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保障線》調查手記


“低保”背後

編導  陳新紅

一、軍工企業職工的尷尬

    做這期節目時,聽説一件有意思的事情:70年代初,有兩個特要好的哥們兒找工作時一個共同的願望就是進入國營軍工廠,一來國營軍工企業名聲響,二來經濟效益不錯。上了點年紀的人大概都知道五六十年代軍工企業的火暴,凡有能耐的人都進軍工廠。不過想進軍工企業不但要政治過硬,而且還要有過硬的社會關係。這倆哥們兒中一個有家庭背景,自然順利進入某軍工廠;另一個沒後門可走,只能空嘆不幸,進入一家煤場當工人。

    光陰飛逝,二十幾年過去了,誰也不曾料到哥倆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讓人羨慕的軍工廠的哥們兒,人到中年趕上單位停産,不得不下崗回家,每月領取一百多元的下崗費,現在全家老小的基本生活還得靠政府來救濟。那個當初去煤場的哥們兒通過自學,不斷攀升,現在當上了某電力集團公司的老總,一個月工資幾千元都打不住。真是世事難料,個體的生命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中,在時間的長河裏會發生怎樣的改變?人生無常,好與壞、幸與不幸都是相對的。

    在採訪中我們還了解到有一個比較典型的家庭,父親和兩個兒子還有兩個兒媳全都在軍工廠工作,想當初可了不得,全家人都在國營大單位工作,讓人羨慕不已;現如今兒子、兒媳全都下崗,一大家子的生活全靠老爺子每月四百多元的退休工資來維持。這也許就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關係所孕育出來的特殊家庭必須承受的幸福與失落、快樂與痛苦。

二、煤炭工人的無助

    政府對下崗工人一般都提倡自謀出路,再就業。但對那些地處偏遠地方的煤礦工人來説,靠自救來解決生活問題難度比較大。姑且不論礦區由於整體經濟不景氣,本行業是否有再就業的機會,就是別的行業有就業機會,但礦工們普遍文化水平低,除了採煤什麼都不會幹,不可能轉行幹別的。如果哪個下崗工人想弄個第三産業做點小買賣,誰又有資金來投入?誰又有閒錢來消費呢?所以對那些貧困的煤礦工人來説自救是不現實的,他們只有依靠國家發放的最低生活保障金來維持最簡單的生活,但是由於在礦區貧困人口的基數大,很難做到按中央要求的只要達到貧困線都應該做到“應保盡保”。

    許多煤礦工人私下裏議論:國營煤礦不景氣,但某些礦上領導的家屬開設的小煤礦卻照樣紅火;國營煤礦的工人出工的越來越少,工資也開得越來越低,難以維持正常的生活,但有背景的小煤礦不見消失,有錢的人也沒見越來越少。看來讓貧困的人們生存下去,讓他們能吃飽飯決不是只有政府救濟這一條路可走。

 共1頁  第1頁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