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河南內鄉采風:伏牛山下那些靠科技致富的農民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4月06日 13:28 來源:

  今年春節期間,記者在伏牛山腹地的河南省內鄉縣,見到了幾位愛科學如自己生命的農民,並從他們身上反復思考農民、科技、財富之間的關係,似乎看到了正在萌動的春天的氣息。

  秦英林:“陪”加拿大種豬一起過年

  秦英林是我們此次在內鄉縣採訪的第一個農民。説他

  是農民,可能有些不恰當,他是正規的河南農大畢業生,大學畢業後自願回鄉當農民養豬,一度成為上世紀90年代初轟動全國的新聞人物。他因此成為“全國科技星火&&人”、“中國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中國十大傑出農民”。他還是南陽市千萬農民中第一個擁有寶馬轎車的人。他經營的河南省內鄉縣牧原養殖有限公司,擁有上億元資産,年産20萬頭豬,其現代化養殖規模居“河南省第一”、“全國第二”。他研究開發的早期隔離斷奶技術、液體飼喂技術、豬舍自動控溫技術等,在世界處於領先水平。

  “馬上要過年了,該放鬆放鬆了吧!”春節前夕,記者致電問候秦英林。

  “放鬆啥啊?剛從加拿大(買)進百十頭種豬,還不知能不能適應咱這兒冬天的氣候?寒流馬上要來,新建的種豬場有些配套工程還沒幹完。”

  大年初三見到秦英林,果然發現他在種豬場過了3天,了解加拿大種豬的冬季生活習性、記錄數據,成了他每天必幹的事情。

  秦英林潛心鑽研科學養豬的習慣,是從他1992年建第一個養豬場時就開始的。那時,他白天黑夜都住在用玉米稈搭起的小窩棚裏,打井、架電、建水塔,樣樣都幹。他設計的磚拱結構豬舍,使造價降低90%。

  此次為了飼養好從加拿大引回的種豬,他特別招聘職高畢業生做飼養員;用營養學理論配製飼料,豬一天能長1公斤肉;從國內到美國、法國、巴西等國的養豬場、獸醫站和實驗室,他四處學習;他主持的國家級星火項目———瘦肉型豬産業化開發,年創社會效益上億元,使數千人就業。

  眼下,他的公司已成為內鄉農民的豬業“龍頭”,承擔著全縣豬業的産前、産中、産後服務,帶動內鄉涌現出30多個養豬重點村和2000余個養豬大戶,使內鄉成為國家商品豬出口直供基地。去年10月,他還依託養豬場建成了沼氣發電項目。

  邵元龍、張喜正:除夕仍為推廣科技忙

  該縣赤眉鎮東北川村,有兩個農民的大名響噹噹,這就是邵元龍和張喜正。他們都是靠承包種植蘋果而富甲一方的。但使他們名播四鄉八里的,不只是他們的上百萬元個人財富,而是苦心鑽研、無償傳播果樹種植技術。他們引進品種10余個,培育嫁接改造“五月火”、“千年紅”、“萬年紅”、“早豐甜”等油桃品種7個,使果農們的當家品種在退化變異時,可以有優質高産新品種及時取代。

  為了保證讓果農們及時掌握新技術,邵元龍、張喜正還&&成立了油桃協會,推廣先進技術,解決銷售問題,併為油桃産品註冊了“赤眉牌”商標,帶動全縣10萬果農人均年收入超千元。

  按當地老百姓的説法,年前這兩天好找人。於是,記者決定在除夕這天趕赴東北川村,採訪邵元龍和張喜正。但這兩個人,並不好找!

  我們先到邵元龍家,剛一開口,他的妻子就抱怨:“馬上要過年,急等他殺雞哩,他又上西溝給人家剪桃枝去了!”

  來到張喜正家,他的妻子和兒子也正在替他擔心。前幾天,張喜正到河北給鄉親們購買油桃樹苗,明天都是大年初一了,現在還在路上,不知道能不能趕回來過年?更讓人擔心的是,電話中他説話鼻子囔囔的,一問才知道在路上凍感冒了。

  兩個人,一個也沒在家裏“待著”。我們只好冒著刀子一樣的寒風,翻坡越嶺去找邵元龍。

  走近一片果園,只見一個中年男子一邊修剪果枝,一邊給兩位年輕農民講解。“那就是俺爹!”老遠,陪我們一起來的邵元龍的兒子就指著那中年男子説。

  “怎麼不等開春暖和了再剪?”走近邵元龍,我們問。

  “大家都習慣春天剪枝,其實冬天剪枝更利於儲存養分。再説過了年,我會忙得不可開交!”

