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
|
|
媒體報道對科學普及的作用與影響(之二) |
作者:《電視批判》欄目專稿 發佈時間:
2004-9-1 20:51:46 |
|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科普節目
【火腿-老法師】請兩位老師就“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科普節目”談幾點看法 【菩提根】你好!火腿——老法師,今天可要看你的表現了! 【火腿-老法師】你對我不要那麼客氣,我今天跑來學習的。 【特邀嘉賓:薛守仁】這位網友提的問題倒是一些很實際的問題,我想關於純科技的網站,國內現在有多少我也不太清楚。但是純科技的東西,是不是提法有所不妥?所謂科學和技術,是各種自然現象對人們認識過程的一種反映,技術是科學的延伸與發展,把科學變成我們實際生活當中的一個工具,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創造我們的財富,所以純科技的東西,這個概念實際不好理解。尤其現在國民經濟高速發展的時期,我們都提倡把科學技術如何更好的長入經濟,提高我們的國民經濟的發展水平,提高我們的社會生活的質量,提高我們國民的科學素質。所以純科技的東西實際是不存在的,因為科學技術也是伴隨著社會的發展才發展,它不是孤立的一個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我不知道這個問題我這麼跟你來研究對不對,也可以請你再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火腿-老法師】我説的意思是像CCTV.com科技網壇這樣的欄目,我看了好幾個網站,有些太庸俗,甚至還有罵街的現象。CCTV.com裏有兩位網友叫“精靈U”和“時空多線矢主人”,兩人在網上爭的面紅耳赤,網下是好朋友。應該有這種爭論,才能提高科技網壇的活力。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如果讓你們二位老師做一檔科學普及方面的節目,你們打算怎麼做? 【mac15】科普要有新內容。我50年代大學畢業後在北京做了近30年的現代企業技術管理和領導工作,又做了近10年的地方科技局領導管理工作,我感到科普工作不僅是對農民的,要分層次,要有不同的針對性。當前,老科技人員的計算機知識就很欠缺(如語言方面),心理學更須要重頭學一學,法學知識也是低檔的,管理決策學、行為學,往往影響他們非常有條理、有計劃的、有中長期目標的現職工作。幫助農民致富的實用技術固然重要,但是提高管理科技的人的知覺性,他們先走一步,他們對今天的世界、今天正在發展的新知識多普遍地了解一些,可能就更會做好基礎性的科普工作。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就目前的科普節目,從數量到質量,你們覺得做得怎麼樣?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特邀嘉賓:沈英甲】上面談到現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的科普節目時間相對少一些。總起來看,科普節目的內容選得都很不錯,就是個別解説詞不夠精到,有時候拖泥帶水,而且用的科技詞彙不夠準確,科技界的內行可能會一笑了之,對求知若渴的人會有誤導的可能。節目在準備的時候應當盡可能解決這些疑問,不可想當然。節目的選題可廣泛徵求觀眾和科技工作者的意見,歡迎他們點題。這是一個省事的辦法,針對性也會比較強。另外,科學是一個不斷探求未知的過程,換言之,就是一個不斷揭開自然之謎的過程。一定要搞清自然之謎和偽科學的區別,不可混為一談。我們眼中沒有了自然之謎,就等於我們已經窮盡了真理,這可能嗎?建議適當增加一些科學探險、科學探索、揭謎一類的節目。這對青少年最具啟發性,會激勵他們的進取精神。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請問二位老師,作為搞科技報道的新聞工作者,你們看電視臺科普節目嗎?有什麼想法? 【特邀嘉賓:薛守仁】對電視臺的科普節目還是看一些,不是很經常。但是對與中央電視臺的《走進科學》節目看的比較多,在一段時間裏可能使天天看。此外,對《科技之光》節目也相對看的多一些。我要説一點,每當國內外發生一些重大的科技事件時,我都要收看一下電視媒體的反映,看看電視臺的報道角度,報道的力度和深度。實話實説,從中央電視臺的科普節目看,辦的是很好的,應該説是成功的,不論欄目的設置、報道的選題和內容,還是畫面、解説、音樂的合成,其效果都是很好的。我關心科技的觀眾都是喜歡的。 【特邀嘉賓:薛守仁】如果説有什麼想法或建議,那就是在重大科技事件的報道方面,還要注意解決好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解決好深層科技報道的通俗化問題;二是處理好深層科技報道的背景介紹;三是加強呼喚人們對科技的理性思考(多一點這方面的評論)。 【特邀嘉賓:沈英甲】從科教頻道開創起,我每天都要看,同行嘛。可以這麼説,科教頻道開播三年來有了長足的進步。我曾經參與策劃了科教頻道的首次元旦科普節目,也就是請“三科”領導做科普的那次,此後也應邀參與策劃了其他節目。我覺得,科教頻道的起點高,經過三年的歷練,節目形成了點、面、板塊結合的格局,這種格局比較容易實現宗旨和創意,節目的系統性和觀賞性的確令人耳目一新。目前在綜合頻道中“科技博覽”有固定的時間,對於科普宣傳來説,這還不夠,應當再逐步增加一些。科教頻道自身也應當加強宣傳。應當説,實現目標是一個過程,要逐步達到至臻至美的境界。
責編:張青葉
|
共7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