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傳播”與“科學普及”的概念闡釋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兩位嘉賓,今天很多網友提出了這個疑問,“科學傳播”與“科學普及”在概念上有何不同?
【火腿-老法師】看看我們的看法對不對?網友精靈説:科普還是要做得更寬鬆,更寫意寫。特別是對孩子們。長篇大論孩子們很難接受。網友雲華説:普及需要從一個地方傳到另一個地方。傳播也是要從一個地方普遍的讓人觸及和接受 。網友砂説:對!輕鬆,寫意,主要是引導。
【特邀嘉賓:田松】這兩個概念恐怕三言兩語無法説清楚,我還是把《從普及到傳播,從信賴到理解》這篇文章再貼一遍吧!這代表我的看法,不完全代表我們,我們每個人的在各自的表述上還有一定的差異,供參考!
【火腿-老法師】普及還有必須接受這種科學的東西,傳播就是傳播出去,別人不一定接受。還是我這句話,普及有點帶強迫的意思,而傳播則是自願的。可以懷疑了。
【特邀嘉賓:田松】對!傳統科普是居高臨下的,我擁有科學,你沒有,所以我要普及你,你要是不接受普及,你就愚昧,你就迷信,你要接受普及,把我普及給你的東西背下來,你就進步了。
【中國吉祥0】問題是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這種情況,有時對於非常落後愚昧的地區,態度必須是強制的,態度堅決,立場鮮明嘛!這樣才能發揮科學的強大力量,告訴人們這是正確的,難道還能動搖嗎?所謂“困難象彈簧,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嘉賓覺得呢?
【特邀嘉賓:田松】這就是我們所説的科學主義的觀念,而且很強。
【中國吉祥0】也就是説這麼強的科學主義實際上是“走極端”,物極必反,違背了“以人為本”的準則,缺少人文色彩,所以是不可取的。有句廣告語不是説“科技以人為本‘嗎?不知對不對?
【很科學】請問今晚的兩位嘉賓,你們的科學觀為什麼與老一輩科普專家的不同?科學傳播界的“F4”是怎麼回事?你們反科學嗎?
【特邀嘉賓:田松】這是一個歷史的問題,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代溝,但是有很多老一代科普作家也認為傳統科普出了問題,也在反思傳統科普的問題,只不過與我們的思路可能不同。至於“F4”則是《科學時報》一位記者開玩笑的説法,因為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套“科學與人文對話”叢書,共四本,作者為江曉原、劉兵、吳國盛、劉華傑,記者在介紹這套書的時候,説他們是科學文化界的“F4”,至於我們是不是反科學,我倒先要問一個問題,你認為,什麼是反科學?舉例子也行。
【杞人】不少人把科學反思看成是反科學。
【中國吉祥0】既然提倡用“科學傳播”代替“科學普及”,就是肯定了“科學傳播”,但我覺得“科學傳播”與“科學普及”好象不是對立的,他們之間有必然的聯絡,您們能否闡釋一下?
【特邀嘉賓:田松】用“科學傳播”代替“科學普及”,強調的是一種理念上的替代,在現實中傳統的科學普及仍然有它的價值,關於這個問題我有一篇文章,叫做《從信賴到理解,從普及到傳播》,歡迎閱讀。
【火腿-老法師】科學普及的普及有一個普遍的受到科學技術教育制約的問題。
【曉陽32】意思是科學的普及在某些方面還受到科學技術的教育方面的問題。簡單的説還有教育方面的制約!
【特邀嘉賓:王一方】科學技術教育是一個與科學傳播、科普交叉的一個概念。傳播也可能發生在學校教育過程中,當然在社會公眾中傳播科學知識,科學思想,也是一種廣義的教育。科普一般來説只是對初級的學生或非科學人士,進行科學知識傳遞的一種活動,它比科學傳播內涵的要小。就教育來講我們現在的學校教育基本上是應試教育,它是以教材為中心,以知識為中心,而不是以人為中心,以數字為中心,科普在應試教育過程中參與了知識體系的建構,成為知識灌輸的養料,它與應試教育的價值觀是相貼合的,目前倡導的素質教育是反對單一灌輸的,它強調人在受教育過程中知識之外、情感見識智慧的養成,在方法上也更有人性化,它是一種知識的浸透與滋潤,強調受教育者的反饋。因為傳播學的理論是三個中心概念,一是傳播源,二是傳播途徑,三是傳播的反饋,傳播源的優化是要改造知識的親合度,傳播渠道是要拓寬溝通方式與過程,反饋就是重視讀者受教育在傳播中的主導性。從理論上講,它更接近於素質教育的關鍵,更容易形成一種有內涵、有張力,能形成循環加速與自主學習的新型教育模式,從這個意義講用科學傳播取代科學普及是一種觀念的提升,對於改進我們當前的科學技術教育是有推動作用的,不然的話,我們的科學技術教育就會越枯燥,缺乏生命感,其實科學技術是很有生命感的學問。
【漫遊世界】談到科普,更多的時候要受到普及對象的限制,好象僅僅局限于大眾化的科學知識傳播,而科學傳播好象沒有什麼特定的對象限制,不僅僅是大眾化的科學知識傳播,當然也包括科學研究領域的學術傳播。
【特邀嘉賓:王一方】你的理解是正確的,科學傳播是多元的、多層次的、多向度的,而科普只是單一向度的,居高臨下的,比如説:你有一個蘋果,我沒有,我乞求你給我一半,然後,科學傳播更多的是平等的,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梨,我們之間可以交換,還可以嫁接,生産一種蘋果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