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蓊鬱蒼翠 清腴沉著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6月24日 10:41 來源:

  清代中後期,以“四王”為代表的正統畫派漸顯頹勢,當時的山水畫家們或為法所拘,作繭自縛,或為利所驅,粗製濫造,大多無力振展,只有極少數畫家能有所作為。這其中最為值得稱道的是每每為後世論者譽為“四王后勁”的戴熙。


  戴熙(1801-1860),字醇士,號榆庵,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進士,官至兵部侍郎,後引疾歸,工詩書,善繪事,雖師法王翚,然不為門派所囿,別有所獲。曾大膽宣稱:“士大夫恥言北宗,馬(遠)、夏(圭)諸公不振久矣。余嘗欲振起北宗,惜力不逮爾。有志者不當以寫意了事,刮垢磨光,存乎其人耳。”(《習苦齋畫絮》)戴熙的這一觀點,在當時的畫壇可謂驚人之語。此幅《重巒密樹圖》係戴氏辭世前一年所作,雖然基本上沿襲董(源)巨(然)一係的南宗家法,但卻較好地體現了戴熙筆墨兼顧,繁簡適中,自然渾成的畫風特點。

  該圖現藏于上海博物館,紙本,淺絳設色,縱115.3厘米,橫46厘米,是一幅見筆見墨之作。從畫面構成上看,以山腰雲霧為界可以明顯地分為上下兩大部分。其下部密樹成行,蓊鬱蒼翠;其上部峰巒迭起,沉著清腴。圖的下半部景物豐富,叢樹、陋屋、溪水、修竹,層次分明,錯落有致,無疑是一處盧鴻草堂、王維輞川式的幽人高士隱居之所。圖的上半部景物單純,主要以兩座並不完整的山巒佔據著大部分畫面,兩山之間有林木相銜接,既穿插映帶,又逗人情思。峰巒上密布的苔點成排比之狀,筆墨濃潤,深淺不一,山腰間雲霧遊移繚繞,雲霧中同樣有樹木若隱若現,益發美化了畫面的意境,使整個畫面充滿了詩意。通觀整幅畫作,丘壑安排得當,筆墨嫻熟有方,確不失為戴氏晚年的一幅力作。

  欣賞這幅作品有兩點似乎應該引起注意:其一是這幅畫中樹木甚多,董其昌《畫眼》嘗謂:“畫樹之法,須專以轉折為主”,“但畫一尺樹,更不可令有半寸之直”,然而戴熙這幅畫中的樹木雖直中有曲,曲中見直,但總體上卻是較直的,這一點與董其昌所言稍異,也是戴熙師法造化的結果(戴熙曾言“我與古人同為造化弟子)。另外,戴熙在這幅畫中對於樹葉的處理多以濃淡不一的濕墨為之,甚為出色,也甚見功力。其二是這幅畫中上部的峰巒多為披麻皴,確係其畫上所題乃“北苑遺法”,而下部的坡石上卻多為戴氏所自創的“蟬衣皴”,即在線狀的“披麻皴”中糅合了面狀的“斧劈皴”,以增加山石的質感。由此可見,戴熙的所謂“欲振起北宗”,並非是徒托空言,而是有言有行的。因此,作為“四王”畫派後期的最重要畫家,戴熙的這幅《重巒密樹圖》既給我們以審美上的享受,又給我們以繪畫理念上的啟示。

  該圖右上方有作者“重巒密樹,北苑遺法,已未十月,藹臣三兄屬,醇士戴熙”的自題,下鈐朱白文印各一方。另外,該圖流傳有緒,曾經收藏大家龐元濟收藏,並鈐有“虛齋審定”朱文印一方。

  來源:中國書畫報

責編:海燕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