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電視批判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農業教育節目?
作者:《電視批判》欄目專稿 發佈時間: 2004-5-20 9:03:50



直面農村教育現狀


  【中國吉祥0】教育是一種社會現象,它和政治,經濟及其他現象密切相關,那我們的農村教育為什麼相對落後?農村教育“軟體”“硬體”的狀況差表現在哪?
  【特邀嘉賓:葉敬忠】農村教育應該包括農村基礎教育及農民教育,對於農村基礎教育,在很多地方其實義務教育根本得不到落實,它的問題包括很多,比如説,教育費用是目前貧困地區導致農戶貧困的兩大原因之一(另外一個原因是醫療費用)。不久前,看到網上有一個信息,中國的教育經費只佔全國生産總值的2%,而且政府預算只佔教育總經費的53%,剩下的47%則要求家長或其他來源去填補,中國的人均教育開支之少,連窮國烏干達都比不上。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另外,在農村地區,農民的生計需求經常處於優先地位,在農戶生計得不到穩定保障的情況下,農村兒童、青年會首先考慮外出打工。上大學的費用很高,而且大學畢業以後,找工作很難,在現象上,表現出農村青年輟學外出打工與大學畢業找工作一樣都是打工。上大學的費用是很多農戶所承受不了的,這是典型的脫離農村實際需求的政策安排。
    另外,農村基礎教育還有師資隊伍的問題,師資隊伍的問題與全社會所形成的功利意識密切相關。與過去相比,社會對在偏遠艱苦地區的教師的崇敬程度明顯減少,我認為,在社會裏,假如缺乏主流的精神以及社會責任感,那將會出現很多的社會問題。另外,隨著農村行政區劃改革,很多農村小學合併,上一二年級的學生就要走兩三公里或者更多的路程,而且要求寄宿。這在很多地方已經産生了很多社會問題。這種做法也是脫離農民的現實狀況的。
    對於農民教育,首先是農民需求不清的問題;另外,農民教育中最核心的問題是農民教育的政策制定者和實施者要從內心、從骨子裏尊重農民,應該拋棄過去的“技術統治論”的思維,應該提倡“參與式”的、“雙向式”的、“互動式”的農民教育方法。另外一個,就是我們缺乏農民真正需要的實用技術。每年的農業技術成果很多,但是,60%到70%都比農民拒絕了(中央電視臺2001年的調查),因為它不適合農民的需求。
  【中國吉祥0】基礎教育是根本,有些小學教學質量差,直接影響農村孩子的培養,他們學不好,沒信心了,乾脆去打工,還可掙錢。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今天我們談“農業教育電視節目”,我先問二位老師,農業教育都包括哪些內容?你們認為如何搞好農業教育?
  【特邀嘉賓:李小雲】農民教育是一個很寬化的範疇,首先我們應該明確什麼是教育,如果説我們要對所有人都進行教育的話,那麼農民也應該是教育工作的範疇。但是在社會上,我們往往把農民作為一種落後的群體,愚昧的群體,所以大家一般講對農民教育的時候,往往是想用所謂現在文明的思想教育落後愚昧的農民,這種思想對農民的教育實際上是對農民的歧視。我們説教育更確切地説,是如何與農民一起學習、如何和農民一起在實踐中學習這樣一個理念,所以從學習的角度來講,這是一個非常非常寬的概念,包括一些技術的學習、一些信息的獲取、新的技能的獲取,這個學習也包括一些廣泛的社會學習。
  【特邀嘉賓:葉敬忠】首先我對農民教育這個提法不是特別贊同,因為一般教育是指正規教育,比如小學教育、中學教育、成人教育、大學教育等,它一般是指一種具有正規含義在裏面,它有一種知識的傳授的意義在裏面。而事實上我們國家沒有農民學校,所以叫農民教育不太適合,因為沒有正規意義上的農民教育。我覺得這裡所指的農民教育主要是指農民能力建設的內容,這裡包括用各種方式來提高農民的能力,包括培訓,包括農民之間的相互學習,包括農村社區的學習,包括農民與他的鄰居,以及其他社會角色的信息交流,這種互動的學習過程。我認為要做好農民能力建設的話,或者也可以叫做“農民教育”這個詞的話,最重要的是要去了解農民教育他的需求在哪兒,而現在我們的農民教育基本上不是建立在農民需求的基礎上所做出的規劃與設計。
  【網友嘉賓:唐麗霞】農民教育包括內容,但最基本的是文化教育,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數據,我國15歲及15歲以上人口文盲率為6.72%,西藏的文盲率在32.50%左右,其他如青海、甘肅、寧夏、貴州、雲南、安徽的文盲率都在10%以上,這些文盲人口絕大部分分佈在農村地區;全國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程項目的實施使得普六教育基本實現,但在普九教育方面還存在很多困難,全國初中生輟學率為2.84%,農村初中學生輟學率為5.47%,並且每年農村還有130萬兒童完成小學後不能進入初中學習。其次就是農民培訓,我國農民參加培訓的機會非常少,絕大部分地區仍然還保持著父業子承的知識傳遞系統,農民培訓的內容不僅要包括生産技術方面的,還要包括衛生習慣、生活方式、法律保障、市場參與等等多個方面。

