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電視批判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農業教育節目?
作者:《電視批判》欄目專稿 發佈時間: 2004-5-20 9:03:50



專家、網友為農業節目獻計獻策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央視七套的《農業教育》節目,曾經在一個月內的19:00的播出時段中,安排了:《盆栽花卉的家庭養護》、《無公害葡萄病蟲害防治技術》、《菊花實用栽培技術》、《建設綠色家園》、《養育觀賞魚》等,請問二位老師,對這類節目的製作方面,你們有什麼建議?
  【古石堂】其實很多技術類的節目農民手裏都有VCD的,或者專業戶也有相關的專業資料和經驗。我個人認為技術類的節目不可缺少,但人文類的節目也是很重要的,而現在我們的農業節目中所缺少的也就是這類節目
  【網友嘉賓:唐麗霞】我沒有看過這些節目,但是光從題目上看,我覺得這些節目的製作有點“陽春白雪”,其受眾對象不是農村中的農民。我想在節目內容方面應該從老百姓的需求出發是最重要的,介紹一些和老百姓農業生産密切相關的技術,我想會更好。
  【古石堂】缺少關於農民思想方面的節目,某些其他頻道所涉及的論壇性節目、參與性節目在農業節目中也是很有必要考慮的。
  【特邀嘉賓:李小雲】實際上這些類型的節目還是挺好,但是比方説盆栽花卉的家庭養護,可能對城市的家庭婦女比較合適。我不太相信農村的家庭婦女會有那麼多的閒時間,當然去了解盆栽花卉的養護知識還是有益的。總的來説,這類型的節目基本上説是城裏人覺得是農村人應該學習的東西,並不是説它們沒有用處,而是説還有更多的農民真正需要東西。比方説,如何安排家庭的生計,當乾旱的時候,還有哪些替代的選擇機會,澇災的時候,又有哪些能夠減輕災害的生計項目。農村的節目要有變化,不能有定式,應該隨著農民需要的變化,隨著社會經濟條件的變化會有所不同。
  【特邀嘉賓:葉敬忠】從選題看,我認為這種節目設計可能更多的還是以學科與研究作為出發點的,即從現有的技術、可以製作什麼的技術節目為基礎,很難看得出是否是農民的真正需求。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長期以來,我國的農村勞動力一直處於剩餘狀態,電視臺是否可以開一些有助於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教育節目,如家政服務、餐廳服務、賓館服務、保安、物業管理等,不知二位老師是否有同感?
  【網友嘉賓:董強】我覺得就是現在農業節目與現實聯絡不是很緊密!
  【特邀嘉賓:葉敬忠】同意這種想法與設計,但是,希望這樣的節目設計還是先去考慮準備進城務工的農村勞動力的真正需求,在此基礎上,設計與規劃節目,將起到更大的作用。
  【古石堂】恩,也許這樣更能吸引真正的農民關注農業頻道。
  【網友嘉賓:唐麗霞】當然電視臺如果能提供一些這些方面的信息是非常好的,但要注意所提供信息的全面性、準確性和及時性。不僅要提供供求方面的信息,還要提供如果老百姓要轉移到這些行業,需要具備哪些條件,他們有哪些合法的權益,如果他們的權益受到侵犯,應該如何保護自己等等。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關於農民的教育,電視媒體不僅僅請專家講授農業科技知識,也可以通過一些發家致富的成功人士以訪談的形式來介紹自己的經驗?二位老師認為可行嗎?你們認為還有哪些更好的節目形式?
  【網友嘉賓:唐麗霞】這個問題好像今天晚上專家已經説過很多了,我們都不是農民,無法用自己的視角去揣測農民的心思,我們還是強調去聽農民的聲音,因為只有農民才知道自己了解什麼。當然這樣的形式不能説不好,專家和成功人士的經驗和經歷的確能夠農民帶來一些啟發,但如果是普通農民的經驗,即便是失敗的,可能對農民的影響會更深刻。
  【特邀嘉賓:葉敬忠】這是特別好的想法,其他地方致富的成功農民,對於普通農民來説是同屬一類的業緣群體,他們具有相似的價值體系,因此,具有較高的認同感,農民對於自己的業緣群體及同齡群體有更高的信任度,研究發現,農民在了解或參觀其他成功的發展實踐案例後,會受到很大的啟發,並考慮自己效倣或採用或改進所看到的成功發展實踐,這是農民發展創新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電視節目中,包括這樣的內容會受到農民的喜歡。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為了提高農民素質,推動科教興農,很多地區都開辦了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對農民素質的提高和農業知識的普及很有成效,不知二位老師對此類農業廣播電視教育有什麼看法?這對我們電視臺農業節目的製作有什麼啟示?
