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意大利文藝復興藝術帶給我們的啟示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4月20日 19:55 來源:中國文化報

  


激動人心的聖母瑪麗亞 (木板蛋彩畫)馬薩喬

  “意大利文藝復興藝術展”以“人的形象”為主題,通過80件(組)繪畫、雕塑和工藝品,展示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及其前後藝術的輝煌成就。展覽自開幕以來,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也引起了學術界的強烈興趣。儘管20多年改革開放使得許多中國人有機會親臨意大利、法國、英國觀看世界文明史中的藝術創造,畢竟,這是中國人第一次坐在自己的家裏觀看來自意大利的珍品,這種獨特的審美經驗就是一次值得回味的藝術享受。

  仔細欣賞著一件件展品,從意大利13至19世紀的80余件作品,以時間為序,涵蓋了文藝復興時期主要代表人物,勾勒出藝術流變的基本脈絡,仿佛讓人徜徉在歷史的長河當中。如果説,經歷了中世紀近千年宗教對人的完全禁錮之後,發軔于意大利的文藝復興最深刻的文化內涵在於其高揚人文主義的旗幟,將人性從宗教的禁錮中解放出來,人不再是神的奴隸,人可以享受現世的幸福與歡樂,那麼,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意識到,作為個體的人的自由發揮到極致,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另一個極端:人的貪婪掠奪造成人與自然日趨嚴重的對立,個人私欲的無限膨脹使得貧富差距不可抑制地擴大,懷疑、衝突、冷漠與極端個人主義,理想失落,信任危機,人類正在面臨著物質與精神的斷裂,曾經擔負過重要社會責任的藝術越來越顯得蒼白無力。於是,我們掉頭回來再來看看文藝復興,才更為深刻地體會到,文藝復興藝術正是因為人性與神性的完美結合,才造就了它在世界藝術史上成為一個不可超越的高峰,並在數百年後的今天,還在給予我們新的啟示。

  文藝復興的原意是在古典規範的影響下藝術和文學的復興,意指古希臘羅馬文化的再生。在西方文明的童年時期,古希臘哲學家普羅泰戈拉説出“人是萬物的尺度”,那是一種什麼樣的自信!在古希臘神話中,神人同形同性,而城邦國家的奴隸主民主政體要求公民既要有健壯的體格又要有完美的心靈。由此才有了希臘藝術中的理想形象:典雅寧靜的氣質與運動員一樣的體魄。寧靜、和諧、靜穆、偉大,成為古希臘羅馬藝術的最高標準。隨著基督教從中東傳入並在歐洲確立其統治地位,藝術逐漸成為基督教向大眾傳遞教義的工具,藝術家的主要任務就是通過各種視覺形式來敘述宗教的故事,使教義變得形象可感。藝術在很大程度上成了教會支配下為神效力的工具。人的渺小短暫,根本不配進入藝術的殿堂,藝術只能用來歌頌永恒偉大的上帝。這是一個長達千年的漫長歷程!直到14世紀的意大利,商業的發達與城市的發展,使得新興資産階級找到古希臘羅馬作為自己的精神支柱,他們要求從宗教控制當中擺脫出來,反對人的生活受神的支配,他們敢於承認人的短暫與脆弱,他們需要尋找現世的歡樂與幸福。這股思潮,並不是以完全對抗的形式出現,新舊傳統在長時期內和諧共處。儘管神的永恒、完美是人永遠不可企及的,但是,人原本是上帝的創造物,在人的身上理應有自己的崇高、偉大、力量、尊嚴、理想、奉獻,所有這些人性中最完美的表達就是神性,神性是人性的提升;人承認自己的短暫、脆弱,但正是在渺小而短暫的人身上,才最能體現出神性的崇高與偉大,並反射出神性的永恒光輝!人性與神性不再是對立的存在,而是和諧地統一。

