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畫頻道 > 徐州畫像石 > 正文

畫像石説略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07日 16:02)

  畫像石

  古代門楣、石窟、祠堂、墓室、棺槨等的石刻裝飾畫。盛行于漢、魏、六朝及唐代。內容有歷史人物、神仙故事、社會生産和生活等。表現形式,分陽刻(線條、塊面凸出)和陰刻(線條凹進)兩大類。很多作品在結構、造型和線條的運用上,達到樸質雄勁或生動遒美的境界。是我國一項豐富的藝術遺産。著名者有漢代武梁祠畫像、孝堂山畫像、沂南畫像、河南漢墓畫像、北魏孝子棺等。

  孝堂山畫像石

  東漢石刻珍品。東漢章帝、和帝時期墓地祠堂畫像石,位於山東省長清縣孝堂山頂。舊訛傳西漢孝子郭巨祠。據祠內畫像內容,祠主可能是曾任諸侯王傅、相的二千石官吏。1961年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祠內東、西、北三壁和隔梁石上刻36組畫像。主要內容是與祠主經歷和生活有關的車騎出行、庖廚飲宴、獰獵百戲等圖像。橫貫三壁上部、場面宏偉的“大王出行圖”,表明祠主曾參加過諸侯王的鹵簿活動;北壁下部的“二千石出行圖”,則表示了祠主生前的最高官秩。還有伏羲、女蝸、西王母、風伯、雷公等神話內容以及周公輔成王、孔子見老子、胡漢戰爭等歷史故事畫面。隔梁石的底面,刻有日月星辰。畫像中主要人物之旁,有“大王車”、“令”、“相”、“孔子”、“二千石”、“成王”、“胡王”等7條榜題。雕刻技法以陰線刻為主,少數圖像兼用凹面刻。線條洗練,形象簡樸而生動,是漢畫像中少見的精品。

  嘉祥山漢畫像石

  漢代石刻珍品。1978年,在山東嘉祥宋山發現,共出土九塊。採用減地極淺的平面浮雕,細部再加刻陰線,即"減地平及".從雕刻技法和畫像內容看,和武氏祠畫像石極相似,其年代當和武氏祠大體相近。這批畫像石,雕刻精細、形象生動,藝術價值很高,為研究漢代畫像石增添了可貴的資料。

  徐州東漢畫像石

  主要分佈于江蘇徐州市及其周圍地區。徐州畫像石可分為前後兩期:前期為東漢早、中期;後期為東漢晚期。畫像內容可分四類:①表現生産活動的紡織、牛耕等畫像,如銅山洪樓所出的紡織圖,雙構所出的耕耘圖,把當時的紡車、織機和二牛抬杠的犁耕狀況描繪得非常細緻。②反映墓主經歷和生活的車騎出行、樂舞百戲、庖廚、飲宴等。③東王公、西王母、仙禽神獸等神話故事。④“孔子見老子”、“周公輔成王”一類歷史故事。早期畫像內容一般比較簡單,晚期畫像則大量增加神話故事等內容。徐州畫像石的雕刻技法與山東畫像石相近。前期多陰線刻,凹面刻,構圖簡單,線條粗獷。後期發展起淺浮雕、減地平面線刻等多種技法,畫像構圖複雜,形象生動,許多飛騰嬉戲的仙禽神獸和驚險壯觀的百戲場面,充滿活力和生活情趣,反映了石刻藝術已經發展到成熟階段。

  武梁祠畫像石

  著名東漢畫像石。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今山東濟寧紫雲山下,是武氏家族墓葬的雙闕和四個石祠堂的石刻壁畫,所以一般又稱“武氏祠畫像石”.其中以武梁祠最早,故世稱“武梁祠畫像石”.從桓帝建和元年(147)起數十年間陸續建造。陽刻歷史人物、神仙故事,以及墓主人生前生活的圖像。旁有隸書題記。後因黃河改道,石室零落,部分沒入土中,清乾隆五十年(1785),黃易等掘土發現畫像石等。畫像主要採用鑿紋減地平面線刻技法,人物外留有平行鑿紋.風格渾樸凝重,精麗傳神.在漢代石刻中,是一組年代明確具有很高藝術價值的作品,為研究漢代社會歷史和石刻藝術的重要資料。在國內外素享盛名。

  兩城山畫像石

  東漢石刻珍品。在山東濟寧縣兩城山石室內,流傳於今的有奏樂、舞蹈、雜技等人物活動,以及種種異獸、木連理等雕刻。刻法,先在石的平面,用浮雕刻出人物的輪廓,然後用陰線表現細部形象。作風古樸渾厚,刀法挺勁,具有氣勢。 南陽漢畫像石 河南南陽畫像石多裝飾在墓內的門、門楣、立柱、前室和主室的墻壁上。內容豐富,有歷史故事、神話傳説、舞樂雜技、車騎出行、宴飲狩獵、天文星象、動物飛鳥等。以動物形象的畫面為最多,藝術水平也最高。南陽漢畫像石採用剔地淺浮雕技法,特點是在浮起的畫像輪廓上,用簡練的陰線條,構畫出形象的細部;在畫像輪廓外部,飾以平行橫線或豎線作襯底,也有的為素面。造型簡潔,神態生動,運線剛勁有力。這種粗放豪邁、渾樸古拙的特點,構成了南陽畫像石獨特的藝術風格。

