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老兵講故事

重走朝鮮紀行

我們當年的歌

電影精彩片斷

美文共享

網友來信選登



我家有抗美援朝故事——我要留言






  我的父親是抗美援朝戰爭期間空軍聯合司令部作戰處付處長徐文華。今年3月6日在南京去世。
  聽父親在世的時候經常告訴我們,那時的情況非常嚴重,敵人擁有參加過二戰的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和性能很好數量佔絕對優勢的F-86戰鬥機,雷達指揮通訊設備也非常好,我們基本上是從陸軍(父親原來在三野24軍,若不到空軍,也入朝作戰了)經過蘇聯同志的短暫培訓,就參加作戰工作了。我們的飛行員非常勇敢,面對絕對優勢敵人,沒有一點膽怯,父親説:“我軍新飛行員一般到前線機場飛三個起落後就立刻投入戰鬥,飛機著落的時候還跳幾下,可以想象,技術是多麼差,有個新飛行員第一次戰鬥炮彈打光了和敵人在機場上空迎頭相撞,結果美國飛行員是個膽小鬼,快要撞上的時候突然拉了起來,由於我軍飛行員的技術、經驗不足,讓敵人跑掉了,該飛行員氣壞了,在蘇聯同志的幫助下刻苦練習在敵人拉起的一殺拉間,迎著敵人飛機的大肚皮開火。後來在相同情況下擊落了一架美國的F-86飛賊。
  那時侯空軍指戰員的階級感情比海還深,如果飛行員沒有返航回來,不管天氣多冷,地勤人員和指揮員沒有一個下班回家的,一直等到油全部燒光了,返航的可能一點都沒有了,而且直到前線地面部隊找到活人,或者烈士遺體為止。飛行員犧牲了,地勤同志幾天都吃不下飯。
司令員聶鳳智住在坑道裏,坑道裏規定:不準抽煙。所以包括司令員平時都不抽煙,但是戰鬥緊張激烈的時候,聶司令員一天抽50支聽桶裝的中華牌香煙幾乎是2聽,有人勸他不要抽,他説“為了打勝仗抽煙,我準備受處分了。恐怕還不會開除黨籍吧!”
  在文化大革命中父親受到殘酷的迫害,從1967年失去自由,直到1972年5月從恢復自由,我媽媽(1980年去世)取笑父親:“你爸爸報名到空軍的時候説,説到空軍,當通訊員都去,”(那時父親已經是付團長), 我問父親,為什麼?父親説:“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我們沒有空軍吃的苦頭太多了,很多同志死在敵人的飛機之下,那時侯就夢想,有一天我們自己要有空軍,看我怎麼收拾他們。”
  文化大革命初期,我告訴爸爸,因為很多人不認識三條牛的那個ben字,我把名字改成“奔”了,他很生氣,告訴我:“給你起名字的那個飛行員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了。”我很後悔。

b5417468@jlonline.com


  我的父親是復員軍人,今年已經76歲了。做了十來年的軍人,曾經參加過抗日 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直到1954年下半年復員。現在仍在農村務農,我父親在連隊時是連級幹部。復員後被分配到蘭州鐵路,因當時家中只有一位年邁的老人(我的奶奶)沒走成。後來,上級曾經尋找過,可村裏卻以查無此人打回,因此與上級失去了聯絡,這便成了父親未了的心願。直到去年,我發現父親時不時的把軍功章挂在胸前,我知道這已成為父親抹不掉的心病。做為兒女看在眼裏痛在心,為了了卻父親的心願,我多次想上找,卻不知從何找起。直到紀念抗美援朝50週年紀念,才想到了你們。 我父親所在的部隊全稱為:第四野戰軍三十九軍一一七師三五一團一營二連 (我父親當時任連長) 現住在江蘇省新沂市瓦窯鄉街集南四隊名叫 呂希軍。 聯絡方式: 江蘇省新沂市中醫院 呂友芹 0516—8935236

