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工作者擔負的社會責任
【我們大家一起來忽悠】如何看待記者“無冕之王”這個稱號? 新聞記者的背後是什麼?責任是什麼?
【clare66】“無冕之王”是西方記者提出的口號,我們國家新聞記者的背後應該是黨和人民的利益,群眾利益高於一切。其責任應該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
【特邀嘉賓:時統宇】“無冕之王”是舊中國對記者的一種稱呼,據説在西方記者也有“無冕之王”之説。我們不能否認,媒體確實有一種霸權,這種霸權根本的就體現在它的議程設置,議程設置理論是西方大眾傳播學的一個很著名的觀點。簡單地説,就是媒體不能決定受眾怎麼想,但可以決定受眾想什麼。因此在相當的程度上,媒體可以影響受眾的話語權。我們應該注意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現在的記者有的時候經常會用一種為民請命的姿態出現,這種為民請命的表現甚至在政府獎的評獎中我們都可以看到這種電視新聞作品。我覺得我們這些新聞工作者把自己的位置擺錯了,就像我前面説的那樣,媒體最基本的和最根本的職能是讓人民知道真相,媒體不是法律機關,它不可能擔負起政府主管部門和法律部門所應當擔負的那種職責。也就是説,媒體和我們的具體的新聞工作者不具有那麼大的社會能量,至於説,我們有些記者覺得自己這種職業有某種“天馬行空,獨往獨來”那就更是大錯大錯了。中國記者首先是人民記者,記者是人民當中的一員,而且是普通的一員,除了他們所應該盡到的社會職責以外,他們不具有任何特權。
【中國吉祥0】這麼多新聞單位,他們組成一個新聞界。都説新聞媒體是獨立的,那怎麼理解這個“獨立”?這麼新聞單位,如何保持一致?
【特邀嘉賓:時統宇】新聞單位確實有一定的獨立性,但是這種獨立不是“天馬行空,獨往獨來”的那種“獨”,首先,從我們國家的體制和機制來説,新聞媒體都有主管部門,中國目前還沒有私人辦報、辦臺這種政策,儘管中共十六大以後,在大力發展文化産業的背景下,比如出現了像制播分離這種情況,但嚴格地來講,我們國家的所有媒體,都具有公辦、公營的性質。從經濟關係來講,我們強調媒介要重視和加強經營管理,比如,今年國家廣電總局就提出,今年是廣電系統的産業發展年,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的媒體就是那種意義上的所謂“獨立”。我認為,中國的媒體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有幾個基本的底線是不能變的,比如,喉舌的性質不能變,正確的輿論導向不能變,黨管幹部的方針不能變。儘管,媒體的一些自主權現在也得到了 重視和加強,但媒介的這種喉舌的性質和職能並不因此而被改變。
【梅州新村】“人民的利益無小事”,新聞工作者的確要加強學習,踏踏實實地為老百姓服務,為國家和社會的建設服務。杜絕有償新聞,以權謀私。
【我們大家一起來忽悠】人民的利益從來就沒有過小事,往往我們看起來很小的事情對他們來説都是非常大,影響生活的事情。
【特邀嘉賓:時統宇】“群眾利益無小事”是從去年七一以後到現在將近一年的時間,中國社會使用和傳播的頻率最高的一句話,我認為胡總書記講的這句話儘管通俗易懂,但是意義極為深刻、極為重大,我給大家推薦一個去年獲中國電視新聞獎的電視新聞專題,這個片子叫“百姓書記梁雨潤”,這些年來我一直擔任中國電視新聞獎的評委,應該説我的職業之一就是看大量的電視節目。我覺得我是一個很挑剔的評委,也是一個要求比較高的觀眾,但是在看這個專題片的時候,我被感動的幾次流下了眼淚。“群眾利益無小事”在梁雨潤身上得到了特別形象的一種詮釋,比如梁雨潤他自己有這樣一句話,叫“很多事情在我們當幹部的看來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但在老百姓那裏卻是天大的事情”,梁雨潤説,“老百姓為了解決他們的問題,有時候要給我們這些幹部下跪,中國老百姓的習慣是跪天、跪地、跪爹娘,當老百姓給我們下跪的時候,他們是多少的不容易,我們這些幹部就是要對得起老百姓這一跪,就是讓老百姓永遠不下跪”,順便説一句梁雨潤本身當選為去年央視“感動中國的十大人物之一”。他自己不是那種辦了很大的腐敗案件的幹部,他處理的這些案子在我們看來都是小事情,但是這些小事情都是老百姓衣食住行所無法回避的。
