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電視批判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農業新聞節目
作者:《電視批判》論壇專稿 發佈時間: 2004-6-17 16:02:43



農業新聞節目的製作理念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 如果讓你們來作農業新聞節目,你們有什麼樣的製作理念?有什麼好的製作辦法?
  【特邀嘉賓:李磊】我們僅能從自己較為狹小的視野來談談這個問題:製作理念——第一,全力製作有益於促進“三農”現代化發展趨勢的各類節目;第二,針對全社會關心“三農”問題的廣大受眾,製作使社會各個階層——尤其是國家權力、政策執掌者,關心“三農”問題的專家學者,關注我國“三農”問題的城市居民、邊緣受眾等群體警醒、深思、啟迪、互動的各類“熱點”“三農”節目,形成一個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促成中國最為重要的社會問題——“三農”問題的良性、互動、階梯式的系列化改革與發展解決方案的出臺與實施,造成一種全社會的輿論關注,在這種負責任的電視節目報道中,完成大眾傳媒引導、促成我國農業社會向後工業(現代化)社會結構的轉型;第三,深刻反映農民的生活狀況,發展問題,充分起到公營性質的中央大臺的作用,完成引導、教育(這個詞可能有點刺耳)廣大農民奔向現代化的使命;第四,在避免不良信息、黃色新聞、腐朽思想、庸俗題材的前提下,全力滿足農民兄弟的各種信息——當然包括大量的娛樂性信息的需求。製作辦法——在改革中逐步實現電視臺公營體制(並非國營)的確定,形成各種符合新聞傳播規律(公共平衡發展規律與市場運作杠桿規律)的“二元化”協調節目製作機制。完成專業頻道化、節目發行人制、節目製作來源多元化制等方式,並在改革中探索各種有效的、能夠滿足農村節目製作理念的專業制度層面的實現形式。

  【阿雷47】百姓的需要與外界的關懷有距離,農業節目應當留一個空間給“問題農民”。
  農民的增收問題是一個發展問題,十分重要。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我經常觸及的是農民碰到的各種分配矛盾和權益維護問題,由於很多問題是歷史上有關單位沒有客觀處理好而遺留下來、今天已經失去了最佳解決途徑的問題。沒有現實基礎的穩定,就沒有長足的發展。很可惜!許多信訪部門和媒體對此十分冷漠,他們只要得到符合大好形勢的信息,不在乎許多農民遇到的各種麻煩。對許多基層農村幹部來説也是如此。 
  在法律上和中央的政策中都有農民承包土地的承包權30年不變的明確條文。但現實生活中,如果歷史上村集體發包的程序和行為不規範而導致農民承包的土地不平均,現在農業稅收逐年下降,有農民向各級政府和村集體提出要土地。我們就無法滿足其要求,結果農民不斷地上訪,不斷地與政府扯皮。 
  再如農村土地檔案不全,有農民提出,自己的佔用的非耕地被其他人非法佔有,法院不受理,政府無能為力。農村中存在許多問題,需要有一個平臺來探討和研究,這些問題不是理論問題也不是經濟問題,各級政府沒有能力也不應該無限制地用經濟手段來解決所有的農村 矛盾。 
  再如,三峽移民移到當地農村,政府貼了不少錢,但是土地必須由當地農民無償贈送,現在農民的思想覺悟不是很高,“移民是國家的事,我村憑什麼要讓出一部分土地承包權,國家徵地有補償,同樣是國家建設帶來的移民問題,在土地上為什麼不補償我們本地的農民?”這些問題使移民的土地問題十分難解決。  
  【特邀嘉賓:李磊】這位網友的發言相當專業,也很精彩。我個人認為正是因為“三農”問題錯綜複雜,還影響到我們國家各個階層——尤其是居住在大城市裏的居民。所以,必須通過當權者、專家、幹部、城市一般居民和我們廣大的農民受眾平等、理智、深入的信息交流和觀點碰撞,獲得一種大眾的輿論共識。只有獲得這種共識我們才能有穩定的社會、有明智的農業政策、有社會多方面的對“三農”問題的關注,才能逐漸解決歷史形成的許多疑難問題。再重復一遍,在這個信息交流,觀點形成,輿論共造的過程中,傳播媒介——特別是電視傳播媒介具有不可推卸的重大歷史使命。

