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電視批判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農業文化節目?
作者:《電視批判》欄目專稿 發佈時間: 2004-6-2 9:27:02



農業節目的傳播效果

    【maoxiubing】現在很多農村還接收不到農業方面的節目,怎麼辦?兩位老師,我從小生在農村,農業大學畢業,現在我在媒體工作,根據我對農村的了解,很多農村是通過無線信號收看電視的,他們一般能收看到CCTV1和CCTV2,其他的頻道很少能收到,説句實在話,我在農村的時候根本就不知道CCTV7等這些跟農村有關的電視頻道。我的問題是,以農村現有的接收條件,哪怕有再好的農村電視節目,都很難傳播到農村去?如何解決?
  【特邀嘉賓:謝咏才】這不是一個技術問題,而是一個政策問題,現在村村通已經完成了,但是頻道的數量是有限的,CCTV1是必須轉播的,CCTV7要落地是需要經費的,所以有的地方轉播了CCTV7的一部分農業節目,並不是所有的都轉播了,有的地方甚至沒有轉播,我們也在很多地方進行過調查,也發現了這個情況。我想隨著以後傳播手段的進步,網絡的普及,這個問題會有比較大的改善。
  【特邀嘉賓:譚英】這的確是一個現實問題,我們媒體傳播係的老師曾在我國中西部欠發達地區搞個一個調研,也發現了同樣的問題。面對一雙雙渴求知識,渴求信息的目光,我們的心裏非常難受。我們把這個問題寫成了調查研究報告,已經向有關部門反映了這個問題,相信這個問題會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並很快得到解決。不過我可以告訴你一個辦法,除了從電視獲取信息之外,還可以從報紙、當地的農業信息服務中心、種養殖大戶、農民協會那裏獲取信息。

    【老朋友 新朋友 大家一起來】那你認為這種現象的改變需要不需要比如政府行政上的干預這種催化劑呢?最近我看新聞就發現國家要求少兒頻道儘快落地以及全國省級電視臺三年內開設少兒頻道。
  【特邀嘉賓:謝咏才】村村通節目已經是政府使偏僻的農村看到電視節目做的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具體的農業節目落地問題,也還在積極的爭取,不是完全靠政府的行政干預就能夠做到的。
  【老朋友 新朋友 大家一起來】那我説個題外話,現在不少地方是搞了村村通,效果也不錯。但是由於人力上的原因,這些村村通,一旦設備壞了,就沒有人去維護,或者説平時根本就沒有人維護。也就是説存在有些表面上村村通了,實際上沒有電視看的現象。
  【特邀嘉賓:謝咏才】農村還是需要技術方面的人才,中國農業大學現在已經開辦了網絡教育第三年了,主要是面向基層的農村培養實用型的人才。  
   


    【老朋友 新朋友 大家一起來】但是你們考慮過沒有,大多數農大的畢業生有多少去基層?其實基層這方面的技術型人才還是一些半路出道的,或者説現在還是泥腿子的勤奮好學的農民兄弟。如何去培養他們呢?
  【老朋友 新朋友 大家一起來】但是在這些地區往往是些經濟欠發達地區,或者説網絡環境不是很好的地區。你們考慮過沒有,走到他們身邊去進行教育的這種方式呢?
  【特邀嘉賓:謝咏才】普通大學生確實存在下不去、留不住的問題,網絡教育對象都是在職人員,進行不脫産的學習,所以他們學了以後一定會留在農村,把自己所學的知識用於農村。這也是我們中國農業大學開辦網絡教育的初衷。

    【中國吉祥0】老師,做文化節目怎麼考慮到民族,地域問題?比如:南方文化與北方文化,各個少數民族的文化,畢竟受眾心理不同,如何兼顧呢?是否就按比例分配就行了?
  【特邀嘉賓:謝咏才】作為中央電視臺可以製作一些反映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節目,更多的滿足地方不同文化背景人需求的節目,依靠地方電視臺來完成。
  【老朋友 新朋友 大家一起來】但中國的國土面積這麼大,依靠地方檯製作,中央臺播也是不現實的吧。我想還是要擴大地方檯的節目覆蓋範圍。
  【特邀嘉賓:譚英】隨著世界多極化、文化多元化的傳播,南北文化有了較好的融合,嚴格把它們劃分開來沒有必要。我認為中央級的電視媒體應該站在全局的角度有選擇的傳播南北文化,介紹各民族傳統的經典文化節目。同時,地市級的電視媒體應根據當地人的心理需求,開辦較多的地方文化特色的節目。

