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恩師把我領進音樂的大門

央視國際 (2002年12月18日 20:17)


  1949年春節,兵荒馬亂,春風凜冽。父親重病不治,我失去了生活的依靠,不得已鑽鐵絲網爬進鎮江西站,扒上一列客運和貨運混挂的列車,流浪到上海,饑寒交迫,身無分文。後來,被一家基督教難童教養院收容。我參加了唱詩班唱讚美詩,生平第一次感到了貝多芬、門德爾送等古典大師的音樂魅力。儘管對讚美詩的歌詞不甚了解,但是,音樂成了我生活中唯一的慰藉。每當“禮拜”的時候我唱得都很起勁,為唱詩班彈伴奏的黃蘭玉女士,對孤兒院院長搖步仁女士説:“我看唱詩班裏那個男孩挺機靈的,我想教他彈鋼琴。”院長説:“好啊。”於是,我開始如饑似渴地向黃老師學習彈鋼琴。

  翌年五月,華東軍事管制委員會的軍代表來到孤兒院,向我:“你們這些孩子要當兵、做工、務農自某生路了,因為孤兒院要解散。不過有一點要説明:如果要求學,必須考上一所能為你們提供食宿的學校。”於是,我去考了復旦大學附中,我問校方:“你們這兒提供吃住嗎?”答曰:“我們這兒都是走讀生。”沒辦法,我只好又去報考育才學校——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原在重慶創辦的,抗戰後遷到上海。報名的時候金峰老師接待了我。他看了我的報名錶後驚訝地問:“同學,文化局的介紹信不是説你有戲劇表演才能嗎?你為什麼不報考戲劇組而報考音樂組呢?我就是戲劇組的老師。”我説:“我喜歡音樂。”金老師説:那好,你喜歡什麼就報什麼吧?”

  説起來可笑,文化局的介紹信之所以説我有“戲劇表演才能”,是因為解放之後我像出籠的小鳥一樣獲得了自由,打鼓、吹號、扭秧歌,甚至還登上了大舞臺演畫報劇,其實我最喜歡的還是音樂。



下一頁>>
第1頁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