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電視批判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科普節目(之八)
作者:《電視批判》欄目專稿 發佈時間: 2004-9-23 9:08:11



科普節目如何改進?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就目前的科普節目,從數量到質量,你們覺得做得怎麼樣?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漫遊世界】數量明顯不足,很難與娛樂節目相提並論,質量有待提高,把人氣提升到娛樂節目的水平上,或者就讓科普教育滲透到娛樂節目中去,使我們的電視節目處處瀰漫著科普教育的信息。
  【種高梁的人】同意,不知兩位老師有和感想?
  【特邀嘉賓:劉華傑】坦率説,儘管國人已經做了許多努力,但質量不怎麼樣。要改進的太多了,一言難盡。當然,做事情還要一件一件地、一點一點地做,還要看到成績。所以在許多場合,我都説些鼓勵的話,有時急了才説些刻薄的話。有一點是共同的,科普很重要,大家都希望把事情做好。數量應當説不算少,但基本上是低質量的克隆。主要問題是:(A)不吸引人,不好看。如果節目做得無趣,其他方面再好,也吸引不了人們的眼球。電視遙控器掌握在每個家庭中的各個成員手裏,而不是官員、主持人、科協領導等人的手裏。(B)觀念陳舊。(C)好壞不分,真科學、偽科學同臺獻技。
  【特邀嘉賓:劉華傑】説到改進,我從不幻想幾個月、一年、兩年就能改好。這事情可不是“一抓就靈”的,不是“立竿見影”的。提高公眾科學素養,也不是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就可全面解決的。有關部門聲稱到了2049年,就要做到人人具有科學素養,我覺得這是在欺騙中央政府。這個目標太不現實,不但對中國這樣一個公民受教育程度不高的發展中國家不現實(現在9年義務教育還沒落實呢),即使對於美國、日本、英國等受教育程度較高的國家也根本不現實(當然,人家沒提出那樣荒唐的“大躍進”目標)。美國人現在具有科學素養的不到20%,到了2049年也達不到100%,有50-70%就不錯了。中國現在的情況是不到5%,大家估計一下,2049年能達到多少?會是20%,30%,50%,70%,90%,100%?當然,有關部門經常重視科普,總是好事。我説“經常”是有根據的,大家不防細心想想。

  【中國吉祥0】電視工作者也要是科學家,那他的知識面必須很大啊,學貴在精,傳播學精了,科學方面還要精,那對他們的要求多高啊,能承受得住嗎?
  【特邀嘉賓:劉華傑】做到“老百姓喜聞樂見”,不大容易。誰是“老百姓”?在社會學意義上和認知方面老百姓都是分層的,他們對科學的需求是很不相同的。比如,我喜歡科學類讀物、節目,但我並非凡是科學方面的都喜歡,我有我的偏好、欣賞習慣。他人也一樣。中國人口中絕大多數是受教育不多的農民,按比例看老百姓中他們佔重要部分。除此之外是廣大的農村幹部、“農民工”、工人、國家公務人員、各級領導幹部、中小學學生、大學生等。只要稍稍對科普或科學傳播的對象做一分析,麻煩就來了,問題相當複雜。老大難的中國社會結構問題就顯現出來了:中國總人口中只有相當小的一部分受過很好的教育,而絕大多數受教育程度很低。如果與美國、日本相比,這種結構性的差別是相當突出的。如果我們考慮到這個結構性的不對稱性,我們對科普、科學傳播難度的估計就會稍客觀一點,就不會整天停留在喊口號、做秀、大批判或者慶功的層面,可惜該做的沒有好好做。
  説了半天,對於你這個問題,我覺得沒有現成的答案。如果我的一下子解決了,中國科普的問題就不存在了。但我想有若干原則性的問題大家 都不妨思考一下:(A) 現在我們處於一個什麼樣的時代,中國老百姓最關心的是什麼?(B) 我們為什麼要搞科普,科普對於老百姓和我們的國家意味著什麼?(C) 如何將老百姓的需求與國家的需求、目標創造性地結合起來?(D) 更具體一點,我們究竟要傳播什麼?“科學”是非常複雜的,是一種知識體系、是一種集體探索活動,是一種社會建制,也是一種文化。我們如何傳播這些?據我了解,這些問題都沒有很好地展開討論。這不是説一説,瞧一瞧就能解決的,需要認真研究,需要探索,探索過程中要允許百家爭鳴,也允許出錯,不能隨便“扣帽子”、“打棍子”。話説到這地方,首要的一點是:解放思想,百家爭鳴。
  【特邀嘉賓:劉兵】這裡有報道者的素養問題也有技巧問題,甚至還有態度問題,當你居高臨下的説教時,公眾當然不會買賬,不過對於報道技巧等問題又是需要有專門的研究,我們也許更迫切地需要培養大量稱職的科學作家、科學編輯和科普工作者。
  【火腿-老法師】很好!今天的討論很精闢!討論到主題上了。這就是如何開展什麼樣的科普節目:解放思想、百家爭鳴!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就目前的報道中,與娛樂新聞、社會新聞等其他類新聞相比,科技新聞有些冷落,造成這樣的原因是什麼?
  【特邀嘉賓:劉兵】第一,科技新聞總得有稱得上是“新聞”的東西吧,在我們現在的科技發展中,特別是國內,特別是基礎研究領域,有多少真正的新聞呢?第二,娛樂新聞、社會新聞有它們的賣點,有它們的經濟支持,科技新聞很難有那樣的市場,自然導致報道和傳播方面的相對冷落。
  【特邀嘉賓:劉華傑】這也許很複雜,我不敢妄加猜測,我只説我個人。我個人喜歡科技新聞,比如世界數學大會期間,CCTV的許多科技新聞就做得不錯。現在在一般性的新聞報導中明顯增加了科技新聞的數量,我覺得這很好,這是很實在努力、舉措。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網友“漫遊世界”問:社會的進步有待於科學發展,要讓我們社會成員都能認識到這一點,科學普及才能得以廣泛深入持久的進行下去,我們如何才能通過電視媒體讓社會公眾認識到這一點呢?
  【特邀嘉賓:劉華傑】首先科普節目應當能夠吸引觀眾,因為現在觀眾可選擇的餘地非常大,如果科普節目做得沒有吸引力,好的東西也推銷不出去。現在的一些節目給我的印像是比較粗糙,短平快的痕跡比較濃,這有多方面的原因。
  【漫遊世界】其實,我們現在的教育也存在追求短平快的現象,立足於近期效益,缺少發展的遠見,應試教育就是其最典型的表現。

