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南吉的妻子點燃沼氣灶具做一家人的晚飯。南吉家和許多藏民家一樣有著明顯被熏黑的房樑。書松村平均海拔在3000米左右,村民家中有近半年時間要燒柴取暖,再加上一日三餐燒飯之需都來源於砍樹、拾柴,一戶村民一年燒柴少則5噸,多則10噸。這些燒柴,不僅熏壞了很多主婦的眼睛,而且也使森林一天天地被蠶食。所以這小小的沼氣如果能夠被普及代替一部分燒材的話,對這裡的人們,對這裡的土地和森林,都有著很大的意義。
藏族神山梅裏雪山和白馬雪山守護之下的這片土地確實曾經神話一般的壯美,在這瀾滄江、金沙江、怒江三江並流之處,古老的原始森林鬱鬱蔥蔥連綿不絕。這裡也是美麗而珍貴的滇金絲猴最後的棲息之地。
近半個世紀以來日益增多的人口,長年不斷的炊煙,再加上國家、地方和個人大規模的砍伐,使這片森林消失殆盡。1998年國家明令停止天然林的採伐,白馬雪山28萬公頃的面積也被辟為國家級保護區,但當地人日常的燒柴卻無法停止。
對於北京天恒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的所長陳青來説,這是一片最令他留戀忘返的土地,同時也是一片最令他心情沉重的土地。1999年在得到國外一家基金會的項目款後,他們便嘗試引進了北方用塑料大棚給沼氣池升溫的技術,使高海拔地區以往想都不敢想的沼氣成為了可能。之後真正在村子裏推廣沼氣,其難度又遠遠超出了他們的想像。
不光如此,“沼氣”對於當地藏民來説是既沒聽過更沒見過的東西,磨盡嘴皮,也沒有效果之後,天恒所的人乾脆在一塊廢棄的房址上自己動手建起了沼氣池和蔬菜大棚。
最終南吉下了決心,在天恒所的擔保下從銀行貸款1萬元建沼氣池。但是當技術指導的專家走了之後,南吉家的施工,不是外地施工隊中途離去,就是大雨一次次地把砌了一半的墻徹底衝跨。一連五次的失敗,使南吉在電話裏和陳青號啕大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