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文化頻道 > 巴金 > 巴金生平 > 正文

巴金生平及文學活動事略[1950——1960]

央視國際 2004年12月20日 17:26

  1950年 四十六歲

  〔上海——北京——蘇聯、波蘭——北京——上海〕

  一月 4日,出席在上海錦江飯店召開的討論柳青《種谷記》的座談會。

  二月 譯完高爾基的《回憶托爾斯泰》,4月出版。

  三月 辭去文化生活出版社常務董事職。

  四月 24日,辭去文化生

  活出版社董事職。

  五月 譯完高爾基的《回憶布羅克》,7月出版。

  七月 24日,在上海解放劇場參加上海首屆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大會歷時六天,29日閉幕,當選為上海文聯副主席。

  28日,兒子小棠生。

  八月 25日辭去文化生活出版社總編輯職務。

  本月 譯完巴甫羅夫斯基的《回憶屠格涅夫》,同月出版。

  九月 譯高爾基短篇小説四篇,連同舊譯稿一篇,新編為《草原集》,11月出版。

  十月 30日參加以郭沫若為團長的第二屆保衛世界和平大會代表團,前往波蘭、蘇聯訪問。臨行前,代表團受到周恩來總理接見。

  本月 譯完迦爾洵的短篇小説集《紅花》。11月出版。

  十一月 9日到達莫斯科,13日到達華沙,16日第二屆保衛世界和平大會開幕,22日閉幕。這斯間訪問了奧斯威辛和克拉科城。29日參加中國勞動人民代表團,從華沙到莫斯科,先後訪問了莫斯科、列寧格勒和西伯利亞等地。

  十二月 18日離開蘇聯的奧特波爾回國,21日返抵北京。

  24日出席北京各界慶祝中朝人民抗美援朝勝利,歡迎和大代表團返國大會,朱德、宋慶齡、李濟琛、沈鈞儒等出席。

  本月 返回上海

  1951年 四十七歲

  〔上海——山東、江蘇——上海〕

  二月 編選散文集《華沙城的節日棗波蘭雜記》,3月出版。

  編譯《納粹殺人工廠棗奧斯威辛》。將1938年出版的《西班牙的血》和《西班牙的苦難》二書合編改名為《西班牙的血》。均于3月出版。

  三月 中華全國世界語協會成立,當選為理事。

  本月 譯完迦爾洵的《一件意外的事》,6月出版。

  六月 散文集《慰問信及其他》結集,7月出版。

  七月 《巴金選集》由開明書店出版。

  25日參加北方老根據地訪問團華東分團,任副團長。同行的還有靳以、方令孺等。在一個多月裏,訪問了濟南、沂南、鎮江、揚州、鹽城、興化等城鎮,八月底結束。

  十一月 譯完迦爾洵的《癩蝦蟆和玫瑰花》,次年1月出版。

  1952年 四十八歲

  〔上海——北京——朝鮮——北京——上海〕

  一月 譯完屠格涅夫的《木木》,5月出版。

  二月 在北京籌備全國文聯組織的“朝鮮戰地訪問團”,任團長。該團有文學、藝術工作者十八人。自10日起開始進行入朝前學習。

  三月 7日啟程離京,15日到達安東,16日過鴨綠江,20日到達朝鮮前線,22日會見彭德懷司令員。25日寫完《我們會見了彭德懷司令員》。28日彭德懷看過文章後復信巴金,提出修改意見。31日到達平壤。