  【中國吉祥0】您現在的農業新聞節目是怎樣定義的?您看過哪些比較成型,比較好的農業新聞節目? 
  【特邀嘉賓:李磊】農業新聞節目可能現在還沒有一個較為統一、權威的定義。我個人認為凡是反映、關注“三農”問題的信息傳播、觀點交流、輿論形成的新聞報道活動可以稱為農業新聞節目。大家的意見呢?
  【小黑帽1】報道內容反映的是農村、農民、農業問題的新聞,即為農業新聞。目前來看,央視的農業新聞不是很多。
  【中國吉祥0】我覺得農業新聞的定義不僅是內容上的,還有節目外延上的,包括主持人,製作者,還有節目的製作規律,習慣,這些都要讓工作者能把握,比如我要作一個農業新聞節目,就要知道怎麼把握,該把握什麼?
  【中國吉祥0】老師,假如我要作一個農業節目的電視工作者,您給我提點意見,我要具備哪些素質?做節目之前,我該把握些什麼?
  【特邀嘉賓:李磊】做一個農業節目的電視工作者,肯定與做別的節目類型的新聞工作者有所不同。首先,你應該對我國的農民們有著最深切的關懷和責任;第二,你必須較為精通我國的“三農”問題,有自己的獨立思考;第三,你當然應該了解並熟悉電視新聞工作一般的工作流程,掌握基本的新聞報道技巧;第四,你應該適應你的報道對象——農民受眾的接受習慣,比如:報道的作風、報道的方式、報道的語言、報道的“出境”地點等等。你知道《望長城》中的那位姓焦的男主持嗎?他那樸實無華的節目主持風格,我個人認為是我心目中較為合適的農業新聞報道工作者。
  【中國吉祥0】非常感謝李老師誠懇仔細地指導:)不過,很遺憾,您説的《望長城》我沒看過,有機會我會去看的。

    【中國吉祥0】老帥們覺得農業新聞節目應該向農民朋友傳達什麼樣的信息?
    【特邀嘉賓:李磊】傳達三方面的信息:第一,滿足農民受眾作為一個社會人所需求的各種信息——當然包括大量的娛樂性信息;第二,滿足農民受眾對相關“三農”問題信息的需求;第三,具有引導農民受眾——也包括社會其他受眾群體,向現代化進程轉變的“引導性”信息。

  【中國吉祥0】國外的農業新聞節目是什麼樣的呢?他們的節目對我們的電視工作者來説有什麼值得借鑒的地方?
  【特邀嘉賓:李磊】國外的農業新聞節目我們了解的不多,但大致印像是他們非常注重報道國外農民切身利益的新聞,比如:他們非常注重市場上的多種因素,對農業生産、農産品銷售、農民利益的影響,他們還非常注重農民的大眾傳媒話語權。特別令人稱道的是他們非常關注農業政策、法規的動向,及時把立法者和農民之間不同的聲音反映到社會公眾面前,並通過明智的輿論交流獲得公眾較為一致的結論,從而在政策制定者和農民之間取得一種平衡。
  【高粱49】這倒是非常值得我們借鑒的做法。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請問農業新聞方面的主持人在主持節目時與其他類節目主持人相比是否有自己的特殊性?
  【特邀嘉賓:李磊】當然有自己的特殊性。這種特殊性主要反映在報道的作風上、報道的方式上、報道的語言上、報道的“出境”地點上等等。我個人認為紀實性文化節目《望長城》中的男主持焦健成可能是我心目中較為合適的農業新聞報道主持人——當然即使是農業新聞報道也可能,而且也應該存在著多種類型的節目主持人,因為我們的國家太大了,各地農村的風情地貌太不相同了,所以應該既有“白馬西風塞上”式的北派農村節目主持人,也有“杏花煙雨江南”式的南派農村節目主持人,對嗎?
  【特邀嘉賓:尹韻公】應該有自己的特殊性,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農業新聞的主持人應該站在田間地頭上。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就目前來講,農村的社會問題還是很多的,請問二位老師,農業新聞方面的輿論監督類節目應該遵循什麼樣的原則?
  【美猴王66】首先要真實,準確。然後要懲前毖後,治病救人。報道目的要有利於解決問題,而不是為了打擊、報復。
  【高粱49】輿論監督節目難呀。我們這裡就曾有一農民向鎮政府多年討債未還,在中央臺曝光,結果鎮政府更不還錢了。我想做輿論監督節目還應有跟蹤報道,報道監督事件的處理進程、結果,這樣才能真正發揮輿論監督的作用,威信,嘉賓怎麼看?
  【特邀嘉賓:李磊】第一,堅決實施黨與人民賦予我們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的神聖使命。以對九億農民父老兄弟深摯的感情,對黨和國家高度的責任心,對我們偉大中華民族長治久安、繁榮昌盛的理想承擔來對“三農”問題中一切不合理現象進行輿論監督;第二,恪守國家法律與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以裙帶求是的精神來從事新聞輿論監督;第三,既注意輿論監督的合理性,也注意輿論監督的“危害性”,在現實與理想之間保持一個理智的平衡點;第四,以解決問題為輿論監督的主要價值取向,既堅持原則,也要講求方式方法;第五,就目前而言農業新聞方面的輿論監督類節目應該遵循前朱總理同志視察央視《焦點訪談》節目組時贈送的十六字方針:“輿論監督、群眾喉舌、政府鏡鑒、改革尖兵”。
  【特邀嘉賓:尹韻公】我認為應當遵循教育為主的原則。最近一段時間《新聞調查》、《焦點訪談》關於食品衛生方面的監督節目幾乎涉及的對象都是農民、農村,農民為了賺錢,改善自己的生活,違法生産一些食品,可能他們真不知道自己是在違法,只是為了賺錢。一經工商部門查實,他們就被批評,被判刑。由於他們文化程度低,法律知識缺乏,所以他們也不能很好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我不是説,他們違法生産食品是對的,我是想説,整個社會對他們的教育是不夠的。我認為,假如他們真知道他們那樣做,付出的代價是很大的,他們就不會違法生産食品了。


責編:羅石曼

 共7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