    【等待戈多!】請問幾位嘉賓,你們對現在的農業節目滿意嗎?你們認為我們電視的農業節目與農民的實際需求相差多少呢?
  【網友嘉賓:安文軍】無需諱言,差別是存在的,而且也很大,我們也像大家一樣心急,但是我們每年所取得的進步也是明顯的,我們一直在努力。
  【特邀嘉賓:謝咏才】從個人來看,對農業節目是不滿意的。我剛才説到了我們剛剛進行了農業節目的第九屆神農獎的評選,第一輪的評選剛剛結束,這是一個國家級的獎項,全國各電視臺、影視製作中心都參與了這個評獎活動,送來了很多部片子,比如專題類的就是近300部。但是我們評委看過以後,感到讓人眼前一亮的節目是鳳毛麟角。我記得有這樣一個節目,叫做《我們不賣這座山》,就是反映村裏邊面臨著這座山是否出售展開的一些討論,這樣的節目大家覺得很真實,很生動地反映了農民面臨著這樣一個選擇,主張賣與不賣的兩派之間展開的爭論,但是在這次評獎中大家也一致認為演出來的節目、“做”出來的節目太多了,缺乏真實性、缺乏故事性,抓不住人的眼球,不感人。我雖然是搞農業節目的,但是也沒有更多的時間來看農業節目,也只有在評選的時候才有集中的時間看了一大批,可能説的也不完全,我相信還是有很多好的農業節目沒有參與到這個評獎活動中。
  


    【高清晰】既然現在農村的網絡狀況非常不盡如人意,而電視在農村的擁有率和覆蓋率都很高,何不充分發揮現有的電視網的作用呢?請看下面的資料:當前農村獲取信息的渠道主要是電視和廣播,從全國範圍來看,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字,電視在農村的擁有率高達96%,但是電視頻道資源利用不足,東部平均收到的臺數為9.42,西部為8.76,中部為7.25農民收看的電視台中絕大多數為地方檯。中央臺的收到比例在各個地區差異比較大,除了中央1台和中央2台以外,其他中央臺能收看到的比例較低,並且集中在有線電視用戶,中央臺的農業頻道竟有2/3左右的農戶收看不到。(摘自《農民對於電視網絡建設的需求——關於1047位農民問卷調查的簡要分析之二》)充分利用好現有資源不比花那麼大力氣搞網絡多快好省嗎?等以後條件成熟了,再發展網絡也不遲啊!
  【網友嘉賓:李煥徵】廣電總局“村村通”工程既是為農民提供文化娛樂,也是為了科技服務。
  【曉陽32】但是地方的支持程度,地方的改革程度,你了解麼?就如同我們東北電力學院更名一樣,上面不了解我們,輕易的舉起了他的那支反對之手!謝謝!
  【特邀嘉賓:謝咏才】這些正是3C整合的方向,3C指的是有線電視、電信、網絡。
  【曉陽32】我還不了解這方面的問題,但是,這種整合的方法還是需要時間來解決呀?
  【老朋友 新朋友 大家一起來】但是現實的情況是什麼呢?這些東西的發展是需要經濟實力做基礎的。對於那些欠發達地區怎麼辦?
  【曉陽32】説的好,從最根本上説,在我們中國農村、農業、農民方面或多或少的還存在著很多問題!

    【中國吉祥0】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節目,首先需要什麼樣的電視工作者,而我們這方面的電視工作者又少,老師,您覺得怎麼處理這個問題?怎麼才能改變人們這種不喜歡做這方面節目的意識?又如何改變觀眾的觀看習慣?
  【特邀嘉賓:謝咏才】首先我們不能夠改變觀眾的觀看習慣,只能夠引導和影響。要想做好農業電視節目,首先要熱愛農民、熱愛農村,了解農村農業農民,同時要具備電視製作的技術和藝術,這正是我們媒體傳播係培養的目標。
  【靈芝草5】是呀!農業信息傳播者首先要研究的是受眾的習慣和興趣,利用自己的所能滿足受眾需要,急農民所急,給農民所需,而農業電視工作者對農村節目的偏見或冷淡,只是他們的認識問題和工作態度問題,也涉及個人的職業興趣,有時也不能強求。但是畢竟還是有很多人熱愛這一職業,甘願為農村服務的。在對農村觀眾需求儘量滿足的同時,我們還要積極引導其需要和價值導向,使其向著正確、健康的方向發展,弘揚健康、積極的觀念,傳播有用的、向上的知識和信息。
  【飛天郎2004】農業節目討論。


責編:邢立雙

 共8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