  四月 1日和其他二十位作家聯名發表控訴書,向全世界人民揭露美帝使用細菌武器的罪行。4日受到金日成接見,並參加朝鮮文學藝術總同盟舉行的座談會,然後去開城前線。

  十月 1日在開城附近和志願軍一同過國慶節。

  本月 從朝鮮回國。

  1953年 四十九歲

  〔上海——北京——朝鮮——北京——上海〕

  一月 1日參加華東話劇工作者新年聯歡。

  二月 關於朝鮮的第一本散文集《生活在英雄們中間》出版。

  三月 24日,中華全國文學工作者協會常務委員會在北京召開第六次擴大會議,通過茅盾、周揚、柯仲平、老舍、巴金等二十一人為全國文協代表大會籌備委員會委員。

  三月——七月 《新生》、《海的夢》、《霧雨電》、《家》、《憩園》、《旅途隨筆》、《還魂草》以及《父與子》(新譯本)陸續重新修訂出版。

  上半年 在上海寫《英雄的故事》集中的短篇小説,9月出版。

  八月 再度入朝訪問。

  15日,在沙裏院市參加黃海道五萬四千人的群眾大會,紀念朝鮮解放八週年。

  九月 2日,在開城。

  23日到10月6日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因在朝鮮未能出席,寫了《衷心的祝賀》一文。

  十月 1日,在開城前線前沿陣地和志願軍一起慶祝國慶。

  9日,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二屆全國委員會召開第一次會議,被選為全國文聯委員。同月,中華全國文學工作者協會改組為中國作家協會,被選為中國作家協會第二屆理事會理事、副主席。

  這期間,在朝鮮寫成《保衛和平的人們》集中的散文、特寫。

  十一月 6日?日,華東作家協會在上海成立,巴金未能出席大會,當選為理事。

  十二月 離開朝鮮回國。26日,由巴金等十五人組成華東作協創作委員會,組織委員學習過渡時期的總路線,總任務等。  

  1954年 五十歲

  〔上海——北京——莫斯科——北京——華沙——北京——上海〕

  一月 14日在北京參加中國文聯第二屆全國委員會主席團第二次擴大會議,討論1954年工作計劃。

  六月 譯著《家庭的戲劇》(赫爾岑著)修改本出版。

  七月 13日到達莫斯科,應邀參加契訶夫逝世五十週年紀念活動。14日參加契訶夫紀念館的開幕典禮,法國小説家勃賴德爾、羅馬尼亞詩人別紐克同車前去。與蘇聯作家費定第一次見面。15日上午到“新聖母修道院”公墓為契訶夫掃墓;晚,在工會大廈出席“契訶夫逝世五十週年紀念大會”,作《向安東契訶夫學習》的發言。16日晚在莫斯科文化藝術劇院看《萬尼亞舅舅》。17日下午,在高爾基公園露天劇院參加“紀念契訶夫逝世五十週年”晚會。18日在瓦赫坦坷夫劇院看《海鷗》。21日起前往雅爾達、羅士托夫城、大岡羅格、斯大林格勒等地訪問參觀。

  八月 4日,離開莫斯科回國。

  九月 4日,當選為第一屆人大代表(四川代表)。15日至29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參加大會。

  本月 編選《巴金短篇小説選集》並寫《自序》,次年3月出版。

  編選《巴金散文選》並寫《前記》,次年5月出版。散文集《保衛和平的人們》出版。  

  1955年 五十一歲

  〔上海——北京——新德里——北京——上海——南京——上海〕

  二月 《春》、《秋》由人民文學出版社重版。

  三月 11日,在全國各人民團體負責人的聯席會議上被推選為出席亞洲作家會議的中國代表團副團長,郭沫若任團長。

  四月 前往印度新德里參加亞洲作家會議。5日,出席印度文化界舉行的歡迎會,在會上致詞。6日大會開幕,10日閉幕。

  本月 經昆明回國。

  五月 隨筆集《談契訶夫》出版。

  25日,在北京參加中國文聯主席團、作協主席團召開的聯席擴大會議,討論反胡風問題。同月寫書評《談別有用心的〈洼地上的戰役〉》。

  六——七月 在北京參加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會議期間和李 人交談創作問題多次。

