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文化頻道 > 中國古代四大書院 > 首頁 > 正文

探訪白鹿洞書院

------文/段長征

央視國際 2005年02月28日 16:18

  白鹿洞書院是我國宋代最高學府之一,居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首,與當時的睢陽、石鼓、岳麓書院齊名,合稱“天下四大書院”。宋代理學大師朱熹,在此提出的教育思想成為中國古代的準則,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有重要影響。

  白鹿洞書院位於江西省廬山五老峰山下,山南景區東北端,緊靠九星公路旁,距星子縣城9公里。書院始建於唐代。相傳,唐貞元年間(公元785年前後),洛陽人李渤與其兄李涉在此隱居讀書,養一白鹿自娛。此鹿通人性,常跟隨左右,且能跋涉數十里到星子縣城將主人要買的書、紙、筆、墨等如數購回,故時人稱李渤為白鹿先生,其所居為白鹿洞。後李渤任江州刺史,便在讀書檯舊址創建臺榭。到南唐升元中,在此辦起學校,稱“廬山國學”。宋代理學家、教育家朱熹為南康(今星子縣)郡守時,重建院宇,在此親自講學,確定了書院的辦學條規和宗旨,並奏請賜額及御書,吸引了海內外知名學者皆來此地講學,名聲大振,成為宋末至清初幾百年“講學式”書院的楷模,成為當時我國一個文化中心。

  白鹿洞書院最盛時,有360余間建築,屢經興廢,今尚存禮聖殿、御書閣、朱子祠等。據悉,我國歷代創建的大小書院,有7000余所。但因時久境遷,世事滄桑,保留至今的書院極少,像白鹿洞書院一樣保留和修復得如此完好的書院,更是屈指可數。書院內,大小院落,交叉有序;亭臺樓閣,古樸典雅;佳花名木,姿態各異;碑額詩聯,比比皆是。這充分體現了古書院攻讀經史、求索問道、賦詩作聯、舞文弄墨的特色。院內最引人入勝的是“慎思園”兩側的碑廊,明清兩代的石刻甚多,現仍存一百餘塊。有朱熹所書“白鹿洞學規”及歷次修建銘記,有許多讚譽書院和讚美風光的詩文題詞,內容頗為豐富。其中令人讚嘆不絕的是紫霞真人用蒲草書寫的《遊白鹿洞歌》,有如龍飛鳳舞,躍然壁上。這紫霞真人,江西吉水人。很有才華,26歲中了狀元,任明朝翰林院的編修官。後因上書得罪皇帝,被革職還鄉。此後,精心考圖觀史,探究天文地理,尤以地圖學貢獻卓著。他繪製的《廣輿圖》,是我國最早的分省地圖。他酷愛實地考察,自述説:“每聞人談名勝,輒生羨心,即數千里外不憚跋涉,歸田以來,此興益濃”。他曾拄竹杖遊到白鹿洞,飽覽勝景,激情滿懷,便向書院書生借筆抒情。大家見他像個乞丐,不予理會。紫霞真人便採扎蒲草,臨壁而書《遊白鹿洞歌》曰:“何年白鹿洞,正傍五老峰。五老去天不盈尺,俯視人世煙雲重。我欲攬秀色,一一青芙蓉。舉手石扇開半掩,綠鬟玉女如相逢。風雷隱隱萬壑瀉,憑崖倚樹聞清鐘。洞門之外百丈松,千株盡化為蒼龍。駕蒼龍,騎白鹿,泉堪飲,芝可服,何人肯入空山宿?空山空山即我屋,一卷黃庭石上讀。”繪出了白鹿洞的幽美之境,抒發了筆者的空超之情。今天的遊客和詩詞書法愛好者,見了無不反復吟誦,細心品味。

  書院群山環抱,北靠後屏山,西依左翼山,南迎卑爾山。一溪蜿流門前而過,泉清石秀,古樹參天,茂林修竹,環境十分優美。書院外有華蓋松、回流山、獨對亭、枕流橋、蹲鹿坡等八大景觀。溪澗怪石嶙峋,附近鐫有詩詞若干,其中有朱熹書刻的“白鹿洞”、“枕流”、“自潔”等字。這些佳景妙處,亦是美不勝收。

  參訪之餘,浮想聯翩,滄桑變幻,令人遐思,對祖國悠久文化的熱愛之情,油然而生。中國書院文化古老、奇特、多元。它涉及到哲學、教育、歷史、地理、經濟、管理、文學、美學、倫理學、建築、文物、圖書館學,乃至宗教等多種學科。用今人的目光鑒別這筆文化遺産,要採取一種“揚棄”的科學態度,既克服又保留。分清其精華和糟粕,古為今用,有批判地繼承,有選擇地吸取。我們將古人創造的文化成果,保留繼承並加以借鑒,把它優良傳統文化部分繼承下來,弘揚光大,傳之久遠;同時,也通過一批批海內外遊客,帶往全中國、全世界,使古老的書院文化放出耀眼的光輝。

(編輯:蔡麗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