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ctv.com/')">
>> 首頁

撲拙蒼茫 散淡蕭疏——劉繼紅的花鳥畫

央視國際 2003年11月17日 16:16


  在當代中青年畫家中,寫意花鳥畫家劉繼紅的從藝經歷是很特殊的一位。他沒有令人羨慕的學歷和師門,沒有引以為傲的職務、頭銜及種種獲獎光環,但他那地道純正的傳統寫意花鳥畫,作品中恢宏的氣度和筆墨韻味,越來越贏得當代畫壇的廣泛注目。

  中國花鳥畫藝術與西方靜物畫相比,最大的特色是它的非寫實而寫意,寫出花草蟲魚的活脫脫的生命,寫出大自然的和諧共榮,寫出作者的情感情懷與所感所悟,呈現別開生面的藝術。畫家劉繼紅很經意于畫作的意趣、內涵的營造,比如梅蘭竹菊、牡丹、盛荷這樣一些傳統題材,經他之手,總會某些新穎別致的處理,令人盎然振奮。他注重筆墨和花鳥畫的形式美,以形式容納筆墨,從筆墨注入內涵,用線的節奏與韻律把眾多的花鳥題材統一在大的形式結構中,既有靈動,又不失厚重,較好地體現了花鳥花鳥畫的現代特徵。這除了他具有新意識之外,與他在構思、技法、技巧等方面的探索有關。


  劉繼紅對歷代優秀作品很是下過一番功夫。在對傳統的研習過程中,劉繼紅深深地為那些歷代精湛的繪畫作品所折服,欽佩之餘,他也深深地感到今天的花鳥畫家不能陷入古人的情感、程式的語言框框。他更注重以生活為師,深悟藝術創作是基於大自然的活水源頭,才有可能“偶一操翰,便有神來之筆,信手拈來,也覺頭頭是道”。他的花鳥,不僅在選材上獨具一格,而且在筆墨上也刻意追求創新,在發揮筆情墨趣特色上,抓住了中國畫灑脫的傳神精粹。

  劉繼紅作畫非常重視技巧、技法,非常重視技藝的完善。藝術家不是一般的藝人,他必須用頭腦和心靈創作,但僅有思想而無技巧、技藝決不能做好藝術。中國畫是既重視創作理念又十分重視手上功夫的藝術。劉繼紅花很大的精力錘煉自己的筆墨技巧。他用筆“帥”而“實”。所謂“帥”即很自由、大氣、有變化、有韻律;所謂“實”,即著筆有力量、有深度、耐得起品味。畫的有速度才有可能“帥”,畫的慢才可能“實”。劉繼紅善於運用筆觸的力量大小和快與慢的交替變化,以及順筆、逆筆、短淺、長線的穿插、交錯來創造美感;他還善於在點擦皴染中充分運用自己的經驗和發揮寫意水墨的偶然性,加強筆墨的情趣。在墨的運用中,他抓住用水這一關鍵仲介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因為墨的濃淡枯澀,墨的韻味,都是通過水與墨的結合併通過筆的“揮寫”取得的。《叢林印象》是劉繼紅這種畫風的代表作,畫坐構圖新穎,設色古艷,筆墨酣暢,耐人品味。


  傳統花嗎畫的題材比較固定,這固然使表現語言走向精緻,但也必然會帶來負面影響,使表現語言陳陳相因而失去新鮮感。因此開掘新題材是花鳥畫創新重要途徑。劉繼紅根據自己的所見所感,不斷在題材上有所拓展,並探索新的表現技巧。在佈局上,劉繼紅的寫意花鳥很注意氣勢,他常常用大幅構圖取花卉的整體而不限于其局部,尤其近幾年來他愛用全景式構圖作大畫,而且在經營整體氣勢時,又注意局部的表現,做到“遠取其勢,近取其質”。頗值得人們稱道的是,他畫面上的“勢”不僅取自客觀自然,更是他內心氣質的一種表現,富有激情和衝擊力。畫畫氣勢的形成與取景的繁簡和虛實有關,古人有從實處取氣之説。劉繼紅深清此理,他從自己的素質、性格和意趣出發,常常取繁景,往密處畫,並用團塊結構來加強整體氣勢,追求剛強、雄實的審美趣味。但他又善於在實中巧妙的用虛來穿插、照應,使畫面呼吸暢通、氣韻生動。他的繪畫語言結構整體上是粗獷、霸悍、雄健的,但在關鍵處卻流溢出花卉的委婉、柔和、秀麗之美。—切繪畫作品,包括花鳥畫在內,形式結構和文化意味的單純性與豐富性的關係很難處理,過分追求單純易失于簡單,反之,過分講究豐富又易走向繁瑣。劉繼紅在單純中求豐富、在豐富中求單純的創作經驗值得我們重視的。


  劉繼紅之所以能在花鳥畫上取得如此成就,更得益於他主觀上的努力和長期以來付出的艱辛勞動。他花相當的精力讀書,時刻關心著藝術思潮的變化。他思考最多的和在實踐中孜孜以求探索的,是如何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現時代的感覺,如何在傳統的基礎上走出一條新路來。在這方面他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應該説,在他的寫意花鳥藝術中所呈現出來的宏大氣度、創新氣魄和文化含量是和我們的時代跳動的脈搏相一致的。劉繼紅的畫是傳統的,但又是現代的。説是傳統的,是因為在他的畫畫中存有詩的情境,而且具有很強的筆墨意識;

  説是現代的,是因為他的作品中流露出很強的時代氣息,有自己的東西,那是他用情感去體察,去感悟得來的,雖然是一點一滴,卻來之不易。筆墨上他追求一種新的面貌,表現了—種蒼勁、渾厚、激情。他的筆墨賴於內容的需要,精於構圖的推敲,又精於筆墨錘煉,從而使物象形神兼備;他在筆墨上有激情,保持著中國水墨大寫意花烏畫的基本特製,著重發揮筆墨形式語言的魅力,體現了特有的美感效應;他的創作態度極其嚴肅,即不重復前人,也不重復自己。因此,他的作品明快灑脫,有氣勢、蓄情趣、富靈氣、出新意、大膽潑辣而又具伺飄趣之風,瀟灑自如仿佛信手拈來。

  傳統的筆墨技法與現代感的和諧使劉繼紅的畫作給人留下至深的印象。他以一腔現代人的精神和激情,使傳統筆墨在境界上朝著現代形態轉變。縱觀他的作品,無論是具制佳作,還是尺幅小品,無不大氣磅薄、痛快酣暢,筆墨蒼勁老辣而秀潤委婉。在他的筆下無論是歷經滄桑、盤曲纏繞韻古藤大蔓,懸垂纍纍、花大瓜肥的瓜果,還是田園作物上蟄居如鳴的草蟲,無不表現出一種重、厚、雄、茂的大美,歌頌著旺盛而永恒的生命力,寄寓著畫家無限生意的內心世界,同時表現出他那激情澎湃,氣宇軒昂的審美追求。


  在多元化的時代,要想形成完整的、成熟的個性藝術語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是能認清自己,在把握住時代的特質中表現出時代的特質也確呼不易。劉繼紅在他的花鳥畫創作中無處不在體現出這一追求,他是一位虔誠而純粹的畫家他用自我和本真反映這個世界,用直啄與毅力面對藝術,已顯出非凡悟性和才情,並旦已經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繪畫風格。從他的花鳥畫中,我們可以感到他作品中那種寧靜平和的境界慢慢滋生開去,一種個性的、耐人咀嚼的筆墨功夫漸漸沉澱下來,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定有更多佳作問世。

(編輯:孫驥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