  八月 1日,參加全國文聯、作協主席團舉行的聯席會議,在會上介紹上海文藝界反胡風的情況。

  十月 9日,與孔羅蓀、唐等歡迎法國作家薩特和德波伏瓦來上海訪問,並在寓所接待。

  十一月 6日,參加上海市慶祝蘇聯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三十八週年大會,為主席團成員。

  參加在南京舉行的授軍銜、授勳章的典禮。

  十二月 2日出席上海紀念《草葉集》出版一百週年和《堂吉訶德》出版三百五十週年座談會,並在會上作了《永遠屬於人民的兩部巨著》的報告。

  18日?4日,出席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

  1956年 五十二歲

  〔上海-北京-柏林-上海-成都-上海-新德里-北京〕

  一月 5日,偕周立波從北京啟程前往柏林參加第四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作家大會。9日抵達柏林,10日——14日開會,16日閉幕,當晚參加文化部部長貝歇爾舉行的宴會。本月回國。

  二月 本月7日至3月6日,在北京參加中國作協二次理事會(擴大)會議。會議期間與茅盾、老舍、 曹禺受毛澤東主席接見。周揚在會議報告中指出:“作家茅盾、老舍、巴金、曹禺、趙樹理都是當代語言藝術的大師”。

  五月 1日,參加上海市人民慶祝“五一”。 國際勞動節大會,為大會主席團成員。16日至20日參加作協上海分會二次會員大會,在會上作《在建設社會主義的旗幟下勝利前進》的報告。

  本月,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身份在上海市視察工作。

  六月 15日——30日,在北京參加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為大會主席團成員。

  七月 寫《“鳴”起來吧》、《“獨立思考”》等雜文,均署名余一。

  八月 編成散文集《大歡樂的日子》,次年3月出版。

  十月 14日,參加魯迅新墓遷葬儀式,和金仲華一起把複製的“民族魂”旗幟獻蓋在靈柩上。

  十一月 與文化界人士一道在龍華機場迎接中日友協理事長內山完造。

  十二月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到成都視察。這是解放後第一次回故鄉。10日,出席四川省文學創作會議並作有關創作的報告。在成都,見到青年時的朋友吳先憂,並到正通順街的老家觀看。下旬,去印度新德里參加亞洲作家會議。23日開幕,28日閉幕。  

  1957年 五十三歲

  〔上海——北京——上海——北京——莫斯科、列寧格勒、基輔——上海〕

  三月 在北京參加作協創作規劃會議。與趙丹、方紀等受毛澤東主席的接見。毛澤東主席説,知識分子的大多數是愛國的,是願意為社會主義服務的。又説,馬克思、恩格斯當時寫文章都是以理服人,現在有些人寫文章不是以理服人,而是以勢壓人。這些話給他留下深刻印象。

  四月 27日,會見《文匯報》記者,批評上海有關部門不重視話劇。

  五月 16日,參加上海市委召開的第二次作家座談會,在會上發言,對文藝界出版工作提出意見。

  本月 開始編《巴金文集》。 

  六月26日——七月26日 在北京參加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返滬前一天與馮雪峰長談一次。

  七月 1日,大型刊物《收穫》創刊,巴金、靳以任主編。

  八月16日——九月3日,參加上海市二屆人大二次會議。大會以反右為中心。會上與周而復、柯靈、靳以、郭紹虞等人作聯合發言,批判孫大雨等。

  九月16日——17日,在北京參加作協黨組擴大會議最後一次會議,會上與靳以聯合發言,批判馮雪峰、丁玲、艾青。

  十一月 3日,參加去蘇聯慶祝十月革命四十週年活動的中國勞動人民代表團,受周總理接見。4日啟程赴莫斯科,7日參加慶祝觀禮。12日到列寧格勒訪問。15日返莫斯科。20日到基輔。28日回國。

  十二月 7日,在上海作協舉行的全體會員大會上,傳達周恩來總理對下鄉、下廠的作家所作的報告。29日下午,在上海作協舉行的大會上,代表主席團宣佈第一批深入生活的作家名字,並致賀詞。  