  【一個小騙子】大多數農業節目説到底是給農民兄弟看的,可現在的農村有多少人能夠看到CCTV-7。做農業電視的人大多數又不是從農村走出來,那麼他們怎麼知道兄弟想看什麼節目?做出的節目農民兄弟又能看懂呢?
  【特邀嘉賓:李小雲】我覺得這個觀點是非常有道理的,這與我們現在倡導很多理念是一致的,就是説我們應該更多的去了解農民的需求,了解他們想看什麼樣的節目,以及他們感興趣什麼樣的節目。其實這樣一個問題是很簡單的,當我們在考慮電視收視率的時候,我們會在城市做很多的收視率調查,來看一看我們的電視節目中老百姓喜歡什麼,到百姓有意見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北京電視報等一些渠道來改進。但是農民在社會上得到的卻是很不公正的對待,任何一個人都可能會教育農民,去告訴農民他應該做什麼事情。所以,很自然的覺得我們給農民做很多節目,讓他們娛樂,讓他們學技術等等。就形成今天這樣一種局面。我在農村的時候經常問農民,你們最喜歡看哪套節目,很多農民覺得他們很多的節目都不太願意看,但是有的時候文藝節目中比較喜歡看傳統的劇目,甚至城裏人根本不喜歡看的他反而喜歡看,媒體如何能夠真正地了解農民的需求,真正地反映農民的需求,而不要把城市人的這樣一種需求移植到農民頭上去,這是很重要的。

  【中國吉祥0】前期網友嘉賓司偉説:中國農業大學和中央電視臺和其他院校應該合作辦學。專門培養一批即懂製作技術,又對農村有基本了解的電視節目製作人。您們認為呢?現在這樣都構想施行需要什麼條件?是啊,只要與合適的夥伴合作,電視臺便可構思和製作高素質的節目,突出焦點熱點及時合適的節目,您們怎麼看的?
  【網友嘉賓:董強】我覺得現在中國的媒體教育還不是很細化,所以當有些人聽説農業大學有媒體傳播係就很疑惑。
  【中國吉祥0】呵呵~~~~~
  【網友嘉賓:唐麗霞】你的想法很有創意,並且我覺得非常可行,正如李小雲教授説過了,我們有媒體傳播係,正在做這方面的努力,我的看法是電視媒體應該多和高校合作,尤其是走到學生中去,因為學生是最敏感也是最勇敢的群體,他們會有很多的新穎的視角,尤其是農大的學生,很多學生來自農村地區,並且在暑假的時候也經常會有三下鄉活動,我們發展管理系的研究生和學生最大的課堂是農村,如果電視臺能經常和我們這樣的大學生交流,我想也許能發現更好的節目內容。
  【中國吉祥0】農村孩子對農村有特殊感情,特別是學農村傳媒的,在製作電視節目上,更是有優勢!
  【特邀嘉賓:李小雲】我非常高興的告訴這位網友,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有一個媒體傳播係,這個媒體傳播係的主要任務就是要培養一批既懂技術又對農村了解的媒體人,但是我希望得到你們大家的支持,因為經常會有很多人問我,你們搞農業的人怎麼會搞媒體系?我想你可以在網上多多徵集網友的支持,然後傳到我們學校的信箱裏,去支持我們媒體系的學生真正成為我們中國的農業、農村和農民的媒體人。