呂友敏
電子信箱=lv5236@163.com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這句五十年代震撼整個新中國的響亮口號,它的偉大現實意義和其內在的深刻涵意,是我們這代乃至後代人永遠無法理解的。但是我家老爸每次無論在談話、在報紙、在電視上,只要一提到“抗美援朝”就會激動不已,久久難以平靜…… 老爸名叫鄭仕利,係湖北省黃岡地區紅安縣人,1951年參軍,當時是16軍47師師後汽車連3排8班的一名汽車兵,親身經歷了美國鬼子和韓偽飛機大炮的狂轟濫炸。他常説:“那時,由於美國佬有制空權,我們的彈藥糧食經常送不上去,而我們的汽車在白天又不能出動,就只能在晚上摸黑走,就是在這麼樣的艱苦條件下一步一捱地將軍需送上前線去的”。 1958年老爸轉業到家鄉紅安縣糧食局車隊工作,由於技術過硬,工作兢兢業業、任勞任怨,于1986年榮獲交通部頒發的“安全行駛百萬公里”獎章、獎金和證書。1996年退休,説來令人寒心,退休費還不足人民幣300元/月<準確説是295元/月>。於是我在家經常就此事發表議論:怎麼樣?老爸,為黨國忠心效力四十多年,到頭來還不如一個靠關係進入好企事業單 位的毛頭小夥子<或小丫頭片子>,一上崗的工資就上千!可我家老爸倒象一個“真正的布爾什維克”,對我説:“比起那些在戰場上英勇犧牲的戰友,我活著就是幸福!” 望著如今還過著清貧生活、卻仍執著無比的父親,我無語。

鄭紀恩
電子信箱=jimmy007@sc.homeway.com.cn
電話:(028)5532663



  我父親叫劉挺,今年78歲了。小時候,記得我們家有一個搪瓷茶缸,上面有“最可愛的人”,是父親愛不釋手的寶貝,學了課文“誰是最可愛的人”以後,才知道誰有那個茶缸,誰就曾是志願軍,去過朝鮮,問及父親時,他只是簡單地給予肯定,並未多説什麼,但也著實讓我們姐妹在同學中炫耀了一番。直至去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才聽他細細回憶了當年赴朝的全過程,原來他是50年10月25日第一批入朝的,在66軍198師師政治部宣傳隊當宣傳員,51年突然被傳染的了什麼乳突炎,懷疑是美軍的細菌彈導致。生命垂危之際被送回國,在吉林省蛟河縣17陸軍醫院治療,烈士陵園都聯絡好了,彌留之際,從南京來的醫療隊裏,有一個高水平的牟大夫,使他起死回生,至今還在懷念著給他第二次生命的那個好醫生,卻無從聯絡,當時只聽人們説牟大夫曾去過蘇聯。望知情人告知

劉建林 0351-7239986/13951027313



  我是一名來自河南的大學生,我的爺爺是抗美援朝的一名軍人,我從來沒有見過他,家裏只有一張他的舊照片,戰爭結束後,他再也沒回來,連他的遺體都沒有找到.現在我只能靠他的照片來想象他的音容笑貌了。我忠心希望那些回國的老軍人們身體健康,子孫滿堂,生活幸福美滿!

姓名=吳君
電子信箱=aywujun@371.net



  “江原道”,首次在何時何地聽到(或看到)這地名的時候,確實己記不清楚了。但印象給我最深的卻是在1998年12月的一天。那天我用車送母親去拜訪一個老太太,她原是舅舅生前的未婚妻。舅舅饒大有是在抗美援朝那場戰爭中犧牲的。老人家看上去與常人無異,這是我首次見到她,交談後才知她早己失明。(不免使我思索萬千)是因為舅舅吆?