  【中國吉祥0】嘉賓覺得網絡與電視科技節目怎樣結合才能達到更好的雙重科普效果?
  【特邀嘉賓:劉兵】實事求是地講,沒有認真研究和思考過這個問題,就不隨意瞎説了。
  【中國吉祥0】誠實也是一種科學精神:)
  【特邀嘉賓:劉兵】當然。
  【特邀嘉賓:劉華傑】網絡做科普有獨特的優勢,有些方面比電視更好,比如它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缺點是目前沒有規劃,提供的內容不夠權威。兩者如何結合,我沒有仔細想過。網絡辦科普,我個人有一點體會,我個人辦了一個植物網站,很受歡迎,網址是:http://www.csc.pku.edu.cn/botany,大家不妨看看,提點意見。
  【中國吉祥0】好啊:)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科普工作者需要具備什麼樣的素質,二位老師能否談一談?
  【特邀嘉賓:劉華傑】簡單説,這些人應當接受過高等教育,最好有博士學位。理想情況下從業者應當有理工科本科或者本科以上學位,並有其他方面的專業訓練,如文學、藝術、傳播學、哲學、心理學等。應當有文理兩方面的修養。
  【特邀嘉賓:劉兵】關於科普工作者需要什麼樣的素質,這個問題實際上話題很大,我覺得應該簡單地説需要多方面的素質。首先需要有科學的素養,有比較寬泛科學的素養,這個大家都注重。但是研究現在的發展和社會需求,從知識結構來講,人文素養顯得更為重要,這就反映為什麼很多科學上很有造詣的人從事科學的時候往往效果並不是很理想。人的素養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包括寫作的技巧,甚至於能夠以一種非常有趣的純科學研究相當不一樣的方式去傳播理念。實際上,科普應該説嚴格來講,新的形勢下是一種站在人文立場上對科學的審視,知識的介紹還是必要的,但是僅僅是知識的介紹還是遠遠不能滿足需求的。

  【hello1810】請問劉華傑教授,科普節目越來越呈娛樂化,您對這種情況有什麼看法?期望您回答!
  【clare66】你們平時看科技頻道嗎?你們認為哪些節目不錯?
  【種高梁的人】科技頻道的收視率普遍較低,這跟我們的國民素質和科技節目的製作質量有關。
  【特邀嘉賓:劉華傑】經常看科學探索類的節目,我個人比較喜歡博物學方面的科普節目,比如美國國家地理,現在也有我們自己製作的類似節目。
  【火腿-老法師】我看科技頻道唯一的缺憾就是不能和科技網壇互動。

