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部頻道首頁 |
西部節目時間表 |
特別關注 |
美麗西部 |
西部之旅 |
西部人物 |
西部大開發 |
大話西部 |
網文精華 |
視聽西部 |
西部概況 |
|
把“西氣”用出效益來 央視國際 2003年10月09日 09:49 ●“西氣”來了,但是,這份清潔能源卻不能在有利於保護環境的同時,自然解決因為用氣技術落後致使能耗效益比低下的問題 ●能不能切實高效用好“西氣”,一是觀念要跟上,二是政策、法規要配套 國慶節長假後上班第一天,一條新聞讓人振奮:西氣東輸“先鋒氣”抵滬。報道説,10月7日淩晨,在舉國關注的西氣東輸工程近4000公里管道的末站——上海青浦白鶴分輸站,工作人員迎來了發自陜西靖邊的“先鋒氣”,並在對其作技術處理後即進行了增壓調試以及熱值、成分檢測,這些工作是為11月下旬西氣正式進入上海城市管網做準備。有了遠道而來的能源,上海冬季燃氣供應緊張的局面可以得到緩解。 我國幅員遼闊,能源分佈不平衡,於是有了像“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南水北調”等特大工程項目的建設。人們一定已經注意到,在南水北調工程開工前,從中央到地方一致強調了先期治理水污染的重要性。這個道理很簡單,要是污染的威脅不清除,調水必定是白費勁。與此不同,在“西氣東輸”、“西電東送”方面卻沒有多少“注意事項”被提及。這也許是認為跟污染環境不沾邊,自然不必提出特別的要求了。 事情並非如此簡單。治污對於調水,固然事關環境保護、水資源利用等等,最根本的還是個使用效益問題。數以千億計的資金投進去,能不能有翻著倍的效益産生出來——包括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衡量工程成功與否的標準。在“輸氣”、“送電”中,雖説基本不存在對環境造成污染的威脅,可是在能不能有效利用能源方面,與調水並無二致。 以“西氣東輸”為例。從技術效益上説,4000公里距離的天然氣輸送採用管道方式,是要下大決心的。這是因為,通過液化方式來運輸有相當的經濟優勢,而修建管道是為了加速沿海地區能源結構的改善,更快地促進經濟發展。當“西氣”千里迢迢來到東部的時候,用戶們是不是真正做好高效利用的準備了呢?過去我們常説,直接燃燒煤炭不但污染環境,熱能的利用率也不高,因而大力提倡清潔能源。天然氣雖是清潔能源,卻不能在有利於保護環境的同時,自然解決因為用氣技術落後致使能耗效益比低下的問題。以往在用電、用油方面,曾通過強行的技術改造治理“電老虎”、“油老虎”;現在,我們迫切需要有高效用氣的技術標準,並強行實施。如若不然,與千里調來的清水卻變成污水又有多少區別呢? 能不能切實高效用好“西氣”,一是觀念要跟上,二是政策、法規要配套。在經濟競爭的國際舞臺上,我們曾津津樂道于“勞動力價格低廉”的優勢,卻普遍忽視了一個事實,就是能耗相對較高,與一些發達國家的勞動力價格較高而能耗較低成鮮明對比。然而,勞動力價格低是暫時的,能耗及原材料利用率高才是根本的。對此,我們必須有清醒的認識。 用好“西氣”、“西電”,讓能源結構調整帶來的好處充分體現出來,應是下一步發展的重要一著。(顧勇華)稿件來源:華東新聞 |
(編輯:千尋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