  “這服務怎麼收費啊?”

  “不收費的。我包種苗、包技術、包管理、包銷售,一包到底!”

  跟著邵元龍學技術的西溝農民張奇,這時插話道:“學了他(指邵)的技術,俺這桃子比別處的桃子大一圈,吃著脆甜!不過,真不好意思,要過年了,俺還在給他添忙!”

  劉鐵栓:過年與外商“網聊”促銷新産品

  內鄉縣漫山遍野都是米黃色的大理石,走路都拌腿。但是,近年來因為一個叫劉鐵栓的農民,把它打造成了一個年産值3億元的米黃玉開採加工産業鏈。

  大年初三上午,記者撥打劉鐵栓的手機,預約採訪事宜。一連撥通兩次,都被他挂斷了。“莫非對方不方便?”記者不再撥打。但過了半個小時,劉主動回撥過來,解釋道:“剛才正在網上和日本、韓國的兩位客商熱聊呢!”

  劉鐵栓説,他近幾年新開發的大理石産品70%%出口,他和外商的感情也大多是通過網上聊出來的。過年的時候,他和外商聊得更熱,“主要是想讓客商知道咱在過大年時還掂念著他們”。

  “聊業務嗎?”記者問。

  “當然!”劉鐵栓得意地説:“剛才還聊成一筆新業務。”他把新開發的米黃玉高檔紐扣信息,發帖給韓國客商,那邊很快回帖:“正需要這樣的産品,請加大品種開發力度和生産規模。”表示將很快過來洽談訂貨業務。

  劉鐵栓恐怕是全國第一個成立大理石開發研究所的農民。他的這個研究所,把拌腿的石頭加工成裝飾材料、辦公傢具、餐具等110余種産品,並研究出成套生産技術。為了研究開發薄板工藝品,他還自費出國到日本學技術,考察市場。

  在他的扶持和帶動下,他所在的西廟崗鄉建成了“中原第一石材城”,吸引福建、山東、湖北等地30多位老闆投資開發,形成了“荒料開採———板材加工———精細産品———廢料再生”産業鏈,近2萬名農民受益。産品出口20多個國家和地區。

  周學文:過年老往麥地跑

  “老周啊,聽説你一年365天,差不多天天都往地裏跑。”農曆正月初六,記者把王店鎮周營村農民周學文“堵”在了他家裏。

  “那太誇張!誰能沒個歇腳的時候?再説,給莊稼打交道的人,往地裏跑有啥稀奇?”與大學畢業當農民的秦英林,搞果樹種植與研究的邵元龍、張喜正,進行米黃玉開發的劉鐵栓不同,周學文的農民身份似乎更地道,從事的也是非常傳統的小麥種植;但是,他又與一般的農民有極大的不同。

  他愛鑽研,在內鄉縣農民中,一連實現了幾個“全縣第一”:第一個與高校聯姻,第一個建立了家庭科技書屋,第一個購置了微機,第一個建立了植物生長素研究所,第一個公開招錄大學生跟他一同攻關,第一個拿出全縣不同土壤的各種成分測量數據,第一研製出不同土質不同作物施用的植物生長素,第一個把自己開發的植物生長素賒銷給農民,第一個申請並註冊了“菊城”商標,第一個在縣電視臺做常年廣告,讓“菊城菊城,綠色的希望,豐收的保證”形象廣告語銘記在全縣農民心中……

  “這幾天,到幾塊麥地裏瞅瞅,俺高興壞了!”周學文一臉燦爛:“去年秋天研製的小麥生長素,從冬季的小麥根係就能看得出來,很不錯,保證能抓老百姓的心!”

  近年來,農民們只顧一味地往地裏施化肥,也不管莊稼“吃不吃”、“喝不喝”,造成土地越來越板結,收成越來越低,果實品質越來越差。為改變這種狀況,周學文萌發了給各類土質的田地上的不同植物,研究一些既可口又科學的“飯菜”的念頭。他因此走上了農業科研道路,開發的植物生長素品種達120多個。 (記者 喬地 通訊員 徐海林)

  來源:科技日報

責編:肖闊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