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
|
武漢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重點綜合性大學。位於風景秀麗 的武漢市東湖之濱,珞珈山麓,面積3040畝。校園依山傍水,建築古樸,環境 幽雅,享有“花園式大學”的稱譽。
武漢大學的歷史溯源於1893年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清政府批准創辦的 自強學堂。後易名為方言學堂,繼又發展為國立武昌高等師範學校、國立武昌 師範大學、國立武昌大學、國立中山大學,1928年7月定名為國立武漢大學。抗 日戰爭期間,遷至四川樂山,抗戰勝利後遷回珞珈山。至1946年,學校建成了 "文、法、理、工、農、醫"6個學院,有一大批著名學者在校任教,在海內外 有廣泛影響。1948年,英國牛津大學致函中國國民政府教育部,確認武漢大學 的文、理學士畢業生成績平均在80分以上者享有"牛津之高級生地位"。1952 年,全國高校院係調整,武漢大學的一些院係和專業從建制地調出,與其他學 校的學科專業共同組建了一些新的高等學校。調整後的武漢大學成為文理科綜 合大學。1978年以後,學校進行了包括辦學模式在內的改革嘗試。經過20多年 的努力,學校現已形成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管理科學 等多學科綜合協調發展的新格局。 武漢大學現有9個學院,56個本科專業。各類住校學生17000余人,其中本 科生8600余人,碩士研究生2100余人,博士研究生600余人,外國留學生近200 人。在崗教師1500人,其中教授350人,副教授611人。有8位教授先後任中國 科學院院士,198位博士研究生導師,13位教授被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 青年專家稱號,17位教授分別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和教育部 科技委員會委員的職務。武漢大學是國家首批批准成立研究生院的高校,55個 學科專業有博士學位授予權和有權自行評審增列博士生導師,106個學科專業有 碩士學位授予權,另有MBA(工商管理碩士)和法律碩士兩個專業學位授權點。 9個學科被評為國家級重點學科,14個學科被評為省級重點學科,9個博士後科 研流動站。 學校有42個科學研究機構,129個實驗室,其中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個,國 家重點專業實驗室3個,教育部開放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技術中心1個。有10種 學校主辦公開出版發行的學術刊物。建有出版社和音像出版社。圖書館藏書約 300萬冊,有中外期刊 6000余種。 武漢大學一貫重視教學領域的改革和人才培養的質量。在全國高校中首先 實行學分制、導師制、主輔修制、雙學位制、插班生制以及提前畢業、免試推 薦碩士生、免試推薦博士生和研究生中期分流等激勵學生綜合發展、脫穎而出 的教學管理制度。建有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4個國家理科基礎學科教 學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歷史學、哲學、經濟學等3個國家文科基礎學科教 學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創辦有中法數學試驗班、人文科學試驗班、國際 數理經濟試驗班、國際數理金融試驗班等。設有人民獎學金、貸學金和30多項 專項獎學金以引導學生勤奮學習。學校十分注重對在校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教 育和動手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高。在兩屆全國大學生 應用科技發明獎大賽上,武漢大學學生榮獲了大賽7項特等獎中的2項。在每兩 年舉行一次的全國大學生"挑戰杯"科技作品競賽中,武漢大學學生連續三屆獲 得"優勝杯",其中,1997年團體總分列全國高校第3位。據1995年國家教委直屬 高校辦學基本情況數據分析,武漢大學的人才培養質量在該數據分析的5個一級 指標中位居同類學校的前5名。1996年6月9日,《科技日報》對中國當代發明家 辭典分類統計表明,1949年以來,發明家畢業的學校按人數多少排序,武漢大 學排在前10名,在綜合大學中居第2位。據不完全統計,武漢大學培養的畢業生 和校友,有56人任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有33人擔任省部級及其以上領 導職務。武漢大學共培養了8萬多名畢業生,他們以紮實寬厚的知識基礎、富有 開拓的創新精神和嚴謹務實的工作作風,服務在海內外的各個領域,深受社會 的歡迎。學校也十分重視畢業生對社會的貢獻,1995年11月,設立了傑出校友 獎勵基金,獎勵為社會作出了突出貢獻的畢業生。 1978年以來,武漢大學在科學研究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自然科學研究方 面,學校共承擔各類課題4500多項,出版學術著作300余部,在國內外有影響的 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近16000篇,通過鑒定的成果800余項,有160余項達到國際 水平,520多項分別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以及國 務院部委和省市重大科技成果獎、科技進步獎,轉讓成果700余項。據國家教委 科技發展中心統計:1981--1993年武漢大學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在全國高校中排 名第3位,國家發明獎在綜合性大學中排名第6位,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在綜合 性大學中排名第4位。近幾年來武漢大學獲得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數, 在綜合性大學中排名第4位。社會科學研究方面,學校共承擔各級各類社會科學 研究規劃項目近1200項,出版學術著作約1500部,發表學術論文15000多篇,為 國家和政府提供重大決策、諮詢報告和建議250余項,有800余項成果獲省部委 以上的獎勵。"八五"、"九五"期間學校爭取到的國家縱向社科基金居全國高校 第3位.在1995年首屆和1998年第二屆全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評獎 中,武漢大學獲獎數均居全國高校第3位. 武漢大學有面向世界開放辦學的傳統,1978年以來與世界的聯絡不斷加強。 先後同世界上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90多個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學術團體建立 了合作交流關係,與其中的82所大學簽定了合作交流協議。派出3200多人出國 學習進修、訪問考察和合作科研,聘請80多位外國著名學者和港澳臺地區知名 人士為兼職教授,有2700多位外籍專家來校任教或講學,接受來華留學生1300 余人。 武漢大學的辦學成就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在1993年武漢大學百年校慶之 際,哈佛大學、耶魯大學、莫斯科大學、東京大學等47所國外著名大學和國內 各兄弟院校派人參加慶典或致函祝賀。1995年11月,國際科學界權威期刊《科 學》週刊,把武漢大學列為中國最傑出的13所大學之一。1995年11月,武漢大學順利通過"211工程"預審,被列為國家重點建設的大學。1996年4月,全國總 工會授予武漢大學"五一勞動獎狀",以表彰學校為教育事業的發展,為國家經 濟、文化和科技事業做出的貢獻。1998年7月,SOHOO--零點公司的網上調查顯 示,武漢大學是中國最受歡迎的10所大學之一。 武漢大學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1958年9月12日,毛澤東主席親臨武漢 大學視察。1993年江澤民、李鵬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分別題詞祝賀武漢大學建校 100週年。江澤民同志的題詞是:發揚優良傳統,培養優秀人才。李鵬同志的題 詞是:大膽改革,開拓前進。 武漢大學校訓:自強、弘毅、求是、拓新。 武漢大學校訓的整體含義是: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偉大精神,樹立為國家的繁榮昌盛刻苦學習、積極奉獻的宏大志向,以堅毅剛強的品格和 科學嚴謹的治學態度,努力探索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開創新局面,取得新成 績,辦好社會主義的武漢大學,不斷為國家作出新貢獻。
|
中國中央電視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