  在早期文藝復興大師的筆下,人性還只是在神性的枷鎖中掙扎著流露出來。從畫面營造的總體氛圍,到人物的具體刻畫,都鮮明地體現出宗教的莊嚴肅穆,使得畫面人物仍屬於不同於人的另一個世界。神性與人性,仿佛如同造型藝術的兩翼,在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那兒達到了完美結合的頂峰,每一幅作品都力圖將神性提升人性,從人性發掘神性,從而也將文藝復興推向了鼎盛。達?芬奇為聖瑪麗亞修道院所作的《最後的晚餐》,還有《岩下聖母》、《聖母、聖嬰和聖安妮》,米開朗基羅為西斯庭教堂所作的不朽名作《創世紀》和受教皇委託創作的《最後的審判》,以及他為尤裏烏斯二世所建造的40件真人大小的雕塑《摩西》;拉斐爾更是以聖母像聞名於世,至今無人超越。他的《草地上的聖母》、《椅中聖母》、《西斯庭聖母》,每一幅作品都是一曲優美的頌歌。仔細看看他們創造的那一個個永恒的藝術形象吧!達?芬奇的《聖母、聖嬰和聖安妮》流露出的親情融融,讓人胸中涌動著愛的暖流,這是天堂之愛,也是人間之愛;拉斐爾的《草地上的聖母》,她身上穿著當時流行的漂亮衣裙,對孩子滿含愛意,就像鄰家的少婦,而那端莊、優雅、高貴,又豈是人間所有?《創世紀》中上帝將生命賜予亞當的那一剎那,將人性與神性同時賦予給他,你似乎能聽到亞當的呼吸,看到隨之起伏的胸脯。那正是亞當的血肉之軀,又分明有著無比的力量與激情!而《大衛》是人、是神?4米多高的大理石刻畫的這位牧童英雄,成為一個無畏的、像神一樣的角力者!而《蒙娜麗莎》原本是委託人訂購的肖像,但她溫柔的眼神,無法言説的微笑,給人無限的親近感,卻又情不自禁地感受到了“神性”──完美,永恒,博大,像聖母一樣不能褻瀆!

  也許再沒有哪一個時期比文藝復興時期那樣注重藝術的內在精神內涵,將技藝與精神結合得如此完美!在此後的歷史發展當中,因為時代的不同,社會、政治、經濟的巨大變革,藝術越來越轉向人的現世生活,人更多地被現實所困擾,神性一點點地退出了藝術的形象當中。再想想尼采“上帝死了”的宣言,人的自由向另一個極端發展,資産階級不僅取得了勝利,而且轉而成為壓倒一切的力量,制定並完善了服務自己的政治、經濟、文化制度,藝術的發展先是從風格、技法上企圖不斷超越,風格主義、巴洛克,到19世紀法國的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再到印象派、後印象派,直到現代派的産生和發展,藝術的潮流從精神的追求轉而成為發泄、獵奇、反叛、破壞、虛無,藝術與非藝術沒有了界線,藝術的存在價值令人質疑──如果藝術只不過是形式的花樣翻新而無精神的內涵;如果藝術不能發現與闡釋美的價值,反而誇大和製造醜惡;如果藝術不僅不能撫慰人的心靈,反而加劇了人的精神分裂?藝術,呼喚神性,正是呼喚人性中的美好希望!

  正如著名美術理論家、意大利文藝復興藝術展主要策展人之一邵大箴先生所説:(意大利文藝復興)“不僅奠定了歐洲現實主義藝術的基礎,而且還以其深厚的精神內涵和精湛的藝術技巧,不斷召喚邁著現代主義步伐的人們,返回古典的境界,返回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自我的和諧世界。也許那理想中有許多虛無飄渺的成分,但現代人們的心靈需要有理想,需要有崇高精神的寄託。”只有神性與人性的完美結合,才是藝術的理想境界,才是人類心靈的永久慰藉。當代藝術正需要深刻反思。

  

  

責編:雍莉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