  舅舅在學校時更才華橫溢,16歲參軍,不久升至團級(文職幹部)。轉戰南北,後又去了朝鮮(Korea)。舅舅是在江原道的一次空襲中不幸遇難的。當警報拉響時,與其一起的戰友還嘀咕説:“今天不曉得輪到哪個要報消了”。結果他自己僅被炸飛了一隻袖子,而僅隔數米外我的舅舅卻再也沒有起來。舅舅如果活著回來,現在肯定是高幹。老人平靜地告別我這些。這也是我首次從別人的口中證實舅舅生前所為和確切遇難的消息及遇難地點。

  媽媽年幼時在相繼失去父母后又失去了維一可依靠的哥哥。今天從電視新聞再次聽到“江原道”(冬亞會在此舉行)這個地名。使我再次想起母親常叨念的舅舅。

  逝者己去,僅此撰文。祭我從未謀面的舅舅,願世界和平。並願所有客死異國他鄉的人兒的靈魂升至天國,得以安息。

中國老
電子信箱:jhtiger@163.net



  我的父親和母親都是曾經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戰士。

  當年,我的父親在志願軍空軍第十二師的後勤第六供應大隊任參謀長,母親也在志願軍空軍駐丹東大孤山機場工作。我從小就經常在家一邊翻看著他們從那個年代留下來的珍貴照片,一邊聽他們講述著一個又一個他們終身難忘的光榮經歷。照片裏既有他們當年年輕的身影,也有志願軍空軍部隊的戰鬥風采;故事裏既有藐視戰勝困難的傳奇的生活工作場面,也有令人盪氣迴腸、驚天動地的慘烈空戰和壯烈犧牲。

  正是受到他們的影響,長大後我也參軍到部隊,二十多年後的今天,我雖然已經轉業到地方工作,但一直後悔沒有像他們那樣為了保家衛國,轟轟烈烈地參加一場戰鬥。今天,世界上還有帝國主義存在,天下不可能太平,台獨分子還很囂張,祖國的統一大業還沒有完成,因此,我們這一代人必須時刻做好準備,聽從黨中央號令。

電子信箱:wht_js@stats.gov.cn



  現在讓我們這些年輕人去想象當時的戰爭,覺得志願軍真是太偉大了。雖然我們落後,但我們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它是我們建國以來最輝煌的勝利,現在也仍是我們的驕傲和自豪。在我們進入二十一世紀的的第一年,我們迎來了慶祝抗美援朝勝利的第五十個年頭,有利於增進中朝兩國人民的長久友誼。回眸過去,我們應該感謝那些參戰的志願軍爺爺、婆婆們,是他們的英勇作戰,為我們帶來了今天的美好生活,他們是最可愛、最值得尊敬的人。我們現在不是在提女足精神、奧運精神嗎,我覺得更應該提一下抗美援朝精神,它是我們中華民族不屈不饒精神的表現,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最後我要在這裡祝福志願軍爺爺、婆婆們永遠健康、長壽、開心。

劉凡



  我首先為我是一個丹東人驕傲,我住在丹東,住在那時中國人民驕傲的鴨綠江比岸。每當我看到那威嚴的大橋,我有一種説不出的感覺。我現在身在他鄉,但是每逢佳節是我的心中便想到了它,因為它的彼岸是我的家鄉。我自豪。但其他人問我,你是什麼地方來的,我的回答是你知道鴨綠江嗎?彼岸便是我的家鄉。當我説這話時我自豪。我身在大洋彼岸,但是我的心依然是中國心。我喜歡軍事,我喜歡老一輩革命家的風采。他們的風采一直激勵這我,這才是,我今天為什麼能受到更高一層教育的直接原因。我自豪,我驕傲。                                                    

金鑫




  在我很小的時候,父親陳士遠就一直在外地的一個小供銷社工作,父親很少回來。父親回家的日子,是我們姐弟永遠盼望的日子。父親能帶給我們快樂和歡笑。

  從老師講的故事裏我知道了抗美援朝,又從電影裏、小人書中知道了志願軍英雄們。我很崇拜這些英雄們。但我卻不知道父親也是參加抗美援朝的一名戰士。後來,漸漸地,從父親的講的故事裏,從媽媽講的故事裏,才知道原來父親也曾經是參加過抗美援朝的一名戰士。這時我才注意到,我家的一個有好幾處破損的搪瓷杯上寫著“贈給最可愛的人”。因為我姐姐説,最可愛的人指的就是志願軍戰士。當我讀了姐姐從學校拿回來的語文課本裏的“誰是最可愛的人”後,我對這句話的印象就更深了。                                                           >>>>>全文