  陜北東漢畫像石

  分佈在陜西綏德、米脂、榆林等地。這一帶東漢時屬上郡。順帝永和五年(140),因南匈奴侵擾,郡治南遷,此地戰亂頻繁,故畫像石墓的下限不會晚於此年。目前發現的漢畫像石,技法風格相近,題材內容雷同,説明時代接近,而紀年墓的材料則證明它們多是和帝、安帝時期的作品。墓主多是土著豪強。畫像石多用於墓門,少數墓也嵌于室壁,個別墓彎窿頂上也嵌有畫像石。畫像內容主要有6種:①反映陜北高原地帶生産活動的牛耕、放牧、田獵和農田作物;②表現墓主經歷和生活的車騎出行、宴飲、樂舞等;③東王公、西王母以及仙禽神獸等神話故事;④孔子見老子一類的歷史故事;⑤日、月等天象內容;⑥由蔓草狀卷雲紋所組成的二方連續形式的裝飾花紋。畫像的雕刻技法主要採用減地平面陽刻,物像細部大多不再加刻陰線,而用墨線或朱彩繪出。畫像質樸凝重、簡潔有力,拓片的效果宛如剪紙。作為邊框的裝飾性極強的蔓草狀卷雲紋,在畫面上佔有很大面積,這些都構成了陜北漢墓畫像石的獨特藝術風格。

  安丘畫像石

  為東漢晚期畫像石。山東安丘縣董家村北出土。1959年發現,1960年山東省博物館發掘。畫像構圖複雜,形象生動,技法多樣,集漢畫像石藝術之大成。是中國迄今發現的最大的畫像石墓之一。墓內畫像共60余幅,滿布墓門和三個墓室,總面積達400平方米以上。日月星象和伏羲女蝸、雷公出行、仙禽神獸等神話題材的畫像,散佈于各室頂部和四壁上部。中室和後室是表現墓主經歷和生活的車騎出行、樂舞百戲、狩獵等畫像,以及傳説中的劉道錫撈尉陀鼎等故事的畫像。畫像分別採用淺浮雕、高浮雕、透雕、凹面雕、陽線刻等不同技法,瑰麗多姿。特別是墓室中軸線上的三根石柱,用高浮雕和透雕技法,刻出眾多而奇異的神話人物和各種神獸,是罕見的漢代藝術傑作。

  射陽石門畫像

  在江蘇寶應縣射陽附近古墓。有漢代刻石二。其一高五尺三寸,分三層刻劃。上層孔子見老子像,中層模糊不清,下層三人供食器、烹魚、靦鼎。另一石,亦刻三層,上層為大鳥,中層鋪首銜環,下層一人手執刀盾,作風古拙。 沂南畫像石 古代石刻珍品。約為東漢末年刻右,1949年發現于山東沂南北寨村。墓門、墓室壁面,都刻有畫像,共有四十余塊。內容豐富,手法多樣。整個畫面具有連續性和故事性。按其位置可分為四組。一、二、三組以攻戰圖紋為主體。墓前室東、西、南三壁橫額,以表現祭祀圖面為主,中室四壁橫額,以刻劃出行、豐收宴享、歌舞百戲畫面為主。墓門橫額和支柱圖像,都是凸起的高浮雕,以增強雄偉氣勢;室內畫面,皆施用薄浮雕和陰線,以保持壁面的平整感。畫像佈局、手法的處理,都表現出服從於建築實用的需要。沂南畫像,可代表從漢轉變到南北朝的一種過渡形式,如羽人、怪獸,和六朝陵墓前石刻圖像相近似,波形雲草紋,更顯示出與六朝蔓草圖案的繼承關係。 東漢曼衍角抵和水嬉畫像石 東漢畫像石珍品。1972年,四川郫縣出土。曼衍角抵之戲刻在上部,共七人,均赤足,戴有假面。古代稱這種人為“象人”。左起:第一人,假面似猴,右手持有長柄鉤兵。第二人假面似豬,背負有壇形器。第三人正用力拖著第四人所坐的蛇虎之尾,向左進。第四人頭上束三髻。曲肘前臂向上,坐在頭部向左的蛇虎身上。第五人右手執盾,左手似持一長劍,頭向後回顧。第六人雙手握一物。末一人右手執一棍,左手持一瓶狀物前伸。其中第四人可能為“東海黃公”。張衡《西京賦》:“東海黃公,赤刀粵祝,翼壓白虎,卒不能救”《西京雜記》:“有東海人黃公,少時為術,能制蛇禦虎,佩赤金刀,以絳繒束髮,立興雲霧,坐成山河。”是則為表演“東海黃公”少時制伏蛇虎的故事節目,乃漢代角抵戲內容之一。下部為水嬉畫像:左邊部分刻有一小船,船上三人,船周刻有鯉、鰱、蛇、蟾、鳥和蓮等。其右有五人,均執板,一人中立左向,前後各有兩人,均作曲腰行禮表示尊敬狀。張衡《西京賦》:"於是命舟憶牧,為水嬉,垂翟葆,近羽旗。"這組畫像,正是這樣的水嬉題材。

