校的時候就是北京大學100多個學生社團集體行動的時候,撲天蓋地的招新廣告和花樣翻新的促銷手段讓每一位新生眼花繚亂,北大人形象地稱其為“百團大戰”。學生社團是北大校園文化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社團之多,活動之頻繁,品位層次之高,涵蓋領域之廣,在中國高校內首屈一指。

  在眾多社團中,山鷹社最大也最有名。它的訓練很艱苦,不僅需要很好的體能,還需要很好的毅力。但是因為每年山鷹社都有一次攀登雪山的活動,並曾成功攀登上世界第6高峰卓奧友峰,因此對許多學生還是有很大的吸引力,目前它的註冊人員已超過2千人。

  學生們説:“每週都會出去活動,一些老的隊員特別照顧新的隊員。比如他會幫你背很多東西,他會教你怎麼裝包,在山上的時候如果你有問題,他們會主動的幫助你,集體的力量,感覺特別強烈。”

  “存鷹之心於高遠,取鷹之志而淩雲,習鷹之性以涉險,融鷹之神在山巔”。在十年的時間裏,山鷹社漸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社團文化。每一個參與者從縱橫深廣各個方面編織自己全新的知識結構和意志結構。

  與山鷹社風格明顯不同的是,自行車協會的訓練顯得十分熱鬧和富有觀賞性。

  寬容個性是北大的傳統。在北大三角地每一個人都可以任意張貼他們想張貼的東西,自由的思想和空氣在這裡得到最大的張揚。這裡是信息最集中的地方,海報的內容五花八門,有社團的招募,有房屋的求租,最多的是各類講座的通知。

  北大的講座之多,是國內其他任何一所高校所不能比擬的。每年都會有像哈佛大學、劍橋大學這樣的世界名校的校長到訪北大。僅在2001年,就有8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登上了北大的講壇。兼容並包的辦學思想使得各種學術流派的講座都可以在北大找到聽眾。2002年,北大平均一天有3場講座。聽講座已成了北大學子的精神大餐。有人戲言,在北大課可以不上,但講座決不能不聽。

  有人説,留學生人數和來自的國家數目是一所大學國際化的一個指標,也反映了一所大學的國際威望。北京大學從1950年開始招收外國留學生。現在有來自近百個國家的1500多名留學生在北大求學,其中日本、韓國和新加坡的學生佔到大多數。學校為留學生制定了靈活的教學安排。每一個留學生在註冊日的前兩天都可以自由選課,試聽兩周後還有重新選擇的機會。同時還在外國留學生中設立學習優秀獎。所有的這一切,都是為了讓不同膚色、不同種族的異國學子能夠在北大更好的學習和感受中國文化。

  在每次的兩院院士評選大會上,北京大學都會成為最受矚目的大學。目前在北京大學任職的兩院院士共有57名,是國內擁有院士最多的高校。而在北大歷年的畢業生中共産生了400多名兩院院士。北大的輝煌正是這些優秀的人才所構築的。

  這其中,兩院院士王選因其漢字激光照排系統的研製成功而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他領導下的北大方正集團成為北大科研成果轉化的一面旗幟。

  王選説:“北大傳統有兩個東西對方正起了很多的作用。一個是一種無拘無束的創新精神,一種就是兼容並需的這種傳統。我們來自五湖四海各個大學人都有,北大一方面要培養基礎研究方面能夠攀登世界高峰的這種人才,也需要一批有市場頭腦的科學家。”

  陳章良説:“一個大學應該要幫助我們國家主要的經濟領域,要起作用,比如説在高科技領域怎麼利用高技術來改造許多企業;怎麼能夠幫助我們國家建立許多高科技産業,北京大學已經走出來了一條路,現在已經是全國高校最大的産業。”

