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兩位專家的聚焦點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溫老師,您曾于1985年就發起並組織了首批記者團駕摩托車沿黃河考察8省40多個市縣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多年來您一直是被媒體稱為“用腳做學問”的學者,在CCTV2003年度經濟人物頒獎會上,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曾動情地説:“溫鐵軍就是中國農民的代言人。”請問,溫老師,通過您這麼多年在農村實踐調查的結果,您能簡單概括一下中國農民的特點嗎?有的人説,中國農民是貧窮、狹隘、勞苦的代名詞,您認為呢?
【特邀嘉賓:溫鐵軍】我不僅是85年沿著黃河考察過,91、92年我曾經花了不到兩千美元繞著地球轉了一圈,所以,直到現在,我仍然對於用腳做學問津津樂道、樂此不疲。最近這幾年,跑了很多發展中國家的農村,感到我們應該更多的關注發展中國家的比較研究,而這尤其需要用腳來做學問。至於吳老師的話,我當時就做過一個直接的反映,説只有黨是農民的代言人,我只不過是貫徹黨的政策的一個調查研究工作者。如果概括農民的特點,應該説中國農民是這個國家追求工業化、城市化所産生的成本的承接載體。如果説農民貧窮,那麼,也是這種承擔代價的結果。
【海邊的向日葵】程老師,曾拜讀過您的文章《美國新農業法對中國農業的影響和建議》,在文章中您不僅解讀了美國2002年農業法,而且將其對中國農業的發展影響也做了闡釋,我想,這不僅在學術上,在農民實際的農業交易中也是非常有意義的。“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産品生産和貿易國,美國國內農業支持政策的任何變化,都會對世界農産品市場産生重要影響”。那麼我們的電視媒體是不是也應當對美國農業的政策變化及農業發展做更多的介紹?比如您在文章中提到的這一新農業法,除了做一條新聞播報以外是不是應當做更詳盡和通俗的介紹,以免除農民朋友的利益受損?而當前我們對海外的農業情況的介紹是非常少的,我想很多農民都知道美國的泰坦尼克,卻不知道美國都在用什麼樣的機器耕地。
【特邀嘉賓:程國強】非常高興你看到了我的那篇文章,確實,我們的媒體不僅要對國內的農業政策、農業市場情況多介紹,恐怕也要安排節目介紹世界上其它國家農産品的生産、貿易,尤其是和中國農産品競爭相關的一些情況。
比如説:美國、歐盟還有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等國家對保護農業利益,提高農民的收入有許多比較成熟的做法,值得我們的借鑒。尤其是有關糧食價格政策、補貼方面的政策值得我們在目前的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的設計值得我們借鑒。當然,這些內容是值得有關決策部門了解的。我覺得農民朋友應該了解的是,發達國家農産品專業合作組織、農業行業協會方面的一些經驗,如何把我們的農民朋友組織起來,共同來克服農業經營中的市場風險、自然風險等等。
這就要求我們的媒體要多介紹這些關係到農民切身利益的國外經驗,以專題片的方式,科教片或者和有關娛樂性等等有趣味性節目的結合來宣傳。
【嘉賓主持:辛賢】請問溫博士:您是中國農業大學畢業的博士,學校的學生都以有你這樣的校友而自豪。您認為你的母校在電視媒體製作農業節目方面應該發揮什麼樣的作用?
【特邀嘉賓:溫鐵軍】首先我不認為學生應該以我這樣的校友而自豪,因為學校很多老師批評我不好好上課,還老有很多怪怪的問題,學生們還是好好聽老師的話,爭取先把學分掙足了,把文憑拿到手,得到比較好的就業機會為要務。至於農大如何在電視媒體製作農業節目方面發揮什麼作用,一句話,各盡所能。
【&小壁虎&】溫老師,問您個個人問題,都説您和農民的聯絡是很緊密的,那麼您現在每天的日程是什麼?您都在忙什麼呢?
【特邀嘉賓:溫鐵軍】我首先本職工作是在一個媒體做編輯,因此,每個月我至少要審讀十期刊物稿件;其次,我還要應付很多研究方面的事情,所以,説我跟農民聯絡得很緊密,我個人覺得不太實際,我只是盡我所能做一些對他們有利的事情,做得很不夠,我很慚愧。
【果凍貝貝*^-^*】溫老師,您認為農民工作的難點在哪?您平時有時間看電視嗎?還是上網?
【特邀嘉賓:溫鐵軍】我平時既上網也看電視,農民的難點在於人太多,地太少,而且從長期看,很難根本解決,所以中國必須有自己的辦法而不能簡單照搬發達國家。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溫老師,您在河北定州市東亭鎮翟城村成立了晏陽初鄉村建設學院,並於2002年10月,發起組建“中國鄉村建設中心”,先後為300多名有志於農村建設的人提供了培訓,以期通過這種建設方式,達到重建鄉村、改良社會的目的。您有沒有想過,將這種培訓方式和媒體有機地結合起來?
【特邀嘉賓:溫鐵軍】這件事情已經被海內外的媒體大量報道了,他們已經幫了我很大的忙。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據我了解,大量媒體僅是對您這個事件的報道,我是想問您有沒有將培訓內容搬上媒體的意向?這樣是不是會有更大的傳播效果?
【特邀嘉賓:溫鐵軍】還沒有哪個媒體來談這個事,我不是一個很善於聯絡的人,也就是公關能力不夠,所以,到現在為止,都是人家來主動獻愛心表示善意,應該怎麼辦我也不太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