因此,“群眾利益無小事”在我們的電視傳播中,有許多很優秀的電視欄目和節目。同時我還認為,“群眾利益無小事”是中國電視最大的資源之一,我們有些優秀的電視新聞欄目,恰恰是積極的、創造性的利用了這一電視資源。比如大名鼎鼎的《焦點訪談》,《焦點訪談》所以能夠産生這樣大的社會影響,就是因為他們很迅速,並且有創造性的將政策資源轉化為一種節目資源和欄目資源。“群眾利益無小事”這個口號提出以後,去年七月他們就做了一個系列節目,就叫做“群眾利益無小事”,其中有許多節目給人留下了 很深的印象。
【特邀嘉賓:王向明】在我國當今的新聞界中出現了“有償新聞”這種新聞道德失衡與錯位的現象,大量直接或變相的有償新聞不時出現在電視、電臺、報紙中,一方面嚴重損壞了新聞媒體代表社會公眾的良好形象,另一方面也損害了媒體自身的形象與信譽。從法律角度來説,這種行為還經常導致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由於我國新聞的立法的尚未完善,目前我們只是較多的採用道德勸誡和行政處罰來遏制這一現象,現在我們需要做的是為相關法規的建立提供確有價值的理論思考。只要搞“有償新聞”,在正常的新聞報道工作中就會演變為一種特殊的“權錢交易”,同行賄這種關係在本質上是一樣的。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二位老師,能談談什麼樣的新聞報道才能真正做到代表廣大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
【特邀嘉賓:時統宇】一般來説,反映群眾願望、實現人民要求、維護人民利益這樣的新聞報道就是反映和代表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有時候我們很容易想到一些曝光性的、揭露性的報道,比如我們很容易想到像《焦點訪談》、《新聞調查》,還有現在逐漸火爆起來的《每週質量報道》、《新聞三十分》、《經濟半小時》等等,這些在央視收視率榜上比較靠前的一些電視欄目。但我認為,僅僅這樣是不夠的,我認為我們的社會正氣、社會正義同樣應當是我們新聞宣傳的主旋律。比如説,有關社會弱勢群體的報道,比如下崗職工,比如農民工等等這些社會群體,我在給電視臺的編導講課的時候,經常這樣説,這些所謂的弱勢群體他們的價值在哪?他們的尊嚴在哪?他們反映出的真善美在哪?這是特別需要我們的新聞媒體工作者給予關注和報道的。
我舉一個例子來説,比如,經常出現的各種礦難,去年《中國青年報》駐湖南一位記者曾經寫過一篇通訊,題目叫做《安全帽上的遺言》,説的是在湖南婁底的一次礦難中,有一位民工叫聶文清,他在礦難臨死之前,寫在安全帽上的遺言,大體意思是“骨肉親情最難捨,我欠我娘多少多少錢,別人欠我多少多少錢,我為別人在信用社貸過多少多少錢,他説我們借的錢一定要還,最後他寫道,要把我火化,不要土葬,因為火化比較便宜”。
我特別向我們的新聞工作者推薦,為這篇通訊所配發的一篇評論,題目叫“有一種光亮穿透了憤怒和悲哀”,它是由《中國青年報》一位叫李方的評論員寫的,而且是用第一人稱寫的,在文章的一開始,李方劈頭蓋臉就説“我拼命讓自己鎮定下來,好讓自己敲出以下這些文字”,李方在文章中寫到,當他剛接到這篇通訊的時候,他推開好幾間他同事辦公室的門,幾乎是帶著哭腔對他的同事講“看啊看啊,他們殺死了一個多麼好的人”。在某一個瞬間,我在想,如果我有了困難,聶文清看到了,他一定會幫我的,那是一個特別溫暖的感覺,可惜現在這種可能永遠的消失了。在今年考研究生的試題中,我曾經把這道題出給報考我們那裏的研究生,讓他們也用第一人稱寫一篇評論,並要求要充滿感情,不能僅僅地就事論事。我想這個問題可能會給大家一些思索。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中央宣傳部部長劉雲山指出:新聞宣傳要擴大覆蓋面、增強影響力,必須主動佔領互聯網這個新陣地,用正面的聲音主導這塊陣地,用正面的形象佔領這塊陣地。請問二位老師網絡媒體擔負著什麼樣的社會責任?
