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手記︱認真做事 天問追夢

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總臺之聲》微信公眾號 | 2023年01月04日 19:43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總臺之聲》微信公眾號 | 2023年01月04日 19:43
原標題:
正在加載

  作者: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社教節目中心特別節目部副主任  王立歡

  毛澤東同志曾經説過,“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共産黨就最講認真。”在工作中,“認真”既是每一名黨員幹好事業的重要原則,也潛移默化地指導著《你好!火星》的創作。

  《你好!火星》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國家航天局聯合製作的大型科學紀錄片,屬於重點選題項目。該片圍繞國家首次火星探測系列重大科技專項任務,採用5G+4K/8K+AI等先進技術,展開全程跟蹤報道,以普及航天科學知識,展示我國航天技術成果和航天奮鬥精神。

  項目的科學先進性,要求紀錄片創作者的態度也必須是認真且嚴謹。我們必須把專業且嚴肅的科學知識理解透徹,並轉化為觀眾可接受的電視語言。

  △總導演王立歡在海南文昌拍攝長征五號火箭。

  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大家開始了大範圍的看書查資料,資料專業又龐雜,包括像深空探測方面的專業期刊,很多是完全看不懂的文章,那也要琢磨研究,要深入思考背後的科學含義。對於既往人類火星探索實踐進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概括,有了大量知識儲備之後,我著手制定拍攝大綱,然後把幾十個相關話題排列在草稿紙上,自我提問或者站在觀眾角度發問,再把它進行歸納,然後結構成節目腳本。

  △在海南文昌發射場採訪專家。

  《你好!火星》採訪的科學家、工程技術人員和項目研發人員,總數超過60人。每個採訪文字量少的有七八千字,多的有兩三萬字,整個採訪內容超過150萬字。我把這150萬字進行通讀,很多部分反復閱讀揣摩,從裏面精選出三個層面的內容:一是可能會用的採訪;二是解説詞裏可能會用的環節;三是可行的思路。把它們分別標出來,然後根據腳本結構加進去,再進行修改調整。

  為什麼這麼做呢?就是源於所有的採訪內容消化之後,要仔細分析判斷,找到最準確、最適合的部分,把它們有機地組織起來,形成現在的整體結構框架。然後再進行語言風格加工,來形成最終的文字。這個過程非常費力勞神,但是必須要做,科學就是要正確,來不得半點偏差和懈怠,別無選擇,這一切的法寶就是認真和嚴苛。

  2020年10月14日,火星大衝,這是觀測火星的最好時機。為了能獲得最佳拍攝效果,我們趕到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天文臺——位於西藏阿裏的國家天文臺阿裏觀測站。這裡條件艱苦,空氣稀薄,全組同志邊工作邊吸氧。到了夜裏,氣溫很低,風有八九級,幾乎能把人刮走。我和攝像師穿著大衣,流著鼻涕,手套還不敢戴,因為可能按不準快門。我們倆在外邊凍了兩個多小時,數20下按,再數20下按,輪流按快門,終於拍下了火星升起在空中畫出的一條軌跡。

  《你好!火星》其中有大量美輪美奐的星空延時鏡頭,這得益於大家經常望蒼穹、拍星空的工作習慣,因為隨著季節的不同,星星在夜間所呈現出來的狀態是不一樣的,星座也會隨著時間和地域而改變,在節目中要對應呈現不同的星空。

  △在青海冷湖掃描地面。(攝影:田巍)

  節目後期製作中,我們模擬出火星表面的地形地貌,依託的是探測器和火星車拍回來的照片,但只能提供一個大尺度的環境參考,還不足以支撐我們還原它的三維圖像,因為電視需要特寫鏡頭,為觀眾展現細節紋理和表面材質。為此我們多次前往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冷湖鎮周邊的鹽鹼戈壁地區,這裡寸草不生溝壑林立的雅丹地貌被譽為國內最像火星的地方。我們選擇若干代表性地貌,進行逐行測量攝影,進行三維掃描,回去建立數據模型,這作為我們還原火星地貌的一些基礎數字素材。

  節目創作過程中,為了確保所傳播的精神內涵看得見、感受得到、讓觀眾滿意,要求我們必須思想不能疲、勁頭不能松、執行不能軟,要求我們必須事事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完美。可以説,“認真”是指導大家順利完成節目創作的首要保障。

編輯:陳詩文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正在閱讀:黨員手記︱認真做事 天問追夢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