  1958年 五十四歲

  〔上海——北京——蘇聯——上海——成都——上海〕

  一月 主持作協上海分會舉行的會議並作報告,介紹1957年上海分會創作概況。

  二月 1日出席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為主席團成員。

  26日下午,主持上海作協召開的創作座談會。

  這期間還同三十多位作家一道訪問上海機床廠。

  三月 《巴金文集》第一卷、第二卷出版。

  13日,寫《法斯特的悲劇》,發表于《文藝報》第11期,引起指責和批評。5月19日給《文藝報》編輯部寫們,表示接受批評。

  20日,參加上海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社會主義自我改造促進大會,為主席團成員。

  四月 《巴金文集》第三卷出版。

  五月 《巴金文集》第四卷出版。

  八月 5日去醫院看望因公燒傷的邱財康同志,8日修改完成報告文學《一場挽救生命的戰鬥》。

  本月 《巴金文集》第五卷出版。

  十月 4日到蘇聯塔什幹參加亞非作家會議。會議7日在納沃伊劇場開幕,12日閉幕。住郊外杜爾明別墅。14日搬進城裏住塔什幹旅館。15日乘飛機去撒馬爾汗訪問,並參加烏茲別克作家代表大會。16日到費爾剛納,安集匹等地訪問。18日回塔什幹。19日乘飛機到莫斯科,下旬回國。

  17日,友人鄭振鐸因飛機失事遇難。返上海後撰文悼念。

  本月開始,《中國青年》、《文學知識》、《讀書》等雜誌開展對巴金建國前作品的批判和討論。

  本月 《巴金文集》第六卷出版。

  十一月 在成都觀看四川省革命殘廢軍人教養院課餘演出隊的演出。

  十二月 月底返回上海。

  1959年 五十五歲

  〔上海——新安江——北京——上海〕

  三月 月底,到上海郊區公社參觀。

  四月 編完散文集《新聲集》,9月出版。

  五月 編完散文集《友誼集》,9月出版。

  六月 去浙江新安江水庫工地訪問四天,肖珊同行。《巴金文集》第七卷、第八卷出版。

  25日,在北京與周揚等參加首都詩人座談會。

  八月 在上海。去郊區公社參觀。

  九月 與肖珊合譯的《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説集》出版。

  十月 《巴金文集》第十卷出版。

  十一月 7日靳以逝世,巴金為治喪委員會成員。同日參加上海各界人民慶祝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四十二週年大會。

  10日,參加公祭靳以大會,致悼詞。

  1960年 五十六歲

  〔上海-昆明-個舊-上海-杭州-上海-北京-北戴河-上海-成都〕

  二月 13日,出席上海市慶祝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簽訂十週年酒會。

  14日晚出席蘇聯駐上海領事館舉行的慶祝會。

  17日擔任上海市紀念“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五十週年籌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是日,到機場迎接蘇中友好協會代表團,當晚參加會見代表團的活動。

  25日,參加作協上海分會會員大會,致開幕詞。

  三月 中旬,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身份到昆明及錫城個舊視察訪問。

  四月 散文集《讚歌集》出版。

  五——六月 去杭州,住金湖賓館。此行主要準備在第三次文代會上的發言稿。

  七月 下旬赴北京,參加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會,在會上作題為《文學要路在時代的前頭》的發言。當選為全國文聯副主席。

  八月 13日,第三次文代會閉幕。

  同期參加全國作協第三次理事會(擴大)會議,繼續當選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會後曾遊北戴河。

  本月 返回上海。

  十月 從上海到成都,由成都市市長李宗林安排在學道街省委招待所住了四個月。這期間修改《寒夜》等小説。

  在成都見到少年時期教自己學英語的香表哥(濮季雲),不久濮因患肺結核病逝。

(編輯:小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