【特邀嘉賓:王向明】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明確提出:“新聞出版和廣播影視必須堅持正確導向,互聯網站要成為傳播先進文化的重要陣地。”計算機網絡的出現深刻地影響甚至是改變了人類的社會生活。根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發佈的《2003年中國互聯網絡信息資源數量調查報告》披露,1998年中國大陸的網民僅僅為120萬人,但4年後的2002年,就達到了近6000萬人,到了2003年底,則已經超過了8000萬人。網絡媒體憑藉其多樣化的表現形式、超越時空限制的海量信息以及網上網下互動等特有優勢,一舉成為與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平起平坐的主體新聞媒介。尤其是互聯網對青年有著特別的吸引力,日益成為對青年一代最具影響力的文化載體。因而,在當代條件下,在社會主義的中國,網絡媒體與其他媒體一樣,在傳播先進文化,抵禦落後、腐朽文化方面,承擔著重要的社會責任。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網絡媒體的工作者應該具備什麼樣的職業道德素質?
【特邀嘉賓:王向明】我國社會主義的新聞事業,擔負著傳播新聞信息、引導社會輿論和服務社會與公眾的光榮任務。新聞職業的這種性質和特徵決定了它的工作的重要性和神聖性,也決定了對其從業人員素質的高標準和嚴要求。網絡媒體工作者的職業道德素質要求既有新聞事業道德要求的共性的一面,也有個性的一面。從普遍的和共性的方面來講,由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第四屆理事會在1991年通過,1997年1月第二次修訂的《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應該是一個基本規範。這些規範包括 :一、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二、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三、遵守憲法、法律和紀律;四、維護新聞的真實性;五、保持清正廉潔的作風;六、發揚團結協作精神。同時,還要根據網絡媒體的特點,具備一些個性化的職業道德素質。譬如,由於網絡所具有的虛擬性,網絡媒體工作著要具備更強的道德自製力。而作為網絡的管理者,又要有敏銳的政治觀察力,果斷的應急能力等。
在中國記協舉辦的中秋節中外記者聯誼會上,有一位歌唱家唱了一首歌頌新聞記者的歌曲。這首歌是兩位著名的詞曲作家今年最新創作的,歌的題目叫《在世界的眼睛裏》,也就是説,世界是怎麼看我們記者的。歌詞的大意是,這樣的:在有風的時候,我是樹的堅強,在有雨的時候,我是雄鷹在飛翔;在夜深的時候我的燈光最亮;在月圓的時候,我正四處奔忙。在世界的眼睛裏,我是天圓地方,我是天地脊梁。青山有情對我笑流水有愛對我講,若問我是哪一個,筆墨人生寫華章。 從這首歌中可以看出,在世界的眼睛裏,也就是在群眾的眼睛裏,記者的形像是崇高的,是受人尊敬的。這既是對我們的讚譽,也是對我們的希望。我們廣大新聞工作者應當為從事這一光榮職業,為我們新聞隊伍中有這樣受到人民愛因的新聞工作者而感到自豪。但是,在充分肯定我們這支隊伍的同時,我們在要看到,與黨和人民寄予的願望相比,與形勢發展的需要相比,我們的新聞隊伍建設也還存在著不小的差距,存在著不少需要解決的問題。其中,職業道德建設就是一個十分重要、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