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的最後一戰

  1953年7月8日至7月27日,為配合板門店談判和志願軍在中東線的反擊作戰,駐守在板門店東側半公里以東一線陣地的志願軍第46軍136師,根據志願軍首長的指示,先後對馬踏裏東南山之敵實施三次攻擊作戰。特別是7月27日勝利結束的第三次攻打馬踏裏東南山的戰鬥,是抗美援朝戰爭中的最後一次戰鬥。近日,我們走訪了當年參加組織攻打馬踏裏作戰的第136師作戰科長,後為軍事科學院戰略部研究員的孫向明將軍,請他回顧了三打馬踏裏的戰鬥情況。

  1953年初,為了配合板門店談判,根據志願軍司令部關於進行一些小規模反擊戰的指示和軍裏的統一作戰部署,第136師提出擬對當面之敵———馬踏裏東南山陣地發起攻勢作戰的計劃。

  馬踏裏東南山位於臨津江北岸,在開城以東14公里,由編號060、061、062和+0238四個小高地組成。它是美軍在三八線以北的一個支撐點,拿下它,可將我軍陣地向前推進,並威脅美軍西線的交通供給線。美軍陣地上單列樁鐵絲網、蛇腹形鐵絲網和大小地堡、明暗火力點等星羅棋佈,交通溝縱橫交錯,便於機動,是一塊易守難攻的硬骨頭。

  7月上中旬,第136師先後組織了兩次攻打馬踏裏的戰鬥,都取得了勝利。其後不久,第136師又接到軍首長轉達的志願軍司令部關於向馬踏裏發起第三次攻擊的命令。為了支援這次戰鬥,軍首長把所屬的炮兵團和志願軍總部配屬的炮8師的1個團,共100多門大炮,全部加強給第136師。

  24日20時30分,戰鬥打響了。包括新配備的“喀秋莎”在內的我軍炮兵將炮火砸向美軍陣地,大地被震得發顫,兩個主峰山頭火光四濺。炮火急襲過後,志願軍各路突擊隊僅用20多分鐘就全殲了060高地守敵,並立即向+0238陣地發起縱深進攻。整個陣地上敵我炮火交錯,到處是爆炸的火光、升起的塵霧。在短兵相接的爭奪戰中,一會兒是敵攻我守,一會兒又是我攻敵守,整個陣地在反復爭奪拼殺中打得難分難解。

  第406團2連2班班長栗學福在這次戰鬥中,帶領全班擔任第一突擊隊的任務,于21時許率先佔領了+0238東北無名高地。但他們還沒有來得及向+0238主峰進攻,就受到美軍的反衝擊。栗學福指揮全班轉攻為守,先後11次將美軍擊退,殲敵近百人,而班裏的其他同志在戰鬥中也相繼犧牲了。最後,陣地上只剩下他一個人,彈藥也全部打盡了。當一群美軍叫囂著衝進陣地準備活捉栗學福時,他拉響了最後一根爆破筒,當場就有十幾個美軍被炸死,栗學福自己也被炸得暈了過去。待增援部隊把他搶救出來後,他稍作調整又繼續堅持投入了戰鬥,為奪取三打馬踏裏戰鬥的勝利做出重大貢獻。戰後,栗學福同志被評為二級戰鬥英雄,榮獲朝鮮“一級國旗勳章”。後來,著名作家巴金同志來到第136師採訪,深為栗學福的事跡所感動,寫下了《鋼鐵戰士栗學福同志》的長篇通訊。

  到25日早晨,兩個高地基本被我控制。美軍不惜血本,一次又一次在飛機、大炮、坦克掩護下進行反撲。戰鬥持續到26日午夜,敵軍付出了重大代價也未能將陣地奪回去。

  27日晨,美軍的陣地上又傳來一陣槍聲,正當師前指準備組織抵抗美軍新一輪衝擊時,停戰協定即將簽字的消息傳到了前指。這時,美軍可能已經得知了就要停戰的消息,一陣猛烈的炮火向我新佔領的陣地襲來,炮火過後,敵地面部隊沒有出動便偃旗息鼓了。之後,陣地上平靜下來。

  當日24時,停戰令正式生效的時候終於到了。在寂靜的夜空下,山谷間迴響著戰士們歡呼和平的口號聲。我們走出指揮所的掩體,登上山頂遙望板門店方向的上空,只見在探照燈巨大光柱的照耀下,標誌著和平談判的四個大氣球緩緩降落下來。入朝以來,多少個日日夜夜,聽慣了槍炮聲,當企盼已久的和平到來時,我們簡直不能相信這是真的。

  回坑道後,136師曹海炳參謀長翻出一瓶封存了好久的“鳳城老窖”,這是他入朝前從祖國帶來的,就是準備在勝利的這一天暢飲。可是當我們端起酒杯時,淚水卻不由得涌出眼眶,誰也沒有把酒喝下去,而是把這瓶酒祭灑在天地之間,告慰那些為了今天的勝利而英勇犧牲的戰友們……(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