廣西 鍾山縣教育局 陳傳林

 

   我于1951年3月28日參加抗美援朝戰役,當時我才有17歲被分在(0925-6604)二支隊二分隊機槍連當射手。所參加過的戰役有鬥牛峰、上岡嶺、西逢山、馬股碑山等。那段時期的生活比較堅苦,我們當時住在山洞裏每天吃的東西只有炒麵、炒米,飲水非常困難為了取水犧牲了許多戰友,因為沒有蔬菜吃許多戰友得了夜朦症,看不清東西。後來部隊送來了維他命藥品,服用後慢慢地才恢復視力。當時的戰爭情形非常堅苦,無法用文字來形容。當時的傷亡非常慘重,戰爭結束後我們那個連隊只剩下8個人。在戰爭期間我共立了7次功,還俘虜了一個美國兵。在戰爭中對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祖國慰問團到坑道中慰問我們,郭蘭英演唱了《志願軍小唱》等歌曲,戰友們都激動的熱淚盈眶、相互擁抱在一起徹夜末眠,在異國他鄉能感受到來自祖國的溫暖和關懷,極大的鼓舞了我們的士氣,現在回想起來還歷歷在目。雖然當時我們的武器沒有美方的先進,生活條件也沒有敵人的好,但是我們最終還是取得了勝利,這樣的勝利成果是跟黨中央和毛主席的英明領導以及全國人民的無私支援是分不開的。

  借此機會向參加過抗美援朝的戰友致以最親切的問候,祝願大家身體健康、家庭幸福、萬事如意。

伏延貴

 

  老兵們你們好: 你們為了國家,為了人們,為了人類的和平,而犧牲了,今天我們沒有 理由不為祖國而奮鬥。


于光久

 

  我的父親和岳父都參加過抗美援朝,在這裡,我想為他們尋找當年的戰友。父親杜群祥,現已77周歲,當年在64軍,任給養員和通訊兵。岳父瀋陽(筆名)已去世,21年出生,是隨軍記者。 望知情者與我聯絡。


姓名 杜勇
電子信箱 sywxdy@online.ln.cn
聯絡方式 024-23320723(宅電)

 
  小時侯,有個同學的爺爺很有傳奇色彩,據説曾在朝鮮戰場立過戰功曾手拿扁擔(是炊事員)俘虜了美國兵。領導問其是哪兒人,只記得老家有棵大槐樹,便説道,修善槐樹底的(山西省祁縣修善村)。眾人皆笑。回鄉後一直務農,現在可能早已去世了。傳言此人從小膽大,不懼惡狗,若遇惡狗上身,眼疾手快,以手圈惡狗上下腭,故後來有狗皆避其繞行。
 
  我外公是抗美援朝的老兵,他平日不太愛提起這段我們都覺得很輝煌的過去,也許他是怕回想起那些犧牲在戰場上的戰友吧!我所知道的關於我外公的故事是從媽媽那兒聽説的 斷斷續續地,因此寫的也拼拼湊湊地,但這些都是極為真實的故事。外公是新中國第一代駕駛員,時他們是由被俘虜過來的國民黨教官培訓出來的,外公到現在 對那段艱苦的和國民黨那些傲氣十足的軍官打交道的經歷還刻骨銘心,在培訓的時候挨鞭子抽 那是常事,不過這段經歷換回了外公一身十分過硬的汽車駕駛和修理技術,這是他常炫耀的資本之一。

  外公到現在都不吃罐頭肉,每當我們大嚼特嚼罐頭肉的時候,外公總是説那裏面有很重的防 腐劑味道,我怎麼吃不出來!——媽媽説當年外公在朝鮮戰場上,唯一的飯就是罐頭,渴了就抓把雪塞到嘴裏,年復一年,日復一日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