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伊”山雨欲來的當口,以揭露“水門事件”一舉成名的美國《華盛頓郵報》資深編輯伍德沃德寫了本《戰時布什》,詳細記錄“9 11”後100天裏布什政府圍繞阿富汗反恐戰爭的決策過程。引人的主題加上伍德沃德在美國的名氣,此書不出所料地佔據了美國非虛構類暢銷書排行榜的首位。
《戰時布什》按時間順序記述,因此內容不免瑣碎、龐雜。但如果讀者沉下心來,還是能咂摸出不少有意思的地方。有人能從書裏看到布什政府成員的個性:直來直去、相信本能的布什;老謀深算的副總統切尼;性格火爆的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忠心耿耿、厭惡阿諛奉承的國務卿鮑威爾。有人能看到布什政府的矛盾和運作機制:切尼和五角大樓是所謂“鷹派”,國務院是所謂“鴿派”,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賴斯穿針引線,大政方針由布什“一錘定音”。對於美國政治的研究者,書中不乏內幕描寫。如鮑威爾如何在2002年8月一舉扭轉與布什的冷淡關係,並影響了布什的伊拉克政策;中央情報局面對恐怖主義如何開始自我革新。
對於普通讀者,這本書像小説一樣有趣:比如裏面講到布什喜歡仰臥推舉,能舉起205磅的杠鈴;講到中情局特工如何“深入敵後”,把上百萬美元的現金扔到北方聯盟將領的桌上,講到拉姆斯菲爾德70年代如何與老布什明爭暗鬥等等。
30年來,伍德沃德寫過8本排名第一的非虛構類暢銷書,其中關於美國總統的4本。顯然,伍德沃德是地道的“圈兒裏人”。為了寫《戰時布什》,伍德沃德採訪了100多人,其中光布什就採訪了5次。一個報紙編輯能獲得大量“圈兒內”材料,正説明美國政界、學術界、新聞界的密切關係。
“圈兒裏人”在新聞界、學術界、政界這扇“旋轉門”裏來回“跳槽”,既讓政界、新聞界多點深層思考,也讓學術界跟上現實政治的需要,這是美國“政治圈兒”的一大特色。前國務卿奧爾布賴特現在回大學教書;賴斯以前是普林斯頓大學的教授兼教務長,這樣的例子在華盛頓比比皆是。這與中國古代知識分子講究“達則入朝兼濟天下,窮則下野獨善其身”頗為相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