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中部普若崗日冰原的發現及其科學意義
                           姚檀棟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芯與寒區環境開放研究實驗室,甘肅 蘭州730000)

  19998月至9月,在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規劃項目“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及其環境資源效應”中第2課題“青藏高原降升過程與東亞氣候環境變化”的資助下,我們對青藏高原中部無人區進行了冰川考察和冰芯選點工作。

  我國科學家考察冰川的足跡遍及中國最北的阿爾泰山到最南的玉龍雪山,最東的雪寶頂到最西的帕米爾,但對青藏高原北部即藏北高原的冰川,則由於交通上的困難,冰川學家從未涉足,因為以前的青藏高原冰川考察一般是從新藏線進入考察高原西部的冰川,從青藏線進入考察高原東部的冰川,位於藏北高原的中部地區成為盲點。1990年,我們在冰川圖上確定古裏雅冰帽為冰芯研究考察點時,就已注意到了普若崗日地區規模巨大的冰川群,並提出過在適當時候考察這個地區的想法,這個願望終於在1999年得以實現。

  普若崗日冰川考察隊一行18人于1999820日從蘭州出發,幾經週折,96日由一支6人組成的突擊隊抵達普若崗日冰川,這時還未意識到是冰原,97日沿冰川末端勘測上冰川的路線,8日正式登上冰川,這一天從冰川末端海拔約5400m的大本營向約6200m高度考察共用了9個小時(早上9時到下午6時),從海拔6200m處返回共用了8個小時,返回大本營時為99日淩晨1時,這一天的長途攀登考察,特別是在到達海拔6200m時使得我們有機會發現普若崗日為一冰原。

  談到冰原,有必要交待冰川的分類,分佈在全球各地的冰川按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分類,其中常用的一種分類方法是按照冰川規模和形態進行分類,按這種方法,最大規模的冰川為南極和北極的冰蓋;次一級的為斯瓦爾巴特型冰川和斯堪的納維亞型冰川,而在地形切割微弱的高原地區,這兩類冰川是沒有什麼差異的,可以統稱之為冰原或漫流冰川;規模更小的還有冰帽、山谷冰川、冰鬥冰川和懸冰川等,冰蓋是當今極地的特殊現象,冰期時曾有過斯堪的納維亞冰蓋的出現,,但在距今1萬年左右的全新世來臨時,這些冰蓋隨著溫度的上升而融化消失,冰原也曾被認為是極地地區的現象,因此像斯瓦爾巴特型、斯堪的納維亞型這樣的命名也具有區域色彩,筆者1984年在美國阿拉斯加的朱諾冰原(Juneau Ice Field)就親身領略過那兒的壯觀景色,青藏高原大量分佈的是山谷冰川、冰鬥冰川和懸冰川,也有一定數量的冰帽,有的冰帽面積很大,像古裏雅冰帽面積超過100平方千米,筆者也曾領略過古裏雅冰帽的雄姿,但和普若崗日冰原相比,確有小巫見大巫之感。

  普若崗日冰原位於89o00’--89o20’E33o44’-34o03’N,冰川區向周圍溢出50多條分支,面積423km2,頂部平坦區面積150 km2,整個冰川區雪線在海拔5620-5860m,從幾十里外遠眺,起伏延綿,一望無際的冰原在藍天白雲的襯托下,恰如橫空出世,當登上冰原在海拔6200m左右處向四週遠眺時,可以看出是由一級一級高度不等(相差數十米)的平坦區組成的,每個平坦區又由好幾個冰帽組成冰雪物質源區,在冰原中部,東部和南部各有一個平坦區,冰面坡度為零,可能是鑽取冰芯最理想的地點,這個冰原的形成有兩個基本條件,首先這兒的整個山體為一切割微弱的夷平面,為冰原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條件;其次這一夷平面的平均海拔在5800m以上,高出這兒的雪線,為永久積雪的形成提供了物質保證。

  普若崗日冰原的發現及其考察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具體表現在:

  (1)冰原的規模巨大,為從冰川中提取長時間、高分辨率氣候環境信息提供了可靠保證,根據以前圖上的工作和曾經工作過的中國最大冰帽——古裏雅冰帽的工作,我們曾以為普若崗日的冰川厚度可能不會超過古裏雅冰帽(350m),因此攜帶了一台最大測厚極限為350m的冰川測厚儀,但實地測量時發現冰川的厚度超過這個極限,因此冰川厚度肯定大於350m,估計在400m以上。

  (2)在普若崗日冰原,我們首次發現冰川與沙漠伴生的奇特現象,沙漠的前緣緊靠冰川的前緣,巨大的新月型沙拓就分佈在冰川末端,這種沙漠的形成應是融凍荒漠化過程的産物,這種過程長期存在與否的研究對於最終回答青藏高原有無大冰蓋之爭會提供有力證據,如果曾有大冰蓋存在,那麼地處青藏高原中心的藏北高原毫無疑問應在冰蓋之下,這樣,盛行凍融荒漠化過程的普若崗日地區就會因被冰覆蓋而使沙漠消失,因此在冰芯記錄中,反映局部的沙漠演化的粉塵記錄就會突然下降並一直保持到冰蓋消失,否則,則是冰蓋論不能成立的有力證據。

  (3)藏北高原可能處於印度季風北上的邊界附近,若能從普若崗日冰原的巨厚的冰體提取長冰芯記錄恢復過去降水變化,那麼就可以研究印度夏季風是如何影響這一地區的,這對所有氣候環境記錄都處於空白的這一地區來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