  成果轉化帶給學校最直接的利益就是每年數千萬的資金回報。然而一所大學不能游離于社會之外,要積極地為社會提供各種服務。目前北京大學的校辦産業已有7家上市,它們不但成為高科技領域的著名企業,同時也在為中國經濟的改革與進步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北京大學是一所國際性、開放性的大學,隨著北京大學的國際威望不斷提高,每年都有外國元首、政府首腦訪問北大。而北大也抓住機遇,為進入世界一流大學不斷努力著。

  每年的12月31日是北大的狂歡夜。敲鐘守歲,辭舊迎新是北大百年的傳統。每年的這一天,北大學生都會聚集在百年大講堂的廣場前,盡情歡歌、盡情舞蹈,狂歡一整夜。當12點就要來臨的時候,北大的所有校領導和學生們一起敲響百年大鐘,在悠揚的鐘聲中共同迎接春天的到來。

  北大書記説:“雖然大雪後的嚴冬仍然是寒氣逼人,但是我們還是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我們還是聽見了春天的腳步,這是北京大學走向世界一流大學的腳步聲。”

  (《世界著名大學》節目組供稿)

  北京大學網址 www.pku.edu.cn

  北京大學邁向一流

  1998年5月4日,江澤民同志在慶祝北京大學建校100週年大會上發表講話指出:“為了實現現化化,我國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

  5年來,北大瞄準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實現著新的跨越。

  建設一流學科

  2001年3月,北京大學和北京醫科大學組建成新的北京大學,學科格局重組,國內國際競爭能力大大提高。北大先後成立了“北大生物醫學跨學科研究中心”、“北大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中心”,啟動了“計算生命科學”、“北京大氣細顆粒物對健康的影響”等研究項目並取得初步成果。

  “211工程”和“985工程”是北大改革發展的推進器。北大借鑒世界一流大學的辦學經驗,進一步加大院係結構調整的力度,近5年來,新成立了外語學院、物理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環境學院、對外漢語教育學院、政府管理學院等新型學院,通過合併、調整和新建,基本形成了符合高等教育發展的規律、富有時代性和競爭力的學科佈局。教學、科研、管理和各項改革為學科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2002年,北大“九五”“211工程”建設項目通過國家驗收,“十五”“211工程”建設計劃獲得國家立項。“985工程”完成了第一期建設任務,2003年至2005年的第二期發展規劃制定完畢。

  5年來,北大學科建設碩果纍纍。2002年度,北大6項成果分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科技進步二等獎;全國重點學科評審,北大81個學科入選,在全國遙遙領先;2002年,北大24項成果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其中數學科學院的“數學基礎研究與人才培養基地建設”獲國家級特等獎;2002年北大9篇博士論文入選全國優秀博士論文,再次名列全國第一。

  北大校長許智宏説:“一流大學一定要有一流學科。作為全國人民寄予厚望的北大,我們要把視野再放寬一些,觀念再更新一些,思想再解放一些,改革力度再加大一些,努力構建新世紀學科發展平臺,建立並完善符合現代科學技術和高等教育發展規律的學科體系和能夠站在國際前沿的學科,這是北大立校之本。”

  廣攬一流人才

  5年來,北大在師資隊伍建設上成果卓著,教授、博士生導師、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中科院院士、“長江學者”數量均居全國高校之首。

  據不完全統計,北大校友中400多人當選兩院院士。在“兩彈一星”23位元勳中,北大校友達12人。2001年,兩院院士、北大計算機所教授王選獲全國最高科學技術獎,另一位獲獎者黃昆也是北大校友。國家設立最高科學技術獎以來,4位獲獎者中有3位是北大學人或北大校友。北大中文系林庚教授在90華誕時,送給來賓的禮物是新著《新詩格律與語言的詩化》和《空間的馳想》。他説:“我這兩本書的出版,只想説明:我還在工作。”

