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宣傳周
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 | 財經 | 文娛 | 體育 | 生活 | 國家地理 | 環球 |西部 | 廣告 | 視聽在線 | 在線主持 | 春節晚會 | 十六大
 
首頁
陜西
甘肅
廣西
西藏
內蒙古
青海
黃金周
新疆
寧夏
四川
重慶
貴州
雲南
延邊
恩施
湘西
 
  精彩看點
 
 

  旅遊黃金線天天都有新發現。今天我要帶大家去呼和浩特小遊一翻,了解了解蒙古傳統馬鞍的製作,吃一吃呼和浩特的風味小吃。讓我們去好好在呼市遊蕩遊蕩吧。

【背景資料】呼和浩特簡介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遼闊的內蒙古大草原綠波千里,一望無垠,羊群如流雲飛絮點綴其間,而呼和浩特就鑲嵌在這美得令人心醉的碧野白雲之間,叫人心馳神往。

  “呼和浩特”是蒙古語,意為“青色的城”,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的中部,是自治區的首府, 也是自治區的政治 、經濟、科技、文化中心。呼和浩特地處陰山南麓,地勢北高南低。中部和南部為沖積和洪積平原,俗稱土黑天川平原;北部有青山,最高海拔228米。黃河流經市南部,境內還有大黑河,槍盤河等湖泊。屬大陸性氣候,日溫差較大,全年8級以上大風日數約60天。居住著蒙古(約佔11%)、漢、滿、回、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朝鮮、藏等10多個民族。呼和浩特市現轄玉泉區、回民區、新城區三個城區,土默特左旗、托克托縣、郊區、和林格爾縣、清水河縣、武川縣六個旗縣區。

  來到呼和浩特,不僅可以領略到草原旅遊的特有氣氛和情趣,盡情觀賞牧草飄香的草原風光,品味全羊盛宴,夜宿蒙古包,聆聽草原之夜的動人歌聲,更可以尋古人之遺蹤,憑吊他們在這片土地上創造的獨特文明。呼和浩特有許多喇嘛寺廟就非常值得一看,著名的有大召、席力圖召、烏素圖召等。此外,還有金剛寶座塔、清真大寺、將軍衙署舊址、昭君墓、萬部華嚴經塔、清公主府等名勝古跡。

  最佳旅遊季節:每年4至10月

  呼和浩特必遊:
  昭君墓   萬部華嚴經塔   大召   席力圖召   清公主府
  清真大寺  希拉穆仁草原  哈素海

【背景資料】風味小吃

  呼和浩特的餐飲小吃,風味獨特,舉世無雙。人們來此旅遊,總能既飽眼福,又飽口福,高興而來,滿意而歸。

  奶製品——   
  馬奶酒:蒙語稱作“乞戈”或“艾日戈”。用馬奶釀製的一種酒精含量頗小飲料,制法是將的鮮馬奶裝入生皮囊中,挂在向陽處,用一根特製的木棍每日攪拌數次,使馬奶逐漸發酵變酸。當馬奶變成清淡透明,味道酸辣時,即成為馬奶酒。

  酸奶子:牧民一般不愛喝牛奶,而喜歡喝酸奶子。制法有二:一是將鮮牛奶倒入大鍋中燒開,再放在通風處晾涼,使其發酵,産生酸味;另一種是將鮮牛奶置於陽光下或溫度高的地方,使其受熱發酵,産生酸味,便成為酸奶子。

  奶茶:是蒙古民族傳統的熱飲料。由磚茶水加鮮奶熬製成。喝時通常要加少許鹽,還可以加黃油泡炒米和奶製品食用。可終日飲用。有暖胃、解渴,充饑,助消化的功能。既可代湯下飯,又可待客。

