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消息,聯合國2002年12月12日宣佈啟動“國際淡水年”計劃,根據塔吉克斯坦總統拉赫莫諾夫的提議,決定將2003年定為“國際淡水年”。確立“國際淡水年”旨在提高各國政府及民眾對淡水資源重要性以及淡水短缺問題嚴重性的認識;促進各國在淡水管理與消費領域尋求新的思路,制定新的戰略與開發新的技術;提高各國民眾參與保護淡水資源的積極性。
淡水資源短缺給人類生存帶來危害。目前全球有10億人未能用上潔凈的水,24億人缺乏充足的用水衛生設施,每年有500多萬人死於同水有關的疾病。到2025年,全球將有35億人面臨水資源短缺,佔全球總人口的50%,北非和西亞地區尤其嚴重。
淡水資源危機嚴重制約了可持續發展。全球範圍內的淡水消費量日益增加,許多國家的用水速度已經超過了水的再生速度;人類過度用水、水污染和引進外來物種造成湖泊、河流、濕地和地下含水層的淡水系統被破壞或消失;很多國家的淡水管理政策與當地實際情況脫節等問題導致淡水資源的日益匱乏。
雖然地球70%的面積覆蓋著水,但供人類飲用的淡水僅有2.5%。目前在全球淡水資源中,農業用水佔70%、工業用水佔20%、家庭和市政用水佔10%。聯合國預計,在未來20年裏,需要增加17%的淡水灌溉農作物以滿足糧食消費。到2025年整個淡水供給需要增加40%。
根據聯合國2000年千年首腦會議所確定的目標,世界各國應在2015年之前將無法獲得潔凈飲用水的人口減少一半。在2002年召開的可持續發展世界首腦會議上,各國領導人決定爭取在2015年之前將無法獲得適當衛生服務的人口減少一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