  【網友嘉賓:唐麗霞】從中央到地方都有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央校的教學節目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中國教育電視臺定時播出,每週播出的時間為22小時;農廣校的教育有幾個特點:一是投入低,農村辦得起,農民學得起。據統計,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畢業生的教學成本僅為普通中專學校學生的10%。 二是學員不離鄉、不離崗。既可以在不影響生産和工作的前提下學得知識和技術,又便於學以致用、學用結合。三是覆蓋面廣、容量大。教學節目通過廣播、電視等媒體,可以跨越時空,實施開放式教育,把課堂擴大到邊遠山區、農家炕頭。目前,在鄉(鎮)農技推廣隊伍中有50%是農廣校學員;促進了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在鄉村級幹部中已有30%以上是農廣校的學員;並且通過中專和綠證教育以及實用技術培訓,培養了一大批骨幹農民。所以説,電視臺如何保證自己的節目讓大家能看到,這是最好的啟示
  【特邀嘉賓:葉敬忠】農廣校想法很好,做法很好,作用有限,最重要的問題還是其教育內容,節目設計的初衷,沒有把普通農民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在其運作中,也沒有始終能夠把農民的需求以及農民的關注點放在第一位。總之,不要認為我們城市人口(電視工作者、科技工作者、行政管理人員)都了解農民的需求,其實,可能相差很遠,所以,我期望任何農業教育方式,假如是針對農民的,一定要建立在農民需求分析與評估的基礎上來規劃與設計。
  【特邀嘉賓:李小雲】我們很熟悉農廣校,過去我們曾經和農廣校有很多合作。農廣校還是做了不少的事情,有相當大量在農村的學生在農廣校學習,獲得學位,但是農廣校的專業設置,教學方式,教學效果,教學內容等等,都需要做深入的改造。使得它辦學目標與培養農民、支持農民的結果能夠有一個很好的有機結合。這裡並不是批評農廣校,我們只是希望農廣校能夠更好的了解農民的需要和未來的發展。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有些網友很關心農業電視工作者的素質,不知二位老師認為農業電視工作者應該具備什麼樣的素質?
  【特邀嘉賓:葉敬忠】當然,從事農業電視工作的人員應該具有電視製作的專業技能,同時要了解有關農業知識,但是我認為比這些專業技能與知識更重要的是這些工作者從內心認識到農民在社會中的重要性。從骨子裏尊重農民,只有這樣,才能把農業電視工作做好。
  【特邀嘉賓:李小雲】新聞工作者是一個非常高尚,也是一個非常辛苦的、也是一個非常受社會尊重的職業。農業電視工作者是指(雖然我不喜歡這個名字)那些從事以農業農民農村的新聞宣傳為主要內容的電視工作者,他們除了要具備一般的電視工作者的那些基本素質以外,他們應該更能吃苦,更富有同情心、善良,更能從深層次的角度理解農民的問題和他們的現狀,農業電視工作者在某種意義上來講,應該是一個優秀的農村工作者。
  【網友嘉賓:唐麗霞】電視工作者的專業素質不必説,但同時還應該至少有在農村工作的經歷、了解農村的基本情況、熟悉農民的生産生活、熟知我國的三農政策。
  【ciadstudent】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們要能從農民的角度出發。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請問二位老師,如何發展電視農業教育,用以宣傳農民的致富經驗?中央電視臺七套有一個欄目叫《致富經》,不知二位老師對此欄目有何評價?
  【特邀嘉賓:李小雲】傳播農民致富經驗是一個非常非常好的設想,我還確實經常注意《致富經》這個欄目,正如我在前面講的,主要的不足之處是這些欄目都經常會為所謂市場的視角、政府的視角、技術的視角來選擇致富的經驗,很多這些經驗實際上大部分的農民都沒法學習,因為它不代表我們講的真正的農村農業和農民的實際經常出現的情況,所以今天的論壇中講了很多如何挖掘真正能夠反映普通的日常生活的那些經驗,農民怎麼可能一夜間變成百萬富翁?不可能。告訴農民怎麼把基本的生計安排好,就是最大的致富。所以,媒體最大的挑戰是如何真正地去挖掘真實的、真有意義的東西。

  【clare66】綠色證書是農民技術資格證書的習慣説法,是農民達到從事某項工作崗位要求具備相應基本知識和技能後,經當地政府認可的從業資格憑證。我想問老師,電視是否可以開辦一些這樣內容的講座?
  【特邀嘉賓:李小雲】農民技術資格是界定就業人員具不具備從事農業工作的一種資格制度,這種資格制度在多少程度上是從西方學習來的。我們中國從事農業收入很低,再加上社會也不太重視農業,甚至還會有一些不應有的社會歧視。所以,很難將這種資格制度真正落實下去,但是從長遠來看,隨著從事農業的收入逐漸增加,對農業從業人員的資格要求也會逐漸嚴格,所以媒體應該考慮逐漸增加一些有利於農民獲得綠色證書的這樣一些節目。因為,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大學也在通過電視進行遠程教育,所以中央電視臺不大可能專門就這樣一個證書做專門的頻道,但是,可以就如何獲得綠色證書以及獲得綠色證書以後是如何增加農民收入等各方面的經驗進行傳播交流,使得大家通過央視能有一個學習的平臺。我覺得你的觀點還是很有意義的。


責編:張青葉

 共7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相關文章]