  奶皮子:是把鮮牛奶倒入鍋中微火慢熬,待其表面凝結一層臘狀脂肪,用筷子挑起挂在通風處晾幹,即為奶皮子。制法與製作腐竹相似。奶皮子屬奶食中精品。味道純香、營養豐富。

  酥油:又稱奶油。把黃色鮮牛奶倒入桶中,發酵成酸奶,用杵杠攪和分離出白脂肪,濾去渣滓,放溫火上熬,水蒸發後,待顏色逐漸由白變黃,冷卻後,即成酥油。酥油味道獨特營養價值極高,中西餐均可飲用。

  奶酪:是將分離出白酥油的酸奶,經微火煮熬後裝入布袋,擠出酸水,成碎塊壯晾幹即為奶酪,質硬而酸甜,是蒙古族民眾喜愛的奶食品之一。 奶豆腐 蒙古族最為喜食的奶製品.不僅營養豐富,且味美而耐饑,通常與奶茶一起食用,其中有名的”查幹胡如德”白奶豆腐更為精心製作,據稱早年是京城貢品。

  米麵食品——   
  稍美 又稱燒美,是呼和浩特的一種流傳很久,至今不衰的傳統風味食品。早在清朝時,當地的稍美就已名揚京城了。當時,北京前門一帶,稍美的飯館門前懸挂的招牌上,往往標有“歸化城稍美”字樣。外地客人來到呼和浩特,都要品嘗一下稍美,才算不虛此行。稍美製作工藝獨特,選料精良、皮子精而薄、羊肉餡肥瘦適中,蔥姜等佐料齊全。稍美出籠,鮮香四溢。觀期形,只見皮薄如蟬翼,晶瑩透明,可筷提起垂垂如細囊,置於盤中團團如小餅。吃起來香而不膩。可謂食中美餐,形美而味濃。呼和浩特的稍美過去專作早點之用,多由茶館經營,如今,已成了許多飯館的必備食品和家庭中的常用美餐了。

  莜面 出自莜麥(學名燕麥),其磨成的麵粉稱莜面。莜麥是一種成熟期短,耐寒、耐鹽鹼的低産作物。産量雖低,但含有高蛋白,脂肪和大量鐵、鈣、磷等多種微量元素。早在南北朝時期,呼和浩特一帶就有農民種植莜麥。到清代初期已大面積耕種,享有“陰山莜麥甲天下”的美稱。現在仍為當地人民的上等主食。莜麥 加工方法特殊。加工時先要將莜麥淘凈,晾幹後上鍋煸炒。炒熟後再上磨加工成面。民間的吃法頗多,有壓飴烙、搓魚魚、推窩窩、卷囤囤、攪拿糕、碾刨渣、炒傀儡等等。多種樣的吃法。吃時可按各人的口味不同和季節的不同,佐料以羊肉湯、鹽菜湯、時令蔬菜等,再加一些辣椒、蒜蓉、更覺可口,深受當地人喜愛。

  蕎面 蕎麥經過加工,磨成麵粉叫蕎面。一般有蕎面飴烙、蕎面圪坨。熬羊肉稍湯吃起來子美味可口。

  刀切酥 內蒙古風味點心。以麵粉、館糖、糖粉製作而成。成品色褐紅、味香甜、質酥脆,宜做高、中檔宴席的點心,一般多在大、中型酒點經營,民間也有烤制食用的。 清油餅 內蒙古傳統名點。用優質麵粉,配植物油、白糖精製而成。將麵粉加入少許食鹽,用水和勻醒至適中,抹少許鹼水神拉,七、八扣時刷油再神兩扣,去掉劑頭,切成段,上鐺烙熟,用濕熱毛巾蓋燜,撒白糖、青紅絲即成。此餅色澤金黃,味美可口,可做為高中檔宴席甜點食用。

  哈達餅 內蒙古傳統名點。相傳匈奴東胡人活躍于現在的赤峰市西拉木倫河一帶時即用此食品,至今在內蒙古東部地區廣泛流傳,一般飯館普遍經營。是選用富強粉、奶油、白糖、桂花、桃仁等烹制而成。此餅層次分明,奶香濃郁,酥松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