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農業頻道 > 中華大地 > 正文

民間文化保護工程啟動

央視國際 (2005年05月19日 18:01)

  我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自去年初啟動以來,已將北京京西古幡樂、安徽民間花鼓燈、河南傳統廟會文化等39個珍貴、瀕危並具有歷史、文化、科學價值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項目列為保護試點。這是記者從正在北京舉行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獲悉的。

  我國悠久文明積澱下來各種類型的民族傳統和民間知識,包括各種語言,口頭文學,風俗習慣,民族民間的音樂、舞蹈、禮儀、手工藝、傳統醫學、建築術及其他藝術,這些都切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認定的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概念。

  文化部副部長周和平在研討會上説,面對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種種挑戰,我國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生存環境急劇惡化。大批有歷史文化價值的民族民間文化形態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一些口頭傳承的民族民間文化遺産正在消失。

  據介紹,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計劃到2020年初步建立起比較完備的保護制度和保護體系,在全社會形成自覺保護意識,基本實現保護的科學化、規範化、網絡化。其間,從2004年至2008年為試點和搶救瀕危階段;2009年至2013年為全面展開和重點保護階段;2014年至2020年為補充完善和健全機制階段。保護的對象包括傳統的口述文學和語言文字;傳統的戲劇、曲藝、音樂、舞蹈、美術、雜技;傳統的工藝美術和製作技藝;傳統禮儀、節日、慶典和體育活動;以及相關的代表性原始資料、實物和場所。對此,國家將採取建立文化生態保護區、建立民間文化傳承機制等方式使其得以延續和發揚。

  在過去兩年間,我國已成功將崑曲和古琴藝術申報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産代表作,今年的申報工作正在進行。

  來自美國、德國、奧地利、法國、日本、韓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0多位代表參加了研討會,就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管理機制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與立法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與文化多樣性、非物質文化資源與生態環境保護、旅遊産業與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文化遺産承傳人的保護等問題交流經驗、獻計獻策。(記者邱紅傑)

責編:肖闊  來源:新華網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