  【網友嘉賓:董強】葉教授,鄉村學校合併,還帶來了不少農民的子女輟學的社會問題。同時,我覺得現在的鄉村教育是一種城市教育,導致的結果就是鄉村的優秀人才都流到了城市。將來的結果是建設農村的人才越來越少。
  【特邀嘉賓:葉敬忠】對於鄉村學校合併帶來的農民子女的輟學的社會問題,是一個具有普遍性的社會問題,而且是一個沒有被政策制定者主要考慮的問題,在我所去過的農村我所了解的這種社會問題案例很多,比如説,小學女生因為放學回家要走好幾公里的路程,結果在路上出事了,這就是典型的把原來每個村都有的小學合併成所謂的中心小學的結果。當然這種社會問題還很有很多,特別是當農戶的生計安全與農民子女去很遠的路程上學辦法矛盾時,或者農民對其子女上學的安全感沒有充分信心的時候,就更容易導致更多的農民子女輟學。我認為,這種政策制定應該進行效果評估,並做出相應調整。所有的農村政策制定,應該以農村的實際需求及農民的實際需求出發,而不應該由居住在城市裏或屬於城市群體的技術與官員來想當然地制定。
     關於鄉村教育是一種城市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我非常同意,因為,農村教育是農戶的主要投資內容,而農村教育的結果是上了大學的人留在城裏工作,受到良好基礎教育的青年又到城裏打工,而當在城裏打工的青年到了老了的時候,他們又回到了農村,把養老的包袱又帶回了農村。這是一種目前城鄉二元結構中另外一個需要關注的以農村為代價發展城市的一個方面。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發展農村,不僅僅是致富,還應提高農民文化道德素質,請問二位老師,就如何提高農民素質問題,我們的電視應該為此做什麼?
  【特邀嘉賓:葉敬忠】關於文化道德素質這不光是農民的問題,是全社會的問題,文化道德與社會道德及社會價值取向密切相關,關於提高農民文化道德素質,我認為應該主要從城市做起,因為,文化道德素質是全社會的問題,而且,是被城市人口所主導的問題。農村的文化道德建設在很多方面受到城市文化道德建設的影響。比如説,電視片對社會文化道德的建設影響很大,農村青年群體的文化道德及價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電視片的影響,而電視片的製作及主題主要由城市群體所主導。對於電視能做些什麼?我覺得電視在很多方面可以起作用,特別是對全社會正面的文化道德取向與社會責任感的建立,電視可以發揮很重要的作用。

  【網友嘉賓:唐麗霞】農民教育如何解決精英教育和大眾教育的矛盾?
  【特邀嘉賓:李小雲】農民教育應該是指一個普通農民與我們城市居民具有同等教育機會的這樣一個問題,農民教育應該是指農民接受教育的問題而不是對農民進行教育的問題。教育特別是制度化的教育,如學校教育,在中國長期以來就具有某種精英教育的色彩,不管是城裏的小學還是農村的小學,不管是中專還是大學,都具有某種精英教育的衝動和傾向,這是我們中國長期以來由於只有少數人可以獲得教育的歷史形成的。我們中國教育總體上來講,是通過競爭而獲得機會的。在大學,更是如此。因此,就出現了一個本屬大眾教育的問題也被當做是精英教育來實施了。不論是農民教育,還是城市人口的教育,都應該具有享受教育的權利。特別是針對農業和農村的學校,注意上這些學校的學生不一定就是農民,應該逐漸回歸大眾教育行列中。以便能使更多致力於農民農業的青年在這裡學習、發展。

  【中國吉祥0】那農業教育應該向農民朋友傳授什麼經驗呢?傳授先進耕作知識,先進的護理作物知識,先進的生産知識?
  【特邀嘉賓:葉敬忠】首先,剛才已經談到,農業教育的內容應該是建立在農民需求分析與評估的基礎上來設計的,因此,首先要到農民中去調查研究,了解農民需要什麼樣的內容,我們再設計什麼樣的內容。除了您説的耕作知識、護理知識、生産知識外,還應該包括很多其他方面的內容,比如説政策、文化娛樂內容。我想假如問農民的話,我們得到的答案會是豐富多彩的。但是,你提出的先進的耕作知識,我認為所有這些技術知識不光包括我們所説的科學知識,或者叫先進的科學知識,還應該包括農民的鄉土知識,農民生活在自己的環境中,多少年來積累了一整套符合當地情況,滿足生計要求的鄉土知識、鄉土技能。這些知識可能不符合所謂的科學理性,但它是實用的,能解決問題的。因此,我們應該充分尊重農民的鄉土知識及鄉土創新。
  【中國吉祥0】就是説農業節目一方面要整合他們已有的知識,一方面還要向他們傳遞外界新的知識。

  【中國吉祥0】農村有不同群體,不同年齡段的人,但文化知識普遍低,我們的農業教育節目對觀眾定位是否要分清?
  【特邀嘉賓:李小雲】我們現在的情況是教育基礎設施條件比較薄弱,如何改善農村的教育條件,中央對這方面也比較重視。剛才提到關於對農民的教育和農村工作是兩個不同的範圍。中央關於農村教育工作的戰略非常正確,把農村教育工作作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這方面的投資。這是非常好的講到農村教育非常的方面。農村中有不同的群體,比方説稍微貧困的、或者稍微富裕的,家庭勞動力多的、家庭勞動力少的,這些不同的群體有不同的需要,也有不同的興趣,所以應該説有必要針對農村裏不同的群體設計不同的節目。特別是對不同年齡段的群體,更應該考慮他們的實際需求,年齡稍大一點,文化程度可能會偏低一些,年齡一點的可能文化程度會高一點,不同文化程度的接受媒體程度,媒介就需要有不同的類型的節目,甚至不同方式的節目。現在的農業教育節目,整個來看,七頻道在內容、年齡、性別上沒有側重點,因此是需要改進的。
  【中國吉祥0】對,沒有細化!


責編:張青葉

 共7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