  漢車騎出行畫像石

  1972年河南唐河縣南關外出土,現藏南陽漢畫館。圖中前有兩導騎,騎者手執弩,後有兩輛軺車,前車樹建鼓,鼓上有羽葆,二人擊鼓;後車掌傘蓋,乘有馭夫和主人,主人裁進賢冠;車後一人持長矛護衛,已漫漶不清。按:一馬軺車前加鼓車者甚少見,《漢書韓延壽傳》,"延壽衣黃紈方領,駕四馬,傅總,建幢棨,植羽葆鼓車、歌車。"可見達官貴族出行時才有鼓車。在漢代畫像石和畫像磚中,這類內容的畫面很多,而表現的場面不一,形式眾多。 漢范睢受袍畫像石 1972年河南唐河縣南關外出土,現藏南陽漢畫館。畫面雕四人,左起一人戴銳頂冠,著長衣,彎腰,面前置一大型圓盒半開,內裝有物。另一人,戴高山冠,著寬袖長衣,面向圓盒。後有二人,冠皆銳頂,著長衣,前人抱圓形物,後人抱一長形袍裝口袋。此圖與武氏祠榜題有"范且"和"魏須賈"文字的畫像有某些相似之處,可能是范睢佯寒受綈袍的故事。畫面古樸,刻劃生動,簡練,主題鮮明。 漢冶鐵畫像石 漢代畫像石珍品。1930年山東滕縣宏道院出土。畫像石左邊,在用一個多管輸風櫜來鼓風,中部是鍛鐵工序的勞動,右邊形象不甚清晰,從畫面看,當與採礦有關。畫像質樸、生動、簡潔、明快,主題鮮明突出。是研究我國冶鐵史、雕刻史的重要資料。原石現藏山東省博物館。

  漢牛耕畫像石

  漢代畫像石珍品。陜西綏德、米脂和江蘇睢寧都有出土。綏德出土的上面刻著一農民,一手舉鞭,一手扶犁在辛勤耕耘,牛在前面拉著鏵犁,後面以樹為景。下部刻有五株壯實的穀物,很象陜北高原種植的小米,富有鄉土氣息。陜北米脂和江蘇睢寧出土的刻劃了兩牛抬杠,一人扶犁在耕作,這是當時先進的耕作方法。雕刻生動傳神,構圖均勻,疏密有致,樸質簡潔,是三幅極優秀的石刻裝飾畫像。 漢鬥牛畫像石 漢代畫像石珍品。河南南陽出土。南陽畫像石中,刻畫的大多是牛與人鬥或獸鬥的場面,著重刻劃的是牛的雄姿和鬥牛時的暴怒。僅用幾條簡練的陰線勾畫了頸項的隆起,小腹的疾收、銳利的雙角和向上翹起的尾巴,使牛的狂怒和兇猛躍然石上。畫面的重心在牛的前部,但為突出牛的強健和雄壯,把臀部畫得粗壯,而腿的下部和蹄子卻較細小,這種處理使人更感到牛的矯健和靈巧。 漢樓閣舞樂畫像石 1972年河南唐河縣南關外出土,現藏南陽漢畫館。畫面中央一建築物,立柱是一斗三升,支持屋檐,上有兩個相對的望亭。屋檐和望亭兩側飾有四朱雀紋,作舞狀。屋內有二主人就坐,前有一人作踏拊舞;左柱外-人,右柱外二人,鼓瑟,搖鼗。結構優美,情節生動。畫像對研究漢代建築和舞樂,提供了實物資料。

  漢畫像石墓

  西漢晚期至東漢末,以石刻畫像為裝飾的石結構或磚石混合結構的墓葬。墓主多為強宗豪右和高官顯貴。墓中的畫像石原來有些施加彩繪。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清理、發掘的漢畫像石墓有近百座。漢墓中大量的石刻畫像,生動地記錄了當時社會生活的許多側面。是了解當時政治、經濟、思想和藝術的寶貴資料。分佈區域主要有4個中心:①河南南陽、鄂北區;②山東、蘇北、皖北區;②四川地區;④陜北、晉西北區。此外河南密縣、永城,北京豐臺,浙江杭州,陜西邠縣,也有零星發現。前3個區域都是當時經濟、文化發達的中心;陜北、晉西北區漢代屬上郡,東漢順帝以前是北方邊防重地,其中心綏德又位於通往西方的貿易通道上。這些地區,都廣泛分佈著可供開採構築墓室石材的山丘。因此,當漢代豪富日益重視厚葬時,這些地區便發展起了耗資巨大的畫像石墓。

  徐建委採

責編:徐建委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