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環球頻道首頁
環球電視時間表
生態地球
影苑縱橫
環球風采
知性之旅
媒體評論
國際部介紹
聯絡方式
中央電視臺國際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復興路11號
郵編:100859
網友信箱:
ID001@mail.cctv.com
 在線調查

您經常收看的電視欄目為:
正大綜藝
世界影視博覽
國際藝苑
人與自然
環 球
動物世界
外國文藝
世界各地
世界文化廣場
世界名著.名片欣賞
週日影院
假日影院
國際影院
海外劇場
原聲影視
佳藝影院
佳藝劇場
 南非隨想

  他鄉遇故人

  清晨九點我們乘坐的飛機徐徐降落在南非最大的城市約翰內斯堡。當我們走出安檢後突然發現眼前一片全是黑頭髮、黃皮膚的亞洲人在那裏等候迎接客人,這真是讓我始料不及,從他們與客人親密的交談中完全可以斷定大多是中國人,當時有一種模糊的感覺,似乎像是在國內的機場。定神一想,我們乘坐的是從香港到約翰內斯堡的飛機,大多是亞洲人,接機的當然是亞洲人多了。但多的也大大超出了我的預料,沒想到遙遠的非洲南部還有這麼多中國人在這兒生活。

  旅行開始了,陪同我們導遊是梁小姐,她跟我們介紹説,這裡的亞洲人很多,大約佔南非人口的15%,其中有不少是中國人。南非的土著居民是班圖人、布須曼人和霍頓督人,大約在300多年前一些窮苦的中國人到了南非,他們與黑人一起居住生活,他們開礦山、修鐵路、開個小店舖、做個小買賣,這些人大多是從廣東順德來的。現在這些人被稱為是老僑。他們一直也受白人岐視,20多年前,華人才可以與白人一起讀書。當然這些老僑人數不很多。在南非最多的中國人首先是台灣人,其次是大陸人,第三是老僑,第四是香港人。為什麼台灣人多呢?因為70年代台灣的經濟上去了,趕上了發達國家,農民都成了暴發戶,用工都很貴,政治上又脫離了聯合國,台灣一落千丈,社會風氣也不好,80年代台灣也開放了,許多人紛紛移民。當時南非環境非常好,數學工業正在發展,同時南非也是同台灣建交的國家,因此許多台灣移居到南非。90年代以後,大陸也開放了,特別是近些年,中國在南非投資,移民也越來越多。

  説來也巧,就在導遊介紹了華人在南非的狀況後,我們登上了開普頓市著名的桌山山頂拍攝自然景觀,這時幾個中國人談笑著向我們走來,對著我們的主持人趙忠祥説:“這不是趙老師嗎?沒想到在這兒見面了啊!”流利的普通話,使我們倍感親切。原來他們是中國遠洋運輸總公司在南非的辦事人員,他們也是來山上觀賞自然風光,與我們不期而遇的。大家自然又寒暄一陣,並相約傍晚上一家中國餐館共進晚餐。那晚邊吃邊聊滿有味道。接待我們的鼎盛公司夫婦對我們也十分關心,他們説在約堡華人較多的地方有一家小餐館,賣水餃很好吃,想帶我們去吃,但必須得提前訂餐,否則吃不上,店主每天只包三千個餃子,賣完就完了。那天收了工,我們就直奔那家餐館。在一條我也記不起名的街道上,有許多中文名字的餐館,一個挨一個,突然汽車停了下來,“北方水餃”的匾額就在眼前。走進餐館,才發現它如此的小,大概只有兩、三米寬,四、五米長,擺著五六張小長條桌,十分簡單。老闆十分熱情,一説話就聽出了濃重的東北口音。他説他是哈爾濱人,三年前來到這兒,開了個水餃店,由於人手少,每天只包三千個餃子,沒想到賣得還挺好,每天都剩不下,許多人是買走回家去煮,就連外國人也很喜歡吃他的水餃。老闆知道我們來,怕有顧客打擾我們,晚上就關了店。在異國它鄉遇見同胞,自然有許多的話要説。他還拿出了北京的二鍋頭讓我們喝,他説,他在這兒日子很好過,每個餃子賣7毛錢,每天有定額,因為是手工包餃子,太多了包不了。最讓他感到奇怪的是在這兒賣了幾年餃子,沒任何部門管他,就連稅收部門也從不來,非常安逸。他也感到很奇怪。我想,可能在當地這個小餐館太小了,以為他掙不上什麼錢,只是為糊口罷了,所以沒有人管他。其實我算了一下,一天三千餃子,每個7毛錢,就是二千多南非幣,他們叫“蘭特”。一個月下來就是六萬蘭特,一年下來也要有七、八十萬蘭特,一個蘭特折合人民幣兩塊多錢,這個數目做為一個家庭來説真是不少了。

  説來容易,做起來難,一天要用手工包上三千餃子,著實也不容易,中國的到海外去求生存、求發展靠的是勤奮。

上一頁  下一頁
責編:曲歌 來源:央視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