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報國
  三月八日,四川省安縣各界人民給黃繼光式的英雄陳開茂、蔡朝興兩位烈士開過追悼大會的第二天早晨,人們又決定給陳開茂烈士的父親、支援前線的模範陳洪德單獨拍張照片。事情就這樣辦了:一面杏黃色的大錦旗挂在陳洪德的身後,旗上有用青絨製成的“光榮之家”四個字,這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國人民解放軍四川軍區、四川省抗美援朝分會共同贈給陳洪德的珍貴禮品。他的懷裏還抱著一面“支前模範”的錦旗,上面寫著:“克服一切困難,光榮完成運糧任務”。
  原來,陳洪德、陳開茂父子倆,在過去有著一段互相鼓勵的愛國保家的動人故事。
  一九五○年冬天,全國掀起了抗美援朝運動,四川省安縣安昌鄉的人們聽到這個消息後,都熱烈響應。附近村上的青年農民都要求參加志願軍,陳開茂也報了名。那時,他才十九歲。 臨走那天,陳洪德親自送兒子到縣裏去。一路上,他看著身材比自己還高的娃兒,想起了許多心事:這孩子一生下來就跟大人一塊受苦挨罵,現在把他拉扯大了,又翻了身,看著日子有了過頭了,想不到美帝國主義又想來禍害我們……。想著,不由得嘆了一口氣。陳開茂以為父親在發愁,忙説:“爸爸,常言説國家國家,有國才有家,我們又翻了身……”陳洪德微笑了,説:“有志向,就好好幹吧!我一定鼓勁生産來支援你。” 一九五一年秋天,當陳開茂家鄉水木村正鬧著捐獻支援志願軍的時候,陳洪德第一次收到了兒子的來信。信上寫著:“親愛的父母親:我到了朝鮮以後,戰友和朝鮮人民待我都像親人一樣,我只有多殺幾個敵人回答他們。希望你在後方努力生産,爭取當一個光榮的勞動模範!”陳洪德把這個消息告訴了老伴,陳媽媽也是合不住嘴地笑。陳洪德想:“這娃兒叫我爭取當模範,我年紀大了,恐怕不行了。”忽然,他叮嚀陳媽媽:“趕快稱好十斤米,我明天打早到村上去捐獻,支援咱娃兒打美帝國主義。”在陳洪德的影響下,全村掀起了捐獻的熱潮。
  從此,陳開茂就不斷給家中寫信,報告自己的戰鬥故事,鼓勵父親前進。陳洪德也不斷給兒子回信,報告家鄉情況,還提出自己的保證。一次,陳開茂在給父親的信上寫著:“爸爸,你不知道,我比過去又進步得多了,能夠掌握新的武器,還加入了青年團,正準備迎接新的戰鬥任務呢!”陳洪德一邊讀著,一邊想:新社會真是一代賽過一代啊!我自己可得注點意,不要和娃兒差得太遠了!
  去年六月間,四川省某地剿匪的炮聲打響了。陳洪德想:這一下自己出力的機會可到了,馬上報了名運糧支援剿匪部隊。人們都以驚異的眼光注視著這位老人。他卻一聲不響,擔著一百多斤糧食,頂著烈火般的太陽,翻山越嶺,跟著運糧的隊伍向目的地進發。一夜,他們露宿在曠野裏,天還下著大雨,糧食在雨裏淋著。陳洪德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的被子蓋在糧食上。大家也都被他感動了,很快把糧食遮起來。
  經過七天七夜的千里路程,他們到達了目的地。可是情況又發生了變化:盤踞在該地區的殘匪已被肅清,部隊又出發到另一個地方去剿匪了。隊長號召大夥“把糧食運給自己的部隊!”
  兩地相距還有四、五百里的路程,百里之內沒有人煙,幾十里地以內找不到水喝,還要穿過很多的森林。隊長和許多同志都婉言相勸,要陳洪德不要再去。可是,陳洪德想起了朝鮮的冰天雪地,想起了前面的剿匪戰士,想起了兒子的來信,心裏很激動,覺得他無論如何不能就此回去。於是跑到隊長面前請求説:“你別看我年紀大了,勁頭可還足著哩。”隊長還是沒有答應他。第二天一早,他把一切收拾停當,又跑去請求隊長,隊長和同志們還是勸他別去。陳洪德有點生氣了,他挑起一百來斤重的擔子飛跑了幾步,很嚴肅地説:“為什麼不讓我去,比比看!”隊長眼看不好強留,才答應了。全隊七百多人在這位老人的感召下,精神更加飽滿起來,一直趕到目的地,沒有一個人掉隊。
  就這樣,陳洪德被評為“甲等支前模範”,人民政府還獎給他六十斤油(“艸”加“枯”),兩挑籮篼和一把鋤頭。他馬上把這個消息寫信告訴了自己的兒子。不久,兒子又回信了,信上除了給父親賀功外,還寫著:“我已被評為‘模範團員’,正準備爭取入黨,爭取功上加功,當一個戰鬥英雄呢!” 事實正是這樣。在今年一月五日朝鮮戰場的一次戰鬥中,陳開茂和蔡朝興兩同志為了掩護部隊衝鋒,像英雄黃繼光一樣,用自己的身體堵住了敵人發射著的機槍口,用自己青春的生命換取了戰鬥的勝利。中國人民志願軍政治部,授予兩烈士以“二級英雄”的光榮稱號,陳開茂烈士並被中國共産黨志願軍某部委員會追認為正式黨員。
  兒子的犧牲當然給陳洪德和他的家庭帶來了很大的悲痛,但也進一步激發了他們努力生産支援朝鮮前線的熱情。在一次座談會上,陳洪德一家大小都表示了這種決心。烈士的弟弟陳開國説:“我要和黃繼光烈士的弟弟黃繼恕挑戰,爭取當一個生産模範。”陳媽媽説:“我要學習黃媽媽的精神,把兒女教養得更好。”陳洪德也説:“我要更加努力生産,多打糧食,支援前線,為茂兒報仇!”
(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