  【種高梁的人】就目前的幾大媒體相比,利用電視進行科學普及具有非常大的優勢,這是電視的特點決定的,是報紙和廣播沒法比的,關鍵是這個優勢利用得怎麼樣?是否達到其應有的傳播效果?這是問題的關鍵,請老師明斷。
  【特邀嘉賓:劉兵】電視的優勢是顯然的,不過就科普來説,顯然沒有充分發揮出它應有的優勢。看看在黃金時段播出的都是什麼節目就可以知道了,但是這一方面跟科普節目本身的質量還沒有做到可以與那些更火爆的大眾娛樂節目相抗衡有關,另一方面,在發展的初期,對科普的必要扶持,也非常重要。如果説,科普節目永遠在半夜播出的話,很難設想它們能夠達到理想的傳播效果。

  【中國吉祥0】我們都説要“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可是學了科學之後,實際生活中又不知怎麼用科學,這個問題怎麼解決呢?
  【特邀嘉賓:劉華傑】我們從中學到大學學了很多科學,但都是已經現成的科學,畢業以後我們自己從事科學研究的時候,往往不知道如何入手,不知道具體的研究方法。這一點已經得到了證明,比如我們的研究生從事科學研究,可能就不如國外的一些研究生;但是如果論考試,做習題,我們的學生往往會拿高分。這説明我們的科學教育有問題,我們過分的重視已有的知識和解題訓練。舉個例子,我們從小學時代就灌輸大量的科學知識,留大量的家庭作業,孩子好象學了很多科學的東西,事實上這些知識並沒有太多用處,但是這種局面也很難扭轉。比如我女兒現在是小學四年級,每天放學回家都要做很多作業,我覺得很不人道,她這個年齡應該有更多的時間去做一些遊戲或者去做其它的她喜歡的事情。美國的孩子,家庭作業很少,幾乎沒有,他們的解題能力可能不如中國孩子,但是到了大學以後,特別是研究生階段,他們的自主研究能力就顯現出來。
  【特邀嘉賓:劉華傑】這兩種教育模式哪個更好?需要我們去仔細想想,現在許多人都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是大的局面扭轉不了,其中高考指揮棒的作用應當得到深刻的反省。高考曾經為中國選拔人才作出了重要貢獻,但是它的弊端日益顯露出來,這個指揮棒指揮出來的學生,具有相同的知識結構,會做同樣的事情,這是很可怕的。選拔人才現在應當多元化,高考必須作出改革,至於如何改,這個事情很複雜,也需要認真研究。

  【高粱49】實際生活當中,人們受自身的文化、科學素養制約,會碰到一些自己無法解釋的現象,往往就會對科學産生懷疑。為解決這一問題,人想電視媒體可發揮自身優勢,開辦一些觀眾參與的節目,讓觀眾現場説説這些現象,請專家現場用科學的方法、知識給以解答,這樣教育了他本人,也教育大家,起到好的宣傳作用。專家認為這樣怎樣?還有什麼更好的建議?
  【特邀嘉賓:劉兵】我覺得這種説法本身隱含了一個前提,即科學應該能解釋一切。其實,至少在現階段,科學並不能夠做到對一切問題都給出解釋。説到對科學的懷疑,也要具體區分一下你懷疑的是哪部分內容,是某些具體的知識還是對科學的整體懷疑?觀眾參與節目製作,是一個很好的辦法,當我們看到哪怕是那些頂尖級的大科學家也不能夠解釋一切的時候,恐怕對公眾理解科學是什麼樣也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特邀嘉賓:劉華傑】這個建議我覺得很好。我們的科普節目的形式可以多樣化,但究竟哪一種形式比較好,需要嘗試,可以用試錯法,也要更新我們的科普觀念。科普並不一定要傳播完全確定的知識,也可以留下更多想象的空間、公眾參與的空間,比如我們現在一些文藝節目,已經很好的做到了互動,但科普節目似乎這種步伐還是邁得太小,可能是有所顧忌。我覺得應當允許大膽探索、允許失敗,這也是科學本身所要求的。公眾對科學産生懷疑,也是正常的事情,要允許人們懷疑,即使是寫到書本中的科學,也有可能出錯,科學家犯錯誤更是經常的事情,但是科學界有一套辦法可以自我糾錯,公眾應當了解這一點。另外,科學不代表正確,不能僅僅利用科學的標簽來教育人或嚇唬人。

  【hello1810】現在,書市上凈是“科普洋垃圾”,現在的科普節目難免會有一些渣滓,那麼怎樣避免這類“垃圾”?請劉兵教授回答!
  【特邀嘉賓:劉兵】現實的世界從來都不是一個絕對純凈的世界,有“垃圾”是正常的。不過,你説的“科普洋垃圾”具體是指什麼呢?相對來説,有沒有“土垃圾”呢?對抗垃圾的辦法,是製造更多的精品,而不是天天去打掃垃圾,讓精品在競爭中取代垃圾,應該是更好的辦法。


責編:張青葉

 共9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