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電視批判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科普節目(之九)
作者:CCTV.com 發佈時間: 2005-3-9 12:39:43



  9月27日19:30,少年兒童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王一方、北京師範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副教授、哲學博士田松將作客《電視批判》論壇,與大家共同探討:用“科學傳播”代替“科學普及”。
  王一方總編輯不僅對“科學傳播”與“科學普及”的基本概念進行了詮釋,也對媒體與科學傳播的關係闡述了自己的觀點:麥克盧漢有一句名言叫“傳播即內容”,就是説在當今的信息高度發達的社會,如果沒有被傳播所重視的內容,就是被公眾忽視的內容。公眾選擇權完全依附於媒體,這就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左右著公眾的話語,這只手就是媒體,這背後有個媒體立場,因此,要將傳統科普轉變為科學傳播,要看媒體的臉色,它們如果認同那就很容易實現,所以我們要對媒體進行科學傳播的啟蒙與動員,讓他們意識到他們手中的公眾選擇代理權不僅是一特權,也是一種社會責任,所以,我們把麥克盧漢的名言改造一下,叫“傳播即思想”,“傳播即創造”,當然是著眼于對社會改造的思想與創造,有了這種意識才不會盲從於一些時尚的觀念,有更多的獨立思考,如果媒體是一群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對科學的社會化,也就是科學傳播,是一種很好的批評和反思力量。
  田松副教授對如何利用電視很好的進行“科學傳播”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在解決了“傳播什麼”和“為什麼傳播”之後才需要考慮和強調如何傳播。比如説做電學實驗給了你電流錶、電壓錶、二極管、電源,讓你測量二極管的特性曲線,不需要告訴你怎樣做,只要你會用這些儀器,一定會找到你自己的辦法把特性曲線測出來。如果你是一位電視人,知道了為什麼傳播,也知道了傳播什麼,自己就應該能夠運用自己的智慧找到最佳的傳播方法,如果這樣的話,每一個人的個性都會凸現出來。
  本期論壇為“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科普節目”系列在線的第九期,也是最後一期,很多網友對此論題意猶未盡,並認為本期論壇話題為九期系列中最具爭議的話題,究竟是否能夠用“科學傳播”代替“科學普及”?尚需學術界更深入地探討,但當晚論壇網友及專家各抒己見,探討熱烈,最高在線人數達到了8260人。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各位網友,大家晚上好!今天是探討科普節目的最後一期,我們特別邀請了少年兒童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王一方,北京師範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副教授田松,與大家共同探討:用科學傳播代替科學普及,現在請他們和大家打聲招呼吧!
  【特邀嘉賓:田松】開場白:各位網友晚上好!很高興各位光臨,不知道大家以前是否見過我們的文章,了解我們的觀點,如果見過,有所了解,對話可能會更激烈一些。不過也可能有很多貌似激烈的對立,其實是出於誤解。我願意在這裡澄清誤解,把真正的對立凸現出來。首先我談談科學傳播和科普之間的關係。
  傳統科普在八十年代初期有過輝煌,曾經有很多人是傳統科普的受益者,包括我本人在內,但是到了八十年代後期,九十年代初期,傳統科普進入了低谷,直到現在也沒有從低谷中走出來,出於對傳統科普的熱愛,我們本能地去想為什麼,我們不能僅僅埋怨公眾不再關心科學了,這確實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我們還要考慮公眾為什麼不關心科學了,不愛看科普了,尤其是傳統科普自身都出了哪些問題。
  1990年代初期,有一批以第一推動叢書為代表的與傳統科普不同的科普作品翻譯出版,帶來了一些新的理念,與之相比,我們看到傳統科普有以下特點:居高臨下的、靜態的、單向教化的、以傳播具體的科學知識為目的的,具有科學主義色彩的。而新的科普則是平視的、動態的、雙向交流的、在傳播知識的同時兼顧甚至以科學文化為主的。對於這樣的一種新的科普形態我們需要一個新的命名,但是現在仍然沒有一個統一的説法,科學文化讀物是我本人喜歡用的一個説法,而科學傳播強調的是理念。這個理念所包含的內容在近些年來我們的學術活動中已經得到了很大的充實,與傳統科普相比,最大的差異在於對科學本身的反思,對科學主義的文化批判,既是科學傳播得以成立的基本理念,也是科學傳播的主要內容。簡而言之,如果説傳統科普強調的是怎樣傳播,我們目前強調的是傳播什麼,為什麼傳播。
  【漫遊世界】科普的效益如何,得有各類媒體的傳播來予以保證,沒有積極的媒體傳播來呼應科普,科普也就很難産生較為廣泛的社會效應。
  【特邀嘉賓:王一方】開場白:我的職業角色是出版人,在我的職業生涯中出版了大量的科普作品,所以,我在這個科普作品的地位,價值有一種職業本能的思考,也跟許多科學家和科普作者在一起深入地探討過科普這個概念的內涵。一般認為科普作品是亞作品,這個亞作品相對於科學技術成果,它是一個為了適合老百姓的口味,為了滿足非專業人士的理解要求,從而降低了科學知識的內涵的濃度。這個意義上講,它是一個科普比科學技術成果檔次要低,所以,它在價值上不能參與正式科學共同體內的價值評判,既不能參與評職稱,也不能夠申報科學基金,很多人很成見地認為是搞科學技術研究不能出成果的人,才去搞科普。用科學傳播這個概念就校正了這樣一個次一等的價值判斷,因為科學傳播同樣是科學技術研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就是它的社會化的部分。但我們講社會化有兩個含義一個是商品化或者叫功利化,給老百姓的生活帶來福利;另一個方面是它的社會認知度也就是公眾理解,科學技術作為一種強勢文化在我們這在時代是倍受關注的,這種關注的方式有各種各樣,一種是加冕、狂歡,另一種應該是反思和批評,過去的科普概唸有些單薄,它只讓公眾為科技成果喝彩、叫好,不重視反思與批評,這也不利於科學技術自身的發展,科學技術我們經常講是一把雙刃劍,或是説一把鑰匙,既能打開天堂之門,也能打開地獄之門,典型的案例就是原子能的研究,它既可以用於核能發電,也可以製造原子彈,如果不幸被恐怖組織掌握原子武器,那將是人類的災難,因此,對科學技術的成果我們一定要有適度的清醒與反思,而不能一味的喝彩與歡呼,科學傳播為這個社會提供了一個既能歡呼又能反思的有張力的輿論空間,而且科學傳播在它的傳播過程中可以與人文學科、社會科學進行多方面的對話與交流,使得科學技術從一種信息、知識提升成一種人類理解,與人類智慧。

 


責編:羅石曼

 共7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