  2003年2月,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第5批學者名單公佈後,北大以總數58名列全國高校榜首,比第二位的學校多出近1/3。2002年底,北大共有70位青年學者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人數也是全國高校最多的。北大13位教授出任“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37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是國內首席科學家人數最多和承擔子項目最多的單位。年輕的學科&&人中,既有在國外從事高水平科學研究的優秀人才田剛、佘振蘇,也有龔旗煌等北大自己培養的博士,還有劉忠范、歐陽頎等學成回國、頗有建樹的“洋博士”。

  北大黨委書記閔維方説,延攬一流的人才要靠一流的凝聚力,凝聚力的核心是理想、追求和信念。為中華民族振興、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而貢獻智慧力量的共同目標讓八方人才走進了北大。北大要為他們施展才華創造寬鬆的學術環境、科學的信息導向、高效的管理機制。北大採取靈活的用人機制,按照“著眼一流,立足改革;淡化身份,強化崗位;突出人才,多勞多得,優勞優酬;存量不動,增量拉開”的原則,形成了能進能出、能上能下、能高能低的激勵競爭機制,營造出一個有利於優秀人才迅速成長的制度環境。

  實施一流教育

  5年來,北大教育和教學改革突飛猛進,進一步提高了本科與研究生的培養質量。

  北大本著“加強基礎、淡化專業、因材施教、分流培養”的方針,大力推進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發動各係從1980門本科生課程中確立了372門主幹基礎課,採取重點支持、擇優上崗機制,由校長直接聘任主幹基礎課程主持人和主講教師,對加強學生專業基礎、提高教學質量起到了重大作用。同時,為適應知識經濟對人才的要求,北大借鑒國際一流大學成功經驗,打破專業和學科壁壘,把單科化的專才教育轉變為整體化的通識教育,從2002年9月開始,在全校本科生中開設通選課,建立以素質教育為取向的跨學科通選課體系。通選課按大的學科分類,共設置5大領域,每個領域開設若干門課程,學生畢業時至少修滿16個學分,其中語言學、文學、藝術領域分別至少修滿4學分。通選課由各係精選,大部分授課教師是教授或博士生導師。在低年級學生跨係選課和高年級學生跨專業選課的基礎上,北大逐步實現了教學計劃和導師指導下的自由選課學分制。

  2001年,北大實行按院係和學科大類招生,同年實行的“元培計劃”試驗班的學生在一年級按文、理大類培養,學生主要上通選課、各專業基礎課和公共選修課,從二年級始在導師的指導下,按個人興趣和特長逐步選擇專業。

  2002年,北大本科生必須修滿的學分從原來的200多學分降低到140學分之內,為學生自由發展進一步拓展了空間。同年4月,北大撥款30萬元設立校長基金,專門用於推進本科生的科研活動。同年,北大在全國首創本科導師制,推行個性化教育。

  5年來,北大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工作也保持著旺盛勢頭,校園面貌和環境不斷完善。北大已同遼寧、河南、山東、新疆、江西、雲南、寧夏、甘肅等8個省市自治區全面協作,創辦了深圳研究生院和新疆、江西2個北大科技園分區,與北京市共同建立了“首都發展研究院”。

  目前,北大已成為接待各國元首和政要訪問的重要窗口。北大與哈佛、斯坦福、劍橋、牛津、東京大學等世界一流大學的交流合作別開生面,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

  北大黨委書記閔維方説:“我們一定要從廣大師生的根本利益出發,認真解決當前師生在學習、工作、生活中遇到的突出問題,努力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形成全校上下團結一致、朝氣蓬勃、充滿生機的發展局面,為邁向‘一流’建設良好的軟體環境。” (本文作者蔡闖 光明日報)

(編輯:英子來源:)

相關文章:

  • 創一流大學:許智宏校長談北大發展的規劃與前景 (2003/04/10/ 09:26)
  • 北京大學:向著世界一流大學迅跑 (2003/04/25/ 11:11)
  • 北大“一塔湖圖”背後的故事 (2003/04/29/ 13:21)
  • 北京大學概況 (2003/04/29/ 13:24)
  • 熱烈慶祝北京大學